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干卿底事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2:46
  话说到一半就没了的这种剧情,真是永不过时!
  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但思索许久,依旧没有任何思路,遂对着天幕唤了一声:“陛下。”
  【洪武大帝朱元璋】:于谦,你有啥需要咱帮忙的,放心开口便是!
  【永乐大帝朱棣】:嗯?于谦找朕何事?
  【明仁宗朱高炽】:在在在,于卿快说需要朕做些什么。
  【明宣宗朱瞻基】:来了来了(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于谦:“……”
  他不得不纠正了一下自己的称呼:“景泰陛下。”
  其他被忽略的大明四帝:唉。
  好惆怅!
  尽管于谦什么都没说,然而,朱祁钰居然神奇地领会了他的意思。
  【景泰皇帝朱祁钰】:廷益稍等,在找了。
  【宋孝宗赵瑗】:这是什么奇奇怪怪的心有灵犀,狠狠地慕了。
  【宋武帝刘裕】:朕也想拥有于谦。
  【辽承天太后萧绰】:唉,于谦什么时候能转世,不对,前世投身到我大辽。
  【大秦天王苻坚】:哪里值得羡慕,朕和朕的景略也可以。
  【汉光武帝刘秀】:就离谱,这个苻坚。
  【汉光武帝刘秀】:每天不是炫耀王景略,就是走在炫耀王景略的路上。
  【魏武帝曹操】:呵呵。
  【魏武帝曹操】:孤坐拥郭嘉荀彧五子良将颍川俊才,也没像他这般炫耀。
  景泰位面。
  百官们正坐在殿中,聚精会神地翻看手中书卷,寻找答案。
  至元十八年,这一年的年末,临安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这些书,全是宋末时期临安、浙东、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记录,什么县志、地图、地方案、文人笔记之类的。
  早就被朱祁钰动用举国之力量,通通搜集过来,就是觉得哪一天于谦在副本中可能会用上。
  现在,果然用上了。
  朱祁钰抱着一卷书,眉峰紧蹙,正在飞速翻阅。
  旁边的百官也是找答案找得满头包,纷纷交头接耳:
  “这个宋人怎么回事,为什么连邻居多下了一窝小猪崽都要记录?”
  “多下一窝小猪崽还算是好的,你看看这本,到底怎么混进来的,居然是临安菜谱大全!”
  “十二月的临安城中,找不到什么大事啊……”
  “看起来一切都很平常!莫非扬王(陈英在大明的封号)所指的不是临安,而是在城外?”
  “城外有什么?有钱塘江!”
  “扬王好像会看天气——”
  于谦回到江边营地,平虏军早已蓄势待发。
  鼓角大旗彻夜,连营铁衣光寒,明明灭灭地勾连着不远处的城上烽火。
  张千载站在阵前擂鼓,高声疾呼,谢翱在后方铮然拔剑,锋芒搅碎了漫天星斗。
  战士们也都气势高昂,旌旗猎猎呼啸成一片山崩地颓,迫不及待想杀回旧都临安。
  于谦看着这一幕,只觉得心中被万丈豪情所溢满,对今日的进攻计划更是充满了信心。
  他在人群中找到了先生,彼此相视一笑。
  于谦抬手摩挲了一下佩剑,笃定道:“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定然已在临安城中庆功。”
  文天祥遥望江边的高城,眸光清澈深远,有猎猎寒霜似刀剑争鸣,交映在他眼中,宛如坠入一片茫无边际的碧海,点点星辰遍布。
  他笑了笑:“那就承廷益的吉言了。”
  所有人都在等着城头的信号,于谦也不例外。
  也许是心理作用,他觉得这个夜晚格外肃杀沉寂,格外山摇地动,也格外的漫长。
  “先生”,他终于忍不住开口,“当时临安陷落,是怎样的场景?”
  文天祥声音低沉:“那时,扬州、焦山、溧阳先后失守,常州更是遭到了屠城。蒙元三路大军汇集,包围了临安。”
  “我力主决一死战,朝中并无人响应。当兵临城下、生死存亡之时,他们在忙于——”
  “乞神。”
  他的神色原本犹如夜色下平静的江面,无波无澜,这时,却忽而有了细微的颤抖:
  “那时,元军就驻扎在我们如今的位置,太皇太后与陛下,皆在日夜对着钱塘江神祈祷,希望能够涌起大潮,将元兵卷走。”
  “一连三日,潮水皆不至,所有人都觉得天要亡宋,天意已经不站在大宋这边了。”
  “最后,陛下决定奉玺书投降。”
  于谦安慰般地握住了先生冰冷的指尖,想了想,说:
  “说到底,天意不过是给无能为力命运的借口,信则有,不信则无。”
  “今日的命运只在剑锋之上,我们此战必胜!”
  他语气坚决,犹如金石铿锵,在狂沙翻涌中依旧从容凛然。
  文天祥望了他一眼,忽而问:“廷益日后保卫京师,是什么模样?”
  于谦顿时神采飞扬道:“那是很荡气回肠的一场行动,虽然一开始有着争执,但建议南迁逃跑的人,很快被暴力解决了。”
  比如某些被当庭打死的奸臣们。
  文天祥:啊这。
  险些忘了大明官员武德充沛。
  于谦又道:“真正开打的时候,已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所有人各司其职,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京师,绝无可能后退半步。”
  文天祥不禁感叹:“人既然有实事可做,便不会再将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鬼神身上。”
  于谦却忽然目光游移起来:“其实,在北京保卫战中,也是有求助鬼神的。”
  “——战争前夜,我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拜了先生的画像好久呢。”
  先生:?你走。
  四野慢慢地静寂下来,于谦百无聊赖地数着剑穗上的花纹。
  又过了许久,远远地,城上炮火轰鸣,连响三声。
  于谦知道,约定的时候到了。
  但这轰鸣声却久久回响在天地之间,山鸣而谷应,仿佛无休无止。
  他正怀疑是不是城内出了变故,忽然听见后方传来了惊呼声。
  在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
  有一条窄窄的银线自天边翻涌而来,顷刻就呼啸而至,磅礴流淌,如同千军万马奔腾。
  一堵又一堵数层楼高的水墙,从半空中倾砸而下,冲垮了整个营地。
  浩荡的潮水淹没了所有的一切,造成人仰马翻。
  天地间,再不闻炮火和人语,只有这一种咆哮声在排山倒海地回响,势如雷霆般不可阻挡。
  于谦骇然:“这是……钱塘江潮?”
  天幕上,朱祁钰也终于找到了答案,几乎在同时说:
  【至元十八年十二月末,钱塘江大潮泛滥,淹没整片沿岸。】


第29章 转战千里
  钱塘江大潮, 在最不应该来的时候,到来了。
  五年前,它的迟迟未至, 葬送了一整个南宋帝国。
  如今,在平虏军最为鼎盛的时候,它又意外而至, 摧枯拉朽, 彻底断绝了他们一战扫平临安的希望。
  于谦却没有时间再感叹什么“天不佑大宋。”
  今夜,江潮格外迅猛, 每过一息, 都有无数的人马被潮水卷走。
  纵然于谦就在钱塘长大,那么多年间, 他都从未见过如此浩荡磅礴的大潮。
  仿佛是天意注定,这场迟到了五年的潮水,要为大宋最后兴起的希望做一次终结。
  一股浪潮涌动过来,他下意识拉住了先生,语气急切道:“如今当何为?”
  文天祥当机立断:“速变六合方位, 莫管辎重, 避往高地!”
  “好!”于谦拔剑守在先生身边。
  其实这个时候,军事上的最佳方案是一鼓作气, 冲入临安城中躲避。
  但江潮泛滥, 将对城中百姓造成威胁,他不可能选择这么做。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明明可以选择用投石机等重器强行攻城,却选择了更为温和的围城进攻方式。
  就是不想对生民、对这座故都造成破坏。
  张千载登高一呼, 敲响了撤退的战鼓, 声如雷动, 裹挟着万千波涛轰鸣在天际。
  平虏军纪律严明,第一通鼓尚未完毕,六部军已然依照六合的阵型,飞快变化。
  此阵本出于初唐时期的六花阵,文天祥此前进行了大幅度改造,使其进可攻,退可守,与浙东临海一带的地形、以及平虏军的特性能够兼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5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4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