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明_分节阅读_第558节
小说作者:冬三十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7:06
  唐老板不知道这等大人物既然都已经到了,为何还这样谨慎,想必还是事关太子安危。
  他把人带到了后院正房,缩在门边看着那为首的人抬眼看清房中之后就快步上前,双膝跪地行礼道:“臣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叩见太子殿下。臣护驾来迟,殿下恕罪!”
  唐老板的腿一软,感觉自己也想跪下了。
  果然是真的,没有假。
  于是他也就真的跪下了。
  只听太子殿下急步过去说道:“竟劳姑父亲来,载墌惭愧……”
  “副千户梁广锋自作主张护驾不力,臣也将他带来了,请殿下治罪!”
  “请殿下责罚!”
  梁广锋跪在那里,唐老板偷看过去,只见这人双手被捆在背上,捆得结实无比。
  “……事出突然,既然姑父将你带到我面前了,看来只是虚惊一场。今日既然见到姑父,有什么事,随后再说吧,都先起来。”
  “唐老板,这段时日辛苦你了。护佑太子殿下周全有功,本指挥会禀明陛下的。”
  “折煞草民了,驸马爷,草民不敢,草民不敢……”
  见民间传得魔神一般的锦衣卫老大过来亲自扶自己,唐老板顿时畏畏缩缩地站了起来。
  这时,他才见那个太子殿下口中的“姑父”盯着姓张的那个年轻人。
  “劳驾陆指挥亲至,居正罪该万死。”
  张居正弯腰行礼,戚继光则跪在一旁。
  “陛下口谕!”
  这一下,唐老板心里又一颤,再次跪了下来:一口气说完啊!
  张居正也跪了,甚至包括朱载墌。
  这一刻,陆炳代表的是大明天子朱厚熜。
  “罪责功劳,回京后再说。朕国事繁忙,别给朕继续添忧了。”
  朱载墌带头说道:“儿臣惭愧……”
  罪责在前,张居正只说道:“谨遵圣谕。”
  陆炳这才先扶起朱载墌:“好了,殿下也受惊了。见到了臣,这下该放心了。回京事宜,臣已安排好。明日就启程,臣亲自护送殿下回京。”
  “辛苦姑父了。”
  “……殿……殿下,驸马爷……是不是……可以上菜了?”唐老板在一旁嗫喏道,“都是贱内烧的家常菜,殿下已经用了数日,绝无问题。”
  “唐老板,劳烦了。我在贵府叨扰数日,临别之际,也要好好感谢一下你们一家。”
  陆炳看着太子表现平易近人,目光仍旧主要停留在张居正身上,只见这家伙波澜不惊。
  “这是草民的福分,是草民的福分。殿下,驸马爷,诸位老爷,稍候,稍候……”
  陆炳带来的人和另一个亲随就没份上桌了,院里守候着。
  暂无外人,陆炳才对张居正说了一句:“叔大,陛下让我问你。”
  张居正再次离座跪下:“学生在。”
  “诸皇子一向亲睦,你那么紧张做什么?”
  “学生陪侍太子殿下,不敢行险于万一。”
  陆炳点了点头:“行。你的提醒,朕知道了。”
  张居正心头一凛。
  这个问题,对于自己的回答,陛下都有预案了?
  只听陆炳又说道:“这顿饭,张伴读可以吃了。”
  张居正谢了恩,苦笑着站了起来,直接问陆炳:“陆指挥,您还是也把小子绑回去吧。”
  戚继光感觉有点不明白,反正陆炳只是叹了一口气:“是真给陛下添忧了。你们不知道最近有多少麻烦事,结果我还得亲自离京。早日回京吧,绑着你,只怕也走得更慢。陛下让我告诉你,你是有大聪明的人。让你从小跟着陛下学,别因为从小在殿下身边就锻炼得城府过深。”
  “……小子愧负陛下教诲。”
  陆炳深深地看了一眼张居正。
  不论如何,这家伙一个举动、一封信,毕竟还是调得自己不得不离京亲自赶来了。
  在大明对诸藩的动作开启之前,在皇帝可能要将其他皇子分封到诸藩之前,这件事毕竟还是再让天下重臣看到了皇帝对太子的重视。
  太子始终把对皇储之争的警惕放在心上,重臣们知道了。
  皇帝绝不容太子有失却又不得不冒险把太子培养成为更合格君主的态度,重臣们看到了。
  太子身边有这等从小一起长大、年纪轻轻却聪明有城府的文臣,重臣们也看到了。
  陪同太子一起历过险,又有这等机遇和心机,将来岂会不在高位?
  就算他现在会因为这件事受到责罚,但他还只有十七啊!
  何况从皇帝对他提前的训诫里,陆炳也知道这家伙的考虑不只是这些。
  只不过更多的考虑,恐怕只有陛下想明白了。
  那可能是后面单独要对太子说的话,单独敲打张居正的话。
  而此时,当唐老板带着妻女端着菜肴过来后,太子只是笑吟吟地对张居正说道:“叔大,既有此缘分,可不能误了卿卿佳人啊。”
  可见,太子是极为认同张居正此次的决断的!


第471章 天地面前的态度
  太子已经报了平安,杨慎松了一口大气。
  密信既能于途中报到陆炳那里,自然就会同样呈奏皇帝。
  想必陆炳已经护卫太子启程,京城这边,诸藩使臣越聚越多,朱厚熜已经住进了天地坛那里的斋宫。
  而严嵩那边,则在排演届时皇帝亲自祭祀天地的仪式。
  “不可有半点差池!”严嵩带着礼交部尚书,严肃地对着当初派去各藩、如今又回国了的大明宣交使,“每个玻璃升,其中采自各藩的泥土,都要是如今新标准下准确的一斤。多出来的土混在一起,铺入后土壁要均匀,长十宽五,其中三辰之三色务必纯净!”
  这次祭祀天地,仪式自然是重新设计的,毕竟目的不同了。
  朱厚熜住在斋宫里,杨慎、夏言两人陪在斋宫的正殿无梁殿里。
  叫这个名字,正因此殿因以砖拱承重,不用梁枋。
  在无梁殿的前方,则有一个铜人亭。亭内铜人不算高大,按以前的计量标准是一尺五寸。铜人手里捏着一个牌子,上书“斋戒”二字。
  朱厚熜在这里倒是吃着素、不近女色,但现在君臣三人谈论的问题,要吃的是“国”。
  “太子有此劫,源头倒是在朕这边。”朱厚熜看向了夏言,“东瀛那边形势变化,依公瑾之见,该让他们再互相厮杀多久?”
  如果不是大明即将把所谓“不征之国”的枷锁扔掉,传出了即将大举征讨日本的风声,那边自然也不会开始赌。
  被大明天子点名要擒拿的贼酋破罐子破摔之下准备借着抵御外敌的旗帜一振声势,这才有了他们之前避免腹背受敌而停歇的倭乱再现。
  琉球被区区一地守护偷袭,如今整个东面都开始更加混乱。
  夏言很开心:“正如陛下所言,彼辈自寻取死之道。昔年祸乱宁波罪不容恕在前,如今侵袭琉球、朝鲜乃至天朝在后,这一次师出有名,臣倒以为可以从容整军,以煌煌之势灭除其国。前去对马岛之海陆两途先理顺,琉球嘛……倭寇祸害越久,王师至时,琉球百姓才会更加箪食壶浆。”
  杨慎微皱眉头:“海陆两途去对马岛?”
  “以朝鲜如今局势,他们还有多余精力灭除倭患吗?大明出征,自然不能只靠海运输送军资粮草。朝鲜愿不愿让大明借道,允不允大明带着银子就近采买粮草,这不是正好让朝鲜多个烦心事,也让大明有引而不发、使日本诸地争战先更加剧烈的缘由。”
  斋宫里,大明君臣“坏”得很。
  朱厚熜点了点头:“其余诸藩正好有个两三年时间,好好琢磨,怎么按上国要求的标准来改善政风民生。”
  不是立刻动手了,有改正的时间。
  这算大明天子仁慈吗?
  可是终于知道了这次要订立什么样公约的诸国使臣们炸锅了。
  天地坛不远的大同馆里,诸藩使臣们在热议,但部分人用的却还是大明礼交部派的通译。
  没办法,大明官话才是通用语。让他们用各自的方言交流,能聊得清楚吗?
  于是场面显得很尴尬,发言很拘束、很谨慎。
  “不止是计重、计长短?”
  通译们转述时不免夹带“大明公货”:“不止是轻重、长短、多少这些要依据上国确定的新标准才能与大明通商?”
  有使臣就回答了:“关系到有没有资格通商啊,这真是……”
  而通译们说的是:“现在木材、鸟粪、石头……许多东西都能卖给上国,如果是为了能继续贸易,那么……”
  可诸藩使臣们关注的焦点并不只是与贸易资格有关的计量标准,而是另一件事。
  “为什么一定要保证那些奴人们的衣食住行,才能继续册封国主?”
  对这样的问题,大明礼交部的通译们则会如实转述。
  为的,也是采集他们的看法。
  对这样的话题,李崎和尹元老都默不作声。
  在大明的诸国藩属国之中,朝鲜、交趾,都属于王化更彻底的,他们自称小中华。
  他们很清楚,奴人这样的表述就不对。
  哪怕事实如此,也不能在儒家文臣当道的大明这样讲。
  而有人自然直接请教通译了:“难道一定要让农民、渔民承担更少,伟大的皇帝陛下才能册封我们的王?”
  通译们说着礼交部交代下来的标准回答:“此为陛下倡议。在中国有句古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陛下以天朝皇帝之尊,向诸藩发出此等倡议,乃是千古仁君应行善举,也是为了诸藩长治久安、国祚绵长。”
  李崎与尹元老对视一眼,然后一同默默低下了头。
  “朝鲜李殿下,尹大人,你们有何高见?”
  他们不想多话,但有南洋小国问了他们。
  而交趾南北两司的莫氏和黎氏使臣则同样看向了他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7页  当前第5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8/6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