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像罗杰·斯波蒂斯伍德这样对华夏抱有善意的导演,鼓足勇气来到华夏,踏上他心中的蛮荒之地,最后在见识了如今的华夏之后,承认我们确实与过去不同了。
但有一样东西始终没有改变——那便是从骨子里透出的高傲。
这甚至不算是种族歧视,而是一种强者对弱小的习惯性轻视。
永远高高在上,永远一副同情施舍的面孔……
这种心态极为微妙,或许连导演自己都没有察觉。
但是当他拍摄《黄石的孩子》时,这种心态却在不知不觉的充斥在电影中。
如此一来,如今的中国人自然会觉得不适应。
毕竟早在1949年,教员就已经向世界庄严的宣告: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想到这里,江哲顿时忍不住由衷的感慨道:
“合拍片就是个大坑,以后咱们还是尽量躲着走吧!”
一部《功夫之王》一部《黄石的孩子》
二者都是中美合拍,也都是大咖加盟,可最后却无一例外高开低走。
此中原因,并不是一两句巧合可以解释的。
至少在江哲没有研究清楚之前,打死他都不会碰合拍片了。
然而在所有人都遗忘的角落,《三国之见龙卸甲》剧组却欲哭无泪。
因为比扑街更伤人的是,所有人都彻底无视他了。
即便上映前剧组按照港圈的惯例各种操作,可是几乎没有谁关心了。
尤其电影方一上映,圈钱的本质被网友在网上揭开之后,这部三国题材的史诗大片渐渐的就消失在影迷的视线里了。
真正的是,连扑街都扑的悄无声息……
第143章 吃软饭【1/2】
4月23日,下午18点27分。
第61届戛纳电影节正式对外公布了竞赛单元入围名单。
当看见主竞赛单元22部入围电影中有两部制片地区为华夏,不少国内媒体都不由的心中一喜。
因为既然有了华语片入围,他们自然有理由去一趟戛纳了。
出差工作的同时还能顺带欣赏一下戛纳的海边风光,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在细细看了一遍入围的电影详情之后,不少人却不由大吃一惊。
他们本以为这次入围的电影是此前呼声甚高的王权安与贾章柯。
要知道去年《图雅的婚事》拿下柏林金熊奖之后,王权安在圈内堪称炙手可热。
他所执导的新片《火凤凰》更是力压贾章柯的《二十四城记》成为了不少娱乐媒体口中的金棕榈“后备役”!
甚至连王权安自己都是这么想的,此前面对媒体采访时虽然没有承认,但却信心十足。
可是没有想到这次贾章柯入围了,他反而意外出局了,着实有些尴尬。
不过如果说王权安的意外出局是惊吓的话,那么江哲的入围就是惊喜了!
话说自从前年江哲开除导演自己操盘之后,他在圈内就有了“小江文”的名声。
等到去年他终于开始自编自导自演之后,整个名声自然的越发响亮了。
而今见他第一次拍电影竟然就直接入围了戛纳主竞赛单元,媒体自然各种遐想了。
一时间,倒是让《调音师》的热度越发的高涨。
与之相比,贾章柯这位导演界的前辈反而没有江哲这个新人更受关注。
幸好都是同门师兄弟,老贾也没有当一回事儿。
毕竟江哲的“名声”他也是有所耳闻。
故此江哲虽然年纪不大,但老贾却没想在他面前摆谱。
当然,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的华语片自然不止这些。
比如刘奋斗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与弯弯导演的《停车》,就入围了一种关注单元。
至于娄夜的新作《母狗》则入围了戛纳电影节工作室单元。
但无论是话题度还是吸引力,后几部就远不如江哲的新片了。
于是在京城参加完《北京欢迎你》录制之后,江哲便带着《调音师》剧组的一干主创踏上了前往戛纳的飞机!
……
5月8日,上午10点。
在飞了十几个小时之后,当《调音师》剧组一行从尼斯机场走出来后,所有人都不免有些疲惫了。
于是江哲也懒得再安排什么活动,直接带着众人就前往预定的酒店倒时差。
在昏天黑地的睡了一天之后,众人这才勉强恢复了一些精力。
于是在姜五的撺掇下,刘艺菲、范韦等人很快便三三两两的出门去了。
没办法,谁让戛纳电影节名声太盛呢。
尤其对于演员来说简直有莫大的吸引力。
相比之下,巩利就要淡定多了,起床之后就一直悠闲的坐在客厅喝咖啡。
因为这地方她来的次数太多了,早就没有新鲜感了。
甚至戛纳对于她而言还不如青岛有意思。
江哲之所以留下来倒不是因为不好奇,而想和巩利聊些不方便聊的!
比如……《调音师》的入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真不怪他没有自信,实在的戛纳电影节的名气太大,加上江哲又没有什么经验参照。
一来二去的自然难免会有些想多了。
“行啦,别胡思乱想了!”
正当江哲组织语言想着怎么表达更婉转的时候,巩利却靠在沙发上随意道:
“别把你自己看的太低,也别把戛纳电影节看的太高!”
“电影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你都拍过一遍了还不清楚吗?”
“这次《调音师》入围凭的是质量,和我关系不大!”
说到这里,巩利一脸嫌弃的白了江哲一眼道:
“要是连入围这关都过不了,我何必让你参赛!”
巩利这话倒是一点没掺假。
即便她再想要拿奖,那也要等到最后一轮的评选才会使力气。
如果江哲连最开始的门槛都跨不过去,她才不会浪费人脉就攻关。
当然,吐槽归吐槽,她到底还是和江哲介绍了这次的电影节评委。
只是听完那一连串长长的名字之后,江哲就记住了一个娜塔莉·波特曼。
“你呀,迟早要死在女人身上!”
对于江哲的风流巩利也都懒得的吐槽了,在轻轻摇了摇头后方才无奈解释道:
“其他评委都好说,这些人加在一起其实都没有评审团主席西恩·潘的分量重。”
“在这届评委会里面,他绝对有一锤定音的实力!”
虽然戛纳电影节评奖采取的是民主投票制,由评委会一人一票选择。
但是如果遇到一个强势且有实力的评审团主席,电影节评奖最终也可能沦为一言堂。
比如当年昆汀与王加卫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审团主席时就属于这种情况。
而西恩·潘虽然没有这两位导演在国际影坛面子大,但他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甚至无需多言,只要把他得过的奖项亮出来就够了: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奖
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两次)
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不错,西恩·潘就是电影史上第二位集齐戛纳、威尼斯、柏林三大电影节和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获得影帝大满贯成就的男演员!
至于第一位达成此成就的老一辈演员杰克·莱蒙,则早在2001年6月27日就因癌症去世。
故此以西恩·潘的威望,如果他力挺哪一部电影,其他评委大概率会妥协。
听到这里,江哲当即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不过不懂也没关系,反正有大姐姐带着,他肯定不会吃亏。
说实在的,虽然巩利说她并没有出什么力,但江哲却不这么想。
至少有了她这尊大神在,戛纳电影节方面会更关注《调音师》这部片子。
而对于江哲来说,仅此一点就够了!
有时候只有足够重视,才会用心,从而发现电影的亮点!
关于电影节里面的门道,来之前宁皓其实也和江哲说过一些。
同样一部作品,新人和老人出演结果很可能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