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沉浸式围观_分节阅读_第270节
小说作者:则美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20:28:50
  事实果然如此。彩霞进来委婉的把话给说了,哪怕语气再委婉表情再温和,薛家的人心里面总是有那么不舒服,毕竟白白的出去了这么一大笔银子,谁心里面都有些不舒服。
  薛家也有薛家的难事,薛家和外边一些商号是有债务关系的,只是因为贾政的高升,人家追债追得没那么急了而已,并非是债主不要这些钱了。
  王夫人张嘴让薛家把这个钱拿出来,薛家一口答应,但是事实上抽调银子并没有那么迅速,毕竟各处捉襟见肘,这里前脚刚拿,别的地方又要嚷嚷着用钱。
  各处铺子里面求援的消息就像是按了葫芦起了瓢,就没消停过。
  王夫人并没有给薛家慢慢筹钱的时间门。
  薛姨妈的脸上就显出了几分苦相,薛宝钗拉着彩霞过来坐下笑着说:“你待会儿跟姨妈说请她放心,这钱我们肯定给。只不过有些银子还在路上,一时半会儿也拿不来。我们这里有两万两你们先拿去用。”
  说着转身从果盘里拿了苹果塞到彩霞的手里,又跟彩霞说:“麻烦你回去帮我们跟姨妈说一声,我们家是不缺钱的。只是这银子不在京城,所以有些钱到的早,有些钱到的晚,等到那些晚到的钱到了,我亲自给姨妈送去,一两银子都少不了姨妈的。”
  彩霞也是听说过薛家有百万家产的,所以就一口答应了下来。也不在这里久坐,便站起来告辞回去了。王夫人听说目前有两万两银子,心里面稍微放心了一些,她和彩霞的想法一样,薛家有钱不怕他们欠这笔钱。
  然而薛家目前抽出来最多的钱就是这两万两,后面的钱根本不存在。
  薛家的经营状况从去年到现在一直在恶化。花钱大手大脚是恶化的最根本原因之一。而做生意来钱绝对没有充当掮客收钱快,所以薛家下一笔钱只有在年底的时候才会有,然而年底的那一笔账是要还外边的一部分欠账的。
  薛姨妈这个时候有些着急,心里面惦记着从哪里弄一笔钱来还给王夫人。
  不过薛家确实是有个地方能弄钱,那就是夏家。
  薛家的家主薛蟠和夏家唯一的继承人夏金桂有了婚约。只要是人能进门,夏家的钱难道不是随便让薛家用?
  这是薛姨妈的想法。在她看来,夏家的钱也是薛家的,用用怎么了!
  薛姨妈松了一口气,就跟女儿说:“看来你哥哥的婚事要赶快办了。”
  自从薛蟠定亲,别人倒还罢了,只有一个人比较着急。这个人就是香菱的母亲。
  这位太太以前心里面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薛家哪怕是商人之家,他们家的哥儿又是一个不着调的。然而自己闺女命苦跟了他,没法子,日子先过下去吧,说不定将来有扶正的时候呢。毕竟是商人之家,又非是官宦之家,以妾为妻这种事儿不算是出格,她有这种念头还是能有实现的一天。
  如今薛家的婚事非常高调,就算是附近不认识的人家也知道薛家的男孩定亲了。所以这位太太就着急了起来,于是便不顾体面亲自上街去打听了一下这姑娘的名声。
  按道理来说,正常人家是不会让自家姑娘的事儿传的人尽皆知。然而夏家和一般人家不一样,夏家母女能保得住这庞大的家产本身就不是一般角色。
  更有那夏家的族人因为眼红,所以便把这母女俩的名声传得到处都是。还有人绘声绘色地讲起了这姑娘的一些事儿。这位太太想着,就算是这些事儿有夸大其词的成分,那么剩下一两分会不会是真的呢?
  她更有一层担忧,香菱是一个妾室,当一个女人发现结婚前男人有一个感情还不错的妾,心里面会怎么想?自然会视这个妾为眼中钉肉中刺。
  当香菱扶正的希望破灭了之后,她就要另外想办法了。
  甄家的太太就想着:好人家的女孩哪里能做偏房?做偏房的又岂能会有好结果?
  所以这位太太便来陪着老太太说笑。
  同样是来奉承,薛姨妈这种奉承就没有甄太太得老太太的心意。薛姨妈在这里有一个天然的立场,那就是和王夫人走得比较近,所以一旦说话的时候便容易为王夫人说话。而老太太心里面最讨厌的一件事儿就是薛家老觊觎着自己的宝贝孙子宝玉。再加上赶了好几次都不走。薛姨妈这种人在老太太心目当中的印象分已经被无限拉低了。
  甄太太是读书人家的娘子,所以自有一番风骨,说话也没有那么谄媚,陪着老太太说话让老太太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同时老太太也是个体面人,吃喝玩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甄太太倒是能说到一块儿去,再加上怜惜甄太太母女们的命运,自然是对甄太太的态度与众不同。
  自从甄太太来到了京城,便对荣国府感恩戴德。逢年过节来陪着说笑,荣国府有什么事儿第一时间门赶过来陪陪老太太。于是在老太太这里就觉得这个人是一个知恩感恩的,和刘姥姥差不多。所以多少是有点儿脸面。
  甄太太来了之后,私下里面陪着老太太说自己最近一些日子实在是难以入眠,为了女儿的事儿辗转反侧。
  老太太也能理解,老太太自己也是养过闺女的,要是林如海像薛蟠那样不成器,老太太别说难以入眠了,她恨不提着拐杖过去把林如海给打一顿。
  更别说香菱还是薛蟠的妾了。
  老太太跟着叹气。
  甄太太也没有藏着掖着,便和老太太询问:“我若是把女儿带走,不知道薛家愿意不愿意?他们当时为了我这女儿,反倒是遭了一大堆的事儿,他们家怕是不轻易放了我们母女离开。”
  说完之后愁眉苦脸:“我们家早已败落,我们家老爷也不知道去哪儿了。就算是能离开了,我手上又没有什么银子,回江南也回不去,只能厚着脸皮求老太太收留。”
  老太太也不会让香菱她们母女两个走,因为握着香菱她们母女两个,贾雨村就不敢有什么动作。
  老太太就劝甄太太:“你可要想好了,你姑娘是给人家做过妾的,就算是现在有了自由身,将来也不好说人家。”
  甄太太就说:“哪怕是不好说人家,也省得整日看大妇的脸色。就算是在贵府做了一个仆妇,靠自己当差吃饭,也总比被人呼来喝去的强。”
  老太太自然知道做正妻的看妾不顺眼,对她的话深以为然。
  老太太就是宅斗的行家,而且大获全胜。她当年是怎么料理贾代善的那些妾室的她自己自然清楚。
  荣华富贵什么的都是虚的,能活的一条命才是实在的。
  老太太看她愁眉苦脸的样子,又想到她母女的悲惨遭遇,人老了自然是心容易软,于是动了恻隐之心,虽没有保证,却拍了拍甄太太的手,慢慢的说:“这事儿我知道了,你放心。”
  甄太太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一些,赶快擦了擦眼泪,陪着老太太聊其他的,就冲着这一份眼力见儿,老太太就觉得比薛姨妈强多了。
  另一边王夫人盘算了半天,总算是选了一个动手的时间门,那就是在老太太过完大寿之后。
  光靠王夫人自己是没办法说动贾政的。所以王夫人故技重施,要让贾政面前的这些清客相公们帮自己说话,于是收到了薛家送来的两万两银子之后,立即把这两万两银子分给了那些清客相公们。当然只分出去了一部分,一大半还在她自己的手里握着。
  靠丫鬟在其中传话,双方就分家这件事达成了一致。
  不止王夫人觉得留在荣国府被掣肘,那些清客相公们觉得留在荣国府也要看大房的眼色,而且他们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被排挤。
  以前贾政当家的时候,荣国府来往的书信包括一些需要动笔的事儿都是这些清客相公们来完成的。但是自从贾琏出来当差之后,贾琏信不过这些人,自己又找了一群幕僚,荣国府来往的事儿就交给了这一群幕僚。
  对于清客这些人来说,活儿多了才能证明自己有用,也才能捞到好处,活儿少了那就是肉少狼多。
  荣国府前院油水的大头在于每年年底的腊月。
  到了腊月,荣国府在外边儿的那些门生故吏和老关系们进京来送礼沟通联络,到时候这些人对清客们有投现,这种银子捞着一点都不扎手,而且还很多。
  如今换成贾琏当家,这些迎来送往的活儿贾政的清客相公们捞不到了,去年就开始最冷板凳,自然也捞不到油水。
  特别是江南出事儿以来,有不少人经常上门拜见。有些事这些清客相公们也是能打听出来的,那就是大房他们小兄弟手里面握着推荐官员的资格。
  像荣国府这样的门庭,自然是有昔日的老部下嗷嗷待哺,等着授官。有这样的好事儿当然是要想着这些人,可是也有一些差事是可以安插这些清客相公的。
  比如一些辅助官员,像是受贾政青眼相待的傅试,就从贾政手里得到了一个通判的职位。从此脱了民籍,也能称一句傅通叛,傅家也是官宦人家了。傅试要是有本事,还能往上爬,锦绣前程说来就来。银子算什么,求官才是这些人的终极梦想。
  但是贾琏当家之后,这些好处是清客相公们捞不到的了。
  既然捞不到,还不如另起炉灶。
  贾政在他们看来就是热灶。
  目前看,贾政要大器晚成了呢。


第295章 人已疯
  很快老太太大寿的日子来了。
  这对于荣国府来说是一个大日子,早在事情的半个月前,贾家的男人们就聚在一起商量着要给老太太过大寿的花费。
  无论是贾赦还是贾政,都不觉得家里面会缺钱。所以商量着过寿的花费也不过是大家聚在一起听安排的理由罢了。
  贾琏如今是当家人,自然是要跟父亲和叔叔说一下怎么给老太太过大寿,预算是多少,请了多少人家,安排了几天,是什么样子的流程。
  贾琏从靴子筒里把计划书拿出去,看了看跟在坐的族人说。
  “这次原本是预备着三天时间,第一天请各位大人,第一天请族亲,第三天把咱们门下诸人请一请。可是这几日好多人问起给老太太的过寿的事儿,又都要了请柬,所以三天日子不够,我和瑭弟商量了一下,凑个吉利的日子,用八天时间。”
  这话一说,堂上诸人纷纷交头接耳,不住的点头。对于族人来说,事情办的越大,除了贾氏一族脸上有光之外,族人们也能好好的打一回牙祭,沾一些光彩。
  贾琏接着说:“前三天请贵客,中间两天是咱们自家人热闹一番,再请姻亲来喝一天的酒,后面三天招待门下诸人。”
  这种“门下诸人”不是荣宁一府的管事们,而是门生故吏。
  贾赦和贾政对视了一眼,贾政问道:“别人倒还罢了,前三天都请了谁?”
  贾琏看看手里的单子接着说:“第一天,请异姓王和宗室王爷,公主驸马并同一些故交们。第一天,请六部并顺天府的一些大人们。第三天,请东,西两府,和其他勋贵们。”
  第一天,是请的是异姓王和宗室王,这两处斗而不破,一起请来避免让人说荣国府有结党的嫌疑,而且当天有他们这些王府在,到时候要是发生争执了,也牵连不到其他官员身上。
  第一天,请的是贾政贾琏贾瑭这些人的同事,这就是官场上的人情往来了。
  第三天,请的东西两府不是说宁国府和荣国府,而是早就没权力的东平郡王府和西宁郡王府。特别是东平王府和荣国府是关系亲近的人家,也早没了权力,大家是聚在一起热闹一番,也没其他的官场谋划,只为了吃喝一日,这就是纯娱乐了。
  第四天请的就是姻亲们,包括云芳的娘家殷家就是在这一天来。而且这次因为有新姻亲,就是迎春的未婚夫徐礼升,也需要在这种正式的场合里拜见其他荣国府的姻亲,融入到荣国府的关系圈里。
  第五天,就是请贾家的族人来热闹一日。
  剩余的六,七,八三天,就是接待听命于荣国府的官员了。
  这样安排很妥当,贾政点头看了看贾赦,贾赦也挑不出毛病来。就说:“各处都要嘱咐到,虽然计划的好,但是就怕中间有奴才不尽心,出了差错。”
  贾琏把纸重新塞回靴子里,就说:“大老爷放心,都操着心呢。”
  旁边的族人就开始称赞贾琏办事周到,贾赦微笑着听着,就对着贾琏贾瑭摆摆手:“你们忙去吧,留我们在这里喝喝茶说说话。”
  贾琏和贾瑭退出去了,贾珍也跟了出来,问他们:“东西准备好了吗?像是请的戏班子,各处订的酒菜,还有请柬红绸这些零碎的,都准备了吗?”
  贾赦和贾政他们也就是问一声,像这些细节的事从来不管。
  贾珍更操心一些,这人除了人品差之外,办事儿非常老到,人情来往也很圆滑,这种时候自然是帮着查漏补缺。
  看他问了贾琏就点头:“准备了,以眼下准备的东西来看,似乎都齐备了。但是……大哥哥,你也是知道的,总是在办事儿的时候才发现有些东西没准备好,所以我们放了一笔银子预备着,到时候不行了再去买。”
  贾珍说:“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我和你们一起去看看。现在能查出来总比事到临头了发现没准备要好的多。”
  于是贾珍贾琏贾瑭贾琮一起去了库房。
  听到消息的贾环也跑来了,跟着一起检查。
  东西准备了很多,先是去查看了一些存下的酒,管事的就说:“为了这一次的大事儿,前几天特意去买了一些好酒,一共是三百坛,就是不够已经,缺的也不多了,如果前几天用完了这三百坛,再去买也来的急。
  像是酒、茶、盐、糖这些都是准备的足足的。至于肉,有羊肉,驴肉,猪肉,鸡肉,鸭肉,都已经准备好了,好多都是提前一天才宰杀,免得到时候一股脑的准备好,用不了给捂坏了。
  像是腊肉、火腿、鱼虾这些,也都准备了。现在外边买青菜也很容易,我们派买办跟那些城外的农户说好了,每天去收一次,保证都是新鲜的。”
  贾珍问:“餐具呢?到时候免不了有人喝醉打碎了盘子碗儿的,有备用的吗?”
  “有,特意订了三大车瓷器,都足够了。配套的筷子,汤匙,筷子架……这些散碎的都在这里放着,您来这边看一下。”
  贾珍带着人检查了一下,很满意。
  出了这个库房,跟贾琏和贾瑭说:“不是做哥哥的事多,实在是这一次的事儿与以往不同,现如今咱们家娘娘在宫里呢,这次来的宗室比较多,不能不上心。就怕事儿出了意外,被人家笑话,也连带着宫里的娘娘脸上无光。”
  贾琏在一边连连点头。
  贾珍就问:“宝玉呢,宝玉什么时候回来?他也不小了,该跟着一起准备了。”
  贾琏说:“不着急,到时候再叫他吧。”
  贾环突然说:“一哥哥也太过了,老太太这么疼爱他,他就该比咱们出更多的力气才是,如今反而不露头,这是什么道理?”
  贾珍和贾琏对视了一眼,都没说话,大家一起往下个库房去了。
  贾琮和贾环在后面跟着,贾琮就说:“你说这些干嘛,咱们只管跟着就行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6页  当前第2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0/4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沉浸式围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