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沉浸式围观_分节阅读_第166节
小说作者:则美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20:28:50
  尤二姐这个时候惶恐绝望又有什么用呢?人家不放在心上。
  王熙凤对这样的女人更没有什么好感。
  “这就是报应。明明可以做一个清白人家的姑娘,却偏偏仗着自己花容月貌想着怎么勾搭人。那句话怎么说?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我算是看到了。”
  云芳又想起来前几天贾琏在宁国府喝得大醉惹下的事儿,再看看珍大奶奶,忍不住叹口气。
  王熙凤这个时候眼睛一瞪,还以为云芳在同情尤二姐呢,便隔着马车上的冰盆儿踢了云芳的裙子。
  “叹什么气?她那样的人用得着你给她叹气?把你那烂好心收一收。”
  云芳哪是为了尤二姐叹气,是为了这马车里面的另外两个女人叹气:“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罢了罢了,不说了。”


第189章 心各异
  再一次到了胡家。
  贾家的三个儿媳妇和胡家的地方显得格格不入。
  如果说王夫人的屋子里面用的东西都是半旧,显示出一种世家底蕴。殷家杨太太的屋子里东西都是全新,显出一种新贵气象,那么胡家的东西只能算是破破烂烂,洗的褪色的布料和漆皮斑驳的家具很直观地显示了这个家族已经彻底的没落。
  所以当三个穿金戴银打扮的锦绣辉煌的贵妇出现在破旧的厅堂里的时候,说一句蓬荜生辉一点儿都不过分。
  这次来就是商量婚事了。
  当宁国府的人把礼物全部搬下来的时候,胡家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毫不客气的说,最近一段时间京城里各种东西都在涨价,想要维持好日子的话,还需要大量的银子,可胡家就缺银子。
  胡家的孩子成年的很多,这个时候宁国府送来的礼物比较多的是一些布料。这些东西无论这个时候拿出去卖,还是给孩子放进陪嫁里,亦或者当聘礼,都是能拿得出手的。
  这家人的老太太打扮的还不算寒酸,头上也是能见到几件金饰。只是来陪客的这些媳妇女孩子们打扮得就比较简单了。头上要么用几根银钗或者是铜钗,要么是插一朵绢花。
  说话说到一半,胡家把这一次的女主角请了出来。
  是一个穿着老气的女孩,这衣服的颜色与她的年纪极不匹配。要么是穿着长辈衣服出来见客,要么就是没办法了,只能拿这样的料子做衣服。
  用云芳的目光来看,这是一个教养良好的女孩子。
  唉,要不是家道中落,也不至于配贾蓉这个混账。
  珍大奶奶也是这样想的,就贾蓉这东西,无论是前一个还是后一个,他都配不上!
  大家在一起说着话,没一会儿官媒来了,媒人在场两家交换了庚帖。今天拉来的这些东西只是礼物并不是什么聘礼,聘礼明天送过来。
  全程珍大奶奶都是非常热情,而且也表达了想早点儿把儿媳妇娶进门的心思,就跟胡家的人说,不如在年根儿上看看有什么黄道吉日让两个孩子把事给办了。
  大中午的也没有在胡家吃饭。在出门的时候,珍大奶奶落后王熙凤和云芳一步,跟官媒说话。
  两人说了好一会儿才彼此分开。丫鬟扶着珍大奶奶上了马车。王熙凤就问:“说什么呢?说了这么久。”
  “说娶亲的事呢,毕竟是续弦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办的那么大。我让媒人跟他们家说一声,要是像娶原配那样办的全城轰动是不可能的了。”
  再说了,去年刚把前头那个儿媳妇给下葬了,今年又娶。有那些嘴巴恶毒的人还不知道编排出什么样的话儿呢?所以以珍大奶奶的性子是巴不得不让人家知道的好,但是娶个儿媳妇又不能偷着娶,最起码胡家这个女子没什么错处。凭什么人家连个像样的婚礼都没有?所以事儿还是要办,尽量低调一点的办。
  珍大奶奶把低调办事儿的话交代给了媒人,让媒人跟胡家去说。
  回到家跟老太太说了一声,三个人各自去忙各自的事情。到了下午的时候,云芳回到东院儿,就听说姑老爷来了。因为已经回来了,云芳就不往那边去了,毕竟没了姑姑,也不用特意去请安。
  林如海不经常往荣国府这边,但是只要往这边来都是有事儿的。
  老太太对待这位女婿的态度比对待两个儿子的态度还要好。如果真的可以换一下的话,老太太有的时候也想把自家这两个不成器的东西捆在一起,换林如海这样的儿子。
  如今天气热,林如海却感染了一些风寒,在老太太跟前咳嗽了几声,老太太立即嘘寒问暖,让人拿人参请太医。把贾琏指使的团团转。
  好在林如海自己看过大夫了,也没弄的这么兴师动众,不过从江南回来到现在,林如海都是非常瘦,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在老太太和贾政的一番关心之后,林如海才说了这次来府上的目的
  “今天中午我们家管家说贵府打算派遣宝玉到江南去?”
  老太太立即点了点头,问女婿:“你觉得宝玉该不该出去见见世面?”
  见世面是肯定要去的,林如海在理论上并不反对贾宝玉这个时候出发。特别是能出去干点儿活儿,知道点儿民生艰难,总比在屋子里面读三年五载的书要强。
  “我是同意宝玉去的,只是去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回来?不瞒老太太说,宝玉读书的进度比江南的一些孩子要落下来不少,这些天来四书学起来略微有些吃力。读书这种事儿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果他要是去的时间长了,不如我修书一封让他拿着书信到金陵城去找一些大儒,先暂时跟着人家读上几个月的书,若去的时间短了,那就不用费事,我给他多布置一些功课,让他在读书之余有闲暇的时间去金陵城内外好好的看一看。那边有一些江河湖川还是值得一看的。”
  贾政立即说:“妙啊!如海打算的妙啊!”
  林如海微微一笑,不觉得受到了夸奖,这是小孩子出门必有的流程安排。再说了,人家的小孩子都是每年出去个一两趟,没有走那么远,多多少少的看一看附近的风俗民情,也见识一番外边的事情。哪里像荣国府这样把孩子圈在家里面儿十几年没出过门儿。
  这样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出门的事儿不是什么好事儿。而且养育男孩子也不能像养育女孩子那样精细,衣食住行唯恐委屈了,让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不像话!
  宝玉毕竟不是林如海的儿子,他也管不了那么多,所以林如海直接问贾政:“二内兄是如何打算的?是让他去的时间长还是去的时间短?我就是来问问时间,好给宝玉安排课程。”
  贾政并没有比林如海早收到消息。甚至林如海收到消息的时候,贾政还糊涂着呢,并不知道要将宝玉派出去的事儿。
  这个时候林如海问贾政,贾政是回答不出来的,只能看着老太太。老太太淡淡的回答了一句:“这事儿是宝玉他娘操心,回头我问问再跟如海说吧。”
  对于林如海来说这也不算白跑了一趟,毕竟见了见女儿,父女两个又一起陪着老太太吃了一顿饭他才回家去。
  至于王夫人夫妻两个私下里面商量的时候,王夫人态度非常坚定的要让宝玉去一趟江南,并且信誓旦旦的说了宝玉的舅舅就在江南。
  贾政是这么想的:金陵那个地方毕竟是老家,而且还有不少的亲眷在那里。在金陵老家荣国府也是有房子的。并且前些日子分家的时候,老太太做主把以前历任主母的嫁妆分给了二房。也就是说,二房的产业大部分是在江南的。如果宝玉要去一趟江南,让宝玉提前查看一下也是可以的。
  夫妻两个虽然目的各不相同,但是其结果导向都是一样,都是决定了要让宝玉出去一趟。
  于是大晚上王夫人的丫鬟金钏就来找王熙凤,开始要人要钱要东西。
  金钏嚣张的时候比宝玉身边的丫头还要气盛,早些时候王夫人还在当家,金钏儿连姑娘们都看不起,对待王熙凤这些少奶奶们也就是面子情罢了。那时候脸上笑嘻嘻地,一转身就敢对着这些主子们翻白眼。
  这两年,不仅王夫人有点儿难以扭转自己的身份,连她身边的人也是,最明显的就是这个金钏儿。
  王熙凤根本没见这丫头,让平儿出去应付。
  平儿听了要的东西,一开口就说:“咱们家现在日子过的艰难,这一次南下是一点儿银子都不带的,要是坐船的话,船资咱们在这里付。到了江南去,就算是甄家不给钱也饿不着宝二爷。毕竟咱们家在金陵那边还有土地房子和人口呢。我记得那边还有二太太的陪房在看房子,宝二爷又是小主子,去了之后他们哪里敢让小主子受一丝一毫的委屈,自然是处处妥帖。
  光是路费就要了五千两,姑娘,这也太多了,五千两不是个小数啊,你知道五千两装箱子里要装多少吗?出门最忌讳的就是露白,哪怕身边跟了那么多人,但是要是有那心思歹毒的哄着宝二爷给银子,这钱转眼就没了。
  我们二爷出门才带了五百两的银子,一路也够花了。不如我做主,一千两怎么样?
  三条大船……虽然有点儿多三条就三条吧。绸缎八十匹,给宝二爷和随从做衣服?这也太多了,一匹布能做出很多衣服。姑娘想想,一艘船除了住人带一些粮食和水,把这些除了之外还能放下多少行李?八十匹布做出来的衣服毫不客气地说,已经能装满两条船了。”
  看到这里也不用往下看了。平儿这个时候是又气又笑,跟金钏儿说:“姑娘,说句不客气的话,三条船还是少了,要是按照这些东西往下排,就是八条船也不够。”
  金钏可不管:“平儿姐姐也不用跟我这么说,这是二太太要的,您有话跟二太太说去。单子我已经给你送来了,到时候姑娘看着安排吧。要是二太太生气了,也别怨我们不给姐姐说好话!”
  说完转身就走,把平儿气得直运气。
  平儿拿着单子进去见王熙凤,王熙凤和平儿没读过书,两个人也只是认识几个经常见到的字而已。平儿是这段时间陪着二妞妞,二妞妞认识了几个字她也跟着认识了几个字,所以上面的东西能大部分看懂了。
  平儿忍不住说:“咱们刚来的时候,我听下面的这些婆子们说大太太一向是贪得无厌,捞东西的时候沟壑难平。又说二太太向来是吃斋念佛慈眉善目。
  如今二太太仍然在吃斋。可是捞东西的时候比之大太太就显得有过之而不及。”
  王熙凤一听,显示惊讶的说:“呦,平姑娘嘴里能拽几个词儿了,可喜可贺啊!”
  平儿就说:“奶奶听见我在说什么了吗?五千两银子呢!”
  “听见了,还有八十匹布呢。放着吧不用管,这年头最好用的还是拖字诀,拖着吧。”
  第两天一早,王夫人薛姨妈还有薛宝钗几个人一起到了王家。
  王子腾的夫人接待了她们。一听说这姐妹俩来的目的,立即就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王子腾眼下已经离开江南往更远的地方去了。
  王夫人大失所望,而这个时候薛姨妈母女两个只觉得天旋地转。她们已经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在江南的王子腾身上,想着用王子腾的官威让江南官场最起码能吐出来几千匹的布料。若是没有了王子腾谁又会多瞧一眼薛蟠?
  薛姨妈急着问:“我哥哥是什么时候走的?前几天在荣国府老太太面前,咱们商量事儿的时候,嫂子怎么不说哥哥不在江南了?”
  王子腾的夫人虽然心里很腻歪很不高兴,但还是耐着性子给她们两个解释:“这事儿我也是这两天刚收到的,正想着跟你们说一声呢,这不是没来得及。”
  其实早收到了,就是不想搭理她们两个。
  “上半年的时候,北静王的王妃不是从江南来江北了嘛,也不知道是哪个挨千刀的在皇上跟前说我们老爷在那边儿一直逗留不去,是想勾结藩王。结果皇帝就下旨申饬了我们老爷,不得已只能到别的地方去了,早些时候并没有收到老爷的信,这不这两天刚收到嘛!”


第190章 上青云
  王夫人和薛姨妈因为这个说法顿时面面相觑。
  薛姨妈这个时候也来不及埋怨嫂子为什么不接到消息的时候立即告诉自己,在薛姨妈看来像这样的大事哪怕是晚上收到的,只要是没有到宵禁的时候,就要派个人来跟自己说一声好让薛家及时调整计划。
  这个时候埋怨嫂子一来是没什么用,一来也确实是得罪不起。
  薛姨妈这个时候急得跺脚,“事儿怎么成了这个样子?这可怎么办!”
  和薛姨妈的六神无主比起来,王夫人这个时候心里面在想:要不要让宝玉出门?
  王夫人让宝玉出门的最根本原因是因为兄长王子腾在南边儿。要是孩子的舅舅不在,王夫人就觉得让孩子出门是不安全的。
  所以这个时候她心里面就响起了退堂鼓。
  跟随着姨妈和母亲一块儿来走亲戚的薛宝钗目睹了这一切,顿时觉得手足都是凉的。
  舅妈知道对于薛家来说赖以生存的根本就是的皇商资格,这么大的事说都不说一声,要是薛家傻乎乎的等着不来问一声,是不是舅妈永远不会说?
  可能人家再说的时候,薛家已经没有那个时间再去江南筹集这些布料了。
  怎么办?
  王子腾的夫人看着她们姐妹两个失魂落魄的样子,不急不缓的跟她们说:“你们是要到江南去吗?如今趁着江上船少赶快去,早去早回来。再过一阵子就要天凉了,到时候不管是谁去,在水上飘着都会觉得冰冷刺骨,而且水上寒气重,对身体也不好。你们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这说的就是些片汤话,压根没用。
  王夫人还好,不像是薛姨妈这样手足无措,还能说几句场面话。
  “原本是来嫂子这里想借几个人,陪着宝玉一块到江南甄家把银子取出来,如此以来,我兄长不在江南,也没必要让宝玉去了……”
  王夫人是觉得不能让宝玉再去了。宝玉这孩子从来没出过远门,就算是身边有一群得力的人又能怎么样呢?总归是身边没有一个可靠的长辈看护。有的时候奴才永远是奴才,怎么都无法代替长辈。
  可是王子腾的夫人一听顿时感到后悔,就不应该把王子腾不再江南的事情先挑出来。
  王子腾已经彻底投靠了北静王,北静王一直想拉拢荣国府。这其中的原因王子腾的夫人特别清楚,无论是以前的王子腾还是现在的北静王,图的都是荣国府在平安州的势力。
  说白了,平安州就是封地,荣国府在平安州是能瞬间拉出来一队私兵,安置的有部曲的。而且那个地方的官员都是要看荣国府的脸色。荣国府每年能伸手拿税赋来用,但是荣国府上上下下没伸过手,因为贾代善活着的时候不允许伸手。提取赋税这样的好处说不定连贾赦贾政都不知道,要是知道了还能忍得住?老太太肯定是心里面门清。
  但是老人家人老成精躲得很快,又整个滑不留手的,北静王府是眼巴巴的看着却没办法得手。
  这一次把他们的宝贝孙子贾宝玉派出去就好办多了,贾宝玉才多大年纪,经历的事没法跟老太太比,更没有老太太奸滑。
  想炮制宝玉轻松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6页  当前第1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6/4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沉浸式围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