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想着老太太对自己的教导,说是全家人荣辱与共,不可能覆巢之下有完卵。一方面又想着老婆孩子。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荣国府能迎来抄家的这个结局绝非是一件事情导致的。这个家族每个人都没有“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的概念,总觉得日子就该一直富贵下去。
能够苟延残喘到今日真的是皇帝仁慈,毕竟荣国府已经做了很多让人觉得很过分的事情,然而法不责众,大家都是这样。他们有恃无恐惯了,但是贾瑭却担心昔日的张狂是秋后算账的证据。
站在宫殿门口,贾瑭还在想老迈的太上皇和年轻的新皇帝,这中间该选谁本应该是一目了然的,奈何那些权贵们似乎集体眼瞎。而贾瑭发迹的这条路,也是走了殷家的关系才入了皇帝的眼,所以,他算半个新帝党。
之所以算半个,是因为他出身旧贵族。
这样的人最不值得信任,反复横跳的可能最大。
就在贾瑭还在想这些问题的时候,门口有个小太监想跑出来:“贾大人,皇上让您进去呢。殷大人也在。”
贾瑭不动声色的把手心里攥着的一个珠子塞到了这个太监的手里。贾瑭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自己这个时候就该把金陵的事情摊开了说,好歹有大舅哥在,帮忙敲敲边鼓。荣国府的四王八公盟友们都已经边缘化了,他只能寻找新的盟友。
随后提着衣袍登上台阶往书房去了。
他所求的,也就是邢夫人和自己这个小家无碍。
贾瑭先去宫里,他身边跟着的那些人有一两个跟着在宫门外边等,其他人都回了荣国府。
贾瑭回来了的好消息瞬间传遍了荣宁二府。这一天云芳跟着邢夫人在老太太的荣庆堂里说话。听到了这个好消息,云芳和邢夫人都坐不住了,邢夫人站起来请示老太太:“我们这会儿回去安排人给瑭儿接风洗尘,等他那边收拾好了再来拜见您。”
老太太想了想同意了,又说了一句:“他那里收拾完了来我这儿,我们也说说话。”
然而一家子等到宵禁了贾瑭才回家,他不是没宵禁后回来过,所以其他人没在意,因为很晚了,邢夫人嘱咐云芳照顾他吃喝洗漱,随后就离开了。
大冷的天,贾瑭的衣服都是潮乎乎的,脸色也很难看,刚才是灯光暗,邢夫人没注意到。等不相干的人走了,贾瑭的气泄了,整个人一下子倒在了椅子上。
“这是怎么了?你差事干坏了?”云芳觉得除了这个没其他原因让他出了这么多冷汗,随后推着他起来,让他换衣服。
“没,差事好着呢,就是差事做的像样,要不然……”
“到底怎么了?”
“我今日明白了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是什么意思,也明白伴君如伴虎该怎么理解。今日我刚起了一个头,说起金陵,还没说具体什么事儿呢,皇帝就说‘你们贾家好本事啊,推荐了一个贾化,判了一个糊涂案子,致使亡者吞声……’我当时听了,就知道他盯着咱们呢,没想到知道的如此清楚。
随后他把咱们家这些人都干了什么都讲出来了,我越听越怕,二十多年来,累计的案子不知道有多少,家里的奴才强买强卖,不是去街上买点肉菜蛋奶那种小事儿,而是逼着人家卖儿卖女卖产卖地。就拿周瑞来说,他自己是奴才,他女婿姓冷的是个自由人,他前些年强买乡下的地,后来与人发生纠纷,吃了亏。用贾王两家的势力强行平了事儿,这里面一笔笔清楚记下了。
我承认我被这些吓唬住了,当时被这些事儿吓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皇帝就说‘念在你年龄小,这事儿也追究不到你头上,且如今你也是工部一大梁,朕还指望你为朝廷出力,朕也知道你人微言轻,荣国府的事儿与你无关,将来东窗事发,可保你母亲妻儿。记住,这中间不可贪张枉法,若是做了对不起百姓对不起朝廷对不起君王的事儿,谁都救不了你。’我当时只能谢主隆恩,然后被送回来了。”
云芳赶快抱着贾瑭安慰:“好了好了,咱们所求不过如此。这是好事,别想那么多了。”
贾瑭伸手搂住云芳,两个人抱在一起,然后缓缓的长出了一口气。
最后贾瑭抓紧时间洗了个澡,吃了点东西,赶快睡觉,他这一路刚回来。已经是非常疲惫了,可今天因为摊开了讲荣国府这几十年干的事儿,没把治理河道的事情讲明白,明天还要接着给皇帝讲。
云芳全程照顾他,看到贾瑭躺到床上呼呼大睡,心里面就止不住的心疼,治理河道除了要有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和各地的地方衙门打交道,这中间的银两往来少不了会出一些猫腻。
如今官场吏治糜烂,不知道贾瑭在外边和人家如何玩心眼呢,这其中的斗智斗勇不是一句话能概括的。
次日天不亮云芳就叫醒贾瑭,贾瑭总共也没睡多长时间,一边穿衣服一边给云芳讲:“也就这两天辛苦一下,我这两天去宫里面汇报完毕之后再把一些卷宗归档,接下来能有半个月在家里面陪陪你们娘三。说到这儿,咱们儿子呢,我到现在都没看见呢。”
“睡着了,今天晚上你应该回来的早,晚上再看吧。”
也只能晚上再看了,贾瑭扒了两碗粥。看着吃饭的架势就跟八辈子没吃过饱饭一样,世家公子的那一点儿矜持在他身上彻底看不见了。吃完之后贾瑭一抹嘴:“昨天的事儿你知道就行了,别跟任何人说,就是太太那边你也别说。”
“我又不傻。”
贾瑭看着丫鬟端东西出去,立即抱着云芳在云芳的脑门上啃了一口。“等我今天晚上回来,对了,今天要是别人问起来,你就说我这两天忙着呢,跟往常一样,没什么好不好的。”
“我知道了,别骑马了,我让外面套了车,你在车上还能眯一会儿。”
院子里面亮起了灯笼,云芳亲自从黄晶的手里接了灯笼送贾瑭出门。
等到贾瑭出门之后,云芳回去才算是彻底睡着。贾瑭一晚上睡的时间短,云芳比贾瑭睡的时间还短。回去睡了一个回笼觉之后,云芳被丫鬟叫醒,赶快去邢夫人那里请安。
邢夫人这个时候已经快梳好头了,正挑选着头上要戴的金饰:“昨日晚上回来跟你说什么了吗?怎么听说今天一早就走了?”
“如往常一样,累得很,回来了眼睛都睁不开,我说让他去洗洗都不乐意起来。我问了,他走的时候跟我说外边的事情一两天说不清楚,他还要再进宫几次呢,等到完事儿了有半个月的假。”
“阿弥陀佛,你说说这荣华富贵来的容易吗?将来要跟桂哥儿说,他能有好日子过,全是他老子在外边奔波挣出来的。要是不惜福就使劲打他手板心,有他好受的。”说完之后邢夫人头上也安插好了:“咱们现在去老太太那里吧,怕是老太太也等着咱们呢。”
到了荣庆堂,老太太屋子里喜气洋洋,老人家问:“听说一早瑭儿进宫了?”
云芳赶快回答:“是,今天一早去了,说这几天都很忙,要述职完毕将卷宗归档了才能回来歇着。”
老太太点点头,想着孙子出去一年了,外边的事儿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也是有的。按下心来慢慢的等着。
老太太屋子里,几个女孩和史湘云贾宝玉一起玩耍。
邢夫人和王夫人也在,伺候着老小一起吃早饭。
这时候王熙凤也赶过来了,李纨也跟着进来。老太太带着几个女孩和贾宝玉坐下,外面的婆子和丫鬟们悄无声息的端着饭菜过来。
有丫鬟在云芳面前用托盘端着一盘菜,云芳端起来,看着放筷子的王熙凤退了一步,立即站在惜春和迎春身后把盘子放在了桌子上。李纨放了一盆汤,王熙凤和云芳接二连三的把盘子放完,李纨已经给她们小姐妹们放了了空碗,解开砂锅盖子,先给老太太盛了一碗粥,接下来就给宝玉盛。
王夫人和邢夫人虽然没上手,但是站在一边看着,李纨把最后一碗放到了惜春跟前,也退了一步。老太太带着孙辈吃饭,大太太和二太太转身坐在旁边的凳子上,云芳他们三个也跟着坐了下来。
一顿饭安安静静没有人说话,吃饭的人慢慢的把嘴中的饭咽下去之后,慢慢放下了手中的碗,旁边跟着的丫鬟赶快端了漱口水茶水过去。又有几个丫鬟动作麻利的把桌子上的残局收拾了。
早饭已经吃完,老太太说:“你们先去吃饭,让我们几个自在的说话。”
邢夫人和王夫人站起来答应了一声,带着儿媳妇们去吃早饭。
云芳这个时候还不能上桌,刚才是伺候了太婆婆的,这个时候是要伺候婆婆。
邢夫人和王夫人先坐好,李纨安放筷子,王熙凤放盘子,云芳盛粥。
她们吃完了之后,才轮到王熙凤,李纨和云芳。
大早上起的很早,饭却吃的很晚。
三个人刚坐下,就听见外面有人通报:“珍大奶奶带着小蓉大奶奶来了。”
王熙凤和李纨立即放下碗,云芳心里烦的要死,也跟着放下碗站起来了。
尤氏进来看她们在吃饭,立即说:“别管我们,你们接着吃,我等会去给老太太和俩位太太请安。今儿来也没什么事儿,就是和你们说说笑笑,问问你们,过几天家里有事儿没有,没有就去我们家玩一日。”
旁边的秦氏抿嘴微笑,眼波流转,风情无限。
第63章 聚麀祸
没一会,吃了早饭,大家到了老太太跟前。
一群女人聚在一起,说的也不过是管理家事和各家的闲话。云芳坐在邢夫人身边,听着尤氏说的天花乱坠,她正在夸一个戏班子,最近一段时间在京中非常有名,想请他们唱堂会的排着队,尤氏他们宁国府也请了,今日来邀请老太太带着阖家女眷过去看戏。
老太太最近心里还算是畅快一些,有点意动,问:“唱的是什么?”
“是一出劝人向善的戏,说的是前朝一个富商,家里的女孩正嫁人呢,千挑万选的给孩子选嫁妆。在出嫁的时候,一场大雨下了下来,这个花轿就去庙里避雨。”
三春姐妹和林黛玉都睁大眼睛听着,尤氏看他们姐妹的样子忍不住哈哈一笑:“……在庙里遇到了一个贫家的姑娘,父女二人流落他乡,老父亲病了,已经奄奄一息,这个富商家的小姐看着心疼,就把自己的陪嫁妆奁给了那贫家姑娘。后来五年后当地发大水,这个富商家的小姐家财散尽,和家人走散了,讨饭来到了这个贫家女门前,贫家女已经是当地的一个富家太太了。二人相见,拿出当初的东西还给了她,助这个富商小姐重振家门。”
一个很老套的故事,但是三春姐妹和林黛玉没听过呢,连贾宝玉也听的津津有味,闹着老太太去看看。
老太太说着:“是一出劝人向善的好戏文。”就答应了下来。
一屋子的女眷都欢欢喜喜的说着过几日必定要跟着去瞧。
没一会到了中午该吃午饭了,外面的婆子来请示在哪儿摆饭。老太太今日高兴,就吩咐说在外面大厅里摆放,云芳和李纨就一起出去看着婆子们忙碌。
李纨想开小差,跟云芳说:“我来的时候兰哥儿闹着不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来的,也不知道读书了没有,我先回去看看兰哥儿。”
云芳想说,你儿子才一点大,你就让他读书?
然而寡妇带着儿子实在是过的不容易,特别是碰上王夫人这个婆婆,什么都指望不上。李纨也就剩下让儿子出人头地这点念想了,于是云芳就说:“大嫂子尽管去,我等会替你掩护。”
李纨带着丫鬟走了,云芳乐的轻松,就坐在厅堂的一个凳子上看着这里的婆子打扫卫生安排桌椅,然而昨日晚上睡的不好,刚坐下就不停的打哈欠。
屋子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人,没一会,外面说饭菜到了,让打扫的婆子出来。云芳没动,看着小丫头们端着饭菜进来,放下之后,盘子上的盖子没揭开,全部退下了。
云芳对身边的黄晶说:“就说饭摆好了,请老太太和太太们来吧。”
黄晶出去后,只剩下云芳一个人,云芳打个哈欠,眼皮子很沉重,慢慢的闭上了,半梦半醒的时候就听见外面说:“……风骚的很……你们看到哪个眼睛没有,里面带勾子呢。”
接着说话的声音近了,一个声音说:“你别胡说,被发现了没你好果子吃,全家都卖到外面去。”
先说话的这个就不服气:“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他们做下这样的丑事还想人不知道……我听那边的老婆子说,晚上叫的可欢了,声音可大了。她们没办法只能哄着大奶奶,大奶奶问外边是什么动静啊?那些婆子们就说是猫儿闹春呢。这都冬天了,猫儿闹什么春!”
咦,这是什么虎狼之词!
云芳的眼皮子睁不开,就觉得自己应该站起来看看谁在外面,但是身体不停使唤。
没一会儿又睡着了,接着半梦半醒听见笑声由远及近,接着是一阵脚步声,先来的是丫鬟们,进来之后给云芳见礼,看云芳睡着了,立即推醒了她。云芳这才浑身疲惫的起来,丫鬟们把盘子上的盖子揭开拿走,老太太被扶着进来了。
老太太先坐下,对儿媳妇孙媳妇说:“都坐吧,不用伺候了,一起吃。”
李纨不在,王熙凤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立即对着身边的平儿抬了一下眉毛,几个丫鬟悄无声息的撤掉一个凳子。
一群人一起坐下来吃饭。
吃饭寂寂无声,饭毕大家散开去洗漱一下,老太太叫着尤氏:“珍儿媳妇,你留下。”
尤氏就坐着陪着说话。
老太太问:“蓉儿他们两口子成亲也有一段日子了,怎么现在还没消息?”
尤氏就发愁的说:“这事儿我也着急,让人给蓉儿媳妇看了,没什么毛病,蓉儿也好着呢。想来是缘分未到啊!”
老太太叹口气:“唉,只能多求求菩萨了。”
正说着话,外面丫鬟喜气洋洋的跑进来:“老太太,瑭三爷来了。”
老太太一下子坐直了,“快让他进来。”
尤氏族这个时候立即站起来往后退了一步,其他的女眷纷纷进来。没一会,贾瑭进来,先撩开下摆给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拉着贾瑭的手:“瘦了,黑了,你看看你被晒的……吃苦了。”
说着用手帕擦着眼泪,旁边的邢夫人也跟着哭起来。王熙凤劝着老太太,云芳劝着邢夫人,过了一会儿,她们婆媳才止住了哭声。
老太太问:“差事办的如何?宫里怎么说?”
贾瑭低头回答:“得了皇上的夸奖,今年年末吏部考评,能得一个‘优’字,然而治水这事儿不是一朝一夕,明年还要出门。今年冬天,京城周边直隶管辖的地方已经组织了徭役,征发民夫四十万要修防洪渠,孙儿在十天后要去直隶实地查看,这几天每天得到半天假,上半天去宫里和部里,下半年回来休息。孙儿不孝,不能在老太太跟前尽孝……”
老太太听了欢喜起来:“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你有这样的出息,老公爷在天也是瞑目的。快起来,宝玉,扶你哥哥起来。”
贾瑭站起来,邢夫人一叠声的问:“中午吃了吗?饿不饿?要不回去歇着?”
贾瑭恭敬的回答:“在宫里吃过了,大半年没回家,不知道家学怎么样了,下午儿子打算去看看家学,尽量早点回来歇着。”
老太太立即招呼宝玉:“跟你三哥哥一起出去看看,你也不小了,早点去读书,将来和你三哥哥互为臂膀,也是家门之幸。”
说着吩咐贾瑭:“带着你宝玉弟弟出去转转,他不懂的,你做哥哥的多教着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