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沉浸式围观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则美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20:28:50
  贾赦说:“如海尚在……”
  “快闭上你的嘴。”老太太根本不想听,只跟贾政说:“你要是还孝顺我就现在派人去把你妹妹的孩子接过来,我这辈子就是闭眼也安心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贾政不敢怠慢,立即写了信派人送到江南。并对老太太说:“我已经送信过去了,瑭儿也在江南,回头让他们兄妹俩一块北上就行。”
  老太太点了点头,觉得这样的安排也妥当。可是林如海回信说不舍得女儿,且现如今他也不打算续娶,想要与女儿相依为命。
  老太太这边不依,非要把外孙女接过来。并且让贾政在信里面说明了,林家没有一个女人不好教养女孩。林如海想了想,终究是疼女儿的,为了孩子将来考虑,便回信答应要将女儿送到京城去。对安排林黛玉和贾瑭一起进京城的事儿,林如海有些不赞成。
  他在信里面说贾瑭是为了公差每天骑行数百里,林黛玉身体又非常弱,没办法与表哥长途奔波。并且贾瑭回京城的时间是在冬季,冬季骑马赶路冻得浑身僵硬。对于林黛玉来说这也不是什么好的体验,不如等到秋季凉爽了,或者是荣国府派人去接,或者是林如海这边派人去送。
  老太太哪里能等得了?立即派人去接。
  派人的活儿就落在了王夫人身上,她并没有派什么管家娘子,而是派了一条小船,四个三等的媳妇,又派了几个跟船的男人,正经有体面的下人一个不派。林黛玉在秋祭后告别父亲进京,只带了乳母和一个小丫鬟登上了去京城的船。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航行,到了初冬,林黛玉进了京都。
  而此时云芳也生下来了一个男孩。
  这次生孩子很顺利,哪怕是孩子他爹不在身边,她们母子也被照顾的很好。孩子的外祖父母天天来看望孩子,一连看了半个月。殷家还想着给外孙准备一些好东西,等到满月的时候再大张旗鼓的送来。
  也因为贾瑭不在家,给孩子起名字的权利就落在了贾赦的手里,这老纨绔的院子里有桂花树,想都没想给他大孙子起名叫贾桂。
  云芳觉得他给自己儿子取名太随意了,就心中不满,私下跟邢夫人说等贾瑭回来取一个吉祥一点的。
  邢夫人也觉得有点不好听,可是没办法,刚生下孙子,喝的五迷三道的贾赦连道都走不直,一听说是个孙子,高兴的要起名字。好巧不巧贾珍这个不学无术的来贺喜,贾赦肚子里没墨水,满院子看,最后一看桂花树,嘴一秃噜,贾珍就去记上宗谱了。
  改是改不了了,邢夫人只能安慰:“你看珠儿家的孩子叫兰哥儿,这多好听。咱们的孩子,桂哥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富贵的贵呢。”这话说着变味了,她自己也开始嫌弃这个名字了。
  云芳比较介意的一点是因为这贾桂似乎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孩子,这个时候正满心烦躁。就看到桃花掀开门帘进来:“太太,扬州的林姑娘来了,老太太那里传话,说是要去迎接远客。”
  邢夫人一听转回身跟云芳说:“你先躺着,我去看看。”


第59章 迎远客
  林黛玉来了之后,先是拜见了老太太。接着又见了两位舅母与表姐妹还有两位嫂子。
  众人坐下说话,王熙凤和李纨正给众人端果盘,王夫人突然问:“月钱可曾放过了不曾?”
  邢夫人本来手里面捏了一个银签子,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又问,非要显摆她能管家!
  林黛玉心思细腻,这个时候本来就观察着在场的诸人,可不巧一眼看到了邢夫人翻白眼。
  心里面就觉得好笑,大舅母一把年纪了,虽然翻白眼不雅观,但是看上去居然如此天真烂漫。
  王夫人说话很突兀,虽然有邢夫人翻白眼让林黛玉觉得好笑,但是也给了林黛玉一个下马威,意思是这里是她当家。至于为什么表现出她是这里的女主人,林黛玉也想不明白?
  小姑娘没那多心眼,就觉得大概不是说给自己听的,毕竟刚来这里,以前谁都没见过,就是有什么警告显摆,也不该冲着自己来。实际上恐怕真实的原因也只有王夫人自己知道。
  但是王夫人在一个年纪不大的女孩面前弄了这一出,确实看得出来心眼儿不大。老太太就知道这儿媳妇是什么德性,这种在客人面前处理不是必须马上要处理的家务事,就显得小家子气,也不是正经的待客之道,不想再看见王夫人在自己跟前了。就对林黛玉说:“去拜见你舅舅吧。”
  邢夫人这个时候赶快站起来:“我带了外甥女过去,正好她嫂子坐月子呢,顺路过去看看也就是了。”
  老太太点了点头:“这安排很妥当,你也不必再来了,看着点瑭儿媳妇他们母子。”说完看了一眼王夫人,暗指王夫人这一路安排的不妥当。王夫人用手帕挡着嘴把果核吐了出来,扔到了丫鬟端着的小盅里,就当没听懂。
  林黛玉还不知道老太太和王夫人之间的波澜暗生,和众人告辞之后跟着邢夫人出了二门上了马车。
  在马车里邢夫人就有些得意:“家里面虽然是你琏二嫂子和你二舅母当家,可她们事情多,偶有也有忘记的时候。你缺什么要用什么只管打发人往我们这边院子里来找你三嫂子。你三嫂子日常在家也就带带孩子,没有那么多事儿。你这边有什么需要的,她能马上给你办成了。”
  林黛玉自然是一番感谢舅母想着自己,顺便点出了当日母亲发丧的时候,表哥还特意请假去哭丧的事,言语里面有他父女两个的感激。
  马车进了东院,林黛玉先是跟着邢夫人去了上房,派人去请贾赦。贾赦喝的晕乎乎的,就说不见。好在传话的人给他搂回来一点颜面,替他说了几句客气话:姑娘别外道,和姐妹们一块吃住,都是至亲,有什么说什么,千万不要不说心里藏着委屈,就当是跟在家里一样。
  邢夫人就知道这人是不会见外甥女儿的,于是牵着林黛玉的手去了云芳他们院子里。
  “这边就我们和你瑭三哥几口子住着。”邢夫人就把贾琮给忘得干干净净,根本不记得这东院里还住着一个贾琮。
  领着林黛玉绕了几处抄手游廊,走到一个月亮门前,几个人进去就是一处影壁,转过影壁能看到这院子种了两大棵的石榴树。院子里有丫鬟端着东西来回穿梭,正房门口有人掀起帘子:“太太带着林姑娘来了。”
  一进屋,屋子里面没有老太太那里宽敞,但是却暖烘烘的。也不知道是燃了什么香,闻着倒是有一点儿橘子皮的清香。
  屋子西间跑出来一个头上系金铃穿着翠绿颜色小袄的女童,十分亲热的扑倒邢夫人怀里:“太太来了?太太才去了半天,我可想太太了呢。”
  邢夫人脸上每一条皱纹都舒展开了:“你个小磨人精,就你嘴甜,这是你林姑姑,快给姑姑见礼。”又个林黛玉说:“这是你瑭三哥的闺女,叫她萱姐儿。”
  蘑菇先是请安,又上去牵着林黛玉的手,拉着她一块儿进了西间。
  云芳已经在床上坐起来了,头上勒着抹额,身上披着一件小袄:“太太回来了,这就是林家的表妹吧,快坐快坐。让你见笑了,我如今衣衫不整蓬头垢面的见客,失礼了。”
  邢夫人靠着床头那边坐下,丫鬟扶着林黛玉在床沿中间坐下,三个人中间躺着一个襁褓,这是刚出生半个月的贾桂。
  林黛玉就说:“我该给侄儿和萱姐儿带了见面礼来的,来的急,没准备,嫂子多包涵。”
  说话软软的,带着南方女子的温柔,很招人疼的一个小姑娘。
  “嗨,你提这个就外道了,我听说你们家诗书传家,不瞒你,我和你三哥哥都是笨的,诗词歌赋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你要是疼你侄儿侄女,将来让他们跟着你学诗。”
  林黛玉只当她是客气话,便答应了下来。
  云芳就说:“我瞧着妹妹瘦了点,不知道是一直如此还是最近事儿多太辛苦,路上消瘦了?”
  林黛玉就回答:“我先天不足,一直都是如此。”
  邢夫人就说:“刚才还在老太太跟前说呢,说是吃着药,叫什么人生养荣丸。老太太说正好她配药,要给你妹妹一起配了。”
  云芳听了对邢夫人说:“叫我说太太记得明日跟老太太说一声,药这种东西,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扬州气候水土和咱们这里不同,加上日子过了这么久,谁知道人参养荣丸还能不能吃了,没听说过谁家一味药吃几年的,必是中间要换几味药的。您就说不如请个有本事的大夫再请一回脉,要不然药不对症可怎么好?”
  林黛玉立即说:“这药是一直吃的,想来是对症的。”
  “好妹妹,你别觉得麻烦,你是老太太的亲外孙女,爱的跟眼珠子一样,她老人家不知道怎么疼你才这么忙着给你配药。是药三分毒,南北气候不一样,你初来咋到还是要先调理一番,就是用的人参产地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人都说关外的人参是好药,却不知道太行八径出产的党参更补气血,找大夫这事儿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一句话罢了。且你是咱们家的血脉至亲,太外道了反而令老太太伤心。”
  邢夫人本来不想管这事儿,还想着该怎么把这事给推了,听云芳这么说瞬间明白了过来,这是讨好老太太的好机会。如今老太太对着外甥女儿看得比家里面的姑娘还重,几乎和宝玉等同。老太太那里什么好东西都有,平时哪怕是孝敬都找不到机会,不如这个时候表现的对着外甥女关心一些,到能在老太太面前落下个好印象。
  “是,你嫂子说的对,你别管了,明日我去同老太太说。”
  林黛玉心里感激,立即站起来谢了邢夫人。
  考虑到如今秋季,南方和北方的冷还不一样,云芳就问跟着黛玉的丫鬟紫鹃:“姑娘那边是怎么安排的?论理也不该我问,只是妹妹远来,正是人生地不熟的时候,千万不可让妹妹委屈了。”
  紫鹃没能回答,她刚才还是老太太的丫头呢,如今成了林黛玉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安排的。
  邢夫人就说:“你二嫂子是个妥当人,被褥什么的应该准备好了,刚才听见她和二太太还在说要找什么缎子给你妹妹做衣服呢。”
  “既然有安排,那我也不多事儿了。只是从咱们这边到那边去路上比较远,让他们在马车里多放个火盆。把我那银丝白铜的手炉装上碳给姑娘拿走。我如今住在这屋子里也出不去,手炉什么的也用不上,妹妹拿去用吧,别嫌弃。”
  黄晶转身安排去了,林黛玉先是谢了云芳,然后告辞。邢夫人亲自送出去,又安排了妥当的人跟着,看着人扶她上了马车,这才转身回来。
  邢夫人回来之后也没有回自己的房间,而是进了云芳的屋里。这个时候贾桂被抱去吃奶,蘑菇正窝在床上跟云芳撒娇。邢夫人一进门就问:“你觉得这个姑娘怎么样?”
  “挺气派的,我瞧着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比我强多了。”
  “我瞧着也确实比你强多了。”邢夫人又在刚才的座位上坐下来,把蘑菇搂在怀里拍着:“不仅是比你强,比咱们家这几个媳妇儿都强。我跟你说,我瞧着老太太有意思把她说给宝玉。”
  云芳当然知道了老太太心里最看好的还是宝黛,“这不挺好的吗?留在咱们家,大家知根知底的,委屈不了林家的表妹。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宝玉的婚事不是老太太一个人能当家作主的,二太太那边怎么想?”
  邢夫人说:“她怎么想不重要,这件事老太太乐意就成。”
  云芳笑着摇了摇头,不打算和邢夫人掰扯下去:“刚才太太去那边的时候,我娘家打发人过来了。说是给咱们哥儿准备了一些东西,提前让咱们知道。”
  “都备了什么,我这边好让人准备回礼,到时候回礼回的轻了也不好看。”
  “金银碗各两只,金银筷子各两双,盘子大的烧饼一百个,京丝银挂一百束,冬天他要穿的虎头鞋棉帽子和棉衣棉裤,以及小木马摇篮和各色木头玩器,还有我两个嫂子给他做的罩衣等等。”
  烧饼和挂面也就算了,外祖家有的送金饭碗有的不送,全看能不能有金银撑起这个场面了。当日贾兰过满月,李纨的娘家准备的都很简单,也就是一百束的挂面,还不是京城过寿送人的京丝银挂。
  再往前推几十年,听说贾珠的满月礼王家就很讲排场,贾宝玉的时候自然也不差。贾瑭满月的时候,刑家凑了象棋大的饼子一百个来了,走的时候哭穷,老太太看着新孙子贾瑭的份上,给了刑家一百两银子,刑家不给自己母子做面子还拉后腿的事儿把邢夫人差点气哭。
  如今殷家准备的多,让邢夫人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这边的回礼自然要厚一些。邢夫人在孙子的事上非常大方:“你放心,到时候我盯着他们回礼。若是府中账房那边一时短了,我这边从私房里往外贴。”说完一叹气,“也不知道他老子能不能在他满月的时候赶回来,我倒是想念瑭儿了。”


第60章 办满月
  第一天上午刑夫人果真在老太太面前讲了吃药的事儿。老太太昨晚就知道了,两个玉儿睡下后她睡不着,她把紫鹃叫过来问问,紫鹃把在东院的事儿都讲了。
  老太太当场感叹:“还是你三奶奶想的周到,可不就是如此吗?”
  所以今天刑夫人把这一话题说出来之后,老太太自然满口答应,吩咐了王熙凤去办,顺手奖励给了刑夫人一对笨粗的金镯子。这玩意儿别人或许不喜欢,但是很符合刑夫人的胃口,欢欢喜喜的收下了。
  王熙凤下午来找云芳,顺便也说说办满月酒的事儿,就忍不住来找云芳吐槽。
  “也不知道我上辈子是修了什么福积了什么德,怎么碰上了你这么一个沾上毛就是猴的妯娌和那个看见金子眼珠子都转不动的婆婆。”
  这话说的云芳哈哈大笑:“这话怎么说?”
  王熙凤这个时候正抱着贾桂,听了就把孩子放下,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昨天老太太也不知道从哪个箱子里翻出了一对儿那么粗的金镯子赏了她。哎哟,你不知道把人给高兴的呀,嘴角恨不得咧到耳朵那里去。”
  云芳就说:“你知道婆婆喜欢你还这么说,她得了老太太的赏赐高高兴兴的捧来给我看。我就搭上了一对金戒指给她配齐了手上的物件。她高高兴兴的走了,今天一天说不定都是笑口常开。”
  “你孝敬她是应该的,把我挤兑的该怎么过日子?你越是孝敬她越显得我小气。如今婆婆看我,那真是鼻子不是鼻子眉毛不是眉毛,我等闲不敢往她面前凑。”
  “你比我能说会道,我嘴笨只能出钱了。我这里出钱,你出嘴,说几句好听话哄哄她不就行了。”
  “你说的轻巧,我得一直说好听话,哪天说的不中听了,或者哪天吩咐下来的事没办成了就恼上我了,以前的千般好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我对她的不好。
  罢了罢了,我今天来找你也不是说这事儿的。我也不知道你是用了什么样的神通把家里面的那些管家媳妇们吓得不敢来找你了,这不,什么活都推到了我这里,让我过来问问你咱们家哥儿的事该怎么办?”
  说着从袖子里抽出来一张单子递给云芳,这是筵席上所用的菜品。
  “这是按以前的份例定下来的,是有点低,你若是愿意搭点钱,我帮你操办的红红火火圆圆满满。不过你要传授给我你的妙招,你是怎么把家里面那一些管家娘子们给收服的。”
  云芳一边看一边漫不经心的说:“什么收伏不收伏,他们可没服我,只不过是怕我找了他们的错给她们一顿难堪,到时候他们的脸没地方放。”
  云芳把手中的单子放到一边,很认真的跟王熙凤说:“咱们这些人家,目前算是日子过得比较好的,家里面的女孩见识比较广,我是没法跟你比,我们家发迹的时候我都要嫁人了,没你们有见识,我的那些办法你早就知道,只是身在局中有些瞻前顾后。
  咱们手里都有大把的嫁妆,也不指望贾家的家财让咱们花用。只要手里面的钱不让这些婆子们给卡着,你就精明一点,别让他们挑了你的错去。一旦他们觉得你好糊弄,往后就觉得你是个纸糊的,自然就不怕你。
  我就是这么做的,想糊弄我,他们是没一丝的机会。
  我说的这些你何尝不知道,只不过你还要管家,日常精明到底又怎么样?觉得还是很难办事,那是因为这些人里面有不少是老太太的人,也有不少是一太太的人。
  谁不知道这些人手里面不干净,老太太身边的那个赖家不知道贪了多少去,还没办法把他给怎么样,因为是老太太给他们撑腰。太太身边的那个吴新登家的,谁不知道人家管着银库,不知道从银库搬了多少银子到他们自己家,也没办法对他下手,因为他们的靠山是一太太。
  像这样的人动不了,对下面的人一味的严,人家也不服气。所以说你管家就是一个受气的活,叫我说如今家里这个样子属于积重难返了,除非有一天你从一太太手里接过了钥匙当家作主,不然的话,这家里面的事儿丁点儿别沾。”
  “你说的轻松,那将来怎么办?现在不看着点,不去管家,将来到我手里库房里还有什么?”
  “你知道杀年猪的事吧?他日老太太不在了,你说一太太会不会对赖家的下手,赖家不能脱钩,仍然是砧板上的鱼肉。”
  “你这话可说错了,人家家的家财都在他们那个孙子名下呢,他那个孙子是个自由人,良民百姓,且如今还是个读书人,想求一个官身。这样的人,咱们能把人家怎么样?想夺了他们家的财,就是欺压良民,叫我说,老太太最糊涂的一件事儿就是给了赖家的孙子一个自由身。”
  云芳微微一笑:“我若是一太太,这个时候摁死了他们家,让这个赖家的孙子断了做官的路,攥在自己的手心里,养着这一家子猪,就是为将来用了。可惜一太太没这个魄力。或者说他们家早就倒在了一太太身边,背主了,成了一太太的人,一太太那糊涂性子,怎么可能对‘自己人’下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6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4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沉浸式围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