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迴梦逐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799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0:25:10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心情复杂, 仰天长叹了一声, 他能理解雉奴,皇位面前无父子,防着儿子可以理解, 但是扶持女人……
  唉,怕是雉奴也没想到这个女人真能篡了李唐的江山吧?
  汉武帝时期
  刘彻对天幕说的真爱嗤之以鼻,与其说爱, 不如说互相利用来得实在些。
  真搞不明白后世为何执着于这些情情爱爱。
  帝王何来真心?
  再说了,为什么要为一个女人放弃三宫六院?多不值得!
  【锦瑟特别不理解,人家夫妻间的事,这些大臣为什么老是想不开去插一手呢?不知道情侣吵架最忌讳劝分吗?
  劝不好两头得罪。
  就跟上官仪撺掇李治废后一样,结果废后不成,把自己的命赔进去了。
  明明有上官仪的前车之鉴,这些大臣还是乐此不疲的表达自己对武后的不满,可能是嫌自己活得太长吧。
  麟德元年(664年),宦官王伏胜向李治揭发武后和道士郭行真搞厌胜之术。厌胜在古代是一种很严重的罪名,历史上有不少皇后被废掉的罪名之一就是在后宫搞厌胜之术。
  比如李治的王皇后,就曾经因为和母亲柳氏一起搞厌胜之术,被李治严厉制裁,从此禁制柳氏出入宫廷;唐玄宗的皇后王氏也是因为搞厌胜之术被废为庶人。
  不管这两位皇后是不是真的搞了厌胜之术,反正她们都因为厌胜之术受到了处罚,可见古代皇帝对厌胜之术深恶痛绝,零容忍。
  李治听到宦官王伏胜的小报告,大怒,找来上官仪。
  上官仪就撺掇李治废后,说:“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1]。”
  李治同意了,让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
  李治身边的宫人见状,连忙去找武后打小报告。
  武后赶来找李治评理,李治瞬间反水,非但不废后了,还百般安慰武后,顺便还把上官仪卖了。
  《新唐书》中说帝乃悔,又恐后怨恚,乃曰:“上官仪教我。”后由是深恶仪。
  《资治通鉴》里说,诏草犹在上所,上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犹恐后怨怒,因绐之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
  无论是《新唐书》还是《资治通鉴》都异口同声表示,李治害怕老婆心里埋怨他,于是出卖了上官仪。
  那么问题来了,李治为什么那么怕老婆?这时候的武则天有什么可害怕的?
  要知道这个时候武则天已经四十了,早已不年轻;虽然已经参与朝政,但是前朝的文臣武将没有一个是她的心腹,相反还都是不满她参与朝政,看她不顺眼的官员。
  娘家的几个哥哥被她自己搞死了,侄子还在流放呢,外戚助力等于零。
  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是上官仪的学生,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不满母亲干预朝政已久,其他三个儿子,两个没实权,一个才两岁,根本就指望不上。
  综上,麟德元年的武则天最大的依靠,或者说权力的来源都是来自她的丈夫李治。
  这样的武后有什么可怕的?李治一个实权皇帝为什么会怕她?还不是因为爱吗?史官们承认他爱她,有这么难吗?】
  武周时期
  身为上官仪孙女的上官婉儿白了脸,提起陛下果然还是绕不开祖父拟招废后这个结吗?
  武则天皱紧眉头,“胡说八道,《新唐书》《资治通鉴》都是谁写的?”
  怪不得陛下在后世人心中形象如此不佳,原来是史书造的谣。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刚好走到两仪殿,听到这脚步不由一顿。
  李世民:“……”
  说得他都快要相信雉奴是个痴情种子了。
  就很enmmmm
  荒唐。
  其他时空
  刘彻不解,并大为震惊,这也行?不是说这皇帝身体不好,所以才让皇后干政吗?
  难道他不是怕废后了,以后再犯病就得让儿子监国吗?
  **
  秦始皇嘴角抽了抽,这皇帝的算盘这么明显后世难道看不出来吗?
  培养一个继承人很困难的!尤其是一个随时能还政,不造成任何威胁的继承人,简直难如登天好吧!!
  李治怎么可能舍得就这么废了她。
  这样一想,秦始皇余光瞥了听得全神贯注的扶苏一眼,又看了一眼其他儿女一副“他好爱她”表情。
  秦始皇:“……”
  【麟德年间的废后案牵连甚广,数人被杀,多人被贬官、流放。
  作为两人的CP粉,锦瑟都忍不住怀疑这两夫妻不会是想搞死上官仪以及处理掉那批官员才来这一出吧?毕竟这种事也不是头一回了,李治软弱怕老婆,一切都是老婆的主意(狗头)。
  当然了,关于废后案,CP粉还有另一种说法,李治到底是因为武后搞厌胜才生气,还是因为武后和道士郭行真一起才生气。
  毕竟李治真的没有必要怕老婆,那他很生气想废后,结果一看到老婆就反水的行为就很像吃醋要废后,然后老婆一来解释他就不生气了,两人冰释前嫌。
  这个时候李治发现自己误会了老婆,为了安抚老婆,严厉处置宦官王伏胜和撺掇废后的上官仪就说得过去了。】
  武则天刚直起身子,又歪了下去,她好像懂了什么叫嗑CP。
  无论什么事都能往情爱上面想,仔细想想好像也怪有趣的。
  秦皇汉武:怎么越嗑还越离谱了呢?
  秦始皇:“……”就这还软弱,呵呵,请把扶苏变得这么软弱,谢谢。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终于等来了他的贞观群臣,但他一点也不高兴。
  “天幕这次说的虽是大唐背景,但此书看起来毫无用处。”白期待了。
  房玄龄安慰道:“陛下莫急,天幕还没说多少呢,兴许后面会有别的发现。”
  后宫
  长孙皇后听着未来儿子和未来儿媳的“爱情”,满脸忍俊不禁,对未来儿子知道得太多,她都快要无法直视那个未出生儿子了。
  想到未来会发生的事,长孙皇后脸上的笑意淡了些。
  书上说她死于贞观十年。
  她死之后,承乾和青雀为皇位反目,想到他们的下场,长孙皇后摇了摇头,为了儿女们,她得撑下去。
  【经过麟德元年的废后事件后,武后正式走到前朝,公然开始垂帘听政。从这以后每次上朝,高宗坐在前面,武后坐在后面,帝后一起接见大臣,史称“二圣临朝[2]”。
  后世的史家一致认为,此时的高宗李治已经成了“拱手皇帝”,武后垂帘听政就是她欺压到皇帝头上的证明。
  CP粉只想说这样的欺压再来多一点,太好嗑了,强强联合,初代女强男强,男俊女美的组合啊!!!嗑死了!
  刘邦吕雉,刘邦又老又薄情,磕不起来;杨坚独孤皇后,举世闻名的妻管严又如何,独孤皇后去世后杨坚左拥右抱,嗑不动。
  唯有九五至尊组合,御姐皇后和她的白莲花陛下;女皇和她的病弱但黑心陛下……
  更让CP粉狂欢的还在后面。
  麟德二年,高宗决定封禅泰山。
  封禅时先由皇帝初献,公卿亚献。但是武后认为,封禅是祭地之仪,由太后配享,彰显后土之德。所以她要自己充当亚献,好孝敬自己的婆婆,李治应允[3]。
  这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帝后封禅泰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再也没有一个帝王会像李治一样,封禅时会带上自己的皇后。
  如果这都不算爱,那什么才叫爱?
  可惜锦瑟来得太晚了,没能亲眼所见帝后封禅。但没关系,帝后光是在史书上就撒了一筐又一筐的狗粮,现实中肯定更多。
  像高宗晚年眼睛都看不见了还能驾驭群臣,没有去当李渊开创的太上皇,为什么?当然是因为女皇就是他的眼睛。
  而且名医秦鸣鹤给高宗治疗的时候说要在高宗的头顶上针刺放血,女皇在帘后怒斥:“在天子头上刺血,这人该杀。”
  是高宗执意要试,女皇才答应。
  施针后,高宗能看见了。女皇非常高兴,亲自背了一百匹绢出来赐给秦鸣鹤。
  可惜《旧唐书》里记录这件事的时候,只说了女皇强烈反对秦鸣鹤在高宗头上刺血,要杀秦鸣鹤,只字不提后面女皇是如何感谢秦鸣鹤的。
  《资治通鉴》虽然记载得比较完整,但前面先说女皇心里不想让高宗痊愈;
  年代更早的唐朝笔记《大唐新语》也完整地记载了这件事,但故事一开头就咬定女皇不想让高宗的病痊愈,并且把它归入“谀佞”类[4]。
  虽然史官都不相信两人的爱情,记载两人的事都充满了恶意揣测,但没关系,CP粉可是能从玻璃渣里找糖吃的,更不要说只是掺杂了春秋笔法的史书。】


第68章 六十八章 报纸和油印机
  大秦
  听到封禅泰山, 皇后亚献,秦始皇挑了挑眉, 那群儒家博士能答应?
  当年他泰山封禅, 那群齐鲁博士可是没少提意见,这不行,那不行的, 搞得他最后不耐烦了贬退诸儒士不用,自己带着文武大臣上泰山。
  后世弃法家而用儒家,号称以“仁义”治天下, 这李治竟然能从那群满嘴礼仪秩序的儒家手上钻到空子,让皇后亚献, 确实有点本事。
  汉惠帝时期
  听到天幕提及刘邦和自己,吕雉嗤笑,她和刘邦的结合本来就是因一个“利”, 哪怕婚后有点感情,也被后来发生的种种消磨殆尽。
  和刘邦谈感情,开什么玩笑?不对,应该说和帝王谈感情才是。
  一旦坐上那个位置, 还能有几分真心?
  后世人竟然嗑这种感情,着实可笑。
  但很快,吕雉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她听到:
  【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在古代, 国家的大小典礼,除了亲蚕礼外,其他的和女人都没什么关系。尤其是封禅这种最高规格的隆重大典,根本就没有女人参与的可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9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2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