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羡慕嫉妒
虽说陈王氏觉得陈大牛用一文钱买一斤“杂草”,是件很败家的事,可当着吴秀芝的面,陈王氏也不会傻的说出来。
毕竟,陈大牛陈二牛兄弟俩早就分家了。就算没分家,陈大牛也是长兄,陈大牛怎么做,陈王氏这个做弟媳妇的根本没权利指责。
“我大伯他买杂草做什么?养猪吗?”陈王氏愣了一会儿神后,问道。
“呵呵呵······小枝奶奶,这我就不清楚了,您还是自己去问问陈里正他老人家吧!”吴秀芝笑呵呵地说。
有些精明一点的村民,早就看出陈大牛收这些“杂草”是拿来制糖的。
没见陈里正家在河边建了个大大的制糖作坊吗?
而且,陈大牛家的制糖作坊根本不招收外人做事,里面的工人都是陈大牛从人市上买回来的家仆,签了死契的那种。
陈家老二陈青峦这段时间走路腿脚生风,可想而知,陈大牛家的制糖事业发展的有多红火。
不过,村民们可不敢眼热陈大牛家的“制糖事业”。
陈大牛能把普通的杂草变成糖,那是他的本事。相反,村民们很高兴陈大牛自己发财还不忘记乡亲们。
陈王氏被吴秀芝的话噎了噎,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
问陈大牛花钱买“杂草”干嘛?也要她有这个胆子才行啊?
“小枝奶奶,我前些天见到你家小枝,听说您这段时间身体欠佳是吧?如今可是好些了?”吴秀芝见陈王氏脸色不渝,赶紧换了个话题。
“啊?嗯,已经好了。”陈王氏反应过来,回答了一句。
陈王氏是个很爱面子的人,摔断腿的事不准家里人到外面说。
这段时间陈王氏没在村里露面,有村民问起,陈家人都以陈王氏身体不好,需要静养来搪塞。
“小枝奶奶,你前段时间没出门,难怪你不知道陈里正家的事。我听说······”吴秀芝说到这里,忍不住四处张望了一下。
“听说什么?”这下子,陈王氏来劲了。
“小枝奶奶,这话是我听说的,真不真的我也不知道,你可别说是我说的呀!”吴秀芝犹豫了一下,说。
“行行行,不管怎样,我肯定不会扯你出来。”陈王氏拍了拍胸脯,打了个包票。
吴秀芝这才算是放了心。
“小枝奶奶,我听说陈里正收这种杂草,是要用在自家的制糖作坊上的。这段时间,乡亲们在陈里正家赚了不少银钱哩!”吴秀芝说。
吴秀芝把这个消息告诉陈王氏,其实是一片好心。
陈大牛这段时间给村民们带来了不少的好处,让陈大牛在村里的地位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村民们根本容不得别人说陈大牛半句不好。
陈王氏刚才说陈大牛“脑子有毛病”,被别的村民听到后,肯定会和陈王氏吵起来的。
吴秀芝的女儿春梅和侄儿大猫,这段时间没少跟着陈小玉陈小枝姐妹俩身后赚钱。
吴秀芝心中感激着陈小枝姐妹俩,这才好心提醒一下陈王氏。
“制糖作坊?我大伯家开起了制糖作坊?”陈王氏吓了一大跳。
陈大牛年轻时折腾着种甘蔗的事,陈王氏是知道的。
当年,陈大牛的一番折腾,甘蔗没种成不说,还直接亏了陈家的一大半家底。
陈家当时虽然轮不到陈王氏当家,可是,陈家的一半家底是什么概念,陈王氏还是知道的。
听到这个消息后,陈王氏也肉痛不已。碍于婆婆大李氏的权威,陈王氏没敢当着陈大牛夫妻俩的面说什么,背地里却嘟嘟囔囔地咒骂了好几天。
如今再次听到“制糖作坊”这几个字,陈王氏的心里满不是滋味。
“是哩!小枝奶奶您瞧,河边那一片木屋,就是陈里正家的制糖作坊。”吴秀芝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大院落,艳羡地说。
陈大牛是个做事追求完美的人。
陈大牛家的制糖作坊靠近河边,占地面积有两亩地左右,边上一圈土制的围墙,足足有两米高。围墙里建起了十多间结实的木屋,中间是一大片开阔的露天院子。
自从陈大牛家的制糖作坊开工后,杏花村的上空时不时飘荡着香甜的味道。
村里的孩子们一有空就喜欢往制糖作坊那边钻。
孩子们的想法很简单,就算吃不到糖,每天能闻闻糖的甜香味,那也算是赚到了。
“啊?那些屋子是我大伯家的呀?”陈王氏惦着脚尖看了看不远处的大院落,心里猫爪似的难受。
制糖作坊哩!还真是制糖作坊!
陈大牛这个杀千刀的,他当年怎么就做不成呢?当年要是做成了,这制糖作坊不就有自家的一半了?
陈王氏又羡又妒,目光死死地盯着不远处的那一片木屋,一时间气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吴秀芝也没管,顾自低头种起甜菜来。
虽说手头的活计不多了,吴秀芝还是想快点把手头的事给做了。
好半晌,陈王氏才收拾好了心情,挤出了个笑脸,问道:“周家媳妇,你能不能给我说说这几个月村里发生的事啊?”
“行,是这样的······”
随着吴秀芝的话语声,这三个月杏花村的变化,一点点的显现在了陈王氏眼前。
三个多月前的某一天,陈大牛召开了一次村民会议。
会议上,陈大牛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他会用一文钱一斤的价格,向杏花村的村民们收购田间地垄上到处可见的一种“杂草”。
村民们也可以等到明年春天在自家的地里种这种“杂草”,到了夏季,“杂草”的根茎长成后,陈大牛有多少就收多少。
一开始,大家半信半疑。
这种“杂草”杏花村漫山遍野都是。一文钱一斤,陈里正他该不会是脑子坏了吧?
陈大牛还给“杂草”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甜菜”。
村里的大人还没反应过来,村里的孩子们漫山遍野挖成熟的甜菜去了。
等孩子们拿了甜菜在陈大牛家成功赚到了银钱后,村民们一哄而上,抢起山上那些无主的甜菜来。
第94章 村子变化
就这样,杏花村家家户户都行动了起来,反正庄户人家,最不值钱的也就是一身力气了。乡里乡亲的,陈里正总不可能说大话耍着大家玩。
村民们忙活了两个多月,家家户户都从陈大牛手里赚到了银子。吴秀芝家不是最多的,也有二两多呢!
美中不足的是,野生的成熟甜菜几天前已经被“挖菜大军”挖光了。
尝到了甜菜带来的好处,杏花村的村民们不舍得就此放弃。
有些头脑灵活的村民想出了用之前收集的甜菜种子种甜菜的主意。
有大胆的村民跑到陈大牛家问:他们在自家地里种甜菜,等长成后再卖给陈大牛行不行?
陈大牛当然乐意啦!制糖作坊已经步入了正轨,陈大牛还怕不够原材料呢!
就这样,这些天里,杏花村家家户户掀起了一股种甜菜的热潮。
山上的荒地抢完了,大家就把甜菜种子往自家地里撒,势必要把杏花村的“甜菜种植事业”做大做强。
吴秀芝家这块田是下等田,种小麦的话一季度最多只能收百来斤。百来斤小麦,最多才值五六百文。
用来种甜菜就不同了。按照陈大牛之前的甜菜收购价,最少也能卖上二两银子。
所以,吴秀芝夫妻俩一合计,这块地明年不种粮食了,干脆就拿来种甜菜。
吴秀芝家男人周大柱头脑灵活,之前大家还满山遍野挖甜菜的时候,周大柱就偷偷在自家菜地里撒了甜菜种子,这会儿刚好可以移栽了。
周大柱也没管这些甜菜冬天里长势好不好。
反正地里冬天也是抛荒的,再加上这种甜菜粗生的很。等到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别人家的甜菜刚出苗,他们家说不定已经能收获了呢!
就算不成,左右也不过是众多一段时间而已。
陈王氏听了吴秀芝的一番话后,整个人都觉得晕乎乎的。
这才三个多月时间,杏花村的变化也太大了吧?而这一切变化,全都是陈大牛带来的。哦,不,是陈大牛家的制糖作坊带来的。
可是······制糖什么时候这么简单了?陈大牛当年说过,制糖还需要花钱买秘方呢!
还是说······陈大牛三十多年前说自己被南方的行脚商人骗了是假的?实际上,陈大牛早就用家里的钱买了秘方,这会儿才拿出来用?
陈大牛之前不想开制糖作坊,该不会是不想让自家分一杯羹吧?
不得不说,自私的人看任何人都是自私的。陈王氏自己自私,自然会怀疑陈大牛的本性。
陈王氏越想心里越是憋闷,她也顾不得再听吴秀芝说八卦了,转身回了家。
陈王氏打算问问陈二牛,当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回家后,陈王氏才发现陈二牛和两个儿子都不在。这个时间,陈二牛一般都是带着两个儿子在田里忙活呢!
金翠翠正坐在廊下做针线,也不知金翠翠想起了什么,嘴角含笑的样子,美的惊人。
陈小玉一共给金翠翠用了三条百年野山参。野山参功效不错,补的金翠翠面色红润不说,皮肤也更细腻了。
可以说,现在的金翠翠不仅精神十足,就连容颜也娇艳了几分。
陈王氏心里有些不舒服。
金翠翠哭丧着脸,陈王氏觉得晦气,金翠翠脸上有笑容,陈王氏又觉得金翠翠对自家二儿子的爱意不够。
“咳~!”陈王氏清了清嗓门。
金翠翠抬头一看,见陈王氏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赶紧站起身施了个礼,叫了一声:“婆婆。”
陈王氏没做声。
金翠翠施礼后,也没看陈王氏的脸色,顾自坐回了凳子上做起针线来。
这几个月里,陈小玉一直不准金翠翠做针线,说是怕金翠翠费神。
金翠翠看着女儿短了一小截的袖口,早就手痒的很了。
今天趁着陈小玉出门的机会,金翠翠打算给女儿做套新衣,这会儿正急着赶工呢!
见金翠翠对自己如此“怠慢”,陈王氏气的脸都黑了。
“金氏,我渴了,给我端碗水过来。”陈王氏端起婆婆的款,吩咐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