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老爷官老爷,可不是听着威风的。
陈青峰要是敢驳了邹县令的面子,邹县令想整治一个小小的衙役,容易的很。
“这江洋大盗是什么来头?落网了没有?”陈大牛想了想,问道。
“似乎是北魏人,一个死了,一个受了重伤,被另外一个背着逃了。那几个江洋大盗,逃跑之前说了几句叽里咕噜的话,我们几个衙役都听不懂,邹县令听懂了两句,说是北魏话。”陈青峰解释着说。
“嘶~!”陈大牛倒吸了一口凉气。
北魏在北,平江府在东。
照理说,北魏人在京城做了案子,只要一路往北逃窜,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到北魏。
可这几个北魏人居然向东跑到平江府来了,陈大牛心中有些不妙的预感。
“青峰,你有没有听县令大人说,北魏人为何来此?”陈大牛问道。
陈大牛怀疑这几个北魏人是故意往长洲县来的。真是这样的话,他们岂不是危险?
“北魏人似乎是想要一大笔赎金,所以想抓几个贵人去塞外。结果,刚抓了一个贵人,京城那边就派出了一队高手拦截,北魏人不敌,这才逃窜到咱们长洲县来了。”陈青峰犹豫了一下,说。
“原来是这样啊!”陈大牛心中松了一口气。
“爹,这事我也是不小心听到县令大人和师爷说的,你可别说出去。”陈青峰不放心地交代了一句。
“行了,我知道。我也不过是想问个明白,心里踏实一点。北魏人凶的很,万一他们盯上了咱们长洲县,后果不堪设想啊!”陈大牛感慨了一句。
一百多年前,北魏人曾经入关来抢劫过。长洲县也遭到了北魏人的劫掠。
陈大牛听曾爷爷说,北魏人身强体壮,力气也大,当然,性子也很凶狠。
北魏人长期生活在马背上,进村劫掠,不仅要钱财,还要把整村子的人全都杀光。
陈大牛到现在还记得,曾祖父说起北魏人的时候,眼神里满满都是惧怕。
陈大牛还真怕北魏人是冲着长洲县来的。
“爹,您别担心,咱们轩辕王朝兵强马壮,北边又有定北侯带领十万大军驻守,北魏人的军队想进关?不可能。”陈青峰说。
轩辕王朝的北边,多的是崇山峻岭。北魏人进关,必须通过地势险峻的天门关。
北魏人地处苦寒之地,生活困苦,一年之中,倒有半年时间是在和老天爷争命。
所以,北魏人的婴儿出生率不高,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远远不及轩辕王朝子民的平均寿命五十五这么高。
所有的北魏人,连同老弱妇孺加起来,也不过十万之数。
而常年在天门关驻守的,正是有“军神”之称的定北侯欧阳烨。欧阳烨今年三十,是天景帝最信任的人。
欧阳烨镇守天门关,已经有十多年了。
在欧阳烨之前镇守天门关的,是欧阳烨的老父***以及爷爷欧阳宇。欧阳家族是轩辕皇室的四大家臣之一。
轩辕王朝建立初期,神木仙君身边就有四大家臣,分别是东方、欧阳、上官、端木。
可以说,近千年来,轩辕王朝能屹立不倒,和四大家臣有着莫大的关系。
听到陈青峰提起定北侯,陈大牛忍不住点了点头,说:“没错,有定北侯爷在,北魏人还真难过天门关一步。”
陈青峰见自家老爹不再纠结北魏人的事,赶紧换了个话题:“爹,我这一去,大概要个把月才能归家,黄氏和子臻子穆兄弟俩,要连累爹娘看顾了。”
陈青峰不在家,就不打算接黄月娇母子三人回县城住了。
县城里花销大,家里没个顶门立户的成年男丁,也不大安全。让黄月娇带着两个儿子在杏花村住,陈青峰也能放心一点。
“连累什么?自家孙子和自家儿媳,我和你娘岂有不照顾之理?”陈大牛摆了摆手,说。
“爹,您有没有什么想要的?我这次去京城,给您买回来。”陈青峰问道。
“买什么买?家里什么都不缺。”陈大牛想了想,不放心地交代着说:“此去京城,路途遥远。青峰你遇事多问问贵人意见,可别自己累个半死,还要遭人埋怨。”
第70章 又进县城
“不会不会。爹,贵人是个六七岁的孩子,乖巧的很。”陈青峰笑着说。
要不是看在轩辕牧野没有半点架子的份上,说实话,这次的京城之行,陈青峰还真不会答应下来。
“啊?还是个孩子啊?这北魏人可真是丧心病狂,为了银子,连孩子都不放过。”陈大牛摇头叹息了一句。
“可不是嘛!听说领头的那个江洋大盗,还是北魏的贵族呢!唉,两国相争,罪不及稚子啊!这些北魏人,真是丧心病狂。”陈青峰附和了一句。
“不过,话说回来,有些人的命也真好。出生在贵人之家,一出生就是锦衣玉食,不像咱们老百姓,一年到头光顾着填饱肚子。”陈大牛说着说着说歪楼了,羡慕起轩辕牧野来。
“大爷爷,您的命也很好,我青峰叔和青峦叔都是大孝子,以后大爷爷和大嬷嬷就擎等着享福吧!”这时,陈小玉走进门来,凑了一句趣。
陈小玉就算没进门,陈大牛父子俩的对话,陈小玉也早就释放出神识“看”了个清清楚楚的。
不过,陈小玉没掺和北魏人的话题,只是夸起陈青峰和陈青峦兄弟来。
反正,陈小玉这个年纪的小姑娘,不知道北魏人才是正常的。
“小玉,你可真会说话。”陈大牛乐的咧开了嘴。
两个儿子都孝顺听话,确实让陈大牛满意的很。
“大爷爷,因为我说的都是真话呀!”陈小玉俏皮地说了一句。
“哈哈哈······”陈大牛放声大笑。
“大爷爷,这些冰糖葫芦,是我刚做的,给大家尝尝鲜。”陈小玉把装着冰糖葫芦的篮子,放在了桌上。
“咦?这是山上的红果子吧?外面······裹的可是糖稀?”陈大牛一眼就看出了冰糖葫芦的材料,忍不住拿起一支在手上翻来覆去地端详着。
小玉这孩子,心思真巧啊!
山上没什么用处的红果子,经过小玉的巧手烹制后,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呢!
陈大牛忍不住送了一颗冰糖葫芦到嘴里。酸酸甜甜的滋味,让陈大牛高兴地眯起了眼。
“是的,大爷爷眼神可真利!什么都瞒不过您的眼睛。”陈小玉笑赞了一句。
“小玉,这糖稀······用的可是咱们的那种糖?”陈大牛问道。
陈小玉点了点头,笑着说:“是的,大爷爷。其实,这冰糖葫芦有很多种做法,这里面的山楂果,还可以换成其他果子。”
“妙啊!小玉你可真是好心思!”陈大牛高兴地站起了身子。
怪不得古人云:一理通百理通。陈小玉读书厉害,做别的事也很有灵性。
(陈小玉:惭愧惭愧,做吃的我在行,做别的就不行啦!)
有了冰糖葫芦这种新鲜吃食,制糖作坊里制作出来的糖,根本不愁销路。可想而知,陈大牛和陈小玉合作的制糖作坊,钱景肯定差不了。
陈小玉没在陈大牛家久留,送了几句话后,就告辞了。
陈青峰要出远门,肯定有很多话要和妻儿父母说,陈小玉才不会这么没眼色,留下来阻碍别人说话。
陈青峰的时间紧,第二天一早,就坐上了家里的骡车,回县城去了。
这一次,陈小玉又跟上了。
陈小玉可没忘记,今天是天香楼的头牌大家吴小怜开“茶话会”的日子,吴小怜之前还在陈小玉这里订了两百根冰糖葫芦呢!
十五文一串的冰糖葫芦,两百根就是三两银子。
虽说三两银子对现在的陈小玉来说,只用拉一小会儿的银丝就能赚到了。
可是,小钱也是钱啊!
更何况,陈小玉今天去送这两百根冰糖葫芦,实际上是为了陈小枝。
昨天,陈小玉和陈小枝说好了,冰糖葫芦两人一起做,赚到的钱姐妹俩两人五五开。
陈小枝拒绝了陈小玉的分配方案,最后,在陈小玉“不收钱就要断交”的威胁下,陈小枝才脸红红地答应下来。
陈小枝这次没时间跟着陈小玉一起去县城,陈王氏摔断腿后,家里的家务活大部分都压在了王来娣身上。
不到几天时间,王来娣就瘦了很多。
陈小枝心疼王来娣一天到晚不得闲,忍住了去县城玩的欲望,留在家里帮王来娣做事。
陈大牛这次也没去县城。
昨天吃了一颗陈小玉给的冰糖葫芦之后,陈大牛正雄心壮志,一门心思想提高制糖作坊的生产效率。
陈大牛要盯紧一点,争取在年前赚上一大笔。
一路上,陈青峰和陈小玉闲着也是闲着,就闲聊了几句。
陈青峰听陈小玉说,一篮子的冰糖葫芦都是送到县城“味香居”去的,不由得惊呆了。
昨天,陈小玉走后,陈大牛说陈小玉以后肯定非池中之物。
陈青峰还想着,陈小玉再厉害也只是个丫头片子,到年纪就嫁人了,还能出息到哪里去?
没想到陈小玉不声不响的,和县城的“味香居”做上生意了。
要知道,“味香居”可是县城的老字号,里面普普通通的一桌饭菜,就要花上陈青峰一个月的薪水呢!
“小玉,你可真厉害,和味香居都做上生意了。”陈青峰回过神来,赞叹了一句。
“不敢当大堂叔的夸奖,我这吃食,恰巧上次入了王掌柜的眼而已。”陈小玉谦虚着说。
陈小玉没敢让陈青峰知道,这一篮子冰糖葫芦是天香楼的头牌大家吴小怜要的货。
毕竟,吴小怜在一般人的眼里,就是“不正经”的女人。
陈小玉还怕陈青峰知道后,把自己赶下骡车呢!
还好,上次陈小玉和吴小怜约好的,也是送货到“味香居”,吴小怜自己会派人去“味香居”取货。
骡车到了“味香居”门口,停了下来。
陈小玉拒绝了陈青峰帮忙,和赶车的范大说好申时初在城门口汇合后,陈小玉拎着大篮子下了车。
王掌柜正站在门前张望,见到陈小玉,王掌柜脸上都快笑出一朵花来了。
“哟~!陈姑娘,您可算是来了。”王掌柜赶紧迎了上来,殷勤地接过了陈小玉手里的篮子。
第71章 点心方子
陈小玉也没矫情,由得王掌柜帮忙。
两百根冰糖葫芦,足足有二十来斤呢!有人帮忙,陈小玉乐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