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琼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算不上多乐观,毕竟养着三个孩子,只有一个劳动力。
她当初结婚时,谢庆平为此花了不少钱,现在谢琰在实习没什么工资,读研还要再读几年,谢珺马上要上大学,都是需要钱的时候,少不了资金支持。
谢琼无奈笑道:“真不用,你再这样我以后有什么事都不敢跟你说了。”
谢庆平垂眸,叹了口气,“好吧,我相信你。”
谢琼下半年忙着创业,不怎么回家,这一回来就不舍得走了,一直待到下午五点天都黑了才回家。
吃完晚饭以后,赵惟城把女儿暂时交给程献英照顾,跟谢琼出门了,去外面给梅利民打电话。
谢琼跟梅利民不熟,一开始便由赵惟城先打招呼,礼貌寒暄了几句,随后引出话题,再把话筒交到谢琼手里。
梅利民态度坚决,“我不打算去你那工作,没兴趣,不好意思啊。”
谢琼劝道:“梅大哥,给我们一个机会,看看商业计划书,保证不会让你失望。”
赵梅两家关系匪浅,梅利民算起来还是赵惟城的半个哥哥,他不想把话说太绝,看夫妻俩这么诚恳,只好勉强答应,“初四下午三点,你们来我家吧,正好也好久没见你们俩了,不谈工作,咱们坐下聊聊日常也行。”
谢琼面露喜色,忙道:“好,不见不散。”
梅利民回了句不见不散,随后挂了电话。
心里想着事,谢琼完全坐不住,随便找了个笔记本和笔,针对商业计划中的产品分析,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
他们一家初三下午回去,方鹂和赵惟毅是初四上午,回到家,谢琼飞奔到工作间,拿出之前写好的计划书,又重新整理誊写,写完再让赵惟城看一遍,提出修改意见,连续改了两版,完整的商业计划书终于成型了。
谢琼给产品的定位非常明确,主要聚焦在十五到四十五岁的女性,这次夏装共准备了十五款,谢琼暂时分为两大类,日常和职场。
平原油田跟别处不同,因为其特殊的属性,参加工作的女性比例远超于地方,这部分人的购买力不容小觑,所以她单独设计了四套职场夏季套装。
谢琼拿着准备好的计划书,跟惟城拎了两箱年货上门拜访,梅利民的妻子惠婉倩过来给他们开门,“来啦,快进来。”
梅利民笑道:“哎呀,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
初四还不算过完年,谢琼笑着说:“大哥大嫂,新年快乐。”
夫妻俩迎着两人进门坐下,惠婉倩倒茶,拉开椅子坐下,热情道:“真的好久没见了,上回见还是你们俩结婚的时候。”
谢琼真心实意夸道:“大嫂看着还是很年轻,一点都没变。”
梅利民比赵惟城大十六岁,看夫妻俩就跟看弟弟妹妹一样,眼神慈爱,“别客气,尝尝茶怎么样。”
赵惟城抿了一口,赞道:“好茶。”
梅利民笑呵呵:“前天晚上接到你们俩电话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开玩笑,这么年轻怎么就想着创业了。”
谢琼坦然道:“其实早就想了,不过之前没想这么大。”
赵惟城摩挲着白瓷杯,渐渐提起话题,温声问道:“大哥你为什么从动力机械厂离职啊?”
“都是一家人,我也不怕说出来丢人,不是我不想干了,而是动力机械厂最近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尤其是我负责的销售科,销售额年年下降,月月回不了款,资金难以支撑,我们想了很多挽回的办法都救不回来,这个情况我作为销售科科长实在难辞其咎,也没脸呆下去了,混日子我良心上过不去。”
梅利民看着谢琼拿出的计划书,摆摆手示意她可以收回去了,继续说:“所以你想聘我当经理,真找错人了,我愧不敢当,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业绩,而且实话说,当经理拿死工资对我来说跟在机械厂数着破产的日子没什么区别,哪怕今天你就是一个月给我四五百我也不愿意去干,就别浪费时间了。”
第51章 计划
这边还没等谢琼和赵惟城说话,坐在一旁的惠婉倩听完丈夫这番话已经看不过去了,毫不客气斥道:“臭脾气,把你惯上天了,人家准备这么久的商业计划书,还特意登门过来拜访你,你看都不看就拒绝,哪有这个道理,懂不懂礼貌。”
她直接把谢琼手里的计划书拿了过来,掀开一页摆到梅利民面前,“给我一字一字仔细看,不准糊弄。”
梅利民看向坐在对面的夫妻俩,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尴尬抓了抓脸皮,索性听话低头认真看了起来。
谢琼松了一口气,对惠婉倩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梅利民算是他们的长辈,如果没有蕙婉倩站出来说话,谢琼和赵惟城还真不好勉强。
骂也骂完了,蕙婉倩柔声解释道:“你们俩也别介意,他从机械厂离了职以后,心理状态一直不太好。”
蕙婉倩给了台阶,谢琼也就顺势下来了,主动说:“我确实生意刚起步,对此也没经验,大哥不相信我们也能理解。”
梅利民看在妻子的面子上本来打算随便看一遍就算完成任务了,谁知计划书第一页读几句他就沉浸其中了,谢琼这份商业计划书整体写得非常用心,简明扼要,落于实处,没有半点不实用的内容,甚至比他之前做的外贸计划书要优秀,未来三年内公司该怎么走也都提前规划到了。
时间一点点流逝,他在看的时候,蕙婉倩努力找着话题和夫妻俩聊天,翻到最后一页,就在他们三个人都以为他要结束的时候,梅利民忽然站了起来,去书房拿了纸笔回来,对照着谢琼的计划书,在纸上写了起来。
聊天过程中,谢琼和赵惟城也在偷偷观察梅利民,一看他这架势,感觉已经成功了一半。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笔声停了,梅利民放下钢笔,看向谢琼,轻声道:“很优秀的一份商业计划书,我看了很心动,也想加入到你的团队。”
谢琼眼睛眨了眨,终于放松笑了出来,“太好了!”
梅利民忙打住,“先别激动,听听我的条件再决定,我想当经理的同时也是你的合伙人,不要工资,我们三七分,你七我三,怎么样?”
他留了余地,本来想提议六四分成,后来想想觉得谢琼肯定不会同意,三七应该是最大的让步了。
这样一来,谢琼虽然还是公司最大的掌权者,但却不是唯一的老板了。
梅利民这个提议有利有弊,如果她同意的话,他肯定会更加努力工作为公司谋利益,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但同时,梅利民年龄大资历又深,身上自带长辈属性,谢琼比他小这么多,又是第一次创业,即使在分成上有四成的差距,未来也难免不会形成两方制约的局面,假以时日,权力压过她,间接架空谢琼也不是不可能。
这是一步危棋,就是赌她敢不敢,谢琼犹豫不决,桌上其他三人也都沉默了,等着她回答。
谢琼想了几分钟,最终下定了决心,表情坚定道:“虽然我很想您能来工作,但三七分成真的不行,这个分成比例我来说太危险,二八我倒是可以考虑,我八你二,希望您能理解,我必须要确保在公司的绝对性权威。”
“二八分成是底线,不可能让步,否则我们今天的谈话到此为止。”
梅利民没想到三七她都不愿意,甚至又降了一成,二八这个比例对他来说实在太低了,如果谢琼生意失败,他可能血本无归。
梅利民皱眉,关于要不要相信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他陷入了沉沉的思考,蕙婉倩在桌下用腿碰了下他的腿,跟谢琼争取:“小琼啊,虽然咱们两家没有血缘关系,但也算是半个亲戚,两家人认识二十多年了,知根知底,你梅大哥可以说是看着惟城长大的,我们家什么情况你们也清楚,你大哥什么人也了解,什么能力也知道。他可是正规的石油大学毕业的,刚毕业就进了动力机械厂,从一个小科员慢慢走到科长的位置,这么多年没犯过什么错,还好几次拿到过优秀奖章。”
“服装生意要想做大,光靠你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早晚要找个合伙人,如果你们连他都信不过的话,其他人就更难相信了,你说是不是?”
“合伙人要承担的风险与利益并存,我觉得三七很合理,你再想想?”
谢琼不打算让步,为难道:“大嫂,你误会我意思了,我不是信不过,也不是不相信大哥的能力,实在是我这边第一次创业,总要事事小心点,谨慎行事。”
梅利民想到了谢琼的计划书,最后还是选择相信她赌一把,不再犹豫,“成交,二八就二八。”
谢琼一颗心落了地,站起来笑容满面冲他伸出手,“合作愉快,我一定不辜负您的信任。”
梅利民也道:“这话应该是我说才对,你这么相信我,以后我一定跟着你好好干,无论发生什么,我绝对跟你站在同一战线,坚决拥护支持你的政策。”
梅利民是她长辈,要他低头这般向谢琼表忠心按理说肯定会有不舒服的地方,可他态度坦坦荡荡,语调自然,丝毫没有表现出来。
谢琼听了整个人瞬间舒坦了,感慨梅利民不愧是有近二十年国企工作经验的老油条,这段位简直比郭延飞还高,这么快就猜出她心里最在意的是什么,及时表态。
这样的人,即使不给她工作,有这样的手段,哪怕自己出来创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未来的事谁都说不好,至少当下,谢琼感谢他愿意过来给自己工作,动力机械厂是平原油田大厂,梅利民在销售科工作多年,无论是结识的人脉还是经验都远非谢琼能比,有了他的帮助,绝对是如虎添翼,能给谢琼省下不少心。
因而谢琼也乐意给她面子,谦虚道:“客气了,您是长辈,以后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她看向梅利民刚才做好的笔记,“现在我可以看您做了什么笔记吗?”
“当然可以。”
梅利民点头,把写了半页纸的笔记递给她,“我粗略看了下,你的商业计划书写得不错,但预设的情况太理想了,想当然把竞争对手笼统概括为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南方城市,平州市石油城市的定位在这摆着,外资企业基本不可能有生存的土壤;私企的话,我看你里面列出了两家,长远来看,这两家应该也成不了大气候。”
“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恰恰是被你忽略的国营服装厂,平州市目前有三家国营服装厂,我建议你再去详细了解一下这三家国营服装厂,尽量做到差异化设计。我知道现在不少私营企业发展很好,生产效率高,使用设备也先进,相对来说国企处境危险,但关乎上千上万名职工的生计,油田上不会任由这些企业破产倒闭,一定会展开各种自救活动。”
“你定下的生产计划数额太高了,我建议最好是缩减三分之一,这个时候安全为上,不要跟国企硬碰硬,稳扎稳打避其锋芒,慢慢来,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梅利民说得隐晦,谢琼马上听出了话外之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郑重点了点头,“好的,设计和生产方面,我回去再好好研究下,尽快修改。”
“平州市跟石油相关的产业效益都比较稳定,你在采油厂工作,所以可能还意识不到现在国企跟私企之间的矛盾有多深。”
两个人现在利益相同,梅利民刚从机械厂辞职也迫切想着干出一番事业来证明自己,但到他这个年纪,想得更现实,谢琼还年轻,没受过什么挫折,考虑事情也偏乐观,这个心态显然是不行的,梅利民理智说道:“第一年我们能回本略赚一点就好了,心态放平,不要太急躁,急于求成更容易落入泥沼。”
谢琼知道他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她不是听不进意见的人,立刻应道:“我知道了。”
梅利民给小辈工作心态上本来有点不甘心,但这会儿看谢琼没半点骄纵,虚心接受建议的样子,心里稍微放心了点,问道:“什么时候正式上班?”
谢琼回道:“元宵节后,办公地点在容江街道三十六号,可能有点简陋。”
梅利民不介意,“那没事,有桌子有椅子就行。”
聊完工作,谢琼和赵惟城骑车往家赶,谢琼靠在他背上,语气庆幸道:“果然,诗里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不是今天跟大哥聊了这么多,我都不知道现在摆在眼前的矛盾已经这么深了,还想着我设计这么好,肯定生产多少就能卖掉多少,只要上货架一定能大卖。”
赵惟城沉声道:“难怪大哥要从动力机械厂辞职,可能他前两年就有预感了。”
谢琼问道:“不过,动力机械厂的经营状况真的这么差吗?”
赵惟城回答:“应该吧,我们作为外人不知道,大哥心里肯定清楚,但可能也没他想得那么差,不至于这么快倒闭。”
谢琼想起来了,“之前是不是叫柴油机厂?不知道什么时候改成了动力机械厂,还是原来的名字好听,现在这个名字乍一听都不知道生产什么的。”
赵惟城想起她商业计划书里面没有品牌名字,顺势问道:“对了,你的品牌打算叫什么?”
谢琼反问:“你有什么好的灵感吗?我想了几个,都不太好放弃了。”
赵惟城又问了回去,“你之前想的是什么?”
“我们家三个孩子,谢琼,谢琰,谢珺,都是美玉的意思,所以我也想起个跟玉相关的名字。”
谢琼接着说:“刚开始想叫惜玉服饰,怜香惜玉嘛,刚好我设计的也是女装,听起来也好听。”
怜香惜玉,赵惟城一听觉得这名字还不错,寓意也有,好奇追问:“那最后为什么放弃了?”
谢琼歪头,“你多说两遍试试。”
“惜玉服饰,惜玉服饰,惜玉服饰,西域服饰。”
赵惟城读了三遍终于知道原因,忍不住哈哈大笑。
谢琼轻拧他腰,“这回知道了吧?后来我又想了几个,甚至还不如这个,暂时就搁置了。”
“我也不想用那种特别振奋人心的词,例如什么腾飞,卓越,强仁,太正经了,根本不像服装品牌的名字。”
赵惟城暂时也没有好的灵感,“回去翻翻字典,反正还有一段时间,慢慢想,说不定灵感来了,能得到一个很好的品牌名。”
“嗯,这个也不急。”
谢琼看到熟悉的杂货店,知道前面就是菜市场了,急忙跟他说:“前面拐去市场吧,明天就上班了,今天买点蔬菜和肉回去放冰箱。”
赵惟城说了声好,放缓了车速。
夫妻俩平时工作忙,在家做饭的频率不高,不过昨天回来的时候,程献英按照习惯给他们装了很多小酥肉、炸鸡块、炸鱼和肉丸子,有了这些炸货,他们不好还像之前那么懒惰,便去市场买了常规冬日蔬菜,萝卜土豆大白菜,各买了一点回去炖。
回到家,谢琼换了鞋,一向听到开门声立刻会爬过来的赵敏祯今天居然没动静,她走进客厅才发现赵敏祯正坐在儿童椅上,两手各拿一个草莓,贪婪吮吸着甜美的草莓汁水。
谢琼纳闷,“哪来的草莓啊?”
苏永红指指楼上,笑道:“刚刚楼上302送的,说是自己家里种的,给了两颗,我洗洗给春雨吃。”
谢琼想起来了,她之前给杨斐买过草莓种子,赞叹道:“她真是种植天才啊,太厉害了,冬天都能把草莓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