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架空,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山巍巍_分节阅读_第232节
小说作者:一两春风穿堂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55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0:20:52
  聂远等人此前受其恩惠,因而赶紧上前礼拜,他们心中本就有投靠的意愿,不过一直在等,看看这位王爷是否当真有心,今日终是等到,自然不再作态,当即表达了臣服之心。
  不仅如此,聂远刻意提起了此前宗亲王的解救之恩,言语间将事情的原委说得清晰,让其余几名不明其中真相的人大叹宗亲王高义。
  在得知这堂间重宝大多是宗亲王当年亲自收藏之后,更是让众人明白,眼前这位生在天家的王爷有一颗重学之心。
  这楼内的投诚很快被那些爬楼眺望的人传了出去,《博集雅卷》身后是宗亲王这件事当即在楼外传开。
  此时,人群中有人“恰逢其时地”聊到这位王爷多年来为求学游览诸国的故事。
  楼内众人相谈甚欢,正欲入座,却听得一人高声道:“此卷并非《博集雅卷》本册!”
  这一声来得突兀,众人不由纷纷回头,却见那高架之前,一名青衣男子负手而立,他神色肃穆、言之凿凿。
  “这堂中展示的并非真的《博集雅卷》,王爷为揽才,也不该拿出这么一样物什来糊弄人!”
  一旁的人听到这话,不由问道:“你凭何说这非真迹?”
  青衣男子大步往前走了几步,微扬下颚,以堂中众人皆能听到的声音朗声道:
  “因我正是司马家子嗣,这《博集雅卷》乃先辈所书,我司马家存有一份手稿,我也曾有幸览阅一二,其中内容与此间展示的并不一致!因而,我可断定,这份《博集雅卷》乃是一份赝品!”
  此话一出,堂下当即议论纷纷,众人来回打探的目光在宗亲王与那自称司马家后人的青衣男子之间来回摆动,皆不敢轻易出声。
  聂远闻此,不由眉心一簇,正欲开口,却被宗亲王拍了拍,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今日会有人来找茬这种事,他心中早有所料。
  他来之时便看过众人的举荐信,果然如阿笙所言,这里面当真是混了不少其他势力的人。
  “原来是司马氏后人,我听这口气还以为《博集雅卷》是你写的呢。”
  一声轻灵,众人回首便见一名矜贵的女娘缓缓走入堂内,这女娘目若珠玉,这堂间的灯火仿在她的眸间耀动,让人一看便难以移开目光。
  而与她一同出现的几人让在场所有学子皆恭敬了不少。


第二百八十二章 观宝(二)
  裴怀之刚踏入堂内便听到那荒谬的言论,他此刻的神色微沉,紧抿着唇并未开口,而他身旁的离原、仲景等可堪为国士的大家则是第一时间上前去瞧瞧近日正当热的《博集雅卷》。
  那司马氏的青年似乎并未预料到今日这问天宴居然能请的这么多名家出席,一时有些慌神,但《博集雅卷》丢失多年,即便是这些名家也未必见过其全貌,凭着这份底气,他依旧板直了身子,一副不肯服软的模样。
  “此物是我族重宝,我自然不会弄错。”
  阿笙扫了一眼那男子比命都硬的嘴,如常地浅笑道:“那劳烦这位司马兄告诉我,《博集雅卷》下卷第 二十三 章中,提及九曲傅哀的《商博论》,‘天下商贾取之于民生之道’的后一句是什么?”
  司马氏微微一愣,他倒是准备了不少有关《博集雅卷》流通之事的证据,却未想到这女子居然考究的是其内容?
  “《博集雅卷》有百万之字,谁能全都记得?”
  这情急之下出口的话当即引来旁人质疑的目光。
  “你既然都不记得其中内容,又怎么敢说内容不一致呢?”
  阿笙端着谦和的笑意,遥遥地看向那男子略有些苍白的脸色,见他答不出来话来便未再追究,反倒是一旁的裴怀之沉着脸开口道:
  “九曲的傅哀大师乃是先帝早期的名士,这《博集雅卷》成书于百年前,怎么可能会提及他的论著,你来这堂中许久,但凡心思在书卷之上,也不会出这种错。”
  裴怀之的声音清浅,却若巨石入静滩深渊,砸的那人几乎站不住脚。
  “司马氏也曾是一代文史豪族,怎么会教养出一个信口雌黄之人?还劝你莫要辱没了先辈的名声。”
  以裴怀之在文士当中的地位,他今日一席话几乎算是断送了此人在文史一道上的前路。
  那青衣男子脸色苍白地后退了几步,如今裴怀之的态度他看得分明,自然不敢再多造次,但众目睽睽之下,饶是他想遁走,也只能站得笔直接受众人的口诛笔伐。
  宗亲王看了看那男子的身影,而后吩咐人去查此人经谁举荐,未久便得来回音,乃是得袁氏举荐。
  听闻这话,阿笙愣了愣,却还是敛了敛眉目,并未置评,倒是宗亲王不由叹了口气。
  “袁老之后,袁氏的骨气怕也是难在了。”
  说完这话,宗亲王当即起身与裴怀之等人一同欣赏那《博集雅卷》而去。
  阿笙扫了一眼堂中众人,这里面怕是不止那司马氏一人欲从中作梗的,但自裴怀之等人出现便知道收起爪牙,这些名士的一言便足以定其前程,今日若再莽撞行事,事情办不办得好是其次,赔上自己的未来便不划算了。
  阿笙正欲抬步往前,却被忽然窜出来的阿庆拦了下来。
  今日他亦作文士打扮,糖粉色的丝锦在他身上穿着多了几分俊秀。
  “笙姑娘,什么讲究?”
  说着抬眼睇了睇远处正在观赏《博集雅卷》的诸位名士。
  阿笙眸光之中盈出了三分笑意,与他低声道:“他们若来,这便是一场正经的名家品鉴之会,此前五大楼的摘选便是对重宝的爱惜之意,非凡俗之人能有资格观赏,彰显的也是文士的惜宝之心。”
  “若他们不来,便是你家王爷私自接触恩科考生,有替人作弊之嫌。”
  换言之,若今日阿笙一位名士也请不来,那么宗亲王这一场品鉴会便会成为朝廷为其落罪的证据,也会成为他人向其发难的由头。
  阿庆闻此,方思及这一计的危险之处,不由咽了咽口水。
  这几位名士并非央国之人,要请到他们并不容易,至少在时间上非三日之功,那么就只能是阿笙很早之前便部署好了今日这一局。
  见阿庆这凝重的模样,阿笙以为他是在担心无人出席之事,不由浅笑道:“至少咱们裴院首不会不来就是了。”
  既有裴怀之出席,又何惧请不来其他名士?
  阿笙说完这话便笑盈盈地走上前去,与众人一同观宝。
  今日香德楼的这番热闹,很快便传到了各大府门,其中包括公主府。
  彼时合德正吃了两小口厨房熬煮的汤水,听闻外院急报便将人直接召了进来。
  窦二姑娘亦出现在香德楼内的话一出,她拿着汤勺的手也不由一顿,随即放下了琉璃盏,微凝着神色。
  “你说清楚,她是受谁之邀前往?”
  那小厮不敢抬头,低垂着头颅,朗声道:
  “回公主,这个奴便不清楚了,但她是与华清斋的裴院首一同出现的。”
  合德闻此,继续问道:“裴怀之也来了?”
  “是,不止裴院首,还有仲景等名家大士。”
  听得这话,合德神色倒也松了松,裴怀之若到京,阿笙必然是该陪同的,更遑论这仲景大师从前与她也有些关联。
  但即便这道理说得通,但合德心中依旧不放心。
  “去江淮的信可有回信?”
  这问的便是此前她欲请裴氏瞰卫调查宗亲王之事,合德欲查清究竟是谁在为宗亲王出谋划策。
  每每念及此,那一双如珠玉般的双眸便会在脑海中滑过。合德是见过阿笙的本事,若无证据,她的确不愿与之为敌。
  “尚未。”
  得了这话,合德眉头不禁微微蹙起。
  已经半月,若是按普通信栈的脚程也该有回信了,更遑论她走的是天家的急信。
  此前,应西州裴太后之言,裴氏族内对于她所行之事甚为支持,甚至替她摆平了不少言官,但却对于合德调查宗亲王谋士的请求却久不回应,这番态度让她每每思之夜不能寐。
  正此时,院外传来匆匆的脚步声,侍女躬身来报,有江淮来人请求见公主一面。
  合德微微一愣,江淮世族多重规矩,这个时辰来拜府可不寻常。
  嬷嬷见合德未起身,遂上前几步,朝外朗声问道:“谁人来寻?”
  侍女依旧低伏着身子,不敢抬首冲突贵人。
  “听前院管事报,来人自称庄姓,是一名女娘,如今正在惜春庭候着殿下。”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访
  庭院深深,夜风从雕花大窗的缝隙里窜入一丝凉意,瞬间便撩动了一室的烛火,嬷嬷见此当即将窗户又关了少许,唯怕让庭中之人觉着凉了。侍女低身呈上一盏香茗,而后又躬身退下。
  惜春庭虽是客院,但因今日来的是贵人,前院的嬷嬷、小厮与侍女站了半道,丝毫不敢懈怠。
  合德到时见到的便是众人垂首以待的神情。
  公主府的管事是从前太后赏赐下来的,多有眼力,就连他都这般恭敬,这来的便只能是江淮庄家的嫡姑娘了。
  合德与庄氏不算有过多的交情,她此生前往江淮的机会极少,唯一一次还是小时候随着先帝出巡过,与庄翎月更是谈不上熟识,因而她也猜不准,这庄翎月究竟因为何事夜里来访。
  院外的动静让庭院内淑丽的女娘抬首看了过去,见合德到,众人低身垂首,庄翎月亦是起身,却无众人那般的大礼,不过是垂首的平礼。
  庄家大姑娘在江淮有盛名,而庄家在世族之中亦是数一数二的家族,她有这番底气与合德平等相待。
  “不知庄姑娘来访所为何事?”
  合德与其回礼后又恭敬地请人坐下。
  庄翎月眸光柔软,始终端持着不近不远的笑意。
  “今日来是替人走一趟。”
  合德听闻这话略有些疑惑。
  “也是为了殿下前些时日往江淮去的信。”
  这便巧了,今日合德正惦念着此事,庄翎月便亲自上了门。但合德不知庄翎月的意图,因此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惊喜,神色依旧是那番淡然。
  “庄大姑娘这是从江淮赶来?可有用过膳?”
  合德这话说得不慢不紧,倒似对庄翎月所言毫无兴趣般。
  庄翎月自然知晓合德并不信任自己,因而不会轻易与自己谈帝京之局,因而从袖中拿出来了一封信。
  “这是?”
  庄翎月浅笑道,“这是裴氏族内与殿下的回信,因别的原因无法寄出,因而托我亲自带来。”
  合德此时想起此前有关庄翎月即将嫁入裴家的传言,若是真的,那么由她带来这封信倒也合理,但这也说明,裴氏族内对于帝京的态度并不一致。
  合德接下信件,趁着幽微的烛光打开看了一眼,内里的内容十分简单。
  “宗亲王身旁谋士为先国师静严。”
  静严如今为军机阁驻定海军的督军,因此说他与宗亲王有关系也是合理的。但静严这个人入朝至今大起大落,谈不上上进也没什么野心,当国师时不见有奢靡作态,作个县城小官也能安然自得,此人的人缘可谓极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4页  当前第2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2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山巍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