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过好日子的代价是做妾,她宁愿在村里消磨一辈子。
手脚冰凉地下了床,明桃穿上鞋,走出屋去。
瞧见院子里的桃树,她还有些回不过神,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她和李清洲已经从孟家搬出来了。
明桃拍了拍脸让自己清醒,看眼天色,是时候做饭了。
不过不知道李清洲在不在家,她左右张望一番,没看到人,悄悄松了口气。她第一次做饭,做成什么样还不知道呢,最好别让他瞧见了。
进了灶房,她舀了勺水倒进锅里,看眼空空的灶膛,添了几根柴,然后按照孟锦瑶教的方法生火。
这一步她信心满满,初次接触新鲜事物时总是学的最认真的,明桃也不例外,连孟锦瑶也夸她有天赋,但是这次却不行,生火数次却还是以失败告终。
明桃愈挫愈勇,功夫不负有心人,灶膛里终于出现一簇小火苗,她眼睛亮了亮,又随之黯淡下来。
怎么灭了呢!
她呆呆地想了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定是李清洲回来了,明桃有些窘,煮上饭也就算了,可是这么久了,她连生火也没生起来。
脚步声停在灶房外。
明桃可怜巴巴地回过头,一眼望见他腰间系着的荷包,耳边响起一个低沉的声音——鱼水之欢。
她蓦地红了脸,视线上移,底气不足道:“清洲哥,饭马上就好了……你能不能帮我生下火?”
她坐在小杌子上,鼻尖与脸颊蹭了灰,像蒙尘的珍珠,依然无损清丽柔润之色,蕴了水雾的眼睛亮晶晶的,仰脸看他时,娇俏极了。
李清洲艰难地移开视线,看向灶膛,却有些忘了她方才说了什么,思索一会儿才问:“你想生火?”
意味不明的四个字让明桃心里咯噔一声,他在怪她吗?
她犹豫着点点头,嗫嚅道:“这次只是一个意外,明日我肯定不会麻烦你的。”
不等李清洲开口,门外一阵喧哗,模糊的说话声传来。
“万一他们已经吃过了呢?”
“天还没黑呢,肯定没吃,快进去。”
明桃听出是孟锦瑶姐弟俩的声音,眼睛一亮,起身道:“我去迎他们!”
李清洲微侧过身,看着她经过自己走向大门,忽然嗅到浅浅的的香气,让他想起沾着晨露的桃花,清甜幽微。
这几日她不用喝药了,萦绕着她的苦腥味便渐渐消散了,只剩体香。
这便是体香吗?
李清洲有些恍惚地跟上她,想验证一番,那缕香却更加难以捕捉,仿佛是他的幻觉。
“吱呀”一声,门开了,他迅速回神,看向来人。
孟锦瑶问:“你们还没吃饭吧?”
明桃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那正好,今晚就在这里吃了,”孟锦霄将手里的篮子举起来,“快快快,还热乎着呢。”
外面太冷,四人进了主屋。
明桃这才看清主屋的布局,进门便是几张桌椅,睡觉的地方隔着道长屏风,画着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原主人的品味倒是不俗。
愣神间,饭菜已经摆到了桌上。
孟锦霄抓着一把筷子进来,一眼便瞅见她盯着屏风发呆,好奇地问:“明桃,看什么呢?”
明桃回过神,摇摇头,转而问道:“你们怎么还做了饭送过来?”
孟锦瑶一边摆筷子一边叹气,还不是怪弟弟,求她早些做饭,甚至还主动打下手,又撺掇着她过来,好像迟一会儿明桃就被人抢了似的。
心里这样想,嘴上却不能这么说,不然明桃要吓坏了。
她笑道:“恭贺你们乔迁之喜嘛,这里这么久没住人了,给家里添点人气儿,人多热闹。”
孟锦霄猛点头,傻笑地盯着明桃的脸,就算她满脸黑灰,他也觉得甚是可爱。
再看一眼坐在她身边神色淡然的李清洲,顿时又气不打一处来了,闷头苦吃。
“多谢锦瑶姐姐,多谢锦霄,”明桃略欠了欠身,不好意思道,“若是你们不来,我们可能得深夜才能吃到晚饭。”
孟锦霄忙问:“出什么事了?是不是清洲哥没劈柴?没挑水?”
李清洲瞥了他一眼,知道他心里有气,没跟他一般见识。
“不是的,有水也有柴,”明桃解释道,“是我没生好火……”
孟锦霄马上说道:“这算什么事,我让我姐一天来三趟,专门帮你生……哎哟!”
他捂着被打的脑袋不敢说话。
孟锦瑶皮笑肉不笑道:“多吃饭,少说话。”
说完她看向明桃,“一会儿我再教你一次,若是还不行,你直接问清洲哥吧,他什么都会。”
孟锦霄不乐意了,嘟囔道:“我也什么都会。”
孟锦瑶觉得弟弟莫名其妙,怎么忽然针对起清洲哥了,直接往他嘴里塞了个饽饽。
“少说点话我就信。”
天色已晚,为了省油灯钱,四人摸黑快速吃完了晚饭。
明桃执意将碗碟留下,“明日我洗干净给你们送过去,不然我心里过意不去。”
见她坚持,孟锦瑶只好答应,两人进了灶房学生火。
灶房太小,再多一个人便显得拥挤了,两个男人便站在院子里等着。
孟锦霄不想跟李清洲说话,百无聊赖地左瞧右瞧,忽的瞥见他腰间的荷包。
他穿着粗布衣裳,系了荷包后竟无端多了几分贵气,孟锦霄不想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可他就是这样想的,甚至觉得如果换成玉佩会更衬得李清洲玉树临风。
将脑海中不合时宜的想法赶出去,他盯着荷包心里一凉,喃喃道:“哪来的?明桃送的?”
李清洲微微颔首。
孟锦霄越看越气,“你不该收!”
不远处,灶房里的火光忽明忽暗,李清洲望着那道倩影,淡声问:“为何?”
“你跟她又不可能,干嘛要收东西?”
李清洲冷冷地盯着他,孟锦霄心里一突,下意识避开视线,不敢与他的目光接触。
“这不是定情信物,只是表达感谢的礼物,若是我不收,明桃会多想。”
灶房里的人站起身,他压低声音继续:“锦霄,我知道你心里有气,但是你不能处处针对我,平心而论,我对你与往常一样,可是你呢?”
孟锦霄愣了愣,有些无措,仿佛自己的小心思全被揭开了。
“多谢锦瑶姐姐,这次我真的明白了。”
两个姑娘相携着走了出来。
夜雾愈发浓重,众人也没再多说什么,孟锦瑶姐弟俩告辞离去。
明桃将他们送出门,轻声叮嘱:“路上小心。”
“几步路而已,你快去睡吧。”孟锦瑶朝她摆摆手,“明日还有的忙呢。”
明桃不太明白还要忙什么,但孟锦瑶已经走了,她便和李清洲问了几句。
关上门回到家,李清洲低声解释:“明日相邻的人家会来拜访,这是鹿首村的风俗,不管是谁搬家,四周邻里都会过来。”
顿了顿,他道:“你若是应付不来……我便让他们早些走。”
中间停顿许久,原本他想说“你若是应付不来,现在回孟家还来得及”,不管何人拜访,势必会让她想起那些乌糟事,说不定结束之后又会偷偷哭一场。
可他依然说不出口,连提也不愿提,他已下定决心,只要她不主动说走,他绝对不会再提半个字。
借着雾散后的月光,他观察着明桃的神色,她垂着眼睛,羽睫微颤,面色微白,但也不算太过于害怕。
“我能应付的,”明桃轻声道,“我可以。”
怎么听都是迟疑的语气,李清洲抿唇不言。
意识到气氛有些凝滞,她仰脸笑道:“就算我不行,清洲哥怎么让他们早些走啊,难道冷着脸呵斥他们?你人这么好,我才不信呢。”
李清洲神色一松,竟也不自觉地扬了下唇,满面威严消失殆尽,竟有些如沐春风之感。
明桃看得怔愣,下意识道:“清洲哥,你笑起来更好看。”
话音刚落,起了北风,明桃冷得打了个颤,如梦初醒,她方才说了什么?
明桃羞得捂脸,急急后退,“我、我先回屋了。”
李清洲敛下笑意应了一声,可若是细看,眼角眉梢却带着几分残存的愉悦。
明桃却一眼都不敢多看了,匆匆回屋。
关上门,她懊恼地拍了下脸,一时竟将心里话说出来了,实在不应当。
转念她又想起晌午李清洲也犯过傻,说什么鱼水之欢,他都没在意,那她更不必在意了,这样一想,他们扯平了,谁也不许说谁。
和衣躺在床上,明桃蜷缩成一团,忍着寒意睡去。
第24章
翌日清晨,明桃早早便醒了,许是昨日睡了一下午的缘故,醒来时没有丝毫倦意。
只是一日冷过一日,晨起更加困难。
明桃做着艰难的思想斗争,半晌也没起来,虽然被窝里不暖和,但是好歹可以御寒。
直到第一缕阳光撒进窗格,一墙之隔的屋里传来动静,她猛然坐起,差点忘了,她得做早饭!
顾不得冷不冷了,明桃掀开被子,穿鞋下地,随意拢了下头发便推开门,赶在李清洲出门之前进了灶房。
这次生火格外顺利,她长舒一口气,按部就班地煮上黍米、蒸上饽饽。
早饭和晚饭吃得简单,再从酱缸里挖一碟酱菜也就够了,但是午饭不行,至少要有个热菜——虽是冬日,没有农忙,但时不时地也要出些力气,晌午不吃饱可不行。
先不说晌午,一会儿邻里就该来了,明桃望着亮堂的灶膛发愁,她什么都没准备,总不能让一堆人在院子里站着闲聊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