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明晃晃的挑拨。
晏信是晏翊的义子,便不是亲生,也养在膝下近十年,如今只是挑选姬妾时与他争执几句,她不信晏翊真能下得去手,今日这亭中唯一需要为性命忧心的,只有她自己。
可晏信却想不明白这当中道理,还当真捡起那把匕首,缓缓朝她转过身来。
宋知蕙连忙朝后退开,双眼瞬间泛红,“公子!公子不要……公子说过会护蕙娘的……”
明明已是下了决心,可看到这张泪眸,晏信还是停住了脚步。
这是蕙娘,是他生平头一次心动之人。
见他似有所动,宋知蕙便噙着眼泪朝他弯唇,“公子无双,蕙娘相信公子……”
晏信顿觉刀柄烫手,烫得他快要握不住。
余光扫到一旁的晏翊,一个念头陡然生出。
这么多年以来,他从未见过晏翊与人近身肉搏,也许他不善于此……
似是觉察出晏信的异样,晏翊那双冷眸倏地一下朝他看来。
眸光相触的瞬间,晏信猛然一个哆嗦,回过神来,连忙移开视线看向宋知蕙。
“蕙娘……”他朝她迈出一步,举起颤抖的手臂,“对、对不起……我……”
“蠢货。”
一声轻嗤,晏翊箭步而上,不等那二人反应,便见匕首已回到他掌中,眨眼之间,一道鲜血飞溅长空。
晏信倏然瞪大了眼,难以置信地看着晏翊,双手拼命捂住脖子,鲜血从指缝间不断涌出,他摇晃着朝后退去,整个身子重重倒在地上,不住地挣扎颤动。
宋知蕙当即愣住,失神地望着眼前一切,那额上被溅的血迹,缓缓向下滑落,落入她眼中,模糊了视线。
他当真杀了晏信,杀了养在身侧多年的义子……
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惧和绝望在心中不断翻涌这让她瞬间想起了许久前那片血红的荒山。
“可知孤为何杀他?”晏翊沉冷的声音似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宋知蕙木然地缓缓抬起眼来。
血红的视线里,晏翊高大的身影越来越近,最终停在了她的面前,用那冰凉的匕首将她下巴缓缓抬起,迫她与他直视。
“因他无用。”晏翊语气中听不到任何情绪,那双眼睛里似还带着几分嘲讽,“你落泪了,这眼泪是为他,还是为你自己?”
宋知蕙望着晏翊,那闪着晶莹光泽的朱唇,不住轻颤,却半晌也说不清楚一个字来。
“杨心仪。”晏翊眼眸微眯,冷冷念出她真名,“别与孤装,死人堆里你都爬得出来,死一个晏信便将你吓傻了?”
听到名字的刹那,宋知蕙骤然回神,看清眼前之人的面容,她猛地倒吸一口凉气,用力屏住呼吸,紧紧将那发颤的牙根咬住。
见她已是清醒过来,晏翊收了匕首,晏信的帐已经清算,如今该到她了。
“去安泰轩。”
说罢,他将沾血的黑色手套丢在身后,提步便朝石亭外走去。
听到身后步伐声越来越远,宋知蕙再次用力合眼,待睁开后,她缓缓呼出一口浊气。
她扶着石凳摇晃起身,余光中的那道身影已是不动,她紧了紧袖中双拳,脱下裘衣,盖在了晏信身上,随后一步一步走下石亭。
云舒已不见踪影,等在园口的是刘福。
那亭中一切刘福皆是看在眼中,虽是因为站得远,没有听清几人谈话,但晏信的举动却不难猜,他要挑的那人是宋知蕙。
刘福不由叹气,那晏信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当年那般机灵的孩子,怎么就这样执拗,半分眼色都瞧不出,这么多年来,王爷房中可进过哪个女子,便是进了,又有哪个能活着出来。
叹完晏信,又叹晏翊。
但凡是个人,八年的光阴怎么也要生出几分情谊,怎就说杀就杀……便是养个猫儿狗儿,也下不去手啊。
不过他跟在晏翊身旁几十年了,对晏翊的脾性相当熟悉,这就是个冷面杀神,做起事来不讲情面,也不留余地。
再看这身旁的宋知蕙,刘福又是一声长叹,忍不住低声道:“到了安泰轩,娘子可莫要与王爷争辩。”
宋知蕙边走边用帕子擦了面上血迹,朝刘福点头应是。
没走两步,刘福再一次低低开口:“老奴也不知猜的准不准,还望娘子将这句话放在心上,王爷是在意娘子的。”
在意?
宋知蕙可不会相信,他在意的只有他自己。
两人回到安泰轩,晏翊已清了身上血迹,衣裳鞋靴也皆已换过。
他半靠在罗汉椅上,也不知在想何事,望着那山水屏风出神。
片刻后,刘福带着宋知蕙在外求见。
晏翊敛眸,只唤宋知蕙入内。
推门前,刘福笑着朝宋知蕙递了个眼色。
到底是从宫里出来的,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唏嘘过后也就翻篇了,自己的日子还是要过的。
宋知蕙意会,朝他点头时也扯了下唇角。
与放在亭中相比,此刻的宋知蕙才是她原本该有的样子,且单从面上已经看不出惊惧来。
她一进屋便跪在了地毯上。
身着单衣走了这一路,手脚冻得几乎失了知觉,幸好一到冬日,晏翊这屋里会烧地龙,温热的气息穿过地毯,渐渐让她的腿脚恢复了知觉,那苍白的脸也有了几分血色。
晏翊没急着说话,只静静端倪着她,没了那碍眼的裘衣,哪怕她衣裙染了血迹,也让人莫名舒心。
约摸过了半盏茶的工夫,晏翊终是缓缓开口:“什么时候开始的?”
宋知蕙垂眼盯着地毯,一开口,嗓音有些干哑,“立冬那日。”
晏翊淡道:“说谎。”
宋知蕙没有说谎,但很快意识到晏翊可能问的不是这个,便又立即补充道:“立冬那日是与公子初次在石亭见面,在此之前,我们在安泰轩外也碰到过一次,那晚公子送了药膏给奴婢。”
晏翊指尖在矮案几上敲了两下,“还是谎话。”
宋知蕙不急着争辩,心平气和阐述道:“奴婢那日从书房离开后,碰巧在外遇见了公子,刘公公也是知晓的,他见奴婢模样狼狈,便起了怜悯。”
她徐徐说着,晏信送来药膏给她,又命人给她填了炭盆等等事宜,到了后来,两人立冬见面,也只是下棋。
“有个名为洪瑞的幕僚,他棋艺高绝,公子想让我教他,所以才会时常来寻。”
她此刻将那“偶尔”碰面,已经改口成了“时常”,这便是在告诉晏翊,她所说句句为真,她不敢再欺瞒于他。
话说至此,宋知蕙微微抬眼,碰上晏翊那微黯的眸光,又立即垂下眼睫,“下棋的过程中,会闲谈一二,得知奴婢未曾来过兖州,公子就与奴婢介绍这边习俗,带些栗子糕……”
她说了两人之间许多事,但大多都是用寻常词汇去形容,比如这栗子糕,还有上元节的热闹非凡,因好奇未曾见过,所以晏信才说要带她去。
“奴婢身份不便,信公子便想了……这个主意。”宋知蕙说着,又去看晏翊脸色。
他已是坐起了身子,手中端着茶盏,“他想的?”
宋知蕙答是。
晏翊弯唇抬眼,“再不说实话,那舌头便不必要了。”
宋知蕙喉中一紧,连忙垂眸,“是……是奴婢暗示的。”
晏翊收回视线,呷了一口茶,悠悠开口:“西苑现在管事的是赵嬷嬷吧,要孤杀了她,你才肯说实话?”
宋知蕙是彻底不知道晏翊到底要听什么,她已经承认了,他为何还要咄咄逼人,“奴婢方才句句为真……”
“从幽州回来的路上,你二人在溪边可是聊了许久。”晏翊搁下茶盏,提醒道。
宋知蕙恍然抬眼,又对上了晏翊那双狭长双眸。
“来,孤今日无事,你细细说予孤听。”说罢,他从玉蝶中拿出松实,剥开吃了起来。
宋知蕙一阵心慌过后,逐渐稳住了心神。
晏翊知道溪边之事,但具体知道到何种程度,宋知蕙并不清楚,可不论如何,晏翊的耐性是有限的,她不觉得他只是拿赵嬷嬷吓唬她。
她之后所言稍有不慎,今日便还会有人遭殃,或是旁人,又或是她自己。
她深深吸气,开口道:“奴婢那时很害怕,不知道王爷为何要带走奴婢,在溪边时就想趁机套公子的话。”
“套出了何事?”晏翊问。
宋知蕙如实回答:“公子说奴婢给赵凌出的计谋,害苦了王爷。”
晏翊冷笑。
怪不得这宋知蕙能猜出他与乌恒有关,原是那蠢货失言,初次见面的女子都能套出他的话来,果然不堪重用,没白杀。
“继续说。”晏翊声音比之方才多了份寒意。
宋知蕙仔细翻寻着有关晏信的记忆,“回到府中那晚,公子请了郎中去西苑……”
“是孤下的令。”晏翊冷声打断。
宋知蕙愣了一下。
晏翊不耐地又敲案几。
宋知蕙连忙继续道:“回府之后的事,便是奴婢之前所说……直到教场那日……”
提起教场,晏翊剥那松实的手停住了,他抬眼朝她看去,“所以那日晨起来寻孤,的确是为了晏信。”
他不是在问,而是说得肯定,因他早就这般猜测了,没想到当真如此。
想到那日听刘福说她一早寻来,他还以为她是着急要见他,晏翊便想要发笑。
冷冷笑了两声,晏翊的眸光更加沉冷,那三箭也没白射,应该再往下一些,让她知道疼了,也许后面她就不敢生事了。
这“的确”二字一出,宋知蕙立即就明白过来,那日的三箭原是因为晏信。
那日她也是看到晏翊一直在全神贯注练骑射,才敢偷偷朝晏信看去,满共就那两眼,好巧不巧就落入了晏翊眼中。
“为何勾他?”晏翊问。
“因为害怕。”宋知蕙慢慢抬眼,去看晏翊神色,“怕奴婢写完《尚书》后,便没命活了……”
晏翊也看着她,语气里透着不屑,“孤若真要你死,你以为他能护得住你?”
宋知蕙吸气道:“是奴婢愚笨。”
愚笨?她可不笨,这阖府上下寻不出第二个这般诡诈之人了。
“日后记住了,”晏翊说着,缓缓起身,“你的命,由孤说得算,孤若要你死,这世间无人能护你。”
宽阔的身影再次如高山般伫立在她身前,那熟悉的威严与压迫,让她心跳倏然一紧,呼吸也愈发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