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好了衣服,沈瑾瞅了一眼隔壁床上的叶果,睡得呼呼的,看样子一时半会估计醒不了。
沈瑾没有打搅她,轻手轻脚地掀开布帘子出去外屋了。
本来国公府准备安排的丫鬟房,比较小,没有里外屋之分。但叶果很不满,趁空闲,把从楚州带过来的一块旧布剪裁了,挤时间做成帘子,挂在了床铺前头,硬生生地在小房间里隔了个里屋出来。
嘶,外屋比帘子里头还凉些。
沈瑾拢紧衣领,用一只手压着,另一只手,凭借着记忆摸黑点亮了油灯。
四更天还很早,外头太阳都还没出来咧,屋里黑压压一片。
随着屋里的油灯点亮,这才看清了外屋的布置。
刚进国公府的时候,这间丫鬟屋里乱七八糟,全是堆放的行李,如今经过两日的收拾,已经被沈瑾归纳地整整齐齐了。
洗漱的脸盆、布巾子都摆在外屋的西边墙角,垛在高脚架子上,上头支了一根细杆,用来沥干带水的小衣物,一旁还有好几个瓶瓶罐罐。
大部分都是叶果带来的护肤品,主要是景朝的面脂、香粉之类的。
沈瑾才穿越不过四十来天,一直忙着救自己的小命,根本没时间给自己淘些好货,以前一直都用的是叶果的。
不过,现在就不用了。昨日沈瑾去花园里领了胭脂水粉的份例,她的那一份里包含了各类胭脂水粉,还有新的牙粉、牙刷子,上手一摸,细软平滑得很,绝对不便宜。
沈瑾往盆里倒了几瓢温水,感觉挺好,这次端水不累,不像刚穿过来的时候,端半盆子水都累得直喘气。
在楚州的时候,沈瑾洗脸敬牙,用的都是冷水,但在这里用上了温水。
水是昨晚烧好的,每个下人屋门前都给了一个小炉子,可以自己烧烧热水,煮点小食。只不过外头天冷,烧一次比较麻烦,而且用不了多久就灭了,所以只能晚上烧,白天用。
昨夜烧了水,就拿进屋用汤婆子保温,今早打开还是温的。
国公府在大框架上很粗糙,但又偏偏在细节处很贴心。
沈瑾舒舒服服地洗干净脸,然后从旁边的陶罐子里挖了一点细牙粉出来,沾在牙刷子上。
牙粉细腻,还带有一点香气,估计是上等货,牙刷子的毛也软软的。
沈瑾洗漱完,又拿木梳子,疏通睡了一夜的头发,简单给自己编了个小髻。
然后揣上竹篮子和汤婆子,去大厨房吃早食,顺道给还在睡觉的叶果带一份回来。
吃完饭回来,叶果才刚刚起床,睡眼蒙眬的,走路都歪歪的。
“唔谢蟹瑾姐耳,你真嚎。”
叶果歪在椅子里,扒着桌边,一边吃饭,一边口齿不清地说。
“我俩还客气啥,你先吃着,我去给小姐画妆,再晚就来不及了。”
沈瑾收拾收拾,换了梳妆包放进篮子里,推开屋门往西厢房走去。
去的路上,经过抄手游廊,迎面碰见了一同从楚州来的编发张妇,她也起得早,编发也不是一两下就完成的,要花时间的。
张妇住在另一间丫鬟房里,和二小姐秋娘的陪嫁粗使婆子住一块。
“真巧,早上好,瑾小娘子。”
“早上好,张娘子。”沈瑾客气地打了个招呼。
“瑾小娘子,你今日要跟着主子出门逛庙会,怎么扎了个随意的小髻?是不是怕时间来不及?我待会给小姐编完发,给你也编一个吧。”
张妇讨好地笑着,把手上一应编发工具展示给沈瑾看。
“劳烦张娘子了。”
沈瑾也不客气,她确实需要编发,她也不白占张妇的便宜,因为张妇就摆着一脸有事求人的样呢,待会儿若是事不大,她就同意顺手帮了。
“瑾小娘子心善,我是跟不了主子去庙会的,但我编发用的头油快空了,用不了几次了。”
张妇只是编发的,发型扎紧了,一般不会散,所以张妇不用全天跟着,这意味着她去不了庙会。
“初来乍到,我也不知道去哪买,听说庙会上卖东西的商贩特别多,瑾姐儿,你能不能帮我买几盒回来,就常用的杏仁油就行。”
张妇脸上的笑容更加讨好客气。
“行,包在我身上,张娘子放心吧。”
这不是什么难事,反正她也要脱离大部队,自己到处逛,顺手帮张妇买点。
沈瑾干脆地答应了,张妇顿时喜笑颜开。
到了西厢房,给秋娘问声好,沈瑾便挽起袖子画妆。
今天是去逛庙会,气氛很热闹,也是秋娘第一次亮相都城,必定不可能画朴素平淡的妆容。
所以沈瑾打算复刻以前给秋娘画的血气充盈妆容——桃映妆。
气色好,显得人很精神,再加上秋娘文雅的气质,肯定能完美度过第一次亮相。
沈瑾刚起身抬手画妆,站在右手边的张妇便退开了,给沈瑾腾了很大一块地发挥。
沈瑾看过去,张妇恭维地笑着。
沈瑾瞬间明白了,张妇这是给自己卖好,待会别忘了她的嘱托。
沈瑾也笑着回应。
“啊啊啊快快快,小姐我来了!”
门猛地被推开,叶果一股脑冲进来,慌里慌张地给秋娘行了个礼,就奔着后面里屋去了,时不时还可以听到叶果翻箱倒柜扒拉衣服的声音。
这时候沈瑾的妆容都快画完了,张妇也差不多编完了发。
两人便打算回后院,准备待会儿出门。
沈瑾刚转身,手贴上门扉,外头便传来一个小丫鬟的声音。
是昨晚那个国公爷院里的小丫鬟。
“二少夫人,老爷让我来通传,一个时辰后,大家就要出发去庙会啦。”
说着,小丫鬟还眨了个眼。
意思是,看吧,她昨晚提醒对了吧。要不然二少夫人这个时候才起,定然来不及梳妆出门。
秋娘也意会到了,浅笑着说:“辛苦小娘子,早饭吃了没,这盘金丝卷,刚做的,还热着呢,拿去吃吧。”
“谢谢二少夫人!”
金丝卷是主子的份例,下人一般是吃不着的,只有主子赏赐的时候,才能尝到。
小丫鬟眼睛亮亮的,美滋滋地走了。
心想着,以后还要来给二少夫人传信。
秋娘成功收服一个势力。
沈瑾在旁边看着,满意地笑弯了眼,看来秋娘不会拖她的后腿了。
国公府日常进出都开侧门,今日去庙会的马车也停在东侧门。
停了两辆。
一辆给国公爷,另一辆给······?
“秋儿,快来,咱们赶早出发,去庙会的路上人多着呢,去晚了就得堵在路上。”
国公爷和蔼地眯着眼,冲秋娘招手。
“问公公早上好,我应该坐哪辆车呢?”秋娘有些拿不定主意。
“啊!忘了跟你说,今天只有咱俩。瑾儿起不来,太早了。嘉儿有事要做,去不了。”
国公爷一拍脑门,赶紧补上:“你就坐后头这辆。”
沈瑾和叶果也跟着坐后头这辆马车。
待人都上了车,小厮一甩鞭子,马儿便动动蹄子往庙会走去。
庙会地点在东边,有很大一个湖和树林。店铺、酒楼、瓦肆数不胜数。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东边的街巷间就已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一路上往庙会去的方向,四周都挂满了五彩缤纷的灯笼和彩带。
街边高声喊着叫卖的摊贩热情地招呼路过的客人。糖葫芦、甜糕、烧饼的香味混在一起,香得人流口水。
街道边有不少扎着揪揪的孩童,手持风车,奔跑嬉戏,笑声清脆如春鸟啼鸣。
幸亏她们出发得早,一路上人虽多,好歹没挤着,顺利到了庙会门口。
高高的幡旗随风招展。
大门正前方的戏台上已经开始表演折子戏,锣鼓声和清亮的唱腔交织在一起,立刻吸引住了国公爷的注意力,老爷子马上从车子的小窗伸出头去,跟着摇头晃脑地呀呀唱起来。
街道上,杂耍艺人来回穿梭其间,有舞龙舞狮的、吞火、变脸的、吹弹琵琶的。路两旁还有许多杂货摊子,捏泥人的、卖绣花荷包的、书生代写字的、卖花灯的······
沈瑾眼尖,一下子就从密集的小摊子里瞄到了卖编发材料的,货箱子里正摆着杏仁油、梅花油,好几种呢。
第58章 第 58 章
“好了, 就停这儿。跟后面的秋儿说说。”
庙会上人头攒动,挤来挤去的,人在里面穿行都很难, 更别说体型庞大的马车了。
反正已经到门口了,这两步就自个儿走吧。
国公爷利落地从马车上跳下来, 浑身有劲。
命令旁边的小厮传信给后面马车里的秋娘,然后就让小厮牵着马去旁边专门的停马位。
是的, 在景朝是有停车位的, 和现代停车位的功能差不多,只不过停的不是车,是马。
权贵人家、有钱有权的, 养得起马匹,便用马拉车。
一般是普马, 战马是景朝的战略物资, 不敢当街拉车用的,皇帝盯得紧。
若是寻常百姓, 多数愿意买毛驴来用。
停车位就变成停驴位。
沈瑾聚精会神地看着周围,新鲜啊, 纯正古代的庙会!现代不管这种传统文化,许多地方早就没有庙会了, 更别说这么古色古香的。
沈瑾联想着,感觉景朝的商业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点像宋朝, 生机勃勃, 发展很快。
刚才一路上过来, 她掀开车帘子, 看见不少样式相似的驴车,里头往往坐着四五个穿短打衣裳的老百姓, 多的有六个,最少的也有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