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姐院子里传来一阵阵低声的泣语。
“我的以后就这样了,父王下定了决心, 我定是得嫁去国公府了。”
二小姐面如死灰,对未来的婚事, 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只求他是个理解人的,将来能相敬如宾罢了。”
二小姐性子文静, 除了时不时去西市的旧书店逛逛以外, 基本不出王府的大门。
对于未来这个所谓的夫君,认知来源几乎全都是由南北往来的商人带来的小道消息。
那些流通于楚州和都城之间做生意的跑商,为了赚钱方便, 在了解关于当地权贵人物的八卦方面,无人能敌。
其实很好理解, 用现代的话来说, 当资本的利益超过百分之三百时,它将践踏一切法律。
甚至还有一部分走商, 有自己的渠道,可以先他人一步获得重大隐秘信息。
这些南来北往的客商, 到了楚州,总会去东市的酒馆酒楼歇歇脚。
酒过三巡、兴致来了, 呼天扯地的聊八卦,许多事儿就从他们嘴里传进了楚州当地百姓的耳朵里。
府里外出的下人们在外头听了, 回来学舌给主子, 逗姑娘少爷开心, 以求得个赏钱。
或者偶尔王府里的主子们出去西市、北市逛逛, 也能从那些掌柜的、店家嘴里听到那么一两句。
所以在二小姐的印象中,国公府的次子, 就是一个混账。
若是她嫁过去,怕是熬不过几年。
看着小姐的眼泪如断线的珍珠一般,叶果的心也仿佛被人拧着。
“没事的,小姐,咱们是楚王府出嫁的,他国公府再厉害,也绕不过皇亲国戚去。”
这句话说的倒是有点霸气,不像是以往的叶果。
叶果对国公府的了解也没比二小姐多到哪里去,不过是假装强硬,强撑着安慰罢了。
楚州和都城远的很,快马加鞭,也要四天、五天才能赶到。
鞭长莫及,若是国公府真的做了点什么,在人家的地盘上,只手遮天。
一个落魄的王爷,又有几分可能还二小姐一个真相?
况且以楚王的个性,怕是还要反过来怪罪二小姐,没有担好这份联姻的责任。
叶果心里也清楚,此行凶多吉少。
但看着慌了神、快要碎掉的小姐,身为贴身的大丫鬟,她想为姑娘做点什么。
二姑娘的院子里愁云惨淡,王府其他人却各自浮动。
早在楚王命令大管家去通知二小姐的时候,‘国公府回信定亲’这个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咻的一声飞快地钻进了所有人的耳朵里。
可以说大管家前脚刚出正院书房的门,后脚这个消息就已经在下人们的嘴里传开了。
一时间,王府里的丫鬟婆子、小厮侍卫都在嚼舌根子。
“哎,你说二小姐真的会嫁到都城去吧?”
“肯定会吧。主子们都嫁得好,国公府今儿个回信了,看样子应当是了。”
“何止应当啊,那就是!要我说呀,二小姐就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享福的,一下子就嫁到了国公府。比大姑娘嫁的好多了。”
“唉呀,这次二小姐应该也要挑几个陪房吧。”
“你个老滑头,消息可真灵通,明天的梳妆选拔就会给二小姐挑人儿。”
“那梳妆选拔不是给大姑娘挑人吗?你这婆子净瞎说。”
王府的下人们,但凡有点心思奔前程去的,这时都躁动起来。
就连金嬷嬷,也急着和刘奶妈喝酒。
虽然她这把年纪了,肯定不会被大夫人挑去姑娘们的院子当陪嫁。
但她有瑾姐儿啊,说好了的,以后每个月孝敬她三两银子呢。
“姐姐,你告诉我些,我家瑾姐儿的本事你是知晓的,必定能中选,以后啊我让她天天来给您磕头。”
金嬷嬷脸皮厚,刚入夜便蹭过来,找刘奶妈吃酒。
在北市熟悉的老店里,砍价买了两碟子熟食,又肉疼地花了十几个铜板,打来一壶好酒水。
刘奶妈刚办完事儿,为了大夫人王氏的吩咐。跑了一天的北市。总算是把明天梳妆选拔的胭脂水粉凑齐了。
此时,累得躺在铺上,哎呦呦地直喘气。
心里想着喝点酒能舒坦一点,便使唤身边的小丫头开门,放了金嬷嬷进来。
两人都靠在铺上,吃的上头,脸庞红。
刘奶妈夹了一块儿卤豆腐干子塞进嘴里,这卤豆干是下酒的熟食小菜,便宜的很,几个铜板就能在北市的店里买一碟子。
碟子得自个儿带,店家是不提供的,如若要用店里的碟子,得花钱,一文钱一个。
“金妹儿啊,不是老姐姐我不告诉你,但凡主子这次没那么严,我透露些,也不成问题。”
刘奶妈的这声妹儿,只是场面话,表亲近之意,两人并没有真的姐妹关系,也没拜把子的意思。
这一次大夫人王氏估计是动真格的,想给女儿春娘寻摸个真正有本事的妆娘,盯选拔盯得紧。
虽然下头的婆子们仍然有空子钻,偷懒贪钱不成问题,但是私自透题,不敢的。
“哪能害姐姐呢,不透题,就说说主子们的喜好。瑾姐儿有真本事,那些人万万比不过的,明天一准儿能入大姑娘的眼。”
金嬷嬷积极的讨好着,她拿起桌子上的酒壶给刘奶妈把酒碗添满,又给自己倒了些,面上却有些不满,若是提前得了消息,瑾姐儿就完全不愁了,明天看谁人能阻碍她拿三两银子?
“你拿我当亲姐姐,我也拿你当好妹妹看待。今日个,我就给你透露点消息,别想着大姑娘的院子了,你家瑾姐儿没那个命。”
刘奶妈端起碗吃了口酒,咂咂嘴,又继续说:“大姑娘的妆娘其实早就定了,不用想了。这次选拔还会给二小姐寻摸一个,你家的瑾姐儿,若是真有本身,就早点换条路子吧,免得耽误喽。”
“都这个时候了,别想着大姑娘了,趁还有时间,赶紧想想法子,进二小姐的院子吧。二小姐也是有前程的人。跟着去那富贵繁华的都城里长长见识,将来若是放了身契,出来后,就是嫁个读书人也是使得的······”
听到这儿,金嬷嬷的酒都醒了三分,追着问道:
“老姐姐,从国公府里出来,真的能嫁读书人相公吗?”
在景朝底层老百姓的认知里,读书人都是有大学问、大前程的,很有地位,将来都是能封官加爵、住大宅子的。
像金嬷嬷这样伺候人的丫鬟婆子,若是在年轻的时候,有机会嫁给读书人当正头娘子,那就如同在现代买彩票中了一等大奖。
金嬷嬷火急火燎地问,使劲儿摇晃刘奶妈的身子,但刘奶妈已经吃醉了,絮絮叨叨、嘟嘟囔囔地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听也听不清。
眼瞅着再得不到什么了,金嬷嬷失望地左一步、右一步地晃晃荡荡回东角屋去了。
一进屋,都不等沈瑾说话,金嬷嬷就急着打听她在梳妆房学画妆学得怎么样,还拿她跟明天要参赛的其他四个人比较。
沈瑾一眼就瞧出了她的心思。
明天就是梳妆选拔,她这会儿要是跟养母说实话,肯定被/逼/着拿第一,去抢大姑娘的陪嫁位置。
这和她的计划完全背道而驰。
“我手艺学得一般般,实在是比不过其他人。”
她沈瑾是讲诚信的人,当初说好了不抢脂奴的,怎么能出尔反尔?再说了,非得争那第一干嘛呢,对她的救命计划又没帮助。
“都怪那宋赔钱货,不肯教你真本事。”
金嬷嬷说着说着,伤心地抹起眼泪。
她之前一直以为沈瑾能进大姑娘的院子当梳妆丫鬟,然后她能借这个势,在府里耍更大的威风。
毕竟大姑娘受宠、地位高,瑾姐儿若是跟着去了侯府,人人都会羡慕她。二小姐虽然也是正经的主子,嫁的还是国公府,比侯府高一级,但二小姐从来不讨王爷夫人的喜欢,将来怎样,还是个未知数呢。
现如今大姑娘的院子没戏了,二小姐的院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去成,去了有没有三两银子也不知道。
美梦破碎,这些日子一直畅想的好事儿,突然间没了,再加上吃醉了酒,金嬷嬷难受地哭的鼻涕眼泪混在一起。
沈瑾见她在屋里埋怨上了宋娘子,又哭得乱七八糟,无奈地捏了捏眉头。
讲道理都讲不通啊,只给人家送点礼,就指望人家把手艺全都教喽,怎么可能呀。
金嬷嬷趴在桌子上哭了一会儿,见女儿手艺比不过人家,刘奶妈又说了进大姑娘院子实在没戏,因为早已经内定了,便开始打起歪脑筋来。
‘今天太晚了,神仙菩萨都睡了,这个时候肯定会惹老天爷不喜,那就······那就明天早上!’
‘明天早上我一定......’
第29章 第 29 章
【死亡倒计时:第66天】
“快, 你个懒丫头,快起来。”
天还没亮,金嬷嬷就一呲溜地翻了个身爬起来, 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前些日子她去城外大庙里求来的符。
平时都是沈瑾先起。
金嬷嬷从来没有起的这么早过,更别说还如此的有精神。
她宝贝似的把这张符纸捏在手里, 回过身,看见沈瑾还在睡觉, 气不打一处来。
一两个大跨步上前, 粗糙的大手掌,冷不丁地一下子就掀开了被褥。
瞬间灌进来的冷气冻了沈瑾好一个哆嗦。
睡意一点都不剩。
“娘,你做什么?!”沈瑾这具身体还在恢复期, 突然被折腾醒,心脏都蹦蹦跳得直疼。
沈瑾又惊又怒、还有点疑惑。纳闷地暗想:今日个太阳打西边出来啦?
金嬷嬷怎么回事?
“大庙里的菩萨很灵的, 别人都说这个符纸灵验的快, 来,你戴上。待会儿就戴着菩萨给的符纸去比赛啊!”
金嬷嬷完全不理会沈瑾惊讶疑惑的表情。直愣愣地伸手就把符纸往沈瑾脖子上挂。
佛道两教在景朝都算盛行。
无论是达官贵人, 还是乞丐闲汉,有事儿没事儿都喜欢去庙里拜拜。
当今天子, 也默许了两教的发展壮大。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宗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化民众、维持社会稳定的工具。
上行下效, 景朝迷信的人就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