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太后被沈氏压制是几十年,总算是能出一口浊气,自然得意。
梁太后朝站在前面的温氏看了一眼,桃夭柳媚,腰肢纤细盈盈一握,胸口那处丰盈有余。昨晚刚从古禅寺回来皇帝又去了她那里,这男人一旦开了荤便有些贪,等新鲜劲过了,往后便不能只寻着一味的吃。
梁太后靠着软枕,有些感叹:“来这行宫也快两个月了吧。”
淑太妃附和道:“娘娘不说,嫔妾都未察觉过了这么久。这行宫的日子太过逍遥了。”
梁太后笑了笑,“只怕要打断你的逍遥日子了。后日便要启程回京城,你们这两日准备准备。有什么想游玩的地方再多去会。”
淑太妃惊疑,以前先帝来行宫这边几乎要住上大半年,来往的奏折都送到行宫这边处理。到入冬了才回京城,这次陛下出行怎么这么快就回去了?
其余的女眷们也觉得这个消息很突然,但都等着梁太后解惑。
梁太后享受这种优越感,她缓缓道:“边境与陈国休战了,陈国那边派了使节团过来献上议和书,这等大事陛下和哀家都要回宫才行。”
淑太妃反应过来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呀,恭贺太后娘娘,咱们大周国运昌隆,福泽延绵。”
随即众人纷纷同声:“恭贺太后娘娘,大周国运昌隆,福泽延绵。”
梁太后神采焕发,甚是满意。
卫国公夫人笑眼盈盈:“这等盛事,回了京城后岂不是又能热闹一番。”
“这陈国的使节团不知道会带些什么珍稀贵重宝物献上。”广恩伯夫人也是个爱凑热闹的,对于陈国使节团过来很是有兴趣。
也有其他人夫人道:“宫里的宴会少不了要几场罢。”
“这等热闹,还要太后娘娘领着我等好好见识一番。”
梁太后听得心里舒坦,于是爽快地告诉众人:“陈国的使节团由他们的三皇子带队,说是还带了他的姐妹过来。这次来的人不少,哀家也可以看看陈国有些什么才艺拿来展示。”
众人皆吃惊于这次陈国派出的人选和规模。尤其是里面居然还有公主。
此时温眠感觉到有若有若无的视线往她这边看过来。她不知是何意,只当做未察觉。
梁太后跟女眷们说了一会话有些累了,便点了魏少莹留下来,让其他人都先回去了。
温眠和女眷们陆续从景福殿离开,几位夫人和贵女们向温眠辞别后,往另一个方向而去。
这些勋贵夫人们心里想着虽温氏封为妃位暂得圣宠,可到底是长在宫外,见识不及人,对于很多事都不了解,没有听出梁太后的弦外之音。又见梁太后的态度,对这位温氏也不太满意,要不然也不会独独留下护国公之女伺膳。等回了京城后,这温氏的日子可没有在行宫这般如意了。
温眠和淑太妃、淳安公主同路,淑太妃见没了旁人便开口道:“阿眠,在古禅寺多亏你帮本宫看着淳安。她这性子也太会闯祸了。”
淳安公主站在淑太妃身后朝温眠做了个口型,“皇兄。”
温眠心神领会,原来晚上去山上找天池的事情没有瞒过淑太妃,陛下派人去说了。看淳安公主今日这般安静少言,应是被淑太妃训了。
温眠:“太妃娘娘言重了。我家沅沅这两天也给太妃娘娘添麻烦了。”
“你那孩子玉雪可爱,那般的乖巧本宫喜欢还来不及。不像淳安自己犯错便罢了,还把你给牵扯进来。幸好是没出什么事,等回了京城得好好拘一拘她这个性子才行。”
淑太妃说完都无奈地摇头。
淳安公主自知理亏,这会也不敢争辩。
淑太妃见温眠安抚地看向淳安,她心里头犹豫要不要说的话,决定还是提点一声。
“阿眠,我想问句唐突话。不知沅沅那孩子,陛下有没有见过?”
温眠微怔,看出淑太妃眼中的关心,她轻轻地摇了摇头,低声道:“还未有机会……”
这其实也是她的心事,贺姑姑在陛下来到漪兰殿时都会带着孩子避开。
陛下他也没有说过要看着孩子。
所以沅沅虽然有着公主的头衔,却还未跟陛下见过。
淑太妃懂温眠的难处,这也是人之常情。她和亡夫的女儿,若出现在陛下面前不是在提醒他温眠曾经嫁过还给别的男人生过孩子。虽然是事实,可毕竟要避讳点。男人在这种事情上并不是那么的大度。尤其陛下大权在握,享拥天下,他心里头想着什么更是难以捉摸。
淑太妃隐晦的看了眼温眠的肚子,“阿眠,这话原本不该由我来说。可,你与我们母女也算投缘,我便也不顾及其他了。”
温眠点了点头,“淑太妃愿意教诲,是我之幸,但说无妨。”
淑太妃:“阿眠,你需早些怀上陛下的孩子才是。”
温眠抿着唇还未说话,淳安公主嗔怪道:“母妃,你怎么也在催。阿眠被封妃这才多久啊,哪有这么快的啊……”
淑太妃厉色斥道:“你懂什么。阿眠处境跟你不一样!”温眠处境要艰难太多了,可惜这种事都爱莫能助,只能多提点。
淳安公主很少被淑太妃这般疾言厉色,被吓得不敢出声。
淑太妃没有管她,而是看着温眠继续道:“方才太后娘娘说陈国来的使节团由陈国三皇子带队,而且里面会有他的姐妹。那就意味着陈国的公主也会来。听说这位三皇子有位倾国倾城的妹妹端柔公主,不知道是不是来的这位。一般这种情况下过来的公主极有可能送过来和亲。我想,到时候太后娘娘会趁着这个时机让陛下大封后宫,给那些秀女们名分。”
还有一句话她未说,后位的人选只怕前朝大臣和太后们也会催着陛下定下来。
淑太妃握住温眠的手,“阿眠,你若有个陛下的孩子,那你在后宫的地位才能稳固扎根。”只要不犯大错,即便是未来没有宠,但养育了皇嗣能富贵荣华的过一生。就如同她一般。
她在先帝后宫看得太多,盛宠之下赐予你荣耀,受宠时能惠及你的女儿,若是往后盛宠不再了呢?那便成为心头刺。只有拥有了相连的血脉,看着那皇嗣的份上,兴许就没那么计较了。
帝王的心啊,可是天底下最难猜透的。
—
留在景福殿的魏少莹伺候梁太后用了早膳。
梁太后很是满意,“还是你细心懂事,那温氏还是太木讷了。”
魏少莹掩唇一笑,“娘娘谬赞,臣女不过是有父亲的提醒,才能知道娘娘喜欢食物。”
梁太后神色微微一凝,这时风风火火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瑞王姗姗来迟,气喘吁吁的说:“给母后请安。”
梁太后缓了神,她自然不会责怪自己的小儿子,让瑞王到身前来,“怎跑的这么急,摔着了怎么办。你身边奴才怎么伺候的!”
瑞王无所谓的说:“他们又管不着本王,母后我饿了。”
梁太后皱着眉,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像谁。她挥了挥手,让张嬷嬷带瑞王去用早膳。
魏少莹见梁太后眼神一直注视着瑞王,她笑着道:“瑞王殿下聪慧敏捷,娘娘放心罢。”
梁太后失笑:“这孩子就是让人不省心。”
魏少莹:“小孩子都是这般。”她忽然又小心地问道:“娘娘可有见过温妃娘娘的女儿?臣女听宫女们都唤她小公主呢。”
梁太后眼中闪过一丝不喜,“有什么可见的,又不是皇家的血脉。”说起这个她就来气,萧元炽给温氏妃位就算了,还让温氏的那个孩子有了公主的头衔,真真是让人心堵。
魏少莹浅笑道:“娘娘,那到底是沾了皇家的福气,娘娘您又是这般的菩萨心肠,有机会不妨见见。”若是不见见,又怎会知道这个是沈家的种呢。以后真相揭开时,梁太后的怒火便会让温氏承受不住。
第63章 不如朕送她场造化
从建章行宫出发十日的路程众人安安稳稳达到京城,比起去时候的凶险,这回程一路太平。
两宫太后车驾和一些女眷马车直接往宫中驶去。
温眠这边则由一队羽林卫开道,前往云阳侯府。
汪任安排的八个大宫女和一干小太监也都紧跟在马车后面,随后的太监们押运装着各种名贵之物的箱笼。
这等阵仗,周围的百姓都驻足相望,不敢靠近羽林卫清道的那个方向,人群中开始低声议论。
“那是凤鸾车架吧?听说是只有宫里的娘娘才能坐的,这是哪位太妃娘娘出宫省亲吗?”
“什么太妃娘娘,这可是陛下最新封的温妃娘娘,云阳侯府走大运了。”
“老兄哪里来的消息啊,咱们陛下不是还没大选吗?何时封了娘娘啊?”
被问及的男子,脸上掩不住的得意,喝了几两烧酒就管不住嘴了,“这消息啊早在贵人圈里传遍了,但凡有点门路的都知道了。我听我那在侯府当差的表姨妈家亲戚说过,那位温妃娘娘可是二嫁之身呢……”
“嚯!!!竟是如此?”
围着的人惊呼出声,不敢置信,这二嫁之身还能成为宫里的娘娘?
那声嚷嚷之后,不知从哪里出来的一行侍卫拨开人群,将正在享受被注目的男子反剪双手拿下,直接带走。
带头的侍卫看着笑盈盈地看着吓退的人群,“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不然这就是下场。”
众人心里回过味来,知道了那人说的是真,但也不能再大庭广众之下妄议。
远处的一辆不起的马车上,有人看完这一幕将帘子放了下来。
一道悦耳的女声响起:“三皇兄,看来那些传言果真如此。”
马车内端坐着的俊秀年轻男子笑着道:“怎么?皇妹是担心了?还是说对你的容貌不自信了?”
女子伸出纤纤玉指拨动一下桌上的棋子,她也轻笑了一声,“若是那周国的皇帝真喜好妇人,我们不是还有表姐么。”
说着目光往身后一瞥,在马上的另一端坐着一位妇人打扮的丰盈美人,看起来二十出头神态中带着丝丝怯弱。
三皇子也看了过去,见表姐眼神闪躲的低下头,他朗声一笑,“端柔何必自谦,只要见过你的男人哪个又不为你痴迷。即便是周国的皇帝也不例外。”
端柔公主抿唇一笑。
—
云阳侯府主子们从接到温眠被封妃的消息后便一直在做准备,为的就是她回来省亲的这一天。
天还未亮从上至下,严阵以待。
大门打开,以迎鸾辇。
有品级诰命的姜老夫人和云阳侯夫人徐氏都穿上诰命服。其余的女眷也都穿着整齐的站在老夫人和徐氏的身后。就连孙辈的小孩子都被叫了起来,规规矩矩地站好。
至于云阳侯温容嵩此时早已换上官服,敛了敛袖摆,一脸沉静的站在门口,眼中透出的那丝兴奋喜悦泄露了他的一直强忍着的情绪。
他做梦都想不到那个被他视为无用,累及家族名声的女儿,竟然一朝封了妃位。
云阳侯不禁朝身后那安静无声的女眷看了一眼,心里不由埋怨起当初她们对温眠怠慢,尤其是徐氏,还一心想把温眠远嫁。
若真让那愚妇成了,岂不是把云阳侯府大好的前程给毁了?
徐氏跟温容嵩做夫妻几十年怎会不知他心里所想,当初她所做的可没有瞒着他,都是他默许的。这会温眠飞上枝头了,便反过来独独怪她?若是温眠心里有怨,同样不会少了他这个不闻不问的父亲。
徐氏心里堵的慌,又隐隐担忧。
此时有阵阵铃铛声传来,羽林卫开道,太监宫女们拥簇着鸾辇缓缓驶来。
鸾辇停了下来,宫女上前揭开轿帘,马车里头先出来一位秀丽的宫女,她侧过身子,伸出手去扶里面的人,一双白玉柔荑搭了上来,润如羊脂。鬓若浓云,霞裙月帔,眼如秋水,如海棠醉日。
举手投足之间轻盈中带着从容,款款而来。
徐氏愣住了,不禁想到了当初温眠刚入京时,从角门而入,只派了一个婆子去接她。那时她跟着婆子来拜见她时,温眠神色仓皇不安,娇弱可怜,跟如今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不容她再多想,随着太监高诵,云阳侯府众人纷纷跪了下来:“臣\臣妇拜见温妃娘娘,温妃娘娘万福。”
温眠上前将年迈的姜老夫人扶了起来,对云阳侯等人道:“父亲、太太大家都请起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