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公主好奇,“你许的什么愿?”
温眠浅笑摇头,“说出来就不灵了。”
淳安公主不信,“母妃让我小声说出来,菩萨才能听的更清楚。”
淳安又开始把自己心愿念了一遍重新摇签。
温眠淡笑不语,她抬头看着慈眉善目的菩萨,心里想着,一愿女儿平安健康长大,二愿…愿陛下的眼睛早些好起来,三愿……
三愿…她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
她看着在虔诚摇签的淳安公主能如此坦诚的说出自己的心愿,有种说不出来的羡慕。
她的如意郎君……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如果她小时候没有走失,跟姐妹们一样在侯府长大,也会有一天跟着长辈去到寺庙求姻缘签,她会期许怎样的郎君呢,是温柔体贴、风度翩翩,还是才华卓越?
那些设想就如同雾霭一般朦胧,兀地一双狭长的双眸闯进了她脑海之中,那眼睛乌沉似深渊。
温眠吓得一个激灵。
与此同时,淳安公主惊呼一声,“啊!终于摇出来了!”
淳安公主将掉落在地上的竹签捡了起来,念着上面写的字迹,“第三十二签。”
淳安公主拿着这支签合十双手,开始准备问卦了,三问菩萨,是否是这支签,若是这支,赐下圣卦。
温眠静静地看着淳安公主连掷了两次圣卦,她的心还为刚刚闪神心有余悸,即便是她真的从未走失,也不敢生出那般妄想。
“好了,总算确定是这支签了。阿眠,我要去找僧人给我解签,你去吗?”
淳安公主和温眠一道走出观音殿,一边问她。
温眠看着不断有命妇和年轻贵女们进出的观音殿,她笑着道:“我在外面等你吧。”她想,这签让公主自己先听僧人解签,若是好签她自然会欢喜分享,若是不是期许的,也怕公主不自在。
淳安点了点头,“那我快去快回。”
温眠在原地四处看了看,观音殿的两边都是一个个大小佛堂连在一起。
她看到对面有一处佛堂,那庙宇里点了许多的灯,看起来跟其他的佛殿不一样。
温眠朝身边的宫女问道:“那是什么佛殿?”
宫女躬身道:“回温妃娘娘,那是长明殿,是给死去的亲人点长明灯的地方。”
“长明灯。”温眠喃喃。
温眠心有所想,祭奠亲人,给逝去之人点一盏长灯。她未让宫女跟着,独自踏入了长明殿。
殿内没有沙弥僧人,靠近门口处摆了一张小桌,桌上放着笔墨纸张和灯盏。
纸上写上已逝亲人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再和长灯一起供上。
温眠提笔写下两张纸条,拿上两盏长灯。
一个是她的生母,一个是她的亡夫。
当她拿着东西走到供奉台时,那里已经站了一个人在点灯,那人听到动静抬眼朝温眠的方向看了过去,露出惊诧了神情,“温妃娘娘。”
温眠每次看到他都会有几分恍惚,那张脸太过于熟悉,尤其是在这个祭奠逝者点满长灯的地方。
温眠点了点头,“沈世子。”
沈南则沉默地看着她将一盏灯供奉摆好,又拿起另一盏灯准备点燃。他忍不住问道:“娘娘也是来给阿舟点长灯的吗?”
温眠看着那一簇小火焰摇曳着,她的声音有种说不出的难过,“其实,他不叫阿舟,他叫江昭,江水迢迢,日月昭昭。”
—
站在佛堂外面的宫女们见到圣驾过来,纷纷行礼。
萧元炽随口问道:“你们娘娘和公主呢?”
宫女答道:“回陛下,温妃娘娘去了长明殿,公主殿下去解签了。”
萧元炽朝长明殿的方向看了一眼,挥退了宫人。
第57章 何尝不是在说他自己。……
佛堂静谧,只看到满室一盏盏的长灯无声的轻摇。
沈南则半晌说不出一个字。
那份愧疚和难堪几近要将他击溃。
“是沈家对不起他,也…也对不住你和孩子。”沈南则的声音充满了苦涩。
温眠小心的将长明灯放好,她侧过头看向沈世子。一直以来沈世子都是那般的光风霁月,从容不迫,此时是那般的失魂落魄,神色悲戚。
她回想起来幼时的记忆她被先帝点名举着玉环给五皇子试箭,他挺身而出代替她试箭。也是因此,幼时的她记住了他的善意,才会在被拐失忆后看到长得一模一样的夫君潜意识里有了孤注一掷的求助之心。
她还记得第一次她忍不住问他是否去过江南时的那种冷淡和警惕。后来屡次受到他的照顾和相助。
不可否认,沈世子是一个好人。但也是一个背负太多的好人。
“沈世子,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温眠心里一直有个疑问,沈世子怎么知道她们母女的存在,当初她是在夫君离开后,才发现自己怀孕了。沈世子又是在何时确定了她们母女和沈家的关系。
沈南则自然听懂了她话里的意思,他神情复杂:“我去了江南处理阿舟的后事,他放心不下你,让我好好照顾你。我是后来派人去找你时,才知道出了变故,探访到曾经伺候过你的人才知道了你怀了孕。一开始也不确定是你,直到你主动问我是否去过江南开始,慢慢地确定了下来。”
他终究还是将手札一事隐瞒了下来。
“我深感愧疚,未能做到阿舟所期望的。也让你和孩子受到了委屈。”
温眠看向那盏为夫君点的长灯,她那时以为夫君真的要抛下她离开,紧紧地握住一根救命草。不曾料到他在弥留之际还在为她打算。
温眠泪水无声的滑落。
萧元炽走到佛堂门前,看到无数盏长灯前温眠的背影,她正用帕子拭泪,而刚刚从另一道门离去的身影是他的臣子沈南则。
在这个一瞬间,萧元炽觉得自己被灯火映着的脸怕是如恶鬼般狰狞,也或许一如既往的面无表情,那些不过是幻象。
他想到自己曾经对温眠说过的一句话,“温夫人,这世间,很难得偿所愿。”
这句话何尝不是在说他自己。
呵,倒是朕棒打鸳鸯了。
—
温眠独自在佛堂待了一阵,待她收拾好情绪走了出去,正好见到淳安公主寻了过来。
“阿眠,你怎么来这边了?”淳安公主好奇的朝长明灯殿里探了探。瞧着里面满室的灯火看着有点渗人。
温眠声音有些闷,“我去给我生母点了一盏长灯。”
淳安公主这想起来温眠好像出生后不久生母就早逝了,她安慰的握住温眠的手拍了拍。
温眠:“我没事,只是尽上一份心意。”
她不想让淳安公主也被这种哀伤的情绪影响,她挽住淳安公主的手往别处走,一边问她,“淳安你去解签怎么样了?”
淳安公主一想到自己求的签,有些沮丧,正想找人倾诉:“解签的老和尚说这是中平签。”
说着便把取到的签文递给温眠,“喏,你看,上面这么写的。”
温眠接过一看,上头写着:“前程杳杳定无疑,石中藏玉有谁知;一朝良匠分明剖,始觅其中碧玉奇。”
“老和尚说什么要我自己慧眼识珠,不要被表象障目,方能找到真命天子。是不是我许的愿菩萨没有完全答应?”
“不一定,这签文只是说,石中藏玉,鲜少有人能够知道,若好好了解一番,便知道内里的温润。让公主莫心急,要好好分辨,定能找到如意郎君。”温眠觉得这个签虽是中平签,但破石见玉之象是为吉也。
淳安公主听了后想了想,叹息一声,将那签文重新收好。
两人各自怀着心事在寺庙里顺着一个又一个的佛殿走了走,淳安看到不远处有一凉亭,便拉着温眠坐着去休息。
寺庙建在半山处,并不高。站在凉亭里往下看,能看到山下的风景。
淳安朝那边张望,“咦,山脚下也还有个佛堂吗?看似有些百姓在排队,这是在施粥吗?”按理说皇家出行,重兵把守的寺庙不会让平民百姓进出,即便是在山脚下。
温眠也朝那边看过去,有一处佛堂由羽林卫隔开,有一些百姓在出入。她看着不太像是施粥,排队的人并不是太多,手里拿碗盆的少,从佛堂里出来似乎是抱着什么东西。
这时手捧着草药的经过的沙弥听到到贵人正在议论山下的佛堂,便停下脚步,朝贵人施了个佛礼,“回檀越,山下的是药王庙,每逢十五寺庙会施药赠药,也有病重之人到寺庙求药签药方治病。”
淳安公主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难怪那一处寺庙会让百姓出入,应是皇兄格外开恩了。
温眠心中一动,向沙弥问道:“这般善行,寺庙的药量需求很大吧。”
沙弥道:“回檀越,方丈说本寺深受皇恩,受众多香火,会拿出大半善银出来购置药材,山上也让小僧们种上了不少药材。”
沙弥兴许年纪还小,忍不住又加了一句:“本寺后山上长起来的药材,要比别处的更有药效。”
温眠笑着道:“果然大师慈悲为怀。不知小师傅可有听说过优昙花这一味药材?”
沙弥诧异地抬起头,没想到这位贵人会问起优昙花。
他道:“小僧曾听师叔提起过十几年前曾出现过优昙花,但自那次之后就没有人再见过。优昙花只有有缘人才能遇到。”
温眠原本只是听说这寺庙山上有种药材,有想到以前老大夫曾提过优昙花是有佛性的花,才会忍不住问上一句。没想到,这古禅寺真的出现过。
沙弥离开后,淳安公主问道:“阿眠,你问优昙花做什么?这似乎像是佛经上的花吧?”
温眠笑了笑,“嗯,好奇罢了。”
—
沈南则从长明殿的西门出来后,便察觉在暗处似乎有人在跟着他。他不动声色的朝观音殿走去,遇过来的沈南玥等人会面。
沈南玥见哥哥上次将她狠狠训了一顿后,还是过来了,才稍稍安心些。她也知道那天是她连日紧绷情绪失控之下失言了。她也后悔当时那么冲动。也是第一次见到那么严肃生气的哥哥。她心里的猜想不由动摇,难道真是她误会了,想错了?
这会沈南玥小心翼翼地问:“哥哥,这会人少些了,你陪着我们一起去观音殿吧?”
沈南则看向沈南玥结伴同行的几个姑娘,这里面没有母亲先前看好的张首辅家的女儿和吏部尚书家的女儿。母亲被提前遣回京城,虽然她被剥夺诰命的消息没有流传出去,单提前被遣返回京就能让那些老狐狸揣摩圣意了小心行事了,不会将他们的女儿卷进来。
让他意外的是平西侯家的那位姑娘竟然还在。
他与她们见礼后对沈南玥道:“你们先进去求签,我等会再进去。”
沈南玥知道哥哥是在避嫌,不过他现在愿意陪她们过去就已经很好了。便与几位姑娘一道先踏进观音殿。
殿外的沈南则将小厮严明唤到身前低声道:“似乎有人在盯我的行踪,别打草惊蛇,去查一查到底怎么回事。”
严明心中一惊,谨慎地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