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架空,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秘方_分节阅读_第190节
小说作者:八条看雪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62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20:13:19
  早已升起的太阳烘烤着她的肩膀和后背,她坐起身来,转头望向远方。
  漆黑的湖水再次变成翠蓝色,只是远处的天色瞧着没有前两日明朗,云从东北方向飘来,就要来到九皋上空。
  昨夜宿在湖边的黄姑子们已各自收拾好行囊,挑着小担子往湖边码头的方向而去。在那里,这些江湖生意人将会分作两拨,一拨带着铜板金银撑船离去,只等来年出山再战。另一拨则要“秣兵历马”,准备今夜的最后一搏。
  秦九叶知道,她必须要做出选择了。
  昨夜生起的火堆已经彻底熄灭,许秋迟给她的那身襦裙小衫也被烘烤干燥,她小心将那身昂贵的衣衫从枯枝搭起的架子上取下、用艾草熏了熏,又从背篓里取出一张先前晾晒药草用的桑皮纸,纠结一番后,将那衣衫小心用纸包起来。
  这桑皮纸她用得很小心,因反复折叠铺开而布满褶皱。若非怕弄脏了那身衣裳,即便是这样一张纸,她平日里也是舍不得铺张浪费的。
  罢了,看在昨夜对方请了她的一桌好酒好菜的份上,她便免了这笔苍蝇账。
  想到此处,她又从随身行囊里临时抓了几副清热去火的药一并包了进去,一边想着对方打开这纸包时的反应,一边乐呵呵地将那身衣裙抖落开,准备重新叠了平整,冷不丁却有一样东西掉了出来。
  那是一方帕子,因泡了水又被塞在衣衫夹层中一整夜,已变成皱巴巴的一团。
  秦九叶顿了顿,才俯身将那帕子捡起,放在手中展开的一瞬间,整个人不由得一愣。
  那是九皋一带家家都有的粗绵帕子,只是帕子上绣的纹样有些奇怪,似花非花、似兰非兰,倒像是道边最常见的那种小草。
  草是随处可见的草,但整个九皋城应当没有几个人会将小草当作纹样绣在帕子上。
  除了她自己。
  可她却全然不记得曾将这帕子带在身上。
  秦九叶努力回想起昨夜的事,当时她被打翻的酒盏弄脏衣裙后,那位丁先生曾递给过她一块帕子,她不好推拒,接过擦了擦后便顺手收了起来,也没来得及细瞧,是以怎么也想不到这帕子竟会同自己的帕子一模一样。
  不,这应当就是她的帕子。
  这绣了小草的帕子她本有两条,一条曾带去了宝蜃楼,混乱中被李樵捡走又带了回来,而另一条似乎是在更早之前便被她弄丢了。
  可是什么时候丢的?在哪丢的?又为何会被对方捡了去?
  秦九叶全无头绪。
  原地枯坐了片刻,一阵突如其来的肠鸣将她从沉思中拉了出来。
  昨夜花船上的佳肴已消耗殆尽,舢板上存的干粮也在昨夜那场“救急”中不慎落入湖中,秦九叶叹口气,利落收拾好行李,向不远处的黄泥湾码头走去。
  这黄泥湾码头是九皋一带最老的几处鱼获码头之一,百年前便有渔人聚集在此,附近村庄也大都是渔村变迁而来。
  九皋一带盛产鱼鲜,九皋人的嘴自然也就更挑剔些,久而久之,鱼贩都会将新鲜鱼获装进鱼篓沉在船边,待有人上前询价交易才会跳入水中将鱼篓提起,码头生意最红火之时,百余艘渔船挤在一处,在浅水处叫卖鱼鲜的人都将水搅黄了,这才得了黄泥湾的称号。
  只是尽管人气兴旺,黄泥湾码头到底不比城中那几处官家码头。近几年附近又江河泛滥,下游常有泥沙淤积,黄泥湾便真成了“黄泥湾”,出入码头的船只稍大些便不敢停靠,倒是聚集了不少纤夫和茶棚小贩,就等那些不熟悉的外地船只在此中招吃亏,便可顺手捞些油水。
  秦九叶还未走近,远远便已听到那熟悉的号子声。
  远方驶来一艘货船,停靠后一众船工苦力便挑着货、喊着号子下船来。他们将被汗液反复浸透的衣衫绑在腰间,磨出茧子的肩膀稳稳抗起那粗糙的挑杆,每根脚趾头都在用力抓牢脚底板下被压得扁平的草鞋,不管那杆上挑了多沉的货物,那码头栈道又多么拥挤曲折,他们总能将肩上的东西妥帖地送到地方。
  跟着这些人光顾码头,一般不会被当做肥羊去宰,秦九叶正要起身跟上,下一刻目光却顿住了。
  那一众挑夫苦力的最后,走着个须发斑白的老头,含着胸、窝着腰,瞧着像是半截要被压断的老核桃树,身上的担子却不比前面那些年轻人看着轻。
  秦九叶顾不得背上东倒西歪的破筐,跌跌撞撞地跑了过去。
  “阿翁?”
  她哑着嗓子喊了一声,那挑担子的老翁终于停下脚步、逆着晨光向她望过来。
  秦九叶脚下步子越来越快,几乎是一溜烟地跑到对方跟前,气喘吁吁地问道。
  “阿翁怎会在这?莫不是特意来寻我的……”
  “谁来寻你?顺路罢了。”
  嘴上虽不打算服软,但见她迎上来的一刻,秦三友的脸上还是有遮掩不住的笑。但他随即看清了她那颗凌乱的脑袋,不由得又板起脸来。
  “披头散发、不修边幅,像什么样子?我不是将舢板借你了吗?宿在船上也好过一个人睡在外面……”
  那条饱受各方大侠摧残的老舢板仿佛就在眼前,秦九叶不等对方说完,一头便扎进了秦三友怀里,在对方那件洗得发白的罩衫上抹了抹并不存在的鼻涕和眼泪。
  “还是阿翁最好……”
  秦三友显然有些没料到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愣了片刻才有些迟缓地拍了拍她的后背,语气虽还带着埋怨,声音不自觉地放轻了些。
  “怎么了这是?莫不是又被人骗了银子?”
  秦三友自认还是非常了解秦九叶的。秦九叶刚到丁翁村没多久后曾被人骗过一次银子,为此不吃不喝了整整三日,他也跟着揪心许久。所以在他的认知中,天塌下来也不外乎就丢银子这件事对秦九叶来说最严重,除此之外,都可算作浮云。
  秦三友的关切一如既往地并没有放对位置,但昨日种种在心口难开,秦九叶只能闷声回道。
  “是,被骗了银子。”
  许是见她实在难过,秦三友破天荒没有唠叨她,只摇头叹道。
  “这是老天在敲打你要见好就收,你藏在果然居那点身家攒了这么久,到底还差多少?实在不行就别攒了……”
  “那怎么行?半途而废,不是我的行事作风。”
  她飞快说完这一句后才意识到,在自己尚未察觉的时候,她其实早已做出了那个决定。
  她就是这么个性子,从前拼尽全力地活着,眼下也会拼尽全力在这条自己选择的路上走下去。
  秦九叶抬起头来,神色已恢复如常。
  “阿翁既是来寻我的,肯定带了好吃的。”
  她边说边将目光投向秦三友背后那只破旧的老竹筐上。
  小的时候,秦三友每次出远门归来,她和金宝都会流着鼻涕凑上前去,充满期待地看着那只竹筐,秦三友会从那里面拿出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吃食和小玩意,他们总要哄抢一番,然后叽叽喳喳地闹上一整天。
  如今她已长大成人、自立门户,家中米缸也换她来填,往日情景不知为何却在此刻再次浮现,秦九叶心下一暖,笑嘻嘻去捞秦三友背后藏着的那只竹筐。
  “别藏了,我都瞧见了。”
  秦三友撇撇嘴,半推半就地将背上的破竹筐卸下来,从里面掏出两个荷叶包,一包里包着些还温热的青艾糕,一包里是些有些焦糊的米锅巴。
  “为督护做事有什么好?连口热饭也吃不上。”
  秦九叶拆开荷叶包,将那青艾糕三两下塞进嘴里,鼓着两腮含糊道。
  “只怕他自己也顾不上吃饭,又哪里管得了旁人?”
  她说完这一句,便继续狼吞虎咽地吃起东西来。秦三友破天荒地没有再唠叨些什么,只为她递了递水,末了见她吃得急了,便伸出手拍着她的后背。
  她八岁离乡学医时还是个孩子,回来时便已是个大人模样了。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拍着她的背、安抚她了,此时不由自主地做出来,生疏之余也令他有些恍惚,恍惚间回到了他刚将她捡回绥清的那段日子……
  “阿翁?”
  秦三友回过神,发现秦九叶正有些奇怪地望着自己。
  他连忙收回了手,有些烦躁地搓了搓脸。
  “又怎么了?”
  秦九叶只当对方最近耳朵越发不好使了,咽下嘴里最后一块糕,将方才问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我刚刚问阿翁,可有听闻过居巢那边的事?”
  她虽自小在绥清长大,但八岁便拜师赣庾、孤身离乡了,对潜云山那边的事了解的不多。
  可秦三友就不一样了,小时候她听杨姨说起过,说秦家应当和司徒家是同乡,都是地道绥清人。绥清与居巢不过一道山脉之隔,山那头的事,山这头的人应当多少都有听闻过一些吧?
  这本不是个难回答的问题,知道便说些,不知道便说不知道。
  然而不知为何,秦三友的面色却突然变得有些沉默起来,许久才闷声问道。
  “你问这个做什么?”
  秦九叶停顿片刻,还是决定如实相告。
  “也没什么,就是翻到些关于那地界的故事传说,虽都是些怪异乱神的闲笔,但似乎同我最近在查的事有关。阿翁年轻的时候跟着军队走南闯北,可有听闻过那二十二年前的居巢战役?我发现从那时起,居巢的事便少有人记载了,而且那黑月军似乎也是……”
  秦三友蓦地抬起头,声音变得有些生硬。
  “邱家的事,你还是少掺和的好。”
  她不过是跟着查案罢了,怎么就成了掺和邱家的事了?
  秦九叶觉得秦三友的话有些莫名其妙,但她今日不想争吵,便没有像往日一样顶上几句,想着对方许是又要旧事重提、不想自己趟这摊浑水,既不愿意多说,她便不再追问。
  可秦三友显然并不满意她的反应,见她不做声,又有些着急的开口道。
  “我同你说的,你可听进去了?”
  “听进去了,听进去了。”秦九叶求饶似地应了两声,又将目光投向对方那两条罗圈腿,恰到好处地转移话题道,“我的护膝,阿翁戴得可还舒服?”
  絮叨的话尽数咽了回去,秦三友的脸色果然缓和了些,一边伸手扯了扯袴腿,一边嘟嘟囔囔地低下头去。
  “你顾好你自己就行,别总是操心这些没用的事。”
  秦九叶得逞般笑笑,目光掠过远方那随天色亮起的湖面。
  眼下的黄泥湾码头不比平日,也算得上半个江湖地界,而许是因为她与秦三友徘徊太久,湖边那几个撑船的黄姑子正贼眉鼠眼地望了过来,不知当中是否有人已认出她便是这几日同他们抢生意的那个“生面孔”。
  秦九叶脸上的笑淡了些,作势抬头望了望天色。
  “好不容易晴了几日,我瞧着这马上是要变天了。落雨生意也不好做,阿翁还是早点回村子,不要在城外徘徊了。”
  秦三友闻言当即又要吹胡子瞪眼起来。
  “嫌我烦?这么快便要赶我走?”
  秦九叶不急不恼,只拎起对方的破筐兀自向道边走去,边走边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得回去帮我盯着点金宝啊。我这掌柜的抽不开身看顾药堂,心下又实在放心不下,便只能依仗阿翁了。”
  秦三友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些。
  “罢了罢了,这便回去了。”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越发不能忍受自己看起来老迈且无用。秦九叶显然看透了这一层,所以才能三言两语将对方情绪安抚下来。
  目送秦三友沿着小路向远处走去,秦九叶突然想起什么,随口问道。
  “话说阿翁怎么知道我在这?”
  秦三友的身影一顿,随即侧过头简短道。
  “谁知道你在哪?我都说了,凑巧罢了。”
  对方说完,脚步下倒腾得更快了,挑着担子消失在陌上扬起的尘土之中。
  秦九叶怔怔望着那心虚远去的身影,低头看了看那包似乎被反复拆开又包起的米锅巴,心下突然便明白了什么。
  前些天她借了舢板从丁翁村离开的时候,秦三友曾问过她这几日会在哪里落脚。她当时满心都是那秘方谜团,又急着赶路,只匆匆答了句:反正是璃心湖边上,许是黄泥湾附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0页  当前第1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0/3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秘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