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老太这是承认了,对吧?
围观的老百姓也气得指指点点:
“原来关春玲是被寄养的啊!那也不能这样啊,你不想养可以不养,交给政府啊!我觉得关春玲就是进孤儿院,也比呆在关家强吧!”
“关春玲是真命苦啊!幸好她的命啊,是先苦后甜。所以有的苦都在关家吃完了,后来就好了。”
“她在张家也过得不好,后来跟着她月月去了广东才慢慢好起来的。”
“现在要过得好,但不要对关家人好,她才能赢!最好还能活活气死关家这几个……这才叫报仇雪恨!”
这时——
人群中发生了骚乱:
“让一让、请让一让啊!我是关春玲的朋友,老乡,麻烦你们让一让,让我进去一下可以吗?”
“春玲!春玲……我是秀芳啊!”
“月月!月月我是唐悦!月月,我和我妈查到你妈妈的身世了!”
关键时刻,唐姨带着唐悦从人群外围奋力地挤了进来。
本来围观看热闹的群众们不肯让路:大家都是凭本事来这里占位置吃瓜的,凭什么给你们让位置?
可一听说,来人是关春玲的朋友,而且已经把关春玲的身世调查清楚了?!
群众们立刻避的避、让的让,生生给唐姨一众让出了一条道。
于是,关春玲和家人们一眼就看到:
唐悦在前面开路,
唐姨和一个中年男人跟在唐悦后头,还一块儿扶着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太太。
小月儿迎了过去,“唐悦姐,到底怎么样啊?”
唐悦赶紧解释,“事情是这样的——”
原来唐悦和她妈妈回了外婆家以后,问起外婆,当年潘家坳是不是有人捡过女婴。
唐外婆的娘家就在潘家坳,一听这事儿,立刻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
是的,当初潘家坳的一位老奶奶在河边捡到一个奄奄一息的女婴,带回家养了起来。
养到七八个月大的时候,老奶奶旧疾复发,得了肺痨。
当时全家人都要照顾老奶奶,害怕小女婴被传染,最后老奶奶把小女婴托付给值得信任的人——关家村的关奶奶,还给了关奶奶二十块钱的抚养费。双方约定,过完年等天气暖和一些,就去把小女婴接回来。
不料,到了来年春天,潘奶奶愈发病重,不幸去世。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糟糕的是,一大家子都被奶奶给传染了!
那段时间,是潘家人最难捱的日子。
他们把自己一家隔离了起来,请村里隔三岔五的扔点儿吃的和药品进院子。
大约半年后,已经是夏末秋初的时候,他们一家子的病终于好了。
大家就商量着,去把小女婴接回来吧。
他们去了。
关奶奶把孩子养得很好,肥肥白白的很健康。
但,孩子一回来……也不知是水土不服呢,还是潘家可能存在某种肺病诱发源,孩子到家后的第二天,就出现了肺病症状。
没办法,潘家人赶紧抱着孩子下山去了镇上的医院,欠了一屁股债,终于给孩子治好了病;
结果一抱回家,孩子又病了……
这下子,潘家人也没了办法。
小女婴这么小,总不能看着她病死。
潘家人又抱着她下山去治病。
这一次给孩子治好了病后,也就到了隆冬腊月,快过年了。
潘家人不太敢抱孩子回家了。
一是害怕她反复生病,一是再也没钱给她治病了。
最后潘家人一合计,又抱着她去了关家村,请关奶奶继续照顾孩子。
当然了,潘家人每个月给关奶奶五块钱,请她代为抚养。
双方约定,等小女婴长到三四岁大,抵抗力强一点了再把孩子领回去。
关奶奶同意了。
就这样,潘家人每个月如约送五块钱去关家,有时候还会带点儿大米、或者带几个鸡蛋过去。
有一次潘家人看到关家村里的小孩儿在欺负小女孩,很愤怒地向关奶奶提出了抗议;
从那时起,关奶奶就一直声称小女孩的名字叫关春玲,是她的亲孙女,以前放在亲戚家里寄养,所以有时在村里有时不在村里……才压住了闲言碎语。
后来,潘家人由于家里遇到了困难,隔了几个月没给关家送钱过去;
等到他们想办法解决了困难,又筹了些钱,想去把寄养费补齐了就接关春玲回来的时候……
那会儿关奶奶已经年老体衰,根本当不了家了。
关奶奶的儿媳妇叉腰大骂他们,说他们讲话不算数,说好了一个月给五块,结果不讲信用。又骂说你们一年多不给钱,以来补齐了就没事?不行!你们要给我三倍钱当成补偿款,才能把这孩子领走!
气得潘家人直哭。
可潘家人拿嚣张跋扈的关老太也没办法。
潘家人对关春玲其实没有太深厚的感情,毕竟没有在一起相处过太长的时间。
潘家人对关春玲的所有愧疚,全都来自于当年潘奶奶收养了她七八个月,以及潘奶奶去世前对她的牵挂。再就是,全凭潘家人的良心。
潘家人私下找了关奶奶,可关奶奶也没办法。
关奶奶提议过,直接让潘家人带走关春玲……
然后双方设想了一下万一关家追到潘家坳去追讨抚养费和“罚金”的话……
潘家人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就这样,潘家人退却了。
又过了几年,潘家人终于凑齐了一笔钱,是当年关老太说的“三倍补偿款”,希望去把孩子接回来的时候……
这时候的关春玲已经快十岁了,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供养关家的参天大树。
关家人不可能让她走,
关奶奶也因为有了她,在家里的地位高多了。
这一次,连关奶奶也不同意收潘家人的钱,更不愿意让关春玲离开,甚至要求潘家人以后都不要再来,说她担心关春玲知道了自己是个弃婴的真相后会难过。
潘家人没办法,只好回去了。
想了想,他们把当初潘奶奶发现关春玲、并且被放置在关春玲身边的那封信拿了出来,交给关奶奶。
潘家人与关春玲之间的际遇,至此全部结束,
当时唐悦外婆说起这事儿,
大家才惊觉:原来世界这么小?!
原来唐秀芳的老板,就是关春玲啊。
听说关春玲想知道自己的身世,
唐悦外婆当即派了家里的子侄回潘家坳去找来了潘子胜。
潘家在收养关春玲这件事上,一直觉得很委屈——付出了不算少的时间、金钱、精力,没想到关春玲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现在听说关春玲想知道她的身世,
潘家现在的当家人潘子胜也想看看关春玲长得什么样子了……
于是,他就带上了他的老娘,来到了唐悦外婆家。
唐秀芳和唐悦又带着潘子胜和潘老太下了山,来到镇上,却正好看到关家人和关春玲一家站在饭店门口对峙。
潘子胜是潘家这一代的长子,也是当初捡到关春玲的潘奶奶的长孙。
他比关春玲大五六岁,按辈分来算,关春玲得叫他一声大哥。
他搀扶着的老太太,是他妈潘老太。
潘奶奶去世后,基本上都是潘老太个个月去关家村送钱……
被关老太奚落的、羞辱的也是她。
这会儿唐悦口齿伶俐、三言两语就说清楚当年事——
关春玲呆若木鸡。
——虽然还无法查清她到底是谁家的孩子,但这是继物证之外,可以证明她不是关家人的人证。
她闭了闭眼。
原来,在她根本不知情的时候,已经有人一直在默默地关心着她!
围观的群众们却群情激奋!
“我去他玛丽隔壁的,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人!明明是靠着这个孩子吸潘家的血……孩子长大了又吸孩子的血,她们还有脸拿着养恩来说事!”
“踏马的气死老子了!姓关的你们可不可以去死一死啊!”
“关春玲是最可怜的,潘子胜家也是可怜,一个月五块,一年没给就欠六十……结果补齐了人家不干,要他家给三倍,他家也是老实人,还真的补齐了三倍又去接人,那就是一百八啊!诶,在那个年代啊庄稼人要挣一百八……多辛苦啊!”
“关二牛是怎么有脸提出这么奇葩的要求……他要关春玲给他家三十万!他怎么有脸的啊!”
关老太一家被骂得垂下头,人人面色难堪。
关小兰又恨又妒地大声说道:“反正我们家养大了她,这是事实!她不该反哺报恩?”
有人跟她吵,“人家关春玲七八岁就做小买卖养活你们呢?”
关小兰叉腰回骂,“一家人分什么你我!我们家里人相亲相爱,你嫉妒?关你屁事啊?”
那人骂道:“关春玲还小、没能力挣钱的时候,是潘家花钱供养着她!也没花你家钱,最多花了点你妈捡来的剩饭剩菜……后来人家关春玲有能力挣钱养你们了,落你嘴里就是一家人相亲相爱!关小兰你要脸吗?你还记得当初是你换了亲,关春玲才被逼嫁去的张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