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拿出了本子开始供口供。
关春玲母女俩就把之前她们在上下九收留了阿大的事儿说了。
当然也说了阿大是因为女儿被拐,一路追到广东,但因为见义勇为而被人打破后脑勺,严重脑震荡当了两个多月的流浪汉一事说了。
最后,关春玲又说了今天她抱着小月月去打电话,小月月听到了阿大的名字以后就开始发疯……
大家才知道,原来小月月一直念叨的那三个奇怪的音节,就是阿大的名字。
关月旖回忆起当初捡到小月月的那一天,也点头,“小月月是会说话的,她一次来到我们店里的时候,我怀疑那个人贩子到底是不是她的妈妈,她亲口说了一声不是,然后就又把dibeideng挂在嘴边。”
说到这儿,关月旖心里又难受了,“她会说话,她一直都会。她只是在害怕,害怕她忘记了她爸爸的名字……所以要把她爸爸的名字一直挂在嘴边。”
“可她走丢的那一年,她还不是完全懂事……或者在这几年里,她的记忆已经开始模糊,所以许培桢的真正发音,被她搞混淆了……”
听到这儿,关春玲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唐姨连忙过来安慰关春玲。
几位公安也一直看着关春玲,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激动。
只有关月旖知道为什么。
这时,公安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是不是只是一个巧合呢?根据你们所说,那个许先生的女儿,八三年三月出生,八七年五月走丢,当时孩子四岁多,对吧?”
关月旖很肯定地点点头。
是的,当时许培桢是这么说的。
公安又道:“现在是一九九零年六月,也就是说……这个孩子已经满七岁了?”
霎时间——
所有人的目光齐齐聚集在关小月身上。
人人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因为关小月身高也就一米一左右的高度,两个月前来到想家快餐厅时,体重估计二十来斤,是真正的皮包骨!
下周村村民们送给关小月的衣服,也多是三四龄童的衣服!
现在,关小月已经被关春玲喂养出一些肉,体重估计快要接近三十斤。
关小月现在的身高、体重……
谁相信她已经七岁了?
关春玲哭得情难自已,“如果她真是小月月,那就证明,这几年她一点儿没长……不光个子没长、肉也没长!天哪!这孩子到底都吃了多少苦!”
唐姨也喃喃说道:“所以啊,我就说嘛!”
“平时月月给小月布置的数学题,小月是一学就会啊!还有画画!这孩子画得特别好!”
“我那会儿就说了,三岁孩子哪有这么聪明!”
关春玲道:“倒也不是,我月月上一年级的时候……”
她迅速改了口,“月月四岁大的时候也是数学心算和画画特别好,但识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就比较差一点,好像她老师说,月月这样的孩子属于逻辑感比较感强的。”
“也是因为月月四岁就会这些,我才觉得小月月三岁大也会这些,虽然厉害,但也是有前例的。”
关月旖问公安,“叔叔,我妹妹被拐的案子,现在进行得怎么样了?”
公安告诉关月旖,因为这个团伙常年跨省作案,牵涉的大案众多。目前上级已经组成了专案组,由多部门联动。
而他们派出所还要负责日常治安,没有参加专案组。
但有了消息的话,是一定会给小月月、和小月月的家人一个交代的。
但公安也告诉关春玲和关月旖,“关小月到底是不是许先生的小孩,这个你们说了不算,我们说了也不算,这是要讲证据的。最好先许先生马上过来一趟,我们好好把事情讲清楚。”
“最好许先生能讲清楚他的小孩都有什么特征,血型之类的……”
关春玲又要求公安帮忙寻找许培桢。
大家一起去了陈老板的电子厂,关春玲再次借用电话,给老吴打了个电话。
同样还是那个讲话凶巴巴的女人接的,
但听说是找老吴的,女人没说什么,直接转了过去。
电话只响了一声,就被人接通了,“喂?我是老吴!你是关春玲……小关吗?”
关春玲愣住。
她上一次电话打给老吴的时候,只来得及说了一句我是许培桢的朋友,
然后关小月一听到许培桢的名字就发疯了。
关春玲被闹得很狼狈,根本没办法再跟老吴讲电话,就收了线,抱着孩子走了。
一直到现在,她才有空重新打电话给老吴。
没想到——
老吴居然知道她是谁?
“你、你……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关春玲可太好奇了。
老吴笑道:“小许一天到晚至少念叨你的名字一百次!我们研究所里的人啊,都知道你的名字!”
关春玲的脸,噌一下红了。
她赶紧清咳几声,问道:“老吴,我想问问许培桢他……”
“他离职了,”老吴说道,“三天前的事儿……不过,这其中的细节,我不好说。就是我说了,你也不懂。”
“小关啊,你放心,他一定会去找你的。”
“不过呢听说他要先去一趟福省,应该是想去那儿找孩子的……”
关春玲终于找着了机会,大声说道:“他孩子在我这儿呢!”
“……福省距离广东也不是很远,他去完了福省肯定就……”
说到这儿,老吴突然愣住。
须臾,老吴倒抽一口凉气,“妹子,你、你刚才说啥?”
关春玲说道:“你能联系上他吗?让他赶紧来我这儿,别去福省了……他孩子在我这儿!”
老吴呆了半天,“这、这是到底怎么一回事儿?”
关春玲长话短说,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老吴一连喊了十几声老天爷,然后告诉关春玲,“小许辞职的当天就已经南下了,我也没办法联系上他。”
“但据我所知,这几年他为了找孩子,他跟好多地方的派出所的关系都处得特别好。”
“小关啊你听我说,你得这样做——你呢,找你们那儿的派出所,给福省的几个派出所打电话过去,让他们留意小许的行踪。”
“因为小许在很多派出所报过案,他每次重游旧地,都会去派出所问问有没有找到他的孩子……”
说着,老吴又告诉了关春玲好几个福省城市的名字。
关春玲谢过老吴,收了线。
公安记下了关春玲的提供的几个城市的名字,准备回去打电话联系。
大家各自离开。
关月旖也抱着妹妹回到了快餐店,见妹妹已经醒了,但还是赖在她身上不肯动、不肯离开,但神态疲惫、慵懒、哀伤……
她笑着对妹妹说,“你现在找到爸爸啦,以后可以放心地说话了……不用再每天都担惊受怕的害怕会忘记他的名字了。”
小月月又趴在关月旖怀里呜呜地哭了起来。
关春玲嗔骂女儿,“你又撩她哭!人好不容易才好了。”
关月旖笑道:“没事,妹妹心里什么都知道……对吧?”最后两个字问向了怀里的小姑娘。
小姑娘把脸埋在姐姐怀里,点点头。
关春玲见小月月的情绪稳定了下来,也松了口气。
一整个下午,小月月一直不愿意离开姐姐的怀抱。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关春玲她们是八点吃晚饭),小月月终于愿意下地,自己坐着吃饭;
但,她还是必须要和姐姐捱在一起。
关春玲为了安抚小月月,特意给她做了手擀面,又担心她嗓子疼,把面条煮得烂烂的,浇上浓浓的老火汤,再浇上两块龙骨,一块莲藕和一小勺被炖开了花的花生。
以往关春玲在湘省的时候,爱吃脆口的莲藕。
来了广东以后,供菜商小蔡多会寻找本地食材,成本便宜么!
广东人喜食粉糯口味的莲藕,
而村里人又教关春玲怎样用本地莲藕煲一锅地道的广东靓汤——莲藕花生龙骨汤!
这道汤,莲藕和花生一定要用本地的,莲藕看起来瘦瘦小小,营养不良的样子,其实很甜;花生也是小小粒的,但红衣更红,香气更浓。
同时,煲这个汤,一定要加一丁点晒干的章鱼碎!
而且煲汤用的排骨也有讲究。
炖这个汤,一定要用龙骨。
龙骨,是猪的主脊梁骨——这种骨头内含骨髓,但骨头上附着的肉偏瘦,很适合熬汤给小孩子吃。因为骨髓释在汤里,会令汤色浓白,骨上瘦肉也受小孩子们的欢迎。
在汤里加上的花生和干章鱼碎,会令老火汤口感丰富。
——干章鱼碎在染鲜靓汤的同时,也会带来些许海产品独有的腥味儿。但花生的浓香清甜,就很好的将这种海腥气给中和调。
小月月用勺子扒拉着面条,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面,她又用手抓着骨头吃,
骨头啃得干干净净,她又把粉糯糯的莲藕吃了,花生也嚼得香香的,最后把碗里的汤也喝得干干净净。
她把空碗往关春玲面前一伸,张了张嘴,“di……di……妈、妈妈!”
关春玲瞪大了眼睛看着小月月。
虽说月月一直在强调,小月月曾经字正腔圆地说过“不是”这两个字,代表着她是会说话的。
但,现在是关春玲头一次清清楚楚地听到小月月在说“dibeideng”之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