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度韶华_分节阅读_第476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7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19:56:10
  李太后看着这一幕,眼中露出笑意:“宝儿是个心善的孩子。”
  宝儿心善,做了太子之后,也能善待平王。这才是最让李太后满意之处。
  姜韶华心中了然,冲李太后笑了一笑:“母后倒是全心为平王考虑着想。”
  李太后也是一笑:“哀家养了他七年,整日看着他。现在倒是觉得,傻人有傻福。他这样快活地过一辈子,未尝不是件好事。”
  顿了顿,又轻声道:“过几日,是哀家生辰。哀家打算召李家女眷进宫。到时候,皇上得了闲空,就来宁安宫看看。”
  看什么?
  当然是看看李太后挑的人是否合意。
  要做平王妃,别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这个天子的态度。她愿意接纳,李氏女才能进皇室的门。
  至于李太后是否存着不为人道的野心,想让李氏女生出姜氏血脉,日后或许有机会扶皇孙谋夺皇位……这样的可能性当然有。事实上,只要平王娶妻并生出子嗣来,对皇位的传承就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李太后这是在试探姜韶华的态度。
  如果不愿承担这个风险,可以用的手段太多了。譬如平王忽然重病离世,成婚后意外身亡,或者手段柔和一点,平王妃一直生不出孩子来,也就免了后患。
  姜韶华看一眼李太后,淡淡一笑:“好,等母后生辰,朕一定来宁安宫凑凑热闹。”
  李太后暗暗松一口气。
  姜韶华是圣明天子,有胸襟有格局,不屑于行鬼祟之事。登基这九年,确实一直对平王不错。对她这个太后也算恭敬。
  不过,如果以为天子手段温软那就大错特错了。
  想想郑太皇太后,被软禁了整整六年。姜韶华丝毫没有心软放太皇太后出来的意思。
  ……
  六日后,李太后生辰宴。
  宁安宫设了宫宴,李家女眷被宣召进宫。真实目的,大家心里都清楚。不过,为了体面好看些,除了内定的平王妃,还有几位年轻的闺秀也一同进宫,为李太后贺寿。
  有崔家的姑娘,有王家的千金,还有董家闺秀。京城新贵陈家冯家人丁都不兴旺,没有嫡支的姑娘,又不能拂逆了太后娘娘的好意,便各自从旁支里挑了一个适龄的姑娘进宫赴宴。
  陈家的姑娘相貌秀丽性情柔顺,冯家姑娘天真烂漫,笑起来稚气可爱。
  她们两人自知是绿叶,进了宁安宫后,两人便待在角落里,小声说话。她们既不往太后面前凑合,也不去抢李家姑娘的风头。
  这位李姑娘,是李芳菲李舍人的堂妹。李氏女都生的好相貌,李芳菲美丽动人,这位未来的平王妃李芳华也是杏目桃腮,很是娇俏。而且,李芳华才学出众,弹的一手好琴。
  今日寿宴,精心装扮后的李芳华坐在中央,纤长的手指轻拨琴弦,琴声淙淙,悦耳动听,风姿楚楚动人。
  众人不时发出赞叹声。
  可惜,平王丝毫不懂欣赏。他坐了一会儿,屁股像扎了一根刺,扭来扭去。
  李太后笑着转头问他:“这首琴曲好听吗?”
  平王胡乱点头,然后起身就跑了出去。


第834章 番外之平王(二)
  平王是什么样的人,进宫赴宴的姑娘们都听说过。不过,道听途说没什么深刻感受。此时亲眼目睹,几乎都被吓了一跳。
  众人下意识地都去开李芳华。
  李芳华在家中被长辈反复嘱咐过,进宫之后绝不能失态,一定要表现出未来平王妃的镇定自若。
  她只是个刚及笄不久的妙龄少女,满心憧憬着要嫁得良人。却被告知将要嫁给智力低下的平王。这是李太后给娘家的恩宠,长辈们满心欢喜,从几个适龄的李家姑娘里,挑中了相貌才学最出挑的她。
  没有人问过她到底愿不愿意。
  没有人知道她早有意中人。
  没有人在意她心里是什么感受。
  她就像一个提线木雕,今日晨起被丫鬟们伺候着梳洗装扮,被长辈带进宁安宫,当着众人的面抚琴献艺。被李太后仔细打量,被女帝陛下目光省视。
  宽松的裙摆遮掩住了她战战发抖的双腿,精致的妆容掩去了她的仓惶和凄苦。
  她就如一条离了水的鱼,被放到了精致的砧板上,认命地闭上双目。然而,平王突如其来的举动,打破了她为自己树立的心房。
  她的眼角忽然就湿漉漉的。
  带着她进宫的李夫人,发现了她的不对劲,笑容陡然僵硬,忙起身为她遮掩:“芳华有些不适,臣妾先带她退下休息片刻。”
  在场的没有蠢人。再者,李芳华咬着嘴唇双目通红泪水不停滑落的可怜模样,谁又能视而不见?
  李太后心火蹭蹭,气得不轻,狠狠瞪了李夫人一眼,口中淡淡道:“既是如此,就暂且退下吧!”
  挑来挑去,怎么挑了这么一个不成器的混账?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生生地丢人出丑。最重要的是,姜韶华今日也来了。李芳华这等模样,哪里能入得了天子的眼?怎么配做平王妃?
  姜韶华目光掠过梨花带雨无声痛哭的李家姑娘,心想这场相亲宴算是彻底被毁了。
  这位李姑娘,显然不乐意做什么平王妃。李太后一心眷顾娘家,李家人一心想攀高枝,没人问过李姑娘情不情愿做这个牺牲品。
  姜韶华没有多言,以免李太后尴尬。
  李夫人匆匆上前,拉起失态的李芳华,用尴尬的笑容来掩饰心里的仓惶不安。
  李芳华低着头,随着李夫人走了几步。耳畔忽然听到平王的大嚷大叫声,心里突突直跳,热血在太阳穴汩汩奔涌。
  不知哪来的勇气,李芳华忽然挣脱了李夫人的手,转身冲到了女帝陛下和李太后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李夫人脑袋嗡地一声,心里咯噔一沉。
  众人纷纷讶然,各自屏住呼吸伸长脖子竖起耳朵,唯恐错过一星半点的好戏。
  李太后面色难看,盯着李芳华。
  姜韶华微微挑眉,神色不动。
  “皇上,太后娘娘,芳华今日当众失态了。”李芳华哽咽不已,声音颤抖,就如狂风中摇摆的小花:“芳华没有待在宫中的福分,想现在就回家。求皇上和太后娘娘恩准。”
  一片寂静。
  太妃们纷纷收回目光,假装自己不存在。
  进宫赴宴的女眷们,瞥到李太后铁青的脸色,像被火焰烫到一般,迅疾移开目光。
  李夫人脑中嗡嗡作响,心里闪过两个绝望的大字。
  完了!
  还什么平王妃!闹了这么丢人现眼的一出,以后李家女眷想进宫都难了。这个李芳华!怎么能当众胡闹!
  身为李氏女,能嫁进宫中做平王妃,能为李家延续容光数十年。这是她的荣耀和体面!她怎么敢这样!
  李夫人恨得咬牙,还得硬着头皮回转一同跪下,战战兢兢地为李芳华求情开脱:“芳华年少浅薄,没进宫见识过大场面。今日御前失仪,是李家教导无方。请皇上息怒,太后娘娘息怒。臣妾这就领着她回去,好生教导,日后再进宫请罪。”
  李太后冷冷吐出两个字:“去吧!”
  李夫人再次扯住李芳华的衣袖。
  李芳华瑟瑟发抖,仿佛预料到了等待着自己的凄惨命运。她一个惹了大祸的闺阁少女,回了李家后,绝没有好下场。要么被随意安排嫁人,要么就直接重病一场,从此不在人前露面,拖个几年香消玉殒。
  李芳华抬头,蓄满泪水的眼睛满是哀求地看着女帝陛下。
  女帝陛下,救救我。
  姜韶华眉头动了一动,脑海中闪过久远的几乎遗忘的一幕。许多许多年前,她也曾做过政治联姻的牺牲品。不同的是,她被郑太皇太后说服,心甘情愿地嫁进了火坑。
  眼前的李芳华,有反抗的勇气和决心,当众闹成这样,也算勇气可嘉了。
  “李夫人,”姜韶华微笑着张口:“稍等片刻。”
  李夫人想杀了李芳华的心都有。只是,皇上张了金口,她就得老老实实地应声听令:“是,请皇上吩咐。”
  姜韶华微笑道:“今日是太后娘娘生辰,是个好日子。李姑娘一时激动失仪,也不是什么大错,不必过多呵斥。要是闹出什么动静来,倒是损了太后娘娘的一番美意。”
  李夫人心里一紧,连声应是。
  女帝陛下这一番话,足以保住她的性命。
  李芳华又哭了。这一次,是喜悦感激的泪水。她不敢多说,就这么重重地磕了三个头,抬头时,额头红了一片:“多谢皇上。”
  姜韶华温声笑道:“不必谢我。回去之后,好好和长辈们将心里话说清楚。长辈们慈爱宽厚,自会心疼体恤晚辈。去吧!”
  这一声去吧,比之李太后冰冷的两个字要温暖得多。
  李芳华心里热流涌动,红着眼眶应了,起身随李夫人离去。
  看了一场大戏的女眷们,在心中纷纷松了口气。她们的女帝陛下,天威赫赫,也有宽厚仁慈的一面。短短几句话,便改变了李芳华的命运。
  李夫人带着李芳华离去,寿宴也没冷清。
  姜韶华笑着对李太后道:“这点小事,母后可别恼。今日这么多人进宫为母后贺寿,母后喜欢看年轻小姑娘,让她们都上前来说说话就是。”


第835章 番外之平王(三)
  姜韶华笑起来如春风拂面。
  李太后却知道,这张如春风般的笑脸后是深不可测的帝王心计手段。她这个太后能在后宫里尊荣体面,靠的是太和帝的余泽,还有她及时挺身支持姜韶华的恩泽。
  如今姜韶华登基九年,早已坐稳龙椅掌控朝堂,文臣武将归心,百姓拥护爱戴。谁也撼动不了天子之位。
  换而言之,姜韶华这位大梁天子,早已不需看任何人的脸色。反倒是她这个太后,得时时揣摩着姜韶华的心思。
  她想让李氏女做平王妃,确实有些不为人道的私心。李芳华忽然闹了这一出,令李家人颜面扫地,她这个太后脸上无光,平王妃的人选势必得换人。或许,这才正合姜韶华的心意。
  姜韶华其实并不乐意李家出一个平王妃。今日正好顺水推舟,解决了一个麻烦。
  李太后呼出一口浊气,挤出笑容:“皇上说的是。今日是哀家生辰,别被一个不懂事的丫头扰了。”
  然后,便笑着招呼其余几个年轻姑娘过来说话。
  卢姑娘崔姑娘王姑娘皆是大家闺秀,进宫赴宴前都经过家中长辈教导,再有刚才李芳华闹的一出,她们心中各有思虑,应对间颇为小心。
  陈姑娘相貌和陈瑾瑜有三分相似,姜韶华看着颇为亲切,随口笑道:“你是陈瑾瑜的堂妹么?”
  陈姑娘轻声应道:“是,隔了几个房头,是远房堂妹。”
  姜韶华有些怀念:“她在豫州做郡守,这几年差事当得好。等明年满了一任,就能回京城了。朕几年没见她,心里着实惦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7页  当前第4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6/4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度韶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