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度韶华_分节阅读_第452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7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19:56:10
  “父亲明日就上奏折,落个君臣相得相惜的好名声,再划算不过。难道父亲真要等到皇上不耐了,亮出长枪来?”
  “太皇太后厉害了一辈子,现在是什么光景?”
  “我们王家势力再庞大,也是臣。父亲一直是大梁忠臣,去岁宫变都挺住了,没向逆贼弯腰低头。皇上登基前,亲自来过一回,父亲当日也表示了支持,有了从龙之功。将来父亲必然留名青史,后人敬仰。父亲可别一时意气,走错了路。”
  王丞相深深地呼出一口浊气。
  是啊!他王荣是叱咤朝堂几十载的大梁丞相。或许有些贪墨和弄权的恶习,但是,大节是丝毫不亏的。先不说王家生乱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只说他自己,也不愿走到那一步。
  不能进,唯有退。
  王瑾走到书桌边,铺好空白的纸张,不急不缓地研墨。
  王丞相再次深呼吸口气,也走了过去,提起笔蘸墨,然后落笔。
  王瑾也不乱看,专注研墨。
  王丞相已经许久没亲手写过奏折了。写完后,看了一遍,有些不满意:“我年岁大了,落笔无力。你来代笔,抄一份新的。”
  王瑾应一声,从王丞相手中接了笔,再铺一张纸,笔尖游走,很快抄录了一份。
  结果,王丞相又不满意,嫌儿子书法平平。王丞相将王瑾撵到一旁,自己再写一份新的。就这么折腾到将近四更天。
  王瑾随王丞相折腾出闷气。
  到底还是亲爹心疼儿子。王丞相张口道:“都这么迟了,你快去睡个把时辰。”
  每日天一亮就有小朝会,刨去路上耗费的时间,也就只能再睡一个时辰了。
  王瑾点点头,带走了王丞相亲手写好的奏折。
  走到门口时,身后忽地响起王丞相的声音:“等一等。”
  王瑾停下脚步,转头看过去。
  王丞相道:“奏折留下,明日我自己进宫面圣。”
  明亮的烛火下,王丞相的面容瞬间苍老了许多,像是被这份奏折抽干了所有的精力:“有了国公之位,本丞相也该主动辞仕了。”
  王瑾有些心疼老父亲了,转身回去,将奏折给亲爹,低声道:“父亲打算什么时候进宫?我明日一早先禀报皇上。”
  王丞相一肚子邪火闷气,瞪了过去:“老子行事,不用你管。你滚回去!”
  王瑾只得麻溜地滚了。
  王丞相看着紧关的房门生了一会儿闷气,然后,便是悠长的叹息。
  ……
  隔日一大早,天刚亮,王瑾就进了宫。
  到底年轻,熬了大半夜,依然精神奕奕。
  在小朝会开始前,王瑾先一步去见天子,禀报了王丞相今日要进宫面圣一事。
  姜韶华眉头松了一松,微笑了起来:“朕也有一年多没见王丞相了。此次丞相进宫,朕得和丞相好生说说话。”
  王瑾拱手应是,也不多言。
  彼此心知肚明的事,何必多说?
  只要王丞相肯退,大梁朝的权利平安交接,天子自然会给王丞相体面。
  小朝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孟三宝来禀报:“启禀皇上,丞相大人进宫觐见。”
  姜韶华故作讶然:“丞相一直在府中静养,今日怎么忽然进宫来了?”
  朝中众臣们十分配合,纷纷表示惊讶和喜悦。董尚书善解人意地主动提议,小朝会暂停片刻,他们去昭和殿外迎一迎丞相大人。
  君臣有别,姜韶华身为天子,不便纡尊降贵去迎臣子。董尚书等人前去,就合适多了。
  姜韶华笑着应允。
  陈长史不在,众臣以董尚书为首,一同迎出了昭和殿。
  王丞相一年多没进宫,此时只身进宫,缓步而来,目光落在昔日一众同僚的脸上,恍然如隔世。
  王丞相叱咤风云的时候,董尚书还只是个礼部侍郎,杨尚书丁尚书也没露头,如今都是一部尚书了,各自神色从容,显露出朝堂重臣的持重沉稳。
  王丞相没有露出心中唏嘘,冲众人拱一拱手:“你们怎么都出来了,倒让本丞受宠若惊了。”
  董尚书忙笑着拱手道:“丞相今日进宫,我等心中不胜喜悦,出来相迎是应该的。”
  “皇上就在殿内,丞相大人请。”杨尚书恭声接过话茬。
  纪尚书张尚书都插不上话。
  由此可见,天子党真正占据了朝堂。张尚书被一再排挤,纪尚书则是眼明心亮,不和董尚书杨尚书等人争锋。
  王丞相心中唏嘘,面上半分不露,从容迈步进了昭和殿。
  第一眼见到的,便是身着龙袍的女帝陛下。
  姜韶华登基前去过王家,之后一直待在宫中。王丞相和女帝陛下打交道,主要靠王瑾从中来回传口信。
  这般四目对视,还是第一回 。
  姜韶华没有起身,就这么定定地看着王丞相。
  王丞相神色如常,走上前,拱手行礼:“老臣见过皇上。”
  姜韶华微笑起身,亲自过来,扶起王丞相:“王丞相身体大好,终于能进宫了。朕心中十分欣慰。”
  王丞相借着这一扶之力起身,略略低头垂眼,保持了一个臣子对天子的恭敬:“老臣的伤落了病根,现在左臂抬不起来了。再者,老臣年岁也大了,脑子转得慢,无力再担起丞相之责。”
  “老臣今日进宫面圣,有两件事。第一,是辞去丞相之位。请皇上另择能臣,任大梁丞相。”
  “第二件事,老臣听闻工部修河堤预算太高,国库空虚,不足以支应。万幸有太后娘娘慷慨解囊,还有卢氏崔氏各敬献五十里河堤。还剩百余里河堤,就都交给老臣。老臣愿为皇上分忧!请皇上成全老臣最后一片忠心。”


第791章 结局
  接下来,就是属于天子和王丞相的表演时刻。
  天子不舍王丞相就此辞仕,再三挽留。
  王丞相对天子的盛情挽留感激不已,不过,辞仕告老的心意十分坚定。
  天子无奈之下,只得应允,反复强调,以后王丞相在府中养老,朝中有大事的时候,还得请王丞相操心思虑应对之策。
  王丞相欣然表示,自己这一把老骨头,只要皇上需要,他随时都能赴汤蹈火。
  再说到敬献百里河堤一事,天子对王丞相的高风亮节大加赞扬,顺便请王丞相监督工部修河堤。理由也是现成的。王家拿出大把家业来,工部就得将这百里河堤修得妥妥当当。要是出了纰漏,岂不是将王丞相的一片忠心打了水漂?
  王丞相连连称是,坚定地表示绝不容工部偷懒懈怠。
  众臣看了一场大戏,心里暗暗咋舌。
  皇上敲打王丞相,真是一点都不手软。王丞相不但要出银子,还得盯着周尚书保质保量地修出牢固的河堤。
  当然了,皇上从不白用臣子,当着众臣的面,封了王丞相国公之位。
  “大梁朝之前有两位国公,可惜,一个病故,另一个犯了大错,被削了爵位。”姜韶华缓缓说道:“朕封王丞相做宁国公。”
  病故的国公不提,被削了爵位的,正是安国公。
  宁国公,这个封号听着不错,仔细品味,寓意深远。
  宁,有安宁之意。王丞相只要不作妖,王家就能安宁,大梁朝堂也能安宁了。
  王丞相感激涕零地谢了天子恩典。
  众臣纷纷拱手向王丞相道喜。
  王丞相没了往日的跋扈霸道气焰,态度温和地谢了所有同僚,最后还谦逊地来了一句:“我家四郎还年轻,行事有不周全之处,诸位多多包涵。”
  董尚书立刻笑道:“王中书令忠心耿耿,年轻能干。我等都自愧不如。”
  杨尚书丁尚书纷纷附和。
  心情复杂的张尚书,也张口恭贺王丞相一回。王丞相看着一脸晦气倒霉相的张尚书,心中冷笑一声。
  该退不退,还四处伸手,就等着皇上腾出空来,剁了你的手吧!
  这一日正午,天子留王丞相在昭和殿用午膳,给足了王丞相体面。
  待王丞相告辞离去,天子吩咐王中书令:“今日宫中没什么大事,你送王丞相回府。”
  王瑾拱手领命,扶着老父亲出了昭和殿。
  王丞相步履缓慢地向前,走出宫门后,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
  曾经无比熟悉的一切,忽然间变得陌生且遥远。
  过了今日,他再也不用进宫了。
  大梁朝堂有了精明勤政的明君,有众多忠心能干的臣子。已经不再需要他了。
  一只熟悉的手,拿着干净的帕子在他脸上擦拭。王丞相这才惊觉,自己竟落了两滴浑浊的泪水。
  “父亲,”王瑾终于心疼自家老父亲了:“我们回家。”
  王丞相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然后转头上了马车。
  昭和殿里,姜韶华长长舒出一口气。
  王丞相终于退了!
  她用了一年时间,削弱郑家,逼退太皇太后。现在,王丞相也退出了朝堂。大梁朝堂被丞相党太皇太后党占据的局面,终于结束了。
  从这一日起,她才真正成了大梁天子。
  可惜,陈长史祖孙两个都不在身边,崔渡还在皇庄里忙碌。这样的喜悦,只得与宋渊分享了。
  “舅舅,从今日起,我便可大展拳脚,再无人能牵制我了。”姜韶华目中闪出晶莹的光芒,就像一个得了心爱之物的寻常少女。
  宋渊一脸纵容地看着女帝陛下:“是,从今以后,皇上可以放手治理朝政弊病,治理出海河晏清的朗朗乾坤。”
  姜韶华舒展眉头,笑得灿烂明媚。
  宋渊笑着说道:“是不是该将宝儿公主接回宫来了?”
  姜韶华点头:“朕亲自去接宝儿回宫。”
  南阳王府离皇宫近得很,出了宫门,骑快马盏茶功夫就到了。可这几个月来,姜韶华硬是狠着心肠,一趟都没去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7页  当前第4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2/4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度韶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