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度韶华_分节阅读_第327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7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19:56:10
  崔渡所做的事,将来都可以记在博陵崔氏的族谱里,给博陵崔氏增光添彩。日后若有乱世来临,郡主冲着崔渡也会庇护博陵崔氏。说到底,还是崔氏占了大便宜。
  献一个尚未开采不知规模大小的金矿,也值得了。
  冯长史举杯笑道:“这一两年,王府内外花钱如流水,我这个户房长史也快遭不住了。此次郡主大婚,收了数笔重礼,我肩上的重担忽然就轻了许多,心里实在畅快。来,再喝一杯。”
  陈长史失笑,举杯和老友碰了一碰。
  酒过三巡,冯长史醉意微醺,压低声音道:“以你看,司州这一仗得打到什么时候?”
  提起战事,陈长史心情有些沉重,叹了口气道:“我不懂打仗的事。不过,我很熟悉朝堂重臣们的做派。前方将士拼死拼活杀敌,后方朝堂却不齐心更不安稳,近来斗得格外凶狠。”
  “若不是有我们郡主全力支持边军打仗,出粮又出兵,勉强稳住了军心士气。边军早就大败了。”
  说着,又是一声叹息:“我们南阳王府支应几个月无妨,总不能一直这么下去。打仗消耗的钱粮是个无底洞,还会不停死人。我们南阳王府积攒了几年的家底,投了大半进去。此事你最清楚不过。”
  可不是么?
  冯长史也是一声长叹,嘭地一声放下酒杯:“第一次派了四千南阳军,送了二十万石军粮。这一次是两千亲卫精锐,送十万石军粮前去。”
  “我和郡主说过了。南阳郡能出的粮食和人就这么多,接下来不管战事如何,都不能再出粮出人了。否则,就会大大影响南阳王府立足之本。”
  陈长史看冯长史一眼。
  冯长史不愧是陈长史多年至交好友,眼神一对上,就知道陈长史心里在想什么,嘀咕道:“我身为臣子,该说的都说了。至于听不听怎么做,那就要看郡主的心意了。”
  “这就对了。”陈长史低声道:“南阳王府是郡主的,郡主要怎么做,我们做臣子的跟着郡主走就是。”
  “你这直言不讳的脾气,得收敛一二,不该说的话,别一个激动就秃噜出口,惹得郡主不快。”
  冯长史倒是听劝,点点头应下了。
  ……
  郡主大婚前一日,南阳王府已收拾一新,张灯结彩,处处贴红喜。
  该来的客人,已经全部都来了。
  收礼已经收到手软的冯长史,没想到到了今日还有重礼自京城送来。当冯长史看到礼单后,颇有些震惊,忙拿着礼单去见郡主。
  “郡主,这是王家送来的礼单,请郡主过目。”
  姜韶华接了厚厚的礼单,迅速翻看,看完后,也沉默了片刻。
  这份贺礼,确实太过厚重,远超过寻常贺礼的规格。
  以她和王丞相之间的“交情”,王家本不该送这么重的礼。显然,这贺礼不是王丞相预备的。那还能是谁?
  她的脑海中,闪过一张清俊儒雅的少年脸孔。
  前世她穿着嫁衣,嫁入王家。那个双目中蕴含着爱慕的少年掀开她的红盖头,和她喝了交杯酒,结为夫妻。
  今生,她斩断前尘,走上了和前世截然不同的一条路。她和王瑾,也注定了分道扬镳,再无夫妻缘分。
  “这里还有一封王舍人的信,随礼单一同送来王府。”冯长史将书信也呈了过来。
  姜韶华定定心神,拆开书信,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王瑾这一封书信写得中规中矩,并无不妥之处,恭贺她招婿进门,并祝福她大婚后夫妻恩爱情深。
  很是体面。
  相较之下,只字全无的郑宸就太没风度了。
  想想也是,每个人的品性不同,行事做人自然大不相同。
  姜韶华对冯长史道:“将这份礼单收好。日后王舍人成亲,记得照着这份礼单预备同样的厚礼。”
  冯长史拱手领命。
  ……
  大婚前的夜晚,又遇到了一桩略显尴尬的事。
  姜韶华沐浴更衣后,在床榻上看了会儿闲书。
  就在此时,章妈妈进来了。
  章妈妈先冲银朱荼白使眼色。两个丫鬟对视一眼,一起退了出去。章妈妈到床榻边坐下,咳嗽一声,从袖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册子,迅速塞进姜韶华手中:“郡主看看这本册子。”
  姜韶华:“……”
  其实,男女之事该懂的她都懂。她还生过孩子,亲自抚养长大。这么一本册子,她看不看都无妨。
  不过,章妈妈眼神坚定,很是坚持。
  姜韶华只得道:“我待会儿看。”
  章妈妈立刻道:“现在就看,奴婢在这儿陪着郡主。郡主有什么不会不懂的,就问奴婢。”
  姜韶华:“……”
  章妈妈以为姜韶华脸皮薄不好意思,压低声音笑道:“人伦大事,没什么可害臊的。长宁伯和郡主一般年岁,身边连个丫鬟都没有,也从不和任何女子有牵扯,可见也是什么都不懂。郡主好好看看,学一学,明晚能顺利洞房。”
  姜韶华被章妈妈盯得头皮发麻,无奈之下,只得翻开第一页,认真观摩仔细学习。
  ……


第567章 大婚(一)
  大概是前一夜册子看得太过仔细,这一夜姜韶华梦境连连,睡得并不安稳,没到五更就醒了。
  好在她年轻底子好,偶尔一夜睡得不踏实,也没什么影响。揽镜自照,脸庞依旧白净红润。
  “温水已经备好,郡主请沐浴。”
  银朱荼白笑吟吟地伺候自家主子沐浴更衣。
  南阳郡里手艺最好的喜娘,早就被请来王府住着了。此时正是喜娘大展身手的时候。
  这位三十多岁的喜娘,手巧且伶俐,先为姜韶华开脸,然后细致地净面敷粉。
  姜韶华张口吩咐:“妆容淡一些,不必太浓厚。”
  喜娘习惯了羞涩不语的新娘子,冷不丁地听到这样的吩咐,愣了一愣,下意识地应了句:“新娘妆容就该精致浓厚,掀盖头时格外美。”
  话一出口,才知不对。
  姜韶华可不是娇羞待嫁的闺秀千金,她今日是要骑马去迎赘婿进门的。脸上妆容过厚,被太阳晒久了会花,确实不合适。
  喜娘说错了话,心里惴惴不安,忙跪下请罪:“草民多嘴,请郡主恕罪。”
  姜韶华微微一笑:“不必惊惶,起身吧!”
  接下来,喜娘不敢再多嘴多话,细细地为姜韶华化了一个清淡的新娘妆。待换上和郡主礼服类似的新娘嫁衣后,一旁的陈瑾瑜惊叹不已:“郡主真是太美了!”
  银朱荼白连连点头附和,章妈妈一脸骄傲,笑得合不拢嘴。
  前来凑热闹的梅姨娘卢若华母女两个,也纷纷惊叹。
  卢若华自去叶县读书后,愈发活泼开朗,眉眼间还多了英气。她今年十岁,身形比同龄的少女高挑些,看着已有了小小少女的模样风采:“姐姐今日真好看。这嫁衣也格外别致。”
  梅姨娘小声笑道:“这嫁衣和郡主礼服相似,映衬得郡主风采卓然。”
  可不是么?
  姜韶华眉眼灼灼光芒耀眼,穿着礼服式样的嫁衣更显风采。转头冲众人一笑:“宾客盈门,我还得出去招呼一二。等到了吉时再去迎亲。”
  卢若华满心向往,张口立下宏愿:“等我长大了,也要向姐姐一样,招婿进门。”
  屋子里众女子都笑了起来。
  梅姨娘都替大言不惭的女儿脸红,忙瞪卢若华一眼:“你以为谁都有资格招婿进门吗?快些闭嘴,别乱说话。”
  卢若华理直气壮地应了回去:“我知道自己远不如姐姐。不过,我现在读书读得勤奋,日后学有所成了,向姐姐求个正经官职当差做事,赚俸禄养活自己。便是嫁人,也当像陈舍人一样,成亲以后一样能当差。要不然,我宁可不嫁人了。”
  陈瑾瑜莞尔一笑:“若华小姐有此宏图壮志,可喜可贺。”
  梅姨娘急得额上汗珠都下来了:“若华,快些住口。”
  姜韶华微笑道:“梅姨娘不必紧张,若华妹妹有志气有风骨,我看着很好。等过几年学有所成了,我自会给若华妹妹安排个差事。”
  姜韶华轻易不许承诺,但凡出口的话,从来一言九鼎。
  梅姨娘从满心惶惑不安,瞬间心花怒放,连连谢恩。
  卢若华喜滋滋地凑过来:“多谢姐姐给我撑腰。”
  姜韶华微微一笑:“我不止为你撑腰,我还会为南阳郡内所有有志气的女子撑腰做主。”
  这话说得何其霸气!
  卢若华以敬仰的目光看着长姐迈出闺房,然后转头对梅姨娘道:“娘,我以后也要像陈舍人她们那样,做王府女官,为郡主当差效力。”
  梅姨娘心情极佳,伸手摸了摸女儿娇嫩的小脸,轻声笑道:“你有这份心气是好事。不过,你还小,得踏踏实实地读书学习。别给郡主丢人。”
  卢若华一脸骄傲自信:“那是当然。我在学堂里,课业一直都数一数二。除了陆真,没人比得过我。”又小声道:“到时候父亲要是拦着不让我出去当差怎么办?”
  梅姨娘低声道:“不用怕他。王府内外,都是郡主说了算。只要郡主点头,他根本拦不住。”
  ……
  阿嚏!
  正忙着招呼贵客的卢玹忽然打了个喷嚏。
  也不知是谁在背后嚼舌说他的坏话。
  今日是姜韶华大婚之日,前来贺喜观礼的宾客几乎踏破了王府的门槛。陈长史冯长史等一众属官,都在忙碌着招呼宾客。卢玹身为郡主亲爹,今日这样的场合,自要出一番风头。
  有不少远道而来的客人,不知就里,对卢玹格外热络。卢玹感受到了久违的被追捧的飘然喜悦。
  “郡主来了!”
  众宾客纷纷涌上前,恭迎郡主。
  一身红嫁衣美丽如天人的南阳郡主,含笑和众人招呼说话。
  这样的情景,放在平日里实在难以想象。在南阳王府,却又这般天经地义。这就是地位权势和强悍的实力带来的深远影响。
  便是薛刺史方刺史等官员,也没觉得郡主此举有什么不妥。
  卢玹不甘被冷落,厚着脸皮凑过去,当着众人的面夸赞女儿美丽聪慧英明果决举世无双。
  做亲爹的,这般吹捧近乎谄媚自己的女儿,可谓父权沦丧十分可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7页  当前第3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7/4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度韶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