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度韶华_分节阅读_第201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7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19:56:10
  六月末的一日,姜韶华策马进了南阳郡。
  从年初离开南阳,到今日回南阳王府,中间经过了六个多月。
  南阳王府的匾额印入眼帘的刹那,姜韶华沉凝的眉眼瞬间舒展,黑眸中有一点点火星燃起,然后绽开,如满天焰火。
  “郡主,我们终于回来了。”耳畔响起一个激动的少女声音,不用想也知道是陈瑾瑜。
  姜韶华冲陈瑾瑜灿然一笑:“是啊,我们到家了。”
  “郡主!”
  “郡主回来了!”
  王府正门外乌泱泱一群人,惊喜地呼喊着,快步围拢了过来。
  脚步最快的,竟然是年迈的陈长史。面容俊美的卢郡马也迅速迈步,却始终越不过陈长史。
  “陈长史!”姜韶华快步上前,一把握住陈长史的手,声音里满是激动:“久别未见,陈长史一切可还好?”
  陈长史也是满脸激动欣喜:“郡主回来,就一切都好了。”
  卢郡马稍慢一步,到底也挤了过来,想伸手去握女儿的手,姜韶华已伸手握住了冯长史的手:“半年多未见,冯长史头上多了许多白发,都是为王府操劳之故,辛苦了。”
  冯长史听到这般暖心窝的话,一脸的褶子颤了又颤,想咧嘴笑又忍住了:“郡主长途奔波,才真的辛苦。”
  卢郡马也不觉尴尬,就这么笑着站在一旁,殷勤等了片刻。然后一脸喜悦地上前:“郡主一走就是半年多,我心里日日惦记。今日终于得见郡主归来,实在不胜欢喜。”


第334章 归来(一)
  姜韶华没有对这一番热烈诚恳的父女之情做回应,只淡淡一笑:“见父亲久别无恙,本郡主心中也觉欣然。”
  就这,卢郡马也心满意足了。
  姜韶华在京城所作所为,一一传回了南阳王府。他一边震惊于姜韶华的强势凌厉,一边又暗自庆幸。幸好当日未曾真的翻脸反目,厚着脸皮留在了王府。
  总之,他是姜韶华的亲生父亲。只要他谨慎小心些,不招惹不激怒姜韶华,在王府里便有一席之地。
  接下来,杨政等一众属官纷纷上前来见礼。
  姜韶华一路奔波,依旧精神奕奕,笑着说道:“大家伙儿都起身,进府再说话。”
  目光一掠,忽然发现少了一个身影,不由得咦了一声:“崔渡呢?他怎么没在?”
  陈长史笑着应道;“臣几日前派人去田庄送信,崔公子正带着一班新的学员,说是等这一期的课都上完了再回王府,要迟个两三日。”
  “不仅是崔公子没回,卢舍人也一并留在田庄。”
  卢舍人在不在的,郡主显然不怎么在意,随意点了点头,领着众人进了王府正堂。
  姜韶华率先入座,属官们也各自坐到熟悉的位置,迫不及待地张口禀报这半年多来各自做过的差事。
  陈长史笑着阻拦:“郡主路途劳顿辛苦,总要歇息几日。这些政务,等日后慢慢禀报。大家先安静,听一听郡主的吩咐。”
  陈长史一发话,众属官顿时住口。可见陈长史在王府中的威信。
  姜韶华微微一笑:“本郡主本来有一肚子的话想说,现在又什么都不必说了。总之,本郡主没有留在京城,还是回来了。”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中,透出强大的自信和从容。
  属官们听得心潮澎湃。是啊,郡主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决心,京城再好,郡主还是选择离开,回了南阳郡。
  郡主既然回来了,南阳郡这片天,就永远是他们的郡主。
  姜韶华又笑道:“大家先散了,各自忙自己的差事。陈长史冯长史留下便可。”
  属官们拱手告退,一一离去。卢郡马其实不想走,不过,姜韶华并无挽留的意思,他磨蹭了片刻,也只得走了。
  正堂里只剩姜韶华和两位长史。
  陈长史笑容一敛,低声道:“郡主,北方即将大乱。”
  “平州军收拢的乱民越来越多,朝廷派范大将军前去平乱,平州乱军并未溃败,只将后占的三个郡让了出来。然后牢牢占据了平州。听闻平州军已多达几万人。”
  冯长史长叹一声,接了话茬:“那三个郡的粮食都被掠走,壮丁也都被拉走了。饿死的老弱妇孺不知凡几。”
  “刘统领几日前送回来五百饥民里,都有一些来自这三郡。听闻这三郡已快成了空城。”
  实在太惨了!
  这些触目惊心的真相,在战报里可能只是轻飘飘的几句话。朝堂官员们知晓,坐在龙椅上的太和帝也知道,却都无能为力。
  京城离平州太过遥远,除了派兵去“收复”平州,其余鞭长莫及。朝廷也顾不上水深火热的那三郡百姓。
  姜韶华心情沉重,轻轻点头:“我离京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五六波逃荒的饥民。这是我看到的,没看到的地方,流民更多。”
  “这样下去,就算熬过今年的蝗灾,明年北方也会赤地千里,良田无人耕种。”陈长史目光微暗,语气里满是沉痛。
  姜韶华沉默不语。
  是啊,前世北方混乱,死在旱灾蝗灾战乱里的百姓是个庞大又惊人的数字。到最后,也没人能算出具体数字。
  冯长史又开始愤怒起来:“朝廷到底在干什么?除了派兵去打平州,就没做点正经有用的事情吗?”
  “朝廷派了三位钦差去赈济扶民。”姜韶华定定心神,接了话茬:“当日我身在朝堂,皇上亲自开了龙口,我不便回绝,只得主动敬献了一批粮种。另外两批粮食,户部都打了白条。”
  “不管日后能不能还上,这白条都得收着。日后遇到什么事了,总能拿出来唬一唬人。”
  说着,姜韶华从袖袋中取出两张白条,给了冯长史。
  冯长史接了白条,忍不住抱怨了一番:“就这两张轻飘飘的白条,就换走了几万石的粮食。郡主,我们是有些余粮不假。不过,眼下三位统领源源不断地收容饥民,还有汤家在外推广新粮,我们也快捉襟见肘了。以后可不能这般慷慨大方了。”
  就知道冯长史要趁机发发牢骚。
  姜韶华笑着哄道:“冯长史说的是,以后我再不随意献粮食了。”
  冯长史也就是说说而已。只要郡主一声令下,户房上下便会听令行事。不过,郡主肯放低姿态说些好话哄他,总是令人舒心。
  冯长史也就不吭声了,仔细看了白条,小心翼翼地折叠收进袖中。
  “陈长史,这几个月来,南阳郡到底收容了多少饥民?”姜韶华低声问道。
  陈长史用手指比划了一个数字,压低声音笑道:“三位统领做事都有章法,送回来的饥民多是安分老实的百姓,一家一家的好安顿。偶尔有些偷鸡摸狗的混在里面,各县衙也不是吃素的,逮出来砍了两个。饥民们也就老实了。”
  “照这么下去,今年之内,我们南阳郡的人口至少能多两成。换在太平年月,想增加这么多人口,至少也得十来年。”
  一提人口,冯长史就来劲了,兴致勃勃地说了下去:“现在各县都在领着饥民开荒,郦县开始得最早,现在已经开出几千亩荒地,补种了一茬玉米和红薯。等上几个月,就能收一茬粮食。”
  当然了,新开的荒地,粮食产量肯定低,也比没有的强啊!
  姜韶华眼睛亮了起来,笑吟吟地说道:“这可真是太好了。辛苦两位长史了。”
  “不过,增长的人口,暂时不能宣扬声张。免得惹来朝廷不满。”
  两位长史一起应下。
  闷声发大财嘛,这道理他们都懂。


第335章 归来(二)
  提起饥民,就不得不问另一件要紧事了。
  “冯长史,现在南阳还有多少存粮?”姜韶华没有问金银。在眼下,能裹腹能活命的粮食,比金银重要得多。
  冯长史默默算了片刻,低声说了个数字。
  姜韶华眉头皱了一皱,轻声叹道:“这三年来,我们一直在默默买粮存粮。去岁新粮又大丰收。可这半年里,粮食消耗得太多了。”
  冯长史反过来安慰郡主:“郡主不必担心。再有一两个月,地里就要收粮食了。今年南阳全郡种的都是玉米和红薯。崔公子去岁一直忙碌,挑选优良的粮种培育,而且,经过去年摸索,今年百姓都知道该怎么耕种。”
  “今年粮食产量应该比去年高得多。到时候,家家户户的粮仓怕是都不够放粮食的。”
  听听这豪横的语气。
  姜韶华被逗乐了:“冯长史说的有理。有崔渡,是我们南阳郡的福气,更是我姜韶华的福气。”
  家有余粮,就是她最大的底气。
  陈长史目光一闪,意味深长地笑了一笑:“崔渡是郡主救回来的,这份福气,自然是郡主的。”
  “郡主得想个法子,将他永远留在南阳。”
  冯长史咳嗽一声,暗示意味十足:“陈长史说的有道理。崔公子和郡主同龄,今年不过十三岁。等过个三五年,也就成年了。”
  姜韶华不是普通闺阁少女,听到这等暗示意味浓厚的话语,半点不羞臊,甚至笑了一笑:“此事本郡主心中有数,两位长史不必忧心。”
  陈长史冯长史对视一笑,不再多言。
  ……
  田庄里。
  一片玉米田里,穿着灰色麻服的俊秀少年耐心地向一群农夫讲解。
  这些农夫,依旧是各县选送来的。这样的培训班,一期约莫两个月。从去岁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了六期。
  经过培训的农夫们,回到各自的村落里,将学到的耕种新粮方法教授给其余百姓。
  南阳郡全郡推广新粮如此顺利,这培训班至少要占一半功劳。
  卢舍人一直陪在一旁。原本白皙俊美风度翩翩的卢舍人,在田庄里忙碌一年多,皮肤晒黑了不少,气质也大有转变。如果换上短衫下田干活,也有几分农夫模样了。
  不过,卢舍人的心情颇佳。
  趁着崔渡休息喝水的空闲,卢舍人悄然凑过去,低声笑道:“郡主今日应该已经回王府了。崔公子就不急着回王府去觐见郡主么?”
  一别半年多,白日忙忙碌碌,夜晚困极而眠,似乎没有什么空闲。可对她的思念,从未停过。
  他恨不得腋下生翅,立刻飞到她身边。
  “这边的培训,还有三日就结束。做事得有始有终。”崔渡低声道:“他们都是家中的壮劳力,被抽调来田庄学习培训,心中都惦记着家里的田地。我得尽快教会他们,让他们早些回去。”
  卢舍人心想怪不得郡主这般器重崔公子,就凭这份做事的认真勤勉,就值得人钦佩敬重。
  “郡主回都回来了,迟几日见面也无妨。”卢舍人看着面容俊秀神采奕奕的崔渡,一语双关地笑道:“只要郡主眼里心里都有崔公子,就足够了。”
  崔渡咧嘴一笑,脑海中闪过郡主的脸庞,心头骤然一热。
  这一晚,崔渡在床榻上翻来覆去,辗转难眠。直至半夜才睡,天还没亮,就从美梦中惊醒。
  他像做贼一般,蹑手蹑脚地换了衣服,然后红着脸将衣服洗干净,晾在了院子里的竹竿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7页  当前第2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1/4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度韶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