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度韶华_分节阅读_第166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7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19:56:10
  韶华表妹,你到底还是来了。
  这一年,郑宸已十五岁,正是少年初长成。
  姜韶华也已十三岁。比起三年前,个头蹿高了一截,身形有了窈窕的曲线。细腻白皙的脸庞,似笼着一层光晕,丽质天成,艳光摄人。
  姜韶华不动声色,淡淡应道:“皇上驾崩,本郡主不胜悲痛,日夜兼程来京城奔丧。有劳小公爷亲自来相迎。烦请在前领路,本郡主要去灵堂磕头。”
  这等时候,显然不宜“叙旧”。
  郑宸按捺下心中的激动喜悦,点头应下,转身在前领路。
  姜韶华随之迈步进了宫门。
  久违的巍峨宫殿,生生撞入眼帘。熟悉的宫墙,长长的通道,宽阔的青砖地面……
  她曾在这里住过六年,度过最美好的少女时光,和眼前的少年心心相印,相恋又诀别,之后纠缠不清,一生不得安宁……
  郑宸似是心有灵犀,忽然转头看了过来。
  姜韶华连眉头都没动一下。
  郑宸微不可见地扯了扯嘴角,一边领路,一边张口道:“刺史们皆进京奔丧,到今日已有十几位刺史进京。皇室宗亲也都闻丧信而来。不过,郡主是第一个抵达京城的。”
  大梁分封藩王,大多封在偏远的州郡。南阳王当年深得先帝宠爱,先帝特意为幼弟挑了南阳郡做封地。离京城十几日路程。
  姜韶华露出一脸哀伤,语气沉痛:“惊闻皇上归天噩耗,我一路奔波,未敢停歇。”
  演技也更好了。
  郑宸瞥一眼“伤心不已”的南阳郡主,继续领路。
  天子灵堂就设在昭和殿。离得老远,一阵阵哭声便传了过来。
  再如何悲恸,哭了二十多天也哭累了。这哭天喊地的嚎啕痛哭,不知有几分真心几分是装出来的。
  姜韶华心中讥讽地想着,从袖中取出浸过生姜汁液的帕子捂住眼,一股热辣的味道直冲眼角,她的眼睛立刻红了一片。泪水顿时涌出了眼眶。
  郑宸眼睁睁地看着姜韶华瞬间哭红了眼,冲进灵堂,在天子棺木前跪下大哭:“皇伯父,侄女来迟了。皇伯父睁开眼,瞧一眼侄女吧!”
  原本跪在棺木前的太子,被姜韶华情真意切的哭声感染,干涸了几日的眼泪,竟又涌了出来。
  郑宸:“……”


第272章 亮相
  姜韶华第一次在众臣面前亮相。
  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赶来京城奔丧,在天子棺木前失声恸哭的哀伤身影,都令人印象深刻。
  别管这悲痛有几分真,总之,这一刻的痛哭哀伤感染了太子姜颂,还有歇了片刻被扶着来灵堂的郑太后。
  郑太后哭了二十多天,哭昏了十几回,面容憔悴不堪,眼睛红肿,发丝凌乱,额角皱纹深深。这一刻,郑太后就是一个痛失爱子的可怜老妇,哪里还有昔日尊贵不可一世的太后气度。
  听着姜韶华的哭声,郑太后心尖泛酸,泪水再次滑落。
  “伯祖母,”姜韶华泪眼婆娑地转头,以亲昵的语气呼唤郑太后:“伯父就这么去了,留下孤儿寡母,日后该怎么办?”
  郑太后被刺痛心肺,瞬间痛哭失声,在灵堂里大喊:“我的儿啊,你就这么走了,为娘的该怎么熬下去。日后为娘被人欺负,再也没人给为娘撑腰了。”
  姜韶华扑进郑太后怀中,和郑太后抱头大哭。
  太子姜颂哭着攥住郑太后的胳膊:“祖母别哭,还有孙儿在。”
  郑太后颤抖着伸出一只手,紧紧抓住太子的手。
  跪在众臣之首的王丞相,心里火冒三丈,狠狠盯着姜韶华。
  这个南阳郡主,果然不是善茬。刚进灵堂,就以哀兵之策先给了他一记重击。权欲旺盛党羽众多不可一世的太后娘娘,还有即将登基的新帝,和孤儿寡母哪里扯得上半分关系。
  姜韶华偏偏当众就这么说了,这是在提醒郑太后要借着良机彻底压下他这个丞相。
  跪在王丞相身后的张尚书等重臣,也悄然抬眼打量南阳郡主。只是,这位年少美丽的郡主,眼下和太后娘娘哭成了一团,众人连她的面容也看不清楚。
  跪在太子身后的几位伴读,倒是稍稍近一些。
  王瑾悄悄抬头,从他的角度,只能看到姜韶华的侧脸。长长的睫毛不停颤动,一颗颗泪珠,如珍珠一般滚落脸颊。
  总算王四公子还记得这里是天子灵堂,不宜多看,很快垂下眼。
  郑太后再次哭晕了过去。
  太子含泪吩咐宫人,扶着郑太后去歇息。姜韶华红着眼睛低声道:“堂兄,我去伺候伯祖母歇下。”
  后宫设了内灵堂,所有进宫哭灵的诰命和后宫女眷都在内灵堂。昭和殿这里,除了郑太后之外,就只有姜韶华一个女子。有姜韶华陪伴,确实更令人放心。
  太子眼睛赤红,声音低哑:“有劳韶华堂妹。”
  姜韶华起身后,俯下身抱起郑太后。
  郑太后哭昏了过去,身体发软无力,之前都是四个宫人抬下去的。现在姜韶华只一个人,也不见她如何用力,就这么抱着郑太后去了厢房。
  几个宫人不敢露出惊愕,迅速跟了上去。
  姜韶华将郑太后轻轻放在床榻上,两位太医进来为郑太后施针急救。姜韶华红着眼,静静守在一旁。
  “太后娘娘没有大碍,就是一时悲恸过度情绪过于激烈所致。”
  年纪一大把的季太医,这些日子也熬得厉害,日夜不息地守在昭和殿,时刻等候传召。此时季太医张口说话,声音像被石磨碾过一般:“不过,太后娘娘今日不宜再去灵堂了。”
  姜韶华红着眼眸,轻声应道:“多谢季太医,我在这里守着太后娘娘。”
  季太医有些惊讶,抬眼看过来:“臣之前从未见过郡主。”
  姜韶华轻声道:“孙太医时常和我说起宫中诸位太医,常夸赞季太医医术精妙。此时此刻,有资格守在昭和殿的,也只有季太医了。”
  此时不是寒暄攀交情的时候。
  季太医心中受用,面上不露,恭敬地退到一旁。
  姜韶华转头,看向床榻边的另一个熟悉脸孔:“这些时日,赵公公辛苦了。”
  赵公公身为景阳宫总管太监郑太后第一心腹,这二十多天来的奔波劳苦操心费力就不必说了。
  姜韶华这一句,令赵公公差点泪洒当场:“奴才当差是应该的。倒是郡主,这么快就赶到京城,是真地辛苦。”
  床榻上的郑太后,眼皮动了一动,想来是即将要醒了。
  姜韶华眼角余光一瞥,脸上愈发沉痛悲伤:“皇上归天,大梁的天都塌了,我恨不得腋下生风飞到京城,飞到伯祖母身边。哪里还顾得上赶路辛不辛苦。”
  “这三年来,伯祖母处处照拂庇护,我才得以在南阳郡安稳度日。在我心中,伯祖母是这世间最疼我的长辈。一想到伯祖母此时的痛苦,我恨不得以身代之。”
  赵公公听得红了眼睛,用袖子抹了一把眼泪:“郡主对太后娘娘的一番孝心,实在令人动容。有郡主在身边,想来娘娘也能多些安慰。”
  郑太后手指又动了一动,分明醒了,却未睁开眼。
  姜韶华只作未见,低声叹道:“我也盼着能为娘娘分忧,只盼着娘娘早日振作起来,别轻易饶了王丞相。”
  “平州今日乱象,有七分罪在谭胜这个乱臣贼子。有三分罪在王丞相用人不当。如若不是平州大败,皇上也不会被气得再发卒中离世。归根到底,王丞相脱不了干系,必须要为此负重责。”
  “皇上走的那一日,哀家当着众臣的面斥责王丞相。”听到这些,床榻上的郑太后终于忍不住睁了眼,沙哑疲惫的声音里透着怨恨:“哀家恨不得当即就处置了他。”
  “可是,张尚书戴尚书他们都出言支持王丞相。王丞相又口口声声说要先操办皇上丧事,让皇上入土为安。哀家不得不咽下这口闷气。”
  简而言之,太康帝一闭眼,宫里再无人能真正压制党羽众多的王丞相。郑太后不是不想对付王丞相,而是对付不了。
  再者,太康帝的丧事确实是头等大事。总不能在灵堂里一直闹腾。这口窝囊气,只能等日后再出了。
  姜韶华为郑太后掖一掖被褥:“娘娘顾虑的是,等皇上的丧事办完了,太子殿下登基后,再慢慢算账。”


第273章 妥帖
  姜韶华说的话,实在合郑太后的心意,无一不妥帖。
  郑太后听着顺耳,看姜韶华愈发顺眼:“韶华,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姜韶华捧住郑太后的手,将脸贴在她的掌心里,轻声道:“有伯祖母的庇护,韶华才有今日。以后韶华愿全力为伯祖母分忧。”
  郑太后心里很是满意,精神松懈下来,愈发疲倦。
  姜韶华柔声道:“季太医开了药,我替伯祖母去熬药。”
  郑太后嗯一声。
  赵公公在心里给郡主比了个大拇指。
  宝华公主她们都在后宫内灵堂里跪灵,太子守在灵堂里,现在郑太后身边空虚。郡主来得正是时候,孝心也尽得恰如其分。
  姜韶华亲自去熬药,伺候郑太后喝下。
  前世她在宫中数年,对郑太后的性情脾气生活习惯喜好都了然于心。
  郑太后最厌恶喝药,勉强喝完后,一定要吃几个蜜饯。还没等张口吩咐,她最喜欢的桃肉蜜饯就到了嘴边。一方丝帕轻柔地擦拭她的嘴角。
  郑太后被伺候得妥帖,忍不住问道:“韶华,你怎么知道哀家喜欢蜜饯?”
  姜韶华轻声道:“伯祖母写信给我的时候提过一回,我就记下了。”
  她在信里写过这事吗?
  郑太后头脑昏沉,哪里想得起这些细致末节的小事,随口道:“这几年,哀家一直惦记你。你这次来了宫中,就别回南阳了,留在哀家身边。”
  姜韶华抬眼和郑太后对视:“我确实要留些时日,一来在伯祖母身边尽一尽孝心。二来,我要助伯祖母一臂之力,等朝廷和宫中安定了再回南阳。”
  “伯祖母别恼。南阳是祖父留给我的,我总得好生守着。再者,我在南阳郡,远离朝廷了更方便做事。真留在宫里,整日在众人眼皮底下,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做事?”
  郑太后精神不济,没心思多说:“也罢,此事等日后再说吧!”
  姜韶华嗯一声:“伯祖母好好睡一觉,我守着伯祖母。”
  郑太后闭上眼,很快沉沉睡去。
  姜韶华果然一直守在床榻边。
  赵公公悄然上前:“郡主远道赶路,片刻未停就进宫来,一定累得很,这儿有奴才守着。郡主先去歇一歇。娘娘要醒了,奴才就去叫郡主。”
  这三年来赵公公私房丰厚,得了南阳王府诸多好处。不过,赵公公也时时在郑太后耳边吹风,说南阳郡的好话。姜韶华能和郑太后维持良好的关系往来,赵公公功劳着实不小。
  “多谢赵公公美意。”姜韶华压低声音:“我年轻力盛,还撑得住。”
  赵公公也就不再多劝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7页  当前第1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6/4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度韶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