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度韶华_分节阅读_第116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7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19:56:10
  郑家依附郑太后,才有今时今日的富贵权势。而郑太后,无法直接插手朝政,郑家就是郑太后手中的利刃。两两相依,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这一等,就是半个多时辰。
  郑宸虽然年少,却很沉得住气。耐心地等到郑太后更衣梳妆结束,才上前觐见。
  赵公公笑脸如花地站在郑太后身侧。蓝公公站得得稍远一些。
  郑宸在人前和蓝公公并不热络,淡淡瞥一眼,上前给郑太后行礼。
  郑太后笑着招手:“你一走就是一个月,哀家天天惦记你。快些过来让哀家瞧瞧。”
  郑宸依言上前,郑太后拉着侄孙的手心疼不已:“跑这么远的路,实在是辛苦你了。”
  郑宸露出一脸愧色:“去之前,我信誓旦旦,以为自己能劝服南阳郡主。没曾想,郡主心志坚定不为所动,我只得无功而返。让太后娘娘失望了。”
  郑太后不以为意:“她一个小姑娘家,舍不得离家,也是难免。等过个两三载,或许自己就改了主意,主动想进宫了。”
  郑宸眉头微微一动。
  他很清楚郑太后的脾气。
  姜韶华已经是第二次拒绝进宫,郑太后不可能不恼怒。这分明是有人提前得了消息,在郑太后耳边进过“谗言”了……
  这个人会是谁?
  赵公公笑呵呵地接了郑太后话茬:“娘娘一片长辈慈爱之心,郡主岂能不知。听闻郡主曾在南阳王床榻边立誓,要留在南阳郡。太后娘娘这是体恤郡主的孝心。”
  郑太后笑着看一眼赵公公:“韶华这是私下给了你多少好处,你处处为她说话。”
  赵公公正色应道:“奴才是娘娘的人,一颗心里都是娘娘。为郡主说话,是因为奴才知道娘娘怜惜郡主失了挚爱长辈,对郡主颇有包容之心。”
  “如果郡主胆敢辜负娘娘厚爱,奴才第一个就冲去南阳郡和郡主理论。”
  郑太后被逗乐了:“行了,别在这儿拍马屁奉承了。”
  郑宸看在眼底,讥讽地扯了扯嘴角。
  姜韶华定然是提前令人快马进京,以重金买通了赵公公……重活一世,她的性情脾气倒是变了不少。
  以前,她不肯折腰,如今也学会结交太监引以为助力了。
  郑宸在景阳宫待了小半日,才告退离去。
  蓝公公领命送郑宸出景阳宫,靠近低语道:“小公爷,南阳郡主三日前送了一尊金佛进宫,太后娘娘很喜欢这尊金佛。”
  郑宸脚步一顿:“金佛?”
  “是,”蓝公公低声答道:“赤金打制的三尺金佛。”
  不是镀铜,从里到外都是赤金。
  这么一尊金佛,要耗费数千两黄金!足以抵南阳郡一年税赋。
  好大的手笔!


第186章 金佛
  郑宸眉头一动,神色微凝。
  这金佛应该是早有准备,绝非仓促而就。也就是南阳郡的财力,能支应得起。
  换了郑家,不至于说拿不出那么多金子来。只是,他现在年少,不是家主。便是父亲同意,要动用这么多金子,也得经过族人们同意。
  郑太后身为太后,在宫中一举一动都引人瞩目,且郑太后颇有野心颇重声名。自己也不便动用数千两黄金打制金佛。
  姜韶华就不同了。身为南阳郡主,坐拥南阳王府家业和数十载积蓄。南阳郡附县有矿山有马场,这都是姜韶华的产业。
  她打制金佛讨郑太后的欢心,传出去了,众人也会赞一声郡主孝顺长辈。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姜韶华这一招又快又准!
  蓝公公见郑宸默然不语,又低声道:“南阳郡主还送了一本古籍给好附庸风雅的赵公公。赵公公收了古籍后,处处为郡主说话。”
  郑宸回过神来,淡淡道:“古籍里定然夹了银票。不然,赵春明怎么可能这般为她出力。”
  蓝公公有些着急:“那该怎么办?这个赵春明,处处逢迎讨好太后娘娘,将奴才挤兑得都快没地方待了。”
  郑宸略一皱眉,瞥一眼蓝公公:“稍安勿躁。此事我心中有数。”
  蓝公公只得闭嘴。
  郑宸临走前,留下一句:“别心急躁动,有些事,要徐徐图之。”
  蓝公公在心里暗暗腹诽。
  小公爷当然不急。郑太后疼惜小公爷,丝毫不弱于太子。他这个没了子孙根的阉人,哪有小公爷这等福气。赵公公一得势,就处处打压他。他如今在景阳宫的日子着实难捱。
  郑宸走后,赵公公便殷勤地伺候郑太后去礼佛。
  大梁皇室素来信佛,到了郑太后和太康帝母子这儿,就得加一个更字。尤其是郑太后,约莫是年轻的时候做了不少亏心事,总想着佛祖在天上原谅宽恕,每日都要烧香念佛一个时辰。
  景阳宫里设了小佛堂。原本放着一尊六尺高的镀金佛像。从昨日起,就换成了三尺高的赤金佛像。
  佛像是变小了一半,金子却都是真的,如此才能体现太后娘娘信佛的虔诚之心。
  这佛像是南阳郡里的十数个能工巧匠花了半年之功精心打制出来的。面容安详,栩栩如生。细细端详之下,柔和的眉眼竟有几分肖似郑太后。
  这才是郑太后心情大悦的根本原因。
  “韶华这丫头,确实有心了。”郑太后烧完一炷香,心情愉悦,随口对赵公公笑道:“还特意抄了一箱子经书送来。”
  这经书是不是出自郡主之手不重要。郡主说是,那肯定就是。
  赵公公想着古籍里厚实的银票,心头也像热炭一样,笑着附和道:“郡主对太后娘娘一片孝心,以后娘娘稍微照拂一二就是了。”
  顿了顿,又惋惜地叹了一声:“那新式辕犁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郡主特意献给太后娘娘。可惜,王丞相从中作梗,工部那边至今还在推脱,不肯推广。”
  提起此事,郑太后脸色冷了一冷,哼了一声:“左真一事,王荣吃了闷亏。王荣这是要借着此事扳回一城。”
  “为了一别苗头,视农耕利器为无物。这等胸襟,根本不配为丞相。”
  赵公公一副小人嘴脸:“等皇上来景阳宫了,太后娘娘可得好好和皇上说道说道。不能轻易饶过王丞相。”
  郑太后又是一声冷哼。
  ……
  大梁以孝为本,太康帝对郑太后这个亲娘也是真的孝顺,几乎每日都来景阳宫请安。
  傍晚,忙完政事后,太康帝便来了景阳宫。
  郑太后和颜悦色的迎了太康帝进殿,令人去请太子和宝华公主,才两岁的二皇子就算了,还是个离不了乳妈的奶娃娃。
  太子一来,四个伴读也随之而来。宝华公主的身边,除了姜月华姜莞华之外,还多了一张新鲜脸孔。
  十三岁的窈窕少女,身着粉色衣裙,皮肤白净,甜美可爱,一笑时脸颊边有两个小小的笑涡。
  这个少女姓范,闺名嘉宁。是范大将军的孙女,范贵人的侄女,也是二皇子姜颢嫡亲的表姐。
  前世,太康帝和太子先后离世,年幼的二皇子被扶上龙椅。郑太后极力促成郑家和范氏联姻。
  当年的他,无力抗拒,娶了范嘉宁过门。范嘉宁嫁进郑家没几年,就因难产去世,一尸两命,红颜命短。
  在他的生命里,就如流星匆匆滑过,并未落下多深的印痕。
  原本,这里应该还有一个南阳郡主姜韶华!
  郑宸淡淡一瞥,很快收回目光。
  郑太后笑吟吟的说道:“子羡,你去了一趟南阳郡,宫里又多了一位公主伴读。你这还是第一次见吧!这是范大将军的孙女,也是范贵人的侄女。”
  郑宸拱手行礼:“范姑娘。”
  范嘉宁微红着脸,向英俊无伦的郑小公爷敛衽行礼:“见过小公爷。”
  这就算正式寒暄招呼过了。
  一群少年少女在眼前,郑太后喜欢这份热闹,令人摆了三席。少年们坐一席,少女们坐一席,太子和公主则伴着郑太后太康帝一席。
  晚膳后,郑太后和太康帝母子说话,少年们则各自告退离去。
  范嘉宁进宫才半个月,平日就住在公主寝宫里。此时悄然走在郡主身边,小声道:“公主,郑小公爷平日就这般傲气不理人吗?”
  姜宝华失笑:“这倒不是。他平日也很风趣随和的。今晚大概是第一次见你,不好意思多话。”
  “也可能是他跑了一趟南阳郡,无功而返,一时还歇不下面子。”姜月华笑嘻嘻地凑过来。
  姜莞华掩嘴笑了起来:“当初大家就劝他不要去。他非要去碰这个硬钉子,怪得了谁。”
  范嘉宁也知道这段故事,抿唇轻笑起来:“这位南阳郡主,性子也是固执。太后娘娘一片好意,要接她进宫。宫中有公主,还有两位县主相伴,人多热闹。她为何就不愿来?”
  姜月华姜莞华悄悄对视一眼。


第187章 波涛
  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这位范姑娘,也是被家人娇宠着长大的。不知道“当家做主”和“寄人篱下”的区别。
  南阳郡是远不及京城,可在南阳郡,姜韶华可以任性妄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无需看任何人的脸色说话行事。
  宫中再好,对她们两人而言,也不是自己的家。皇室宗女,和公主一样姓姜,地位却又有显著的不同。
  如果可以,她们也不愿待在宫里。可惜,她们从来没有选择的权利。
  这些话,她们两人私下说一说无妨,当着姜宝华的面,是万万不能说的。也只有微笑相对了。
  姜宝华笑着对范嘉宁道:“韶华堂妹不愿来,想留在南阳郡,情有可原。说不定,过个一两年,她自己就改了主意想来了。”
  范嘉宁笑得有几分稚气:“公主说的是。人多也更热闹些。”
  姜宝华微微一笑。
  这位范姑娘,心性单纯良善,只知人多热闹,却不知人心复杂。人多了,是非更多。
  闲话几句,众人随公主一同回寝宫安歇。
  这一边,郑宸也被太子等人调侃打趣:“子羡,你在一个月内跑了一趟南阳郡,可亲眼见到韶华堂妹了?”
  “南阳郡主相貌性情如何?”李博元性情粗豪,大大咧咧地就问出了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7页  当前第1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6/4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度韶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