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度韶华_分节阅读_第71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7 MB   上传时间:2025-03-05 19:56:10
  出大牢以后,谁收拾谁还不好说哪!
  汤小司吏心中再次腹诽,面上一派忠厚老实,点头附和。
  汤老太爷这口心气到底不平,在不大的牢房里走来走去,比拉磨的驴子走得还多:“不行!你去打听打听,看看老五到底和郡主说了什么,一会儿来告诉我。”
  汤小司吏顿时苦了脸:“大伯,你就别为难侄儿了。我一个刑房司吏,平日还敢仗着汤家抖抖威风。现在郡主领兵坐镇县衙,一个个像杀神一般,我哪里还敢露面。真嫌脖子硬命长了?”
  汤老太爷怒急:“我让你去,你敢不去?果真不将我放在眼底了是吧!”
  汤小司吏连忙上前,拍抚汤老太爷后背,好话说尽,就是不肯挪步。
  汤老太爷气得半死,却一时无可奈何。
  就这么生生煎熬了大半日,将近傍晚时,汤五太爷带着汤启等人来了牢房。一同来的,还有邹县令。
  平日老好人的邹县令,如今有郡主撑腰,底气足实,说话威风多了:“汤显忠将汤家所有存粮都献了出来,才求得郡主点头放人。汤显德,你以后说话行事好自为之吧!”


第111章 内斗(二)
  所有存粮?
  汤老太爷全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向汤五太爷:“老五!”
  全名汤显忠的汤五太爷,长叹一声道:“大哥,为了救你,我们汤家这回大伤元气。你回去之后,好好向族人们认错!”
  这个败家子!
  汤家产业虽多,粮铺却是汤家仗着起家的产业。族中一直有存粮的习惯,便是荒年也不用担心,足够五千族人吃两年。
  汤五太爷为了讨好郡主,竟然将存粮都献了出去!这是生生挖了汤家的根!
  汤老太爷气得全身簌簌发抖,在牢房的门打开后,用尽气力冲了出来,重重一巴掌打在汤五太爷的脸上。
  汤老太爷做了几十年家主,积威犹存。这一巴掌没人敢拦。
  汤五太爷动也没动,受了这一巴掌。左脸瞬间暴起五道指印。
  汤老太爷还要再打,一旁的族人看不过去,上前来阻拦劝慰:“有什么话,回去慢慢说,别在这里动手,让人看了笑话。”
  “正是,回去再说吧!”
  汤老太爷不知是气还是累的,气喘吁吁,狠狠瞪汤五太爷一眼:“回去再和你算账!”
  汤五太爷颇有唾面自干的胸襟,面不改色地应道:“大哥消消气,别气坏了身体。”
  汤老太爷又瞪一眼,咬牙就要走。被汤五太爷一把扯住:“县令大人在这儿,大哥忘了行礼告退。”
  众人:“……”
  就连邹县令也被惊住了。
  怎么说呢!郡主真是厉害,一眼挑中了汤显忠这等人。
  汤老太爷像吞了苍蝇一般,面色难看地拱手告退。
  邹县令挺直腰杆,挥手示意退下。汤老太爷就如败家之犬,在族人的搀扶下踉跄离去。
  汤五太爷最后一个离去,临走前恭敬地拱手道:“县令大人要建太平粮仓,这是有利于百姓的好事。汤家上下定然听大人差遣。”
  郡主不会一直留在西鄂县,邹县令可是西鄂县的父母官。
  邹县令欣然接了汤五太爷的橄榄枝:“以后买粮一事,就都托付给汤家了。”
  汤家不仅在西鄂县有粮铺,在其他几个县城都开了粮铺。经营多年,自有买粮的渠道。
  汤五太爷一口应了下来。
  汤五太爷走后,邹县令迅速回大堂,向郡主复命:“启禀郡主,汤显德已经被放出了大牢。汤显忠临走前,对臣说,以后汤家上下会听臣差遣,买粮一事,汤家会出全力。”
  姜韶华嗯一声,因为汤显忠献粮一事心情颇佳:“汤显忠确实是个聪明人,知道本郡主看重的是什么。”
  汤家产业多少,对姜韶华来说根本不重要。
  她身为南阳郡主,坐拥南阳王府,每年的税赋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下辖的十四县,有专产丝麻十分富裕的叶县,有开设马场的比阳县。最厉害的是博望县,在二十年前发现了铁矿,八年前又挖出了一个银矿。也正因有这个银矿,南阳王府才养得起两千亲卫营。
  她真正看重的,是汤家买粮的渠道。
  南阳郡要存足三年的粮食,只靠本地百姓种粮远远不足。必要外出买粮。汤家在两湖经营数十年,结识众多大粮商。通过汤家,南阳郡便能源源不断地买进粮食。
  至于汤显忠献来的五千石粮食,自然也要笑纳了。
  姜韶华想了想,对邹县令吩咐了几句。
  邹县令听了之后,由衷地敬佩郡主的细心缜密:“是,这件事臣现在就去办。”
  ……
  傍晚之际,回了汤家大宅的汤老太爷,亲自动了家法。
  七十岁的汤老太爷,当着众人的面,拿起结实的棍子,狠狠揍了汤五太爷一顿。
  汤五太爷确实是个狠人,硬是挨了这顿打:“大哥比我年长十六岁,父亲去得早,长兄如父,抚养我长大。别说打一顿,就是每日打一回,我也该受着。没什么可说的。”
  “不过,有一点,我要说清楚。我老实挨打,不是做错了什么事,只是因为我敬重大哥。”
  汤老太爷被生生气笑了,他也实在打不动了,扔了手中木棍,指着汤五太爷的鼻子怒骂:“你趁着我进大牢,抢了家主的位置。这也算敬重?”
  汤五太爷被口水喷了满脸,用袖子擦了一下,继续说道:“一码归一码。我要说是为了救大哥这么做,没有一点私心,大哥不信,我自己都不信。”
  “我想做家主,不仅是为了我自己,更是为了汤家。”
  “不管大哥信不信,我确实是为了汤家长远着想。郡主英明神武,且手段强硬。汤家斗不过,也不能梗着脖子去送死。向郡主低头,做郡主治下顺民,才是正道。”
  汤老太爷冷笑着呸一声:“我只知道,我们汤家的五千石存粮都被献出去了。这是汤家一族的存粮,遇见荒年能活几千条人命。便是太平年间,也能卖两三万两银子。”
  “你拿族产来给自己铺路,向郡主献媚示好,要借着郡主威势坐稳家主之位。呸!真当大家伙是瞎的,看不出你那点心思?”
  汤五太爷昂首以对:“我正要和大哥说此事。这存粮是我献给郡主的,我自己出银子补齐……”
  话没说完,就见在县衙当差的儿子大步进来了:“大伯,二伯三伯四伯六叔,郡主有令,汤家献粮有功,功过相抵,就不追究大伯屯粮抬价之罪了。”
  “还有,这五千石粮食,按着市价结算银子。我就是送银子来了。”
  按着市价,四两银子一石粮,五千石粮食,就是整整两万两银子。
  掌户房的大汤司吏将两万两的银票捧到汤老太爷眼前。
  汤老太爷脸孔被扇得生疼。
  汤三太爷只得代为接过银票,仔细查验过后低声说道:“大哥,这是丰盛号开出的银票,没有问题。”
  汤老太爷面孔铁青,一言不发。
  大汤司吏扶起后背都是血痕的汤五太爷:“爹,我扶你回去敷药。”
  汤五太爷这时才觉后背火辣辣的,龇牙咧嘴吸了一口气,在儿子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离去。


第112章 投诚
  “爹,大伯下手也够重的。”
  大汤司吏亲自为亲爹敷伤药,看着亲爹后背上一条条清晰的印痕,又是心疼又是恼怒:“到底是亲兄弟,你为了救大伯才献的粮食。大伯怎么能不问青红皂白就将你打成这样?”
  汤五太爷疼得倒吸几口凉气,然后忍着疼痛咧嘴笑道:“挨打一顿也值了。”
  “何止一顿,还有脸上,都被打肿了!”大汤司吏黑着脸,要为汤五太爷的脸上敷药。
  汤五太爷摆摆手:“不用不用,就这么留着。我这几日在汤家里外跑动,让大家都瞧瞧我脸上的伤。”
  大汤司吏:“……”
  做儿子的不便当面吐槽亲爹,大汤司吏默默将话咽了回去。
  汤五太爷倒是光棍,也不嫌丢人:“你是不是觉得爹这么做有些无耻?得了这么大的好处,丢些人算什么。我巴不得你大伯使劲动手,这样,族人们瞧在眼里,对我这个新任家主也能多几分同情。”
  大汤司吏忽然觉得,现在真正需要安慰的人是大伯父。
  汤五太爷想着到手的家主之位,心情格外欢畅:“你大伯父已经老了,你大堂兄又是个平庸之才,这家主给我来做正合适。”
  然后,由衷地叹道:“不瞒你说,我之前对郡主卑躬屈膝百般示好,是因为郡主身份尊贵,我们汤家招惹不起,只能低头。万万没想到,郡主今日竟然令你送银子来,为我撑腰。”
  “便是为了刻意拉拢我,我也一样感激涕零,领了郡主这份天大的人情。”
  “你回县衙,将我的话代给郡主。就说郡主要买多少粮食,吩咐一声,我汤显忠亲自去两湖,将郡主要的粮食都买齐运回来。”
  大汤司吏点点头应下,迟疑片刻,低声问道:“爹这么做,可就是彻底投向郡主了。”
  “投向郡主怎么了?”汤五太爷吃力地转头,瞥儿子一眼:“你以为我为何能这么顺利地成为汤家新一任家主?就靠许出去的那些好处?当汤家上下都是傻子吗?”
  “没有郡主撑腰张目,这汤家家主位置根本轮不到我来做。”
  “以后,我就是郡主最忠诚的麾下。尽心尽力为郡主做事。郡主不倒,我这汤家家主之位就不会倒。”
  “你给我记好了。以后在县衙里用心当差,好生伺候邹县令。不准拿大轻忽怠慢!”
  ……
  顺利解决汤家这一桩麻烦,姜韶华心情颇为愉悦。
  当陈卓私下问起“郑小公爷送礼”一事时,姜韶华才恍然想起此事。
  才过去几日,记忆竟然就已淡去,心情也恢复平稳。可见这世上没有熬不过去的痛苦。
  姜韶华给了陈卓一个交代得过去的理由:“郑太后怕是死心不息,还有接我进宫之意。郑宸定然是想向我示好,日后劝我进京。”
  “我没收礼物,当时就将送礼的人打发回去了。”
  陈卓深深看面不改色的郡主一眼,假装自己信了这番说辞:“郡主既已下定决心,和郑家人撇清关系也无妨。”
  至于那位文武双全英俊不凡的郑小公爷,到底对郡主存了什么心思,就不必去深究了。
  重要的是,郡主不愿意和他牵扯。
  陈长史迅速将话题扯回了汤家:“郡主这般抬举汤显忠,是要彻底收服他为己用。”
  说到正事,姜韶华收敛心神,点点头道:“没错。汤家在五个县城都开着粮铺,是南阳郡里首屈一指的大粮商,经营数代,有稳定可靠的买粮渠道。”
  “各县都要建太平粮仓要存粮,我打算让汤显忠去为南阳郡买粮。”
  陈卓略一思忖:“此事暂且不急,先观望一段日子。等汤家内部安稳了,再派差事给汤五不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7页  当前第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4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度韶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