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次的岗位变动,不正是给了金雪娇这么好的机会吗?
“你也说了,她业务能力很好!你说,她要是一直被压在业务处室里,领导能知道她业务好吗?”陈娉婷不屑的撇撇嘴:“到时候,功劳全是正处长的,副处……呵呵……”
陆明君:一句呵呵,道尽所有!
第474章 保护伞本伞
林剑英最近有些苦恼,他突然发现,单位里的人对他,更加客气了。
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有个在检察院当领导的未婚妻,震慑力这么足的吗?
林剑英:我就想问一句,你们要是不心虚的话,何必对我这么恭敬?
但是,就这么的感受了几天,林剑英突然觉得,这种感觉还挺好!
至少明面上,没人跟他哔哔赖赖了。这开会的时候,他讲的话,份量又足了那么一点点。
要不是场合不对,林剑英高低得哼唱一句:咱们老百姓呀今儿个真高兴~~
“林主任,这级别没自己的未婚妻高,是一种什么感受啊?”远在S市的钟青,在坐了许久的冷板凳后,豁然开朗了。
“怎么说呢……”林剑英嘴角疯狂上扬,秤砣都压不下来:“这有靠山的感觉,就挺好的!”
钟青:好气!
作者君:说好的豁然开朗呢?
钟青:这个人真的好气人!
……
金雪娇最近很忙,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她们大老板越来越信任她了。
金雪娇回忆了一下,时间节点有点多:
也许是某次安排会议室的时候,她不小心质疑了一下业务条线交上来的政策依据……
也许是某次跟大领导闲聊时,她随口说出的那些案例……
又或者是……
总之,自那以后,除了原本办公室后勤的工作之外,大领导居然有好几次,单独把她喊到办公室。
当然了,领导的办公室门一关,其他人自然没法得知,办公室里面的那两个人,到底都蛐蛐了些什么。
众人只是惊奇的发现,他们这个非业务条线出生的大老板,对业务把握那是越来越精准了。
然后,业务条线的人,就开始悲催了!
业务条线的众人:不怕领导脾气差,就怕领导有文化!
当然了,没人是傻子。几次一过,众人就回过味儿来了。
只是,不等这些人有所动作的时候,新来的金主任的好闺蜜居然是检察院的副检察长的消息,就传遍了国税大楼。
就连金雪娇自己都对这个消息的传播感到纳闷的时候,坐在办公室里的大领导淡淡的笑了笑,深藏功与名!
……
至于“保护伞”陆明君本伞,她这段时日可就忙多了。
为了打开业务,陆明君亲自跑了一下J省的科技局以及N市的几个高科技公司,以期寻求技术支持。
她隐约记得上辈子看到过一个报道,说是最高检利用卫星遥感,检测到大运河某一段的污染严重,并以此为线索,成功查办了一起跨省的环境污染案件。
说实话,这个案子给了她很大的启发。
她觉得,这会儿(2013年)的技术如果达到了,那她可以抢在最高检的前面,先玩一场大的!
当然了,如果现在的技术还不能达到这个水准,那她就亲自跑一趟那个地方,然后……
照样玩一场大的!
随后,陆明君满怀期待的开始了与J省科技局以及N市高科技公司的沟通。
主要是科技局他们介绍,陆明君听着。
在J省科技局,陆明君并没有过多的客套,而是直接问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J省的科技水平,能否达到利用卫星查询所需信息的目的。
只可惜,陆明君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现在可是专门办人的检察院的副检察长!
她问出这个问题,科技局的领导们第一反应就是,检察院要抓人了,他们科技局可不能做那把“枪”!
科技局领导们:到时候人家不敢恨检察院,可不就得恨到我们科技局头上来吗?
于是,陆明君兴致勃勃的来了,得到的答复却是不尽如人意的。
陆明君略想了想,就明白了科技局的顾虑。再加上,陆明君觉得科技局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我们科技局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把手伸到外太空的卫星上去啊!”
于是,陆明君还是道了声谢,然后离开了科技局。
“陆检,这科技局都这个样子了,那几个公司,咱还用去吗?”车上,皮实忍不住低声问道:“我估计他们……”
“不是都说高手在民间吗?”陆明君闭着眼,“已经约好了,就走一趟吧!”
当然了,话虽如此,她自己的心里已经不抱有什么期待了。
然而,所有的故事里,转机都是藏在不期待里的!
在N市的达不溜高科技公司里,陆明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答。
“陆检,不瞒您说,这个技术我们没有!而且,我国的卫星都是官方控制的,不像大洋彼岸那边,公司都能发射卫星。”该公司的董事长何忠义说道:“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技术手段,达到这个目的。”
“哦?其他技术手段?”陆明君顿时来了兴趣,坐直了身子,看向何忠义,“还请何董介绍一下。”
何忠义笑了笑,解释道:“虽然我们无法直接控制卫星,但我们可以申请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一些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特定区域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样,虽然不能像卫星遥感那样精准,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您的需求。”
陆明君听后,眼睛一亮:“这个思路不错!不知道何董有没有具体的方案或者案例可以给我参考一下?”
“当然有。”何忠义说着,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递给陆明君,“这是我们公司之前为N市环保局做的一个类似的项目,您可以先看看。”
陆明君听了这话,心里已经有了判断。
当然了,她也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次自我反省:怎么就把环保局给忘了,下午就让皮实约一下他们!
大致浏览完整个材料之后,陆明君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个项目虽然与她设想的有所出入,但思路却十分契合,而且已经有了成功的实践经验。
“这个方案很不错!”陆明君合上文件,看向何忠义,“何董,我个人觉得,你们公司的实力都体现在这个项目里了!”
第475章 颜祥造访
“陆检过誉了。”何忠义谦虚地笑了笑,“我们做企业的,只有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赚钱。”
何忠义:换句话说,只要钱到位,什么事情都好办!
“当然了,如果您对这个方案感兴趣,我们可以进一步详细讨论,并根据咱们省检察院的需求,对服务内容进行定制。但是……您知道的,这具体的还得视情况而定!”
何忠义:看在你们是省检察院的份上,我可以让步,但是,不能让的太多!
“那是自然!”陆明君自然听懂了他的意思,并欣然同意道:“我确实对这个方案非常感兴趣。不过,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n市环保局这边……他们实施这个方案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和资金?”
何忠义转头看向了坐在后侧的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后者凑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
何忠义微微点头,又沉思片刻,给出了一个大致的估算:“时间和资金会根据项目的具体规模和复杂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就以n市环保局这个项目来看,从策划到实施完成,一共需要五个月的时间。至于资金方面,其实我们这边收的并不多,大头都交给帝都那边买数据了!”
陆明君听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她心里清楚,这个姓何的,绝不可能现在就给出报价的!
当然了,她陆明君,也绝不可能只谈这一家!
“何董,非常感谢您今天的介绍和提供的方案。”陆明君站起身,向何忠义伸出手,“后续的工作,将由我们皮主任具体与贵公司的技术人员对接,等双方沟通好需求之后,贵公司再进行报价……另外,我们也要向领导汇报。!”
“好的好的,这是应该的!我及我们公司,都非常期待与咱们省检察院进一步合作。”何忠义也起身,握了握陆明君的手,脸上洋溢着商人特有的笑容。
离开达不溜高科技公司时,时间已经不早了,陆明君也打道回府了。
“陆检,您看这剩下的几家企业,您看,咱们还要去吗?”皮实老实巴交的问道:“我看他们家都做过了,咱们是不是……”
“当然要去!”陆明君的心情格外愉悦,“既然这一家能够拿出这个方案,其他家未必拿不出更好的其他方案。”
高手在民间,万一其他家有更好的方案呢?
皮实点了点头,然后在陆明君看不到的地方,长舒了一口气。
其实也没什么依据,但他就觉得,这家公司有点不实在!
这可能就是男人的第六感,皮实自己觉得很准!
后面的几天,陆明君带着皮实,又陆续走访了其他几家在n市的高科技公司。
“咱们这就叫货比三家!”陆明君是这么对皮实说的。
表面不敢有异议的皮实,只能在心里发出直击灵魂的锤问:请问,您这样子在各个公司里挑来挑去的样子,跟女人在商场里逛街时挑来挑去的样子,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有吗?
陆明君听不到皮实内心的呐喊,但她觉得,自己多走几家公司的收获,还是满满的。
走访的这些公司里,有的公司提出了与达不溜公司类似的方案,只是在某些技术细节上有所不同;有的公司则提出了全新的思路,虽然听起来有些超前,但也让陆明君眼前一亮。
每走访完一家公司,陆明君都会让皮实详细记录下他们的方案和特点,以便后续进行综合比较。
此外,她还注意到一个细节:这些公司在提及报价时,都会比较谨慎的打个马虎眼。
估计,是想去打探一下对家的报价,甚至……很有可能是想在同行业之间,达成一个报价联盟。
这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同行业的商业主体之间,本来就是一边互相竞争、一边合作共存的。
经过几天的市场调研,陆明君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省检察院。
她让皮实理了理思路,等六部的人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材料之后,陆明君这才带着皮实以及六部整理材料的一个小姑娘一起,向检察长王常合汇报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王检,您也知道,民行也好、公益诉讼也罢,咱们坐在家里可是等不来案源的!前几天,我带着皮主任他们几个,走访了……”
陆明君简单的将情况做了个汇报,六部小姑娘连忙将自己整理的材料递了过去。
王常合认真听完了陆明君的汇报,又仔细看了看手上的这一份书面材料,良久,才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