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君夺姝色(重生)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眠微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13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19:49:38
 她忍不住感慨道:“那掖庭的宫女口中提及无意间瞧见的饰物,正是衍儿当时佩在身上的金珠。若非那宫女随口提起的细节, 又有何人能想到此处?衍儿这孩子这么多年居然闭口不提。”
 姜清窈怔怔未语。皇后见她神色茫然,以为是太过讶异,便问道:“怎么了窈窈?莫非你还有什么疑惑?”
 “姑母,”姜清窈嗓音滞涩,“当真是......太子殿下救了我吗?”
 “那是自然,”皇后道,“人证物证俱在,本宫也问了许多宫人的话,确是衍儿无疑。”
 一旁的谢瑶音亦道:“皇兄可真是沉得住气,竟生生将此事闷在心里这么多年都没有透露过半分。若不是他身边的宫人一时多话,我们怕是会一直被蒙在鼓里。”
 皇后道:“本宫派人去问了衍儿,他亦没料到身边的人会将实情吐露而出,言语间颇为恼怒,说已经将那多话的宫人罚去做苦力了,以此警示东宫其他人谨言慎行。”
 说着,皇后又叹道:“衍儿真是心实,他说自认不是什么大事,又担心再度提起会引得窈窈回想起落水之事而更加惊惧,便想着不再声张,只要窈窈无恙便好。”
 姜清窈听着姑母与谢瑶音的话,忽然觉得没有必要再多问什么。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救自己的人只会是谢怀衍了。
 纵然她心底萦绕着疑影,却苦于没有证据,便只能缄口不言。若她真的贸然开口质疑谢怀衍所言的真假,怕是只会让人觉得她不识好歹、毫无感念之心,凭空臆想。
 即便皇后是她的亲姑母,谢瑶音是她最亲近的好友,姜清窈也无法将心事向她们言明。她心底涌起深深的无力与茫然,往后,谢怀衍便是她的恩人,她对他再也不能太过疏离冷淡。
 与此同时,宫中不少人都对谢怀衍的所作所为钦佩不已,赞他有君子之风,果然是皇帝精心教导出来的继承人。姜清窈听
着这些话,面上已然波澜不惊。
 这一日午后,姜湛来了永安宫。
 虽然他平日在宫中当差,但外臣轻易不得入后宫内苑,因此他们虽同在一座皇宫,却甚少碰面。
 “姑母,”姜湛向皇后行了礼,“陛下恩准我昨日出宫归家,我将太子殿下昔日搭救窈窈之事禀报了母亲,她不便前来,特意备了些礼,嘱咐我与窈窈一同前去东宫向太子殿下道谢。”
 皇后闻言颔首:“正是。当年若不是衍儿,窈窈只怕生死未卜。如此救命之恩,确实该好好道谢。由你和窈窈前去,最合适不过了。”
 姜清窈心事重重地同姜湛一道出了永安宫,向着东宫行去。
 “窈窈,”半路上,姜湛停住步伐看向她,“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我......”姜清窈咬唇,踌躇未语,不知能不能将自己那毫无依据的想法说出口。
 兄妹二人素来心意相通,姜湛看着她欲言又止的神色,心中浮起猜测:“你是不是在想太子殿下之事?”
 姜清窈慢慢点了点头。
 “在想什么?”姜湛柔声问道。
 “哥哥,”她轻轻叹了口气,“不知为何,我总对太子殿下救了我这件事没有实感,那种陌生的感觉就好似......此事与我无关。”
 姜湛道:“你落水之时本就失了意识,自然也不知救你之人是谁,只能从他人口中得知真相。”
 “不,哥哥,我所言不仅仅是这个缘故,”姜清窈双手攥住衣角,迟疑许久,低低道,“我......还是对此事所谓的‘真相’心存疑虑,没有办法做到全心全意相信那些证据。”
 姜湛愣住:“你是不相信救你的人是太子殿下?”
 姜清窈对上哥哥惊诧的目光,苦笑道:“哥哥,你一定觉得我疯魔了吧?包括姑母和阿瑶在内的所有人都坚信不疑地告诉我,那个人就是太子殿下。可是,仿佛有一个动摇的、犹疑的声音,时时刻刻响彻在我耳边。我知道这个想法很荒谬,可我真的无法全然说服自己去接受这个结果。”
 她说着,眉眼黯然低垂,纤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晦暗的阴影。姜湛在起初的震惊之后渐渐平静了下来,平复了一下呼吸,抬手抚了抚她的发顶:“窈窈,你为何会这样觉得?”
 姜清窈沉默片刻,问道:“哥哥,你觉得太子殿下是一个怎样的人?”
 姜湛垂眸思索,许久才道:“太子殿下身为储君,自然是——”
 “哥哥,”她握住他的衣袖扯了扯,“你我兄妹之间,就不必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了。”
 姜湛哑然失笑:“好。”
 他很快敛了神色,道:“太子殿下稳坐储君之位多年,是最会审时度势之人。”
 这个词从姜湛口中说出,显得格外意味深长。姜清窈明白他的言外之意,便续道:“哥哥所言正是我心中所想。我虽与太子殿下来往不多,然而这些年冷眼旁观,却也依稀能看出他的行事做派。”
 “正因如此,我才觉得很奇怪。若真的是他救了我,为何他当时隐忍不言,反倒今时今日却忽然旧事重提?这不像太子殿下的作风。”
 姜湛沉吟道:“太子殿下虽不是张扬多言之人,但,凡是他做过的事情,不论是明面上还是暗中所为,他断不会遮掩隐瞒,而是定会及时让相关的人知晓。”
 姜清窈忽然忆起一桩往事。去岁冬日,她刚入宫不久,便和谢瑶音一同目睹了谢怀琤被六皇子欺凌之事。后来,谢瑶音便向太子求助,希望他能够设法为谢怀琤美言几句,当时的谢怀衍一口答应。但显然,他并没有做到,却还是在谢瑶音面前提起此事,话里话外的意思便是他确实向皇帝进言了。
 这样的人,会甘心将救了她之事深藏心底多年吗?
 她想着,便也如此说了。姜湛的神色变得严肃,他伸手扶在姜清窈肩头,低声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窈窈,你心中的怀疑却并无根据,而眼下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太子殿下。你万万不能在此时执意违逆众人之言,出言质疑太子殿下。”
 “哥哥,我不会这样冲动莽撞的,”姜清窈抬头看他,“我会努力去回忆当年的事情,也会设法寻找任何证据。若最终我确信,救我之人的确是太子殿下,那么我会摒弃所有念头,真心实意地感谢他;可若不是他......”
 她顿了顿,声音轻柔却坚定:“那我一定会让真相浮出水面,不能寒了那个真正救我之人的心。”
 姜湛口唇微动,尚未出声,又见她道:“你放心,在没有确凿依据之前,我不会在太子殿下面前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异样。”
 “窈窈,这亦是我想说的,”姜湛的语气沉了沉,“不仅是你,我也会牢牢记住这一点。我们不能让太子察觉到我们起了疑心,否则——”
 姜清窈心中一揪,几乎是立刻懂了姜湛的言外之意——若谢怀衍当真是冒领了他人做过的事,那么他一定会想办法打压那个人,不让那个人将真相说出。不论是自保,还是保护那个未知的人,他们都要在谢怀衍面前小心藏好心底所有的想法。
 兄妹俩默契地对望一眼,随即面色恢复如初,向着东宫行去。
 两人到了东宫时,恰逢太子谢怀衍正在书房与幕僚谈公务,侍从便请两人在正殿东次间稍待片刻。
 这是姜清窈第一次来到这里。她垂眸盯着茶盏中冒着的袅袅热气,只觉得四周皆是一片压抑的寂静,几乎听不见侍从们行走时的任何脚步声,就连他们奉茶时,茶盏的瓷底触碰到木制的桌案的动作也是轻而无声的。
 她嗅着茶香,思绪情不自禁发散:这样严整肃穆的东宫,所有侍奉的人必然都是小心谨慎的,又怎会轻易将太子刻意保守的秘密泄露出去呢?
 心中那颗名为怀疑的种子愈发有了破土而出的势头。姜清窈深吸一口气,耳边听见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伴随着门外宫人们整齐而低沉的声音:“殿下。”
 东次间门前悬挂着的金丝竹帘被人掀起,一阵轻微风声袭来,谢怀衍含着笑意的声音响起:“让明然和表妹久等了。”
 兄妹俩起身见礼。谢怀衍抬手示意二人免礼,寒暄了几句后,便在主座上坐了。
 姜湛率先开口道:“今日我兄妹二人是特意前来向殿下道谢的。”
 他说着,与姜清窈一起俯身,行了一个极其庄重的大礼:“当年,窈窈失足落水,幸得殿下相救才能安然无恙。然而我们兄妹却愚钝至极,直到近日才得知殿下的救命之恩,万分愧悔,特来拜谢,还望殿下莫要计较我们这些年的懵然不知。”
 姜清窈拜倒在地,双手交叠压在裙裾之上,额头与手背相触,嗓音低柔:“臣女叩谢太子殿下昔日救命之恩。此中恩情,即便赴汤蹈火,也必将全力以报。”
 在两人看不见的地方,谢怀衍的唇角勾起,泛起一个意味深长而又带着莫名森冷的笑。他眉头松开,面上却依然作惊讶之色,连忙上前亲自扶起两人:“快快请起,何须行如此大礼?”
 他托住姜清窈的手腕,微微使了些力道,扶起了她。那触碰到她皮肤的手指有些凉,凉意沿着她的血管一路攀升,滋生出一种异样的战栗感。姜清窈克制住自己的神情与动作,露出温软的笑意:“若非殿下出手,只怕我早已没了性命。如此大恩,又岂是这一番礼所能谢过的?”
 她笑意盈盈,说话时的语气较之从前似乎多了几分亲近,不再那样敬而远之。那双明澈的眼睛望着他,盛满了感激与感动之色。谢怀衍从未这般极近地观察过她,此刻他才意识到,原来这位表妹有如此绝世容光,一颦一笑都如画中人一般娇美可人。
 他微微一笑,松开了她的手腕,只是收拢进袖中的手指有些留恋地摩挲着,感受着方才那嫩若凝脂的触感,表面依然正色道:“即便我没有担着表兄的身份,也断不会眼睁睁瞧着旁人受此磨难。”
 “所以,表妹不必如此,”谢怀衍语气温和,“你我既是表兄妹,便是一家人,何须言谢?”
 几番客套之语说完,三人各自落座。谢怀衍面对姜家备的礼,自然百般推辞不肯收下,但鉴于姜氏兄妹态
度坚决,只能无奈松口。
 姜湛与谢怀衍本就自幼相熟,因此闲聊起来颇为热络。姜清窈坐在一旁,神思有些轻微的飘转,自然没留意到谢怀衍若有若无看向她的眼神。
 此时此刻,她有些想念谢怀琤。若是等他回京,她一定要将此事告诉他,再听一听他的意见。
 谢怀衍浅抿了口茶,忽而一笑,悄然将话题转到了姜清窈身上:“表妹看起来心神不宁的,是有什么心事吗?”
 姜清窈一惊,面上闪过一丝慌乱:“多谢殿下关怀,我没有。”
 谢怀衍颔首:“那就好。若是表妹遇到了什么烦心事,一定要告诉我。”
 “多谢殿下。”姜清窈深吸一口气。
 姜湛见状,便道:“让殿下见笑了。想是窈窈身在东宫,见殿下如此亲和,一时心中松快,才会如此。”
 “原来如此,”谢怀衍轻轻蹙眉,语气带着些自嘲的轻笑,“方才明然问起当年之事为何我始终不曾道出,其实是我担心唐突了表妹。”
 他说着,目光幽幽落了过来,道:“原是因为这么多年,我一直觉得表妹有些惧怕我。”
 “不知表妹心中是不是如此想的?”
 姜清窈对上他意味深长的目光,身子顿时一僵。


第65章 归来 “窈窈,我回来了。”
 即便还是白日, 天色却依然悄然转暗。料峭春风吹刮着东宫殿宇,拂动尚未关紧的窗棂,发出轻微的响动。谢怀衍的声音便如浸在那凉风之中一样, 令人遍体生寒。
 姜清窈面色并无波澜,只如常微笑道:“臣女初入宫中时,叹服于天家气度和威严, 因而处处循规蹈矩;殿下贵为储君, 我心中自然敬重;又因我自忖身份,不敢太过接近殿下, 心中确实有些惧怕。”
 谢怀衍眯了眯眼。
 姜清窈顿了顿,轻轻屏息, 余光看见姜湛略带忧色的眼神, 继续道:“但这些时日,我意识到殿下虽威名赫赫不可冒犯,但也绝不是不讲道理、暴躁易怒之人, 而是刚柔相济, 公私分明,对阿瑶等弟妹细心周到,于储君的气度之外,更多了些寻常人家兄长的爱护。”
 她说着, 唇边缓缓露出一抹笑意:“正因如此,我才明白了殿下从前的话并非只是客套,而皆是出自肺腑,正是把我们当作一家人才会那样关怀。”
 谢怀衍看向她,少女眼眸澄澈,望过来的目光纯粹不掺杂任何异样的情绪,确实是真心实意之语。他淡淡一笑, 放下手中的茶盏道:“表妹是姑娘家,年纪轻轻离家入宫,心中难免拘谨小心,那些想法也都是人之常情,我明白的。”
 “明然,表妹,你们既是母后的亲眷,便是我最亲近的家人。往后日子还长,不论你们遇到了什么事情,都要记得随时告诉我,”谢怀衍说着,看了姜湛一眼,“明然,你我自小一起长大,一起念书切磋,虽然如今各自分别,但情分是不会变的。”
 “表妹也不必再对我心存敬畏,”谢怀衍语气柔和,“明然是你的兄长,我亦是你的表兄,往后万万不要同我生分。”
 姜清窈垂眸:“殿下的话,我记住了。”
 几人又坐了片刻,便有朝臣前来向谢怀衍禀报朝政要事。姜湛见状,便起身道:“既然殿下还有公务在身,我和窈窈就不打扰了。”
 谢怀衍点头,亲自送了他们出去。
 踏出东宫的那一刻,姜清窈才觉得周身的僵硬如冰雪消融一般尽数散去。她深吸一口气,一眼看见晦暗的天色又有了转明的趋势,稀薄的日光自云层后渗出,将屈指可数的暖意落在了她身上。
 “窈窈,”姜湛摸了摸她的头,“回去后切莫多思,一切有哥哥在呢。”
 姜清窈鼻子一酸,攥住他的衣袖,点了点头:“哥哥放心,我明白的。”
 兄妹二人在宫道上分别,姜清窈独自向着永安宫的方向走去。她在心中默默盘算着日子,期盼着过几日能够听见谢怀琤的消息。
 她......很想他。
 *
 日子波澜不惊地过了月余,姜清窈每日如往常一样在萤雪殿读书上学,在演武场骑马。有时在永安宫碰见谢怀衍,他的语气总是关怀备至的,而她只能笑着回应,心中却愈发窒闷。
 一场连绵的春雨过后,她在枕月堂看书,却觉得那空气中的潮湿黏腻也蔓延到了心上,扰得自己烦躁难安,索性将书一丢,起身往韶园去了。
 这个时候,韶园少有人来,四周只听得见风声。姜清窈小心地避开了湿滑的石子路,打算去韶园外的那处亭子里坐坐。尚未走到近前,她却看见亭子里坐了一个人。
 那人手执书卷,侧影沉静,对周遭的一切声响毫无反应。
 姜清窈怔了怔,提起裙角迈步进了亭子,轻声唤道:“见过闻姐姐。”
 闻萱宜闻声抬头,看清是她,淡淡扬起一个笑:“姜妹妹。”寒暄了这么一句后,她很快又垂下头,继续看起了书。
 姜清窈虽与她相识,但却不甚熟稔,加之闻萱宜又是个少言寡语的性子,因而一时间也默默无话,便在另一边坐了下来,独自望着亭外的景致出神。
 在这样寂静的地方,她的心终于久违地沉了下来,像是剥落了缠绕其上的荆棘与尖刺,完完全全地松快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君夺姝色(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