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帝王抿了口茶,简单的吐了一个字。
李公公将头低下去,声音低得不能再低。
帝王一顿,端着茶盏的手手背青筋暴起,他脸色此刻已经完全冷了下去,身上散发的冷气让众大臣更加不敢抬头,他语带嘲讽的开口:“当真?”
什么当真……
底下的臣子自然没有听懂其意思,但是离陛下最近的李公公明白陛下问的是什么,他硬着头皮,点了点头:“是,陛下。”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众大臣还没有反应过来,早朝已经结束了,他们还不知陛下是因为什么事变了脸色,但肯定是大事。
等回到御书房,李公公还要继续与帝王禀报的时候,年轻帝王抬手阻了他的话,淡淡道:“将朕拟好的圣旨拿过来。”
他是有足够的耐心等她入宫,但是总有人不长眼,非要惹他不痛快,那她也别怪他,帝王负手看向窗外。
她不记得前世他们那些恩爱的过往,也没关系,等她入了宫,他会比前世还要待她好,一个梁恒而已,根本影响不了什么。
半个时辰之后,帝王仪仗停在忠义侯府门前,其阵仗比那暗沉的天色还要让人害怕。
“陛下驾到。”
正堂中所有人都愣住了,盛华公主过来是因为跟谢姝是闺中密友,陛下又是为何过来,众人心里生出一丝不好的预感。
盛华公主更是不可置信的问身边的兰心:“你可有派人给皇兄传信?”
皇兄这个时候不是应该还在上朝吗,为何会过来。
“奴婢没有。”兰心连忙摇头。
待帝王挺拔的身影出现在正堂,众人叩首:“参见陛下。”
身着一袭墨色云纹龙袍,头戴冠冕的帝王扫了一眼堂中所有的人,视线最后落到那小姑娘头上,帝王没有叫起,直接提了提嘴角:“李公公,宣旨。”
宣旨……
什么旨,众人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总不能是因为陛下重视忠义侯府跟丞相府,所以亲自赐婚。
“是,陛下。”李公公知道陛下已经动了怒,只是没有表露出来,他不敢大意,将圣旨展开,李公公朗声道:“谢姑娘接旨。”
“臣女接旨。”谢姝心口一窒,右边的眼皮一直在跳,她不敢对上那人的目光,她知道他在看她。
李公公:“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初年登基,后宫空悬,兹有忠义侯府三小姐谢姝出身名门,温婉娴雅,才华横溢,秀外慧中,为天下女子之表率,宜母仪天下,仰承皇太后慈谕,特册为皇后,执掌凤印,择吉日入宫,钦此。”
第32章 不愿==
特册为皇后,择吉日入宫……
这道圣旨一出,忠义侯府的正堂瞬间一片死寂,鸦雀无声,唯有外面的天色越来越暗,像是有场大暴雨要来。
谁也想不到竟会是这么一道圣旨,谢姑娘被立为皇后娘娘了。
众人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感觉,但是很震惊,震惊到大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别说旁人,连谢姝自己都懵了,她心跳的非常快,总算自己为何一直心头不安了。
他为何要下这么一道圣旨……
如果这个时候谢姝还猜不到他是前世的昭楚帝,那她就白活了,可是前世他宠她归宠她,待她却没有几分喜欢,那他今日这道旨意是何意思,他难不成自认为他们上一世很恩爱,所以才下这么一道圣旨,还是他认为他上一世已经待她够好了,所以这一生她也不能嫁给别人。
而且他不是以先帝跟静太妃的例子为谏吗,那他下这道圣旨,难道就不怕朝中局势不太平,上一世谢姝所求的便是这个皇后之位,可这一世,什么皇后之位,什么帝王宠爱,她都不在乎了。
正因如此,那句“臣女遵旨”怎么都说不出口了,她倔强俯身的姿态,像一株在雪天的寒梅,无声的表达自己的抗拒。
李公公见状也不敢说什么,毕竟谢姑娘是陛下心尖上的人,他再如何,也不敢对谢姑娘不敬,今日的事情全部堆积在一起,让李公公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因为实在是太过……荒唐。
但是谢姑娘注定是要入宫的。
帝王神色丝毫不变,他就这么负手而立,将正堂中所有人的神色尽收眼底,最后嗓音浅淡的开口问:“谢姑娘不想接旨吗?”
不接旨,那便是抗旨了,帝王自认对眼前的小姑娘极为纵容,因为他们有上一世的情分在,所以她之前怎么见梁恒,帝王并未说什么,因为小姑娘年纪小,不懂事。
可谁让有些人就是摸不清状况,上赶着给人找不痛快,那也别怪他逼她这一次。
当然,他只逼她这一次,秦煜心中默默的想。
眼见着整个忠义侯府的人都要遭殃,忠义侯也稍稍回过神了,他试图跟当今帝王求情:“陛下,小女……”
好端端的,陛下怎么立他女儿为皇后,姝儿与陛下之前也没见过几面不是,忠义侯府家风清流,也没想通过女儿来维系家族的荣华富贵,是以忠义侯听到女儿被立为皇后并没有喜不自胜,更何况今日是女儿与梁家三公子定亲的日子啊。
陛下不早不晚,偏偏在这个时候将立后圣旨送到忠义侯府,这让忠义侯不得不多想,但是他还是斟酌着与陛下解释,这一切怎么都乱套了。
年轻帝王将众人的视线尽收眼底,忽然笑了笑,语气不容置喙:“今日是立后的好日子,梁丞相府提前一步知晓,所以特意来忠义侯府道贺,因为梁夫人很喜欢谢家三小姐,所以想收谢三小姐为义女。”
因为帝王一句话,梁恒与谢姝的关系马上成了兄妹,但是正堂无人敢反驳。
自李公公宣了那道立后圣旨,一切都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梁恒面色极为苍白,许是没有预料到当今帝王也喜欢谢姑娘。
至于梁丞相,其实他早就猜到依着谢姑娘的才貌跟家世,她是很有可能会入宫做妃嫔,所以在知道谢姑娘答应这桩婚事的时候,梁丞相就有点不可置信,没想到最后是真得成了真,陛下选择这个时候宣告谢三小姐为后,分明是知道梁丞相府跟忠义侯府今日结亲。
陛下对梁家跟忠义侯府一向极为看重,若是为了江山社稷,陛下肯定不会下这么一道圣旨,因为京城世家中不缺才貌双绝的女子,要说皇后最合适的人选不就是已经与兵部尚书府定亲的楚姑娘吗,陛下分明是对谢姑娘有意,所以想让谢姑娘入宫,因此梁丞相一言不发,他知道事情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
只能说恒儿跟谢姑娘没有缘分,梁丞相在心里想。
至于梁夫人,是还没有回过神,而云氏则是想到了先前父亲与她说的话,看来陛下是真的对姝儿有男女之情,饶是云氏已经嫁为人妻多年,孩子都有了三个,也不知道该做出何种反应。
因为摆在她们面前的好像就只有一条路,普天之下,难道还有谁敢公然抗旨,那不是不要命了,就算自己不要命了,那也要考虑其家人。
现在谢姝面对的就是这种情况,她身子僵硬,柔若无骨的小手蜷缩着,前世的一幕幕在她脑海中浮现,最后停留在她在昭楚帝怀里闭眼的那一刻,她明明已经很小心了,没想到还是避无可避。
帝王说完那句“谢姑娘是不想接旨吗”就静静的看着她,仿佛知道她最后的选择是什么,所以帝王一点都不着急,姿态气定神闲。
盛华公主想起身为姝姐姐说话,兰心轻轻的拽住了她的手腕,立后圣旨已经送到了忠义侯府,那很快就会晓谕天下,陛下就没有给谢姑娘乃至忠义侯府留有余地,公主如果再劝,陛下说不定真将梁公子给流放边疆,这天下谁敢跟陛下作对。
早知陛下性子说一不二,兰心今日算是见识到了,她低下头,一言都不敢发,其他人也大气都不敢喘。
因为谢姝不松开,帝王也不叫起,气氛就这么僵持着,仿佛是在对峙,像是在耗着,良久,谢姝最先败下阵来,她再次叩首一拜,嗓音是前所未有的沙哑,但很好听:“臣女遵旨。”
纵然内心再不情愿,但谢姝别无选择,她只是觉得很荒谬,不知这人为何毫无征兆的要立她为后。
帝王眉梢斜飞入鬓,脸庞俊美到没有一丝瑕疵,听她松口,帝王眼神直直的看向她,只见容色娇美动人的小姑娘此刻面色极为苍白,一点血色都没有,这反应不像是高兴,倒像是受到了惊吓,帝王微微皱了皱眉,做他的皇后就这么让她难受。
且不谈他是一国之君,他身上哪一点比不过梁恒,就凭他对姑娘的了解,梁恒就比不上,更别说前世他们日日同床共枕,恩爱的紧。
见谢姑娘领旨,李公公总算松了口气,谢姑娘要是再不松开,他怕是也要跟着遭殃,李公公笑呵呵的将圣旨递给谢姑娘:“恭喜谢姑娘。”
谢姑娘是本朝第一贵女,又温婉娴雅,陛下对她也喜欢的紧,谢姑娘若是入宫,将来也是帝后和睦,盛世依旧,就是不知谢姑娘到底对梁三公子有没有男女之情。
“都起来吧。”帝王再次深深的看了姑娘一眼,摆了摆手。
众人便起了身,但明显有些站不稳,像云氏还有梁夫人都是被下人搀扶着站起来的,谢淮予下意识的望了妹妹一眼,目光隐晦,他总算知道这几日的不安来源于何处。
看来上次他与妹妹遇到的那两位姑娘真是陛下的锦衣卫,而且这两名锦衣卫还在暗处保护妹妹,若不然,陛下来的不会这般及时,因为往日这个时候,陛下还在朝堂上,这道圣旨陛下怕是早就拟好了。
谢淮予有太多话要问,但偏偏他只是一介臣子,他若是这个时候出声,那无疑是忤逆。
至于谢淮安,则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妹妹与梁三公子,他还能勉强理解一下,妹妹与陛下之间,又是怎么一回事。
众人:“谢陛下。”
忠义侯已经接受了女儿被立为皇后的事实,这事简直将他打个措手不及,若是女儿今日没有跟梁家定亲,那他说不定还为女儿高兴,可偏偏今日就这般巧合,这都是什么事啊,忠义侯脸上勉强扯出一抹温和的笑:“陛下要不坐下来喝盏茶?”
“可。”算起来忠义侯也是帝王的岳父,帝王动作慵懒的抚了抚袖口上的褶皱,微微颔首。
忠义侯立马让人奉茶,本来其乐融融的氛围瞬间变得有些安静如斯,里面最若无其事的相反是当今帝王,今日本来是梁家与忠义侯府定亲的日子,最后成了谢姑娘被立为皇后的日子,梁恒与谢姝今日本来可以成为夫妻,但因帝王一句话,两人最后成了兄妹。
而本来梁家跟忠义侯府即将成为一家人,所以两家人坐在一起相谈甚欢,但因为帝王带着一道立后圣旨过来,现下帝王与忠义侯府倒是成了一家人,梁家人相反成了外人,因此众人一起站在忠义侯府的正堂,显得格外的“荒谬”,但又很“协和”。
李公公静静的站在边上,他何尝不觉得眼下的场景很荒唐,但没办法,谁让事情这么赶巧了呢。
陛下也是怕谢姑娘会另嫁他人,所以才“迫不及待”的提着圣旨过来了,反正陛下登基当日,李公公也不见陛下这般着急。
盛华公主瞅了眼一脸淡定的皇兄,又看了眼正紧紧拽着立后圣旨,面色却不太好的姝姐姐,完全不明白皇兄为何今日如此强势,竟一点余地都不给人留,因为定亲又不代表最后一定会成亲,在场如今除了帝王跟谢姝,就属盛华公主身份最为高贵,所以盛华公主走到谢姝面前,最先打破正堂这个奇怪的氛围:“皇兄这个时候不是在上朝吗?”
“下完朝,就过来了。”帝王掀了掀茶盖,漫不经心的开口,他眼神带着睥睨天下的神采,都不看别人,只看向谢姝:“朕还未来过忠义侯府,不知谢姑娘愿不愿意陪朕走走?”
第33章 喜欢==
不管是圣旨,还是帝王这一句话,可谓都是在咄咄逼人,今日帝王的做法跟态度都分外强势,丝毫不给人喘气的机会,要说当今帝王平日脾气也极其温和,从做储君起就格外让人敬仰,今日却是……
谢姝握着圣旨的手指在泛白,很是僵硬,她不明白他到底想做什么,今生她们第一次相见,不就是在忠义侯府的书房吗,他竟然说他从未来过忠义侯府,谢姝心里有一颗弦在紧绷着,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她在人前失态。
因为他可以不顾及忠义侯府跟梁丞相府的颜面,谢姝做不到,她是真心想嫁到梁丞相府去,却不料此番还害得梁丞相府失了颜面,谢姝觉得脑子前所未有的乱。
若不是因为眼前之人的身份,谢姝就要质问出声了,他为何要这般做,她见不得自己在这备受煎熬,这人却跟个没事人似的,在那悠然自得。
谢淮予看了一眼面色僵硬的妹妹,试图与帝王求情:“陛下,不若微臣陪陛下去走走吧。”
别说妹妹,这换成任何一个姑娘,与旁人定亲当日宫里来一道圣旨让自己入宫,都觉得有些受不住。
谢淮予要是早知帝王对妹妹有意,肯定是不想这么早让妹妹与梁家定亲,这弄得两家都下不了台。
帝王知道谢淮予的意思,他瞥了一眼面色僵硬的姑娘,单看她的神色,便知道她在知道自己要做他的皇后显然没有很开心,甚至脸色还比不上她前世被立为良娣的时候,他就奇了怪了,前世她心心念念的不就是皇后之位吗,今生他已经将皇后之位捧到她面前了,却不见她有丝毫的高兴,是没反应过来,还是因为她就那么喜欢梁恒,除却梁恒,她嫁给谁都会这么难受。
帝王浅淡的神色一寸一寸的冷了下去,早知如此他就该将梁恒给流放边疆,帝王这个时候跟谢淮予自然没什么话可说,看小姑娘脸色这么苍白,帝王也不想逼她,正要松口回宫,谢姝忽然开了口,嗓音轻柔但没有刚才那般沙哑,如果忽略她眼底的那抹红意的话:“陛下请。”
其实谢姝的性情是那种外柔内刚的性情,她知道如何以最大程度保全谢家跟梁家的颜面。
帝王眉梢微微向上挑了挑,看向姑娘,这次她也看向了他,那双眸子盈盈如水,格外动人,一如前世每到情深之处她望向他的那样,秦煜心尖微微动了动,他很期待她入宫之后的日子,有了上一世的经验,今生他们感情只会更好。
帝王微微颔首,面色突然温和下来,再不复刚才那般强势。
二人一前一后离开,正堂的氛围终于没有那般凝滞,但也算不上好,因为气氛实在是有些尴尬,忠义侯轻叹了口气,向梁丞相跟梁夫人表达歉意:“梁大人,梁夫人,今日的事……”
天家择人,哪有他们拒不拒绝的权利,眼下小女儿已经被立为皇后,那与梁家的婚事只能到此为止了。
谁也想不到宫里会有这么一道旨意下来。
在场的人都是聪明人,忠义侯未尽之意,大家都能听懂,尤其是梁丞相,他方才已经看的很明白了,陛下分明就是喜欢谢姑娘,所以才会这么急切的将立后圣旨送到忠义侯府,甚至亲自过来,但是他方才觑了觑谢姑娘的脸色,谢姑娘不见得对陛下有意,这让梁丞相为谢姑娘捏了一把汗,恒儿与谢姑娘的婚事没成只能说明两个孩子没有那个缘分,这怎么也怪不到谢姑娘的头上,梁丞相能明白,因为明白,他没有责怪的意思,梁丞相笑了笑,开口道:“谢侯爷的意思本相都明白,还忘记恭喜谢侯爷,谢姑娘得以被封为皇后,母仪天下,当然,以后本相跟夫人也算是多了一个女儿了。”
毕竟谁也没那个胆子敢跟陛下抢女人,今日梁家来忠义侯府没有刻意瞒着,京城众世家肯定能猜到忠义侯府与梁丞相府要结亲了,可一转眼,忠义侯府谢姑娘就要入宫做皇后了,这能不让天下人议论吗,所以陛下此举,一来是为了维护谢姑娘名声,二来儿子跟谢姑娘成了兄妹,那就不能成为夫妻了,要不怎么说当今陛下厉害呢。
“梁大人,今日的事情我们事先也不知情,梁三公子才华横溢,仪表堂堂,将来肯定能找到门当户对的妻子。”都是官场人,忠义侯也能明白梁丞相的意思,他点了点头,道。
忠义侯对梁恒当然是满意的,自家女儿才貌双全,性子清婉,梁恒本身能力也不差,性子又温润如玉,他们两人要是能在一起,成婚之后定是夫妻和睦,可谁让陛下也看上了女儿呢,只能说女儿跟梁三公子没有那个缘分,对于这桩没有成的姻缘,忠义侯心里当然是遗憾跟可惜,但可惜归可惜,女儿只有一个。
自从帝王出现之后,梁恒的面色变得愈发苍白,可以说是惨白了,他是真的很喜欢谢姑娘,也是真心想娶她为妻,可谁料到陛下也喜欢,纵然梁恒能力出众,但显然,他没有那个能力与帝王抗衡,所以他在正堂之中什么都做不了。
这种感觉很无力,但无力之后是担忧,他不是在担忧自己,而是担忧谢姑娘。
他跟谢姑娘之间是清清白白,但在陛下那里,却不一定这么认为,陛下作为一国之君,岂能容忍自己喜欢的女子要跟别人定亲,这岂不是在打他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