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418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11:06
  “呵呵。”唐占山不冷不热道,“叶局,不是我搪塞你,缝纫机厂最近是真的拿不出这笔钱。”
  他将叶满枝请去一个车间,带她参观了“漆后机壳精加工自动线”。
  “这条生产线,单班生产能达到400-500只,已经用了四年。”唐占山说,“厂里打算再上三套这样的生产线,扩大家用缝纫机的生产规模。所以,工业缝纫机那边暂时就兼顾不到了。”
  叶满枝仔细观察着这套超大规模生产线,整间厂房都被占满了,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她疑惑道:“你们厂还有空间安置三套这样的生产线?”
  “没有了,所以要在附近申请一块地皮,盖一栋三层高的装配大楼。”
  叶满枝感叹:“这个项目的规模不小啊,光是盖楼就得投入上百万了。”
  如果能顺利扩大规模,缝纫机厂的产值也许可以翻倍。
  轻工业局当然是乐见其成的。
  唐占山面上带出几分傲慢神色,“规模确实不小,全靠我们厂自己投资的话,负担比较重。所以,我们的第二套方案,是将隔壁的自行车三厂合并过来,他们厂这几年的效益一般,不如转产缝纫机。要是能省下盖楼的钱,就能将这笔钱拿去填补工业缝纫机的生产线了。”
  这位叶局长刚搞了一个食品工业小区项目。
  他仔细研究过那个方案,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能整合资源,促进行业协作。
  唐占山觉得,叶满枝应该能理解他想要合并自行车厂的用意。
  他俩的工作思路还是有些相似的,曙光厂不是也合并过其他工厂吗?
  闻言,叶满枝一时没吱声,对方这是摆明了想跟市里谈条件了。
  若想让缝纫机厂出资完成工业缝纫机生产线,就得把自行车三厂合并给他。
  可是,自行车厂也是归轻工业局管理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把好好的自行车厂合并过去,算是怎么回事?
  她瞄一眼对方下巴上的血迹。
  难怪会挨揍呢,唐占山这是活该啊!


第237章
  叶满枝这些年接触过的企业领导, 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鼻孔朝天的大有人在。
  远的不说,就说与曙光厂往来最多的滨江钢厂,那革委主任就是手腕强硬、姿态傲慢的。
  叶满枝与这样的人打过六七年的交道, 其实早就习惯了。
  国营大厂嘛,效益好, 人数多, 配套设施齐全, 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小社会。
  关键是产品供不应求, 每天都有采购员在厂门口排队。
  在曙光牌电视机成为行业第一以后,叶满枝也体会过这种滋味。
  所以, 她对这些傲慢的土皇帝是能够理解和容忍的。
  滨江缝纫机厂红火了十几年, 期间合并了五十多家公私合营小厂和合作社, 如今靠着它生存的零件厂就有十多家, 唐占山长期被人奉承着,态度倨傲在她的意料之中。
  但是, 傲也得有个限度吧?
  自行车三厂同样是市属企业, 那是你想合并就能合并的?
  唐占山不是没脑子的人, 一看叶满枝的表情就知道她不高兴了。
  他及时解释说:“叶局, 你别误会, 合并工厂这么重要的事, 当然得市里点头才行。我不过是为厂里的业务着急, 有了这样的念头就想跟老杨合计合计。要是双方都愿意, 到了市里也能减少一些阻力。”
  “哦,”叶满枝似笑非笑地问, “那杨主任是什么意思?”
  自行车总厂和缝纫机厂都是副处级单位。
  而自行车三厂属于分厂,就像滨江第一食品厂的分厂一样,一把手只是正科级干部。
  可是,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人家在三厂当一把手,当得好好的,兴许再有几年还会有机会调任总厂当一把手。
  人家为啥要来缝纫机厂当个副主任?
  唐占山下意识摸了一下鼻子说:“这不是着急的事,老杨需要时间考虑。”
  他鼻腔里那股酸意还没彻底褪去呢。
  老杨没同意也没拒绝,但是吃午饭的时候喝了一斤多的白酒,走路都踉跄了。
  他伸手去扶,被对方甩开了胳膊。
  原以为老杨是无心的,结果那姓杨的借着酒劲儿,扯住他的衣领子,一边酒气熏熏地嘟哝“何建军你个狗东西”,一边将大脑门狠狠撞上他的鼻子。
  唐占山被这一下撞得眼前发黑,当场就有鼻血流了出来。
  其他人也让杨保业这一出弄懵了,愣愣地在旁边傻看着。
  然后杨保业又用大脑门往他鼻子上撞了三四下。
  等到大家将人拉开时,唐占山和杨保业的脸上双双带着血。
  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这俩人互殴了。
  而实情则是,唐占山的血是他自己的,杨保业的血是唐占山的。
  姓杨的除了脑门有点红,屁事没有!
  杨保业的秘书焦急解释说,何建军是杨主任的小舅子,平时没少惹麻烦。杨主任每次喝多了都痛骂何建军,好几次都认错了人,并不是针对唐占山的。这事熟悉的人都知道,可以随便打听。
  唐占山能信他就有鬼了!
  他摸了摸还隐隐作痛的鼻子,对叶满枝说:“叶局,甭管是合并自行车三厂,还是新建装配大楼,对我们来说都可以。因为产能不足,滨江缝纫机行业的发展已经被耽误了。”
  他这番话绝对是大实话。
  缝纫机厂瞧着红火,但是产量远不及上海那边。
  滨江生产的银燕牌缝纫机只能满足内销市场,很少能拿到出口订单。
  因着产能不足,缝纫机厂错过了不少发展机会。
  厂里今年终于下定决心,扩大家用缝纫机的规模了,只要将产能提上来,他们也能从上面拿到出口订单。
  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产值会有大幅提高,这正是市里想看到的。
  因此,唐占山傲有傲的资本,他敢笃定,即使他梗着脖子不给工业缝纫机出资,市领导仍然会站在他这边。
  家用缝纫机比工业缝纫机的市场广阔多了,这才是实打实的成绩!
  *
  叶满枝只调研,不表态。
  但是从缝纫机厂回去以后,她还是忍不住跟吴峥嵘吐槽,“那个唐占山太鬼了!鬼精鬼精的!”
  “缝纫机厂的规模不小吧?”吴峥嵘走在她身边,与路过的熟人点头招呼后,接着说,“庸才不可能把持缝纫机厂那么多年。”
  “那倒是,总厂、分厂加起来有三千多人,银燕牌缝纫机是滨江为数不多畅销全国的轻工业品,也算是名牌了。”
  唐占山以前是车间主任,后来是副厂长,如今在一把手的位置上也坐了五年。
  这样的一把手,不但受市领导的信任,还能掌控厂里的局面。
  像王造福那样只有小聪明的人的确干不长。
  “他肯定已经听说局里要‘大战100天’的消息了,知道我着急完成项目收尾,想趁机跟我谈条件呢!”
  叶满枝在企业的时候,也没少跟领导耍这种小心眼,可是位置调换以后,她心里就没那么爽快啦!
  缝纫机厂计划再上三套生产线,提高产量,于她而言当然是好事。
  在这方面,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
  企业自力更生扩大规模,不用局里出技改资金,她愿意举双手赞成。
  就是提出的条件让她不太能接受。
  自行车三厂效益一般,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她查过三厂的资料,三厂自打成立以来,就没赚过什么大钱。
  这家工厂是生产特种车的,比如轮椅、单轮车、杂技车,另外还有一种供给部队的军用自行车,负重可以达到400斤以上,有挂架和肩推助力杆,专供山区作战使用。
  要是真把这样一家工厂合并给缝纫机厂,叶满枝还挺舍不得的。
  不为别的,只为它有生产军需品的资质和经验。
  以后军方要是再有这方面的订单,自行车三厂可以努力争取一下。
  吴峥嵘对缝纫机不了解,但市场行情还是看得清的,“三转一响流行了二十年,该买的都买得差不多了吧?缝纫机厂新上三条生产线,生产那么多缝纫机,真能有市场?”
  “有。”叶满枝斩钉截铁道,“除了出口市场,农村市场也挺广阔的。”
  农村的流行趋势要比城里晚几年。
  她结婚的时候,城里流行七十二条腿,而农村普遍是三十六条腿。
  等到城里追逐三转一响的时候,农村开始流行七十二条腿。
  如今城里不少年轻人结婚要买电视机、电风扇了,农村也开始要三转一响了。
  她最近跟金甜甜老同志聊闲篇儿,聊到过村里的情况。
  她老家属于条件还不错的农村,但是整个大队只有五辆自行车、四台缝纫机,收音机相对多一些,那也不超过十台。
  缝纫机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以后,在农村还是很有市场的。
  两人并肩在大院里散步,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大院门口。
  叶满枝低声跟他商量,“要不去射击俱乐部打几枪吧?”
  吴峥嵘没意见,刚答应下来,就迎面碰上了隔壁的柳振芳。
  “振芳嫂子刚下班呀?”作为家庭外交大使,叶满枝率先与邻居打招呼。
  “嗯,刚回来。”柳振芳拉着她问,“小叶,你家那几只鸡处理了吗?”
  “怎么处理啊?”叶满枝不解地问,
  “听说市里正式发文了,城市里不让饲养家禽。”柳振芳担忧道,“以前虽说是割资本主义尾巴,但谁也没明确说城里不许养鸡。如今正式出文件了,估计这鸡是彻底养不成了。”
  叶满枝笑道:“不让养就不养呗,没有鸡蛋,不是还有鸡肉吃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6页  当前第4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8/4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