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拒绝了,叶满枝遗憾地在心里叹口气,转而说:“人事工作由厂党委负责,王主任,推荐上大学的事情,你在厂里组织一下吧。”
王造福对车间的生产工作不熟悉,也不怎么懂企业管理,要是让他闲下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又开始搅风搅雨了。
把推荐工农兵大学生的任务交给他,能给他找点事干。
……
没几天,推荐上大学的消息,就在厂里迅速传开了。
“只靠单位推荐就能上大学?”车间工人们惊讶地问,“不用考试啊?”
“不用,平时表现好就行!下午先在车间开个会,咱们在车间里先推举出两人,然后由厂部汇总,哈哈,咱们厂最近全是好消息!”另一人拉着他说,“下午开会的时候,咱俩相互推荐一下啊!”
“行。”
车间里轰轰烈烈地搞起了推荐,但事情只过了几天,康健就跟叶满枝透露:“这几天王主任家里门庭若市,职工们大晚上不睡觉,偷偷摸摸去王主任家里做客呢。”
叶满枝直白地问:“有人给他送礼了?王主任收了么?”
“登门的人挺多,大部分人都是提着东西进去,又提着东西出来的,但这种事不好说……”
厂领导都住在一栋楼里,谁家有什么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叶满枝心说,王造福应该不至于明目张胆地收礼,先看看推荐结果再说吧。
王主任这次的工作效率还挺高的,不到一个礼拜,就将推荐名单交给了她。
名单上总共有5个人,而曙光厂有3个推荐名额。
叶满枝要在他圈定的这5个人中,选择3人。
她定睛浏览着名单上的名字,五个人她都能对得上号。
其中两人确实是车间里比较活跃的年轻工人,技术水平在同龄人中算是比较高的。
另三人都是“思想政治比较好的”,其中陈解放和胡德庆还差点被怂恿着将洗衣机砸了。
让她推荐这样的人去上大学?
读书的机会多宝贵啊,即使是推荐的,也要推荐真正优秀的同志。
叶满枝感觉这三人能被选上来有些猫腻,但她没挑这三人的毛病,只是拧眉问:“王主任,一份五人的名单里,怎么全是男同志?厂里那么多年轻女同志中,就没有一个值得被推荐的?”
“我是按照各车间的推荐情况汇总的。”
叶满枝怀疑地问:“每个车间推荐两人,十几个车间里,总不至于一个女同志都没有吧?王主任,咱们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让女同志做贡献的同时,福利待遇也不能落下呀!厂党委必须硬性规定,五个候选人中,至少要有两名女同志!这份名单你再斟酌一下吧。”
王造福:“……”
将推荐名单打回去以后,叶满枝在当天下午临时组织了一次班子会议。
“最近咱们厂里遇上了好几件大事和喜事,电视机生产线即将落户,还拿到了三个工农兵大学生的推荐名额。”
“因着这两件事,我特意让人事科的同志,在职工间进行了一次学历和技术评级摸底。但摸底结果还挺让人意外的。”
在她的授意下,厂办丁主任将几张纸分别发给了各位厂领导。
叶满枝接着说:“我记得咱们刚刚军转民那年,高中以上学历的职工和4级以上技术工人的人数,占全厂总人数的54%。但是今年再看这个数字的时候,已经降到49%了。”
黄河叹息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五年的时间,有些定级比较高的老职工退休了,而新招进来的年轻工人,普遍学历比较低,技术也没修炼到家。”
这几年每年都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些厂子弟为了不去下乡,遇上厂里招工的时候,就从高中辍学,以初中学历进厂工作。
这个比例被拉低是很正常的。
叶满枝摇头道:“我觉得不能让高学历和高技术水平的工人继续流失了,否则过不了几年,咱们曙光厂就会出现人才断层。大家不要忘了,曙光厂最大的优势就是普通工厂无法替代的精工细作,军工质量!”
“我同意叶主任的观点!”康健认同道,“这个问题确实要引起厂里的重视,如果不及时培养新人,等到几年以后,这批老工人退休,谁能接替他们的位置?”
“对,最近厂里喜事不断,但咱们也要看到其中的隐患,”叶满枝对众人说,“电视机生产线到位以后,要将最优秀的一批工人调去电视机车间。但是咱们已经整整五年没生产过雷达了,大部分职工都需要接受培训。因此,我建议,借着这次机会,咱们可以在工人之间组织一次技术大比武,挑选出100至150名工人加入电视机车间。技术特别突出的,可以重新拟定工资定级。”
“另外,咱们厂的年轻工人在思想政治上都比较进步,很难拉开差距。所以,咱们这次推荐大学生,不但要求政治素质必须过硬,还应该在技术大比武中,处于中上游位置。”
苗素芬举双手赞成:“早就应该这样了!即使是推荐的大学生,也要让大家心服口服!”
“那行,这次大比武就辛苦康主任和苗主任负责组织,”叶满枝对苗素芬笑道,“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里必须有女同志,苗主任也用心留意一下。”
王造福实在不让人省心,还是得让苗大姐盯着他!
*
总的来说,叶满枝最近的心情还是很明媚的,等到生产线到位以后,曙光厂就可以大干一场了!
每次想起这些,都让她激动得在脑子里翻跟头。
下班以后,叶满枝在冷饮门市部买了一根奶油冰棍,坐在车上一边欣赏街景,一边消灭冰棍。
等她到家时,冰棍早已被她毁尸灭迹了。
居委会主任正拿着大喇叭在大院里喊着什么,叶满枝没听清,见到自家岔路外面围着一群人,她便快步跑了过去。
“有言,出什么事了?”她在人群里轻易找到了自家的小矮子闺女。
吴玉琢小脸红扑扑的,钻出人群,拉住妈妈的手说:“妈妈,我刚才代表咱家去居委会开会啦!”
“哦哦,辛苦小吴同学了,”叶满枝抬手擦掉她额上的汗,又问,“开会说什么事了?”
“赵奶奶说,所有人家都要挖防空洞,”吴玉琢学着居委会主任的原话,“备战备荒为人民,必须做到人人有洞!”
“……”叶满枝愕然道,“去哪挖防空洞啊?”
“就在咱家房子下面呀!”小吴同学拉着妈妈的手回家,“住平房的就在自家房子的下面挖,住楼房的人另有其他安排。”
叶满枝恍然记起前段时间听说的消息。
市里之所以会痛快地将电视机生产线交给曙光厂,主要是因为有了更重要的任务。
滨江要响应上级的号召,建设人民防空工程。
要挖防空洞,那钢材、木材、水泥、沙子、石料的消耗量是巨大的,费用支出也是巨大的。
曙光厂能拿出100万元建设电视台,相当于减轻了市里的财政压力。
所以,无线电二厂说什么都没用,市里最终将生产线交给了能拿出真金白银的曙光厂。
母女俩回家的时候,吴峥嵘和周所正在院子里比比画画,还搞了一个图纸。
看起来对挖防空洞的工作非常重视。
叶满枝与周所打了招呼,站在旁边听了一会儿。
防空洞都是各家挖各家的,为了保证防空洞足够结实,还得使用水泥和钢材。
但居委会只从公社分到了十袋水泥,其他材料需要个人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
周所离开后,叶满枝小声问:“真的要挖防空洞啊?咱家挖在哪里?”
“任务都安排下来了,咱就响应号召吧。”吴峥嵘往院子里指了指,“就在外面挖一个,空间能容得下咱们三个就行,以后还可以当地窖用。”
“周所家里的人数是咱们的两倍,”叶满枝笑道,“那他家的工程量不小啊。”
吴玉琢眸子澄亮,兴致勃勃地建议:“爸爸,咱们能不能像《地道战》里那样,把防空洞的入口放在屋里,然后跟周伯伯家的防空洞打通?”
这样她就可以走地道去隔壁找伊伊啦!
面对她的过分要求,吴峥嵘竟然很好说话地应承道:“可以,把你存折上的钱拿出来采购建筑材料,我能帮你把地道开到大院门口。”
吴玉琢下意识捂住口袋,不作声了。
她的存折上向来只有进账,没有出账。
“我找伊伊玩去了。”
像是生怕亲爹惦记自己的存款,吴玉琢脚底抹油跑得飞快。
叶满枝瞅瞅外面的院子,“咱们哪天开始挖防空洞啊?”
“今晚就开始吧,”吴峥嵘去院子里找出当年种菜用的铁锹和锄头,“咱家的工程量不大,先把洞挖出来,明天我想办法买点水泥。”
一家三口特别响应上级号召,当天就在院子里动工了。
吴峥嵘负责挖坑,叶满枝和闺女负责运输泥土和石块。
一口气干到晚上十点多,次日起床的时候,母女俩腰酸背疼,手臂跟软面条似的。
小崽还能在家放暑假,叶满枝却要挣扎着出门上班了。
上午在市革委会有个动员会,也是跟人防工程有关的。
市人防工程指挥部要从各单位抽调人手,去市里支援防空洞的建设,预计要抽调一两万人。
曙光厂也接到了支援任务。
厂里得派40名工人和1名厨师,去市里挖防空洞。
另外还得派一名厂领导去人防工程指挥部跟进工作。
叶满枝返回厂里,宣布了这个最新消息。
“挖防空洞是一项政治任务,派出去的同志必须是年轻、体力好、政治可靠的!”叶满枝第一个举手,“我是革委会主任,我先带头报个名!”
她是女同志,连她都报名了,那班子里的男同志肯定也要踊跃报名呀!
去市里挖防空洞确实是重要又艰巨的任务,能去指挥部跟进工作,其实是很光荣的!
在场无论男女都举了手,王造福看看其他人,一咬牙也将手臂举了起来。
叶满枝赞道:“大家不惧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十分值得鼓励,但这次只需要从领导班子里选择一名同志去市里。这样吧,咱们投票表决一下。丁主任,你帮大家记录一下票数。”
厂办丁主任点点头。
“好,那咱们开始投票,一个一个来啊,”叶满枝先望向左手边的王造福,“赞成让王主任接下这份光荣任务的同志,请举手!”
苗素芬第一个举手。
把王造福弄到市里去挖防空洞,厂里就能清静一段时间了。
她整天盯着姓王的,也有点累。
康健和田春山似乎有些犹豫,康健说:“王主任在这方面没什么可挑剔的。”
然后也举了手。
紧接着又有几只手缓缓举了起来。
革委会班子总共七个人,已经有五人举手了。
叶满枝扭头望向王造福,一边举手一边肯定地说:“王主任确实政治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