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件大事,你俩心里要有个数,”雷万元说,“前几天,省工业厅将第二批工业企业下放到滨江市了,咱们曙光厂也在名单上,以后咱们就由滨江市工业局归口管理。”
两人都了然地点点头。
这是迟早的事。
当时曙光厂刚刚军转民,因着要跟军方做交接,才暂时由省工业厅管理。
如今曙光厂渐渐走上轨道了,那交给滨江市工业局也是情理之中的。
康健说:“以前咱归省厅管着,但日常工作还得跟滨江各部门打交道。如今下放滨江市,头上少了一重婆婆,未必不是好事。”
而且人事任免权也是一起下放到地方的。
干部由滨江市委考察任命,对于几个厂长来说,也增加了去市局机关任职的可能。
叶满枝接过下放企业的名单,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
除了曙光厂被下放,名单上还有滨江毛织厂、滨江制革厂、滨江第二工具厂,以及滨江第一食品厂。
她盯着最后一个名字感叹世事难料。
幸好当时同意与市工业局合办汽水厂了,否则食品厂被放到人家手下管理,很可能被穿小鞋。
雷万元说起另一件事。
“最近的报纸,你们应该也关注了吧?”
“嗯,我们在路上看了报纸。”
各市好像要成立什么社会主义革命小组。
雷万元说:“滨江前几天也成立了。但曙光厂地处郊区,跟咱关系不大。不过,咱们厂刚接了那么多的出口任务,订单是不能耽误的,尤其是汽枪车间,虽说不是热武器,但必须要做到保密和安全。所以,我打算重新启用833厂的保密制度,生产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和《出入证》管理制度。”
叶满枝举双手赞成,“汽枪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在管理上必须要严格和保密,无关人员不得私自进出。”
“嗯,所以我想把民兵营也操练起来,”雷万元看向叶满枝说,“咱们厂有300多名民兵,每年都要进行15-30天的军事训练。今年厂里一直乱糟糟的,还没有开始训练。从下周开始,实行轮换制度,每个排训练30天,训练项目包括射击、投弹、爆破、单兵战术、队列、刺杀、三防、战地救护。咱俩是民兵营的教导员,到时候最好能参与一下民兵营的训练。”
叶满枝笑着答应。
民兵营由厂党委领导,党委书记和副书记分别是民兵营的正副教导员。
叶满枝是副书记,也就是副教导员。
如果民兵要开展军事训练,她也要去了解情况的。
两人刚回来,雷万元没讲太多。
叶满枝返回办公室熟悉了一下最近的工作,便到了下班时间。
一个多月没回家,她还挺想男人和孩子的。
所以,下班的军号刚刚吹响,她就提着行李包出门了。
家属院里还是老样子,叶满枝推开自家的院门时,家里没什么动静,只有小吴饲养员躺在主卧那张两米的大床上。
身边还窝着一只专心舔爪的叶梨花。
听到脚步声,吴玉琢扭头往门口看了一眼,发现来人后,她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惊喜地喊了声“妈妈”!
叶满枝已经张开双臂,等待闺女的飞扑了。
然而,小吴饲养员却继续躺在床上,根本没动地方。
叶满枝觉出不对,担忧地问:“宝宝,你怎么啦?”
吴玉琢单手撑起上半身,双腿艰难地往床边蹭了几厘米,皱着脸苦巴巴地说:“妈妈,我瘫痪啦,不能动!”
“啊?”叶满枝被吓了一跳,赶忙跑过去查看她的腿,连珠炮似的问,“怎么回事啊?怎么就不能动了呢?你爸爸呢?”
“爸爸刚才出去了……啊啊啊,”吴玉琢被妈妈捏得腿疼,叫唤道,“妈妈,我腿疼,不能捏!”
叶满枝这回真的着急了,想把闺女的裤子脱下来看看情况。
吴玉琢揪着裤子不让她脱,腿疼得眼泪都要流下来了。
母女俩忙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吴峥嵘推门走了进来。
见到屋里的情形后,对焦急的小叶厂长说:“你别碰她了,缓两天就能好。”
“有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吴峥嵘往床上望了一眼,无语道:“我在上海给她买了一辆儿童自行车,她有了新车以后,非要骑去她姥姥家显摆。”
“她从咱家骑去军工大院啦?”叶满枝睁大眼睛。
她搭乘公共汽车还得将近一个钟头呢。
“骑到一半就原路返回了。”
吴峥嵘出差前,两人的父女关系几近破裂,他原本想买辆儿童自行车哄哄闺女,没想到一辆车居然能把孩子累瘫了……
第204章
去上海出差半个月, 吴峥嵘再回滨江时,带了一辆儿童自行车。
见到自行车的那一瞬间,土包子吴玉琢眼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惊喜和兴奋。
围着自行车团团转了几圈后, 小吴同志选择忘却前尘过往,与她爸和好如初了。
她小时候有一辆很宝贝的小三轮, 只骑了两三年, 那座椅就塞不下她了。前几个月她把小车里里外外擦拭干净, 送给了五舅家的小妹妹。
没想到旧车刚送出去没多久, 她爸就买了一辆新车给她!
早知如此,她真该早点送呀!
新车的车身是绿色的, 有点像部队用车, 骑在大院里相当拉风。
吴玉琢的身高只有一米一四, 但她感觉自己骑着这辆豪车, 在小朋友眼中的形象特别高大。
有了自行车,她连电视机都不想看了, 珍惜地将自行车停在自己的房间里, 每晚临睡前都要看上一眼。
叶满枝去闺女房间参观了那辆新车, 其实在广交会的轻工业品展厅里, 也有这种儿童自行车。
但儿童车的产量少, 价格极高, 小小一辆车只比二八大杠便宜四十块, 她没舍得花那一百来块钱。
叶满枝盯着面前的自行车腹诽, 要说败家,还得是吴峥嵘啊。
吴博士平时没什么开销, 可是他们家的所有大件,都是这个败家爷们花钱买的!
她在闺女的小脸蛋上摸了摸说:“你想骑车就在大院里骑,干嘛非得去姥姥家显摆啊?”
家属院里这么多小朋友, 还不够你嘚瑟的!
吴玉琢瘫在床上告状:“爸爸不让我在大院里骑车!”
吴峥嵘不背这口锅,“我只是让你收敛一点,别带着猫狗鸡到处显摆!”
新车买回来的时候没有车铃和车筐,他亲自动手安好了车铃车筐以后,这小屁孩就想把梨花、葵花和大花放在车筐里,轮流带它们出去兜风。
吴峥嵘洞悉了她的打算,便及时出面干预了。
在大院里骑车,还可以说是锻炼身体,但是带着猫狗鸡就没什么必要了,而且太扎眼。
因为他给有言买了这辆自行车,导致隔壁周所家里的父女、父子关系岌岌可危。
周墨和周伊年纪小,发现小伙伴有了新车以后,也吵着想要自行车。
这几天在单位,周所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控诉他搅合得无数人家宅不宁。
“我爸爸不让我带着梨花在大院里兜风,”吴玉琢撸着梨花的毛毛说,“那我就带它去姥姥家,梨花也想姥姥了!哎,可惜姥姥家太远了,我还没骑到姥姥家呢,就被累死啦!”
闺女瘫在床上的样子委实可怜,叶满枝埋怨地看向吴峥嵘。
“路程那么远,你怎么不拦着她呀?把孩子累坏了怎么办?”
吴峥嵘瞟一眼瘫痪儿童,毫不心虚道:“不让她试试,她能一直惦记。”
他家这孩子,好奇心重,胆子大,记性也不错。
平时经常往返的几条路线,她都能记住。
吴峥嵘要是不陪着走一遭,让她吃点苦头,说不准什么时候她就偷偷骑车去姥姥家了。
小吴饲养员不接她爸的话,摸着梨花日渐发白的毛毛,遗憾说:“可惜没让梨花见到姥姥。”
夫妻俩交换个眼神,同时在心里说,你可惜的应该是没能去姥姥家显摆成功吧?
*
小吴饲养员这次真的累狠了,两条腿跟软面条似的站都站不住。
在家躺了三天,一直不去幼儿园。
吴峥嵘看出这是她的逃学新伎俩,但他什么也没说。
等这孩子在家躺不住了,自己就该吵着去上幼儿园了。
由于闺女还在装病,叶满枝周末回娘家的时候,便让吴峥嵘陪她继续装,并没带上孩子。
“刘社长,周末还要做群众工作呀?”
走进军工大院,叶满枝笑着与刘金宝打招呼。
“哎,基层工作就这样,”刘金宝打个大哈欠说,“上级给了任务,那甭管是不是周末,都得不折不扣地完成啊!”
叶满枝打趣道:“金宝儿,你都当上咱光明街公社的社长了,咋还萎靡不振的?”
年初时,张勤简被调去东阳县当副县长了,刘金宝也终于有了机会,升任公社社长,算是光明街公社的二把手,跟以前的街道副主任差不多。
“没办法,连着好几天没好好休息了!”刘金宝没精打采道,“市里要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任务已经派了下来,那公社肯定要动员啊!这几天跟那些家长吵架、劝架,闹得我脑瓜子嗡嗡的。”
叶满枝问:“今年有多少名额啊?”
这几年一直有上山下乡的动员任务,市里每年要动员三四千名知识青年下乡。
平均分配到基层单位的话,每个公社差不多有一二百个指标。
刘金宝叹道:“今年要落实一万人,咱们光明街的知识青年比较多,分到了四百个指标,哎,我们提前计算了一下,咱这条街上,只要是没有工作的青年,都得去下乡!这几天净跟家长们斗智斗勇了!”
叶满枝感叹一番基层工作不容易,便与刘社长道别了。
她没觉得上山下乡会与自家有什么牵扯。
家里的几个孩子都不到年纪呢,这种事轮不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