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315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11:06
  叶满枝问出内心疑惑:“这种房子算是什么性质的?”
  自打前几年的私房改造过后,市里就没有私人盖房了,这属于资产阶级倾向。
  需要住房的市民,要么跟单位申请福利分房,要么从街道租住公租房。
  老牛厂长提出的这个办法,公不公,私不私,到时候要如何界定家属院的产权性质?
  他要是已经听到了会被调整的风声,这样胡闹,就不怕把自己升职的事搞黄了?
  周如意说:“产权还是公有的,职工集资的钱就算是未来的房租,交了集资款以后,在一定年限内就不用交房租了。”
  叶满枝:“……”
  亏他能想得出这种办法。
  虽说是单位福利分房,但福利房不是免费房,每月也要交房租,只不过会比街道的公租房便宜很多。
  周如意继续道:“集资的时候,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交钱,每平米的造价好像暂定成了25元。比如工龄和职级只够住一房的,按照16米计算,交400块就行。”
  食品厂的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两口子每月工资加起来能有五六十块。
  如果能一个月攒20块,那不到两年时间就能把集资款攒出来了。
  而且食品厂家属院的房租是3毛钱一米,一室的房子,每月房租在5元左右。
  交了集资款以后,大家六七年都不用再交房租了。
  叶满枝没啥表情地问:“银行储蓄的年率是7%,把400块存进银行,每年还能有28块钱的利息呢。赶上一个月的工资了,真有人愿意集资盖房?”
  “愿意啊,听说牛厂长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了,到时候会把利息也算进去,给大家多免一段时间的房租。”
  所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多没房的年轻夫妻都挺动心的。
  连周如意她妈都说,如果厂里能给她分房,家里可以给她出点集资款,错过了这次机会,下次不知又要等到什么时候。
  因着她是未婚的,暂时没有分房资格,她妈已经开始张罗给她相亲了。
  “……”叶满枝语竭片刻问,“对于牛厂长的提议,其他厂长是什么反应?”
  “好像没什么反应,没听说有谁反对。牛厂长今天早上已经去市里申请地皮了。”
  叶满枝:“……”
  估计另外几位厂长还没听说老牛要走的消息。
  老牛常年搞一言堂,大家已经习惯了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既然这个办法是老牛厂长主动提出来的,那就由着他去做呗。
  厂里不少职工都等着分房,谁跳出来反对,谁就是职工公敌。
  反正资金的问题,有老牛厂长解决呢。
  殊不知,牛恩久很可能会在家属院动工之前离开食品厂。
  到时候他拍拍屁股高升了,还能赚个为职工办实事的好名声,往后几十年都能被食品厂的老职工念着他的好。
  可是,他的继任者和其他副厂长却要坐蜡了。
  25块是相当低廉的价格,这两年建筑材料涨价,筒子楼每平米的造价在38元-50元。
  如果按照每平米25元的造价计算,职工集资10万,厂里就得拿20万以上。
  参与集资的职工越多,厂里的资金缺口就越大。
  把钱全都拿去盖房子,那生产还要不要搞了?
  周如意观察着叶满枝的神色问:“厂长,需要我给牛厂长带什么话吗?”
  站在职工的角度来看,厂里能盖房子,绝对是件大好事。
  但是对厂领导来说就未必了,尤其叶厂长还是经营副厂长,工地用钱的时候,她的压力肯定很大。
  叶满枝拧眉想了一会儿说:“不用了,就听牛厂长的吧。”
  她有点理解牛恩久的做法。
  老牛觉得自己在厂里打拼了十多年,家当都是他带头攒下来的。
  与其把家当留给摘桃子的人,不如趁着他说话还好使,给职工谋点福利。
  到时候他里子面子全有了,烂摊子就留给继任者收拾。
  叶满枝想通以后,快速吃了几口面条。
  她现在是党校学生,还是先专心学习吧,厂里的事让其他厂长去操心。
  *
  叶满枝打定了主意专心提高理论水平,不管厂里的事。
  所以,在无人阻拦的情况下,食品厂家属院的进度简直进展神速。
  她在党校完成第三次小考,准备写结业论文的时候,人家老牛从市里拿到了地皮,盖楼这件事算是板上钉钉了。
  叶满枝感叹一番老牛真是牛,便走出了图书馆。
  这会儿还不到五点,她想给吴峥嵘打个电话,今天可以由她去幼儿园接孩子。
  不过,办公室的电话无人接听,吴峥嵘已经到幼儿园门口了。
  眼见又是绿军装来接人,吴玉琢失望地问:“爸爸,怎么又是你啊?我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她上学比出差的时间还长!”
  “你以为我多愿意接你呢,还得带着你回单位加班。”
  父女俩相互嫌弃了一番,相看两厌地走出了幼儿园。
  去研究所的路上,要经过大院里的供销社,今天供销社门口围了好几个小朋友,有两个还是儿童团的团员。
  吴玉琢跟爸爸说了一声,背着军用水壶,飞奔过去跟小伙伴打招呼。
  她挤进人群,瞧见有个阿姨坐在供销社门口,身前还摆着一个装满蜂蜜的饭盒。
  “马小兰,你们在这里干什么呢?”
  “买糖稀。”
  马小兰将一分钱递给阿姨,从对方手里接过一份麦芽糖。
  吴玉琢站在她对面,见她举着两根竹签将糖稀搅动了几下,那琥珀色的糖竟然渐渐变色了!
  “哇,颜色好像变浅了一点。”
  “对呀,”马小兰盯着糖稀点头,“一会儿就越来越白了,我姐姐能把糖稀搅成纯白色。”
  “糖稀为什么能变白啊?”吴玉琢问。
  马小兰:“……”
  她哪知道。
  发现小朋友也答不上来,给《十万个为什么》写过好几封信的吴玉琢转而问:“变白以后有什么用呀?”
  马小兰:“……”
  没什么用,就是好玩啊!
  但是被小伙伴那双求知若渴的大眼睛盯着,她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似乎有点丢面子。
  最终她给出一个还算合理的解释,“变成白色以后,麦芽糖就更好吃了。”
  吴玉琢在摊子前围观了一阵,眼见两个小朋友都把糖稀搅成了白色。
  她连忙回头去找爸爸买糖稀。
  吴峥嵘懒得问她为什么不花自己的零花钱,从兜里掏出两分钱递给闺女。
  “一分钱的太少了,你买份大点的。”
  麦芽糖那么少,搅几下就变白了,有什么意思?
  于是,吴玉琢就在小伙伴们艳羡的目光下,豪掷两分钱,买了一个大份的麦芽糖!
  她从没玩过这个,将竹签接到手里的时候,有点手足无措。
  发现糖稀有滴下来的迹象,她连忙将竹签交给大人,“爸爸,你替我搅几下!”
  吴峥嵘:“……”
  他也没玩过这个。
  他的记性算是很好的,但是在有关童年的记忆里,似乎从没出现过糖稀这种东西。
  吴大博士垂眸看向那几个正在搅动糖稀的小朋友,观察了几秒后,用他那研究军用计算机的脑袋瓜子,快速学会了搅糖稀。
  感觉有点上劲儿了,他将竹签递还回去:“你慢慢搅吧。”
  吴玉琢是那种做事很专注的小孩,玩就是玩,种地就是种地,学习就是学习。
  所以,出于对新玩具的好奇,她跟着爸爸回单位以后,就乖乖坐在椅子里安静地搅糖稀。
  她想看看马小兰说的是不是真的,糖稀真的能搅成纯白色呀?
  不过,由于今天的父爱过于浓厚,2分钱的糖稀远不如1分钱的好搅。
  吴玉琢在他爸单位默默搅了一个多小时,搅得她手指和手腕全都酸了,仍然没能搅出纯白色。
  回家的路上,她实在没了耐心,将竹签递到亲爹手里:“爸爸,你帮我搅一会儿。”
  鉴于她今天在办公室一直很安静,表现优异,吴峥嵘帮她快速搅动了几下。
  进家门的时候,糖稀终于变成了白色。
  发现窗户里透出了暖黄色的灯光,吴玉琢欢呼着开门进屋。
  “妈妈,你回来啦!”她将搅好的糖稀递过去,“给你吃一口,马小兰说白色的麦芽糖最好吃了!”
  叶满枝婉拒:“宝宝,你自己吃吧,我已经洗漱刷牙了。”
  瞧这麦芽糖的拉丝泛白程度,她闺女至少搅和了一小时。
  她有点下不去口。
  吴玉琢丝毫没感受到来自亲妈的嫌弃,将麦芽糖举到出了大力的亲爹面前。
  “爸爸,给你吃一口。”
  “你自己吃吧。”吴峥嵘也不想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6页  当前第3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5/4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