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285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11:06
  “身体不累,但心累啊。生产糖葫芦得用白糖、山楂、签子,还得准备熬糖的工具,插糖葫芦的垛子,忙活半天也赚不了几个钱。”
  车间里推行了《鞍钢宪法》以后,很多职工都敢说话了。
  叶厂长年轻,经常来劳动,又没啥领导架子,所以大家当着她的面也敢说实话。
  叶满枝用热水的蒸汽熏着眼睛,闻言就笑道:“大家去年确实挺辛苦,想放松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家放松的同时,也要为自己和罐头车间的未来考虑一下。”
  “上级制定生产任务的时候,要酌情考虑各单位的生产能力,咱们去年的2650吨生产任务,是基于拥有六百名职工和12套设备制定的。今年咱们的设备少了,所以只拿到了1800吨的任务。”
  “每个车间都要做成本核算,人力成本也是成本。咱们的设备少了,任务少了,但职工人数却没变,大家想没想过会有什么后果?”
  职工们:“……”
  不会又要精简人员吧?
  叶满枝透露道:“虽然设备被烧毁了,但当时从银行借来的钱还得还。所以咱们罐头车间去年的利润会拿出一部分还银行贷款,再拿出一部分给车间购置一套设备。”
  “像去年那种特别极端的,24小时工作的情况,不但机器受不了,咱们职工的身体也受不了。因此,我之前跟几位车间主任计划了一下,除了厂里购买的一套生产线,罐头车间今年要另想办法购买一套半的设备。加上现有的,凑足6套。”
  “叶厂长,你想用糖葫芦赚的钱买设备啊?”
  “对啊,糖葫芦是计划外产品,咱们罐头车间又有实际困难,所以利润可以留在厂里。”
  有老工人在心里快速合计了一下,皱眉说:“叶厂长,一串糖葫芦的利润顶多三分钱,靠着糖葫芦买设备可不现实。”
  罐头设备的价格不一,有上万的,也有小十万的。
  那得卖多少糖葫芦才够买一套设备啊?
  “积少成多嘛,如果每天能有50块的利润,那两个月下来还有三千块呢。”叶满枝笑道,“咱们别犹犹豫豫的,先上路,路上缺啥补啥。”
  大家一想,确实如此,反正待着也是待着。
  赚点钱买来新设备,总好过整天提心吊胆,担心自己被精简掉。
  于是,几个会做糖葫芦的老师傅率先报了名。
  叶满枝让陈主任先挑二十人,看看市场行情再说,然后返回厂部,将供销科的孟烈喊了过来。
  听了她的要求,孟烈犯难地挠挠头皮。
  “叶厂长,现在山楂和白糖都不好采购了。要是还有山楂供应,那山楂罐头就不至于停产了。”
  见她不接茬,孟烈又皱眉想了一阵说:“现在下乡去收山楂顶多能收一两千斤上来,这也就能应付一个礼拜的生产。若想要更多就只能去德化专区那边采购,他们去年搞了冷鲜库,应该有新鲜的山楂库存。不过,白糖就真的没办法了,要个几百斤还行,一吨以上的白糖真的没地方能采购。”
  一斤白糖能做20串左右的糖葫芦,按照每天三千串的产量计算。
  俩月得用四五吨白糖。
  这让他去哪里搞?
  叶满枝点点头说:“供销科先把山楂采购回来吧,我这边有白糖的门路。”
  “叶厂长,你能从哪里弄白糖啊?”
  孟烈来滨江工作的时间短,在供销人脉上远不及科长刘胜。
  可是,即便是坐地户刘胜,对采购白糖也是犯怵的。
  没点人脉和人情,根本拿不到计划外的白糖。
  叶满枝拿出原稿纸,唰唰几笔快速写了一张借据,在末尾签了自己的名字,还盖了她的印章。
  然后撕下来交给了孟烈。
  “你先去盖个咱们厂的公章,再带着借条去找滨江第二啤酒厂的厂长,就说咱们厂要借5吨白糖。”
  “……”孟烈接过借据,怀疑地问,“我去了就能借来?”
  “我已经跟他们厂的张厂长打过招呼了,你喊上司机,去他们厂拉原料就行。”
  滨江第二啤酒厂有汽水业务,但他们厂的设备都是十年前的,不像食品厂的汽水车间,生产线和仓库都是最新的。
  所以,二啤汽水仓库的保温条件比较落后。
  以防汽水瓶被冻裂,每年12月到次年2月,他们停产汽水。
  但原料是按季度拨付的,为了应付三月份的生产,白糖都在仓库里堆着呢。
  张厂长是叶满枝的开会搭子,她给张厂长拨了电话,明确保证3月之前一定归还白糖,于是没咋费力就将白糖借了出来。
  至于归还的事,不是还有老牛厂长的保证嘛。
  牛厂长说,过完年就让汽水车间还白糖。
  那就等着他还呗。
  他能赖自己厂里的账,总不能赖外厂的账吧?
  牛厂长对外一直是体面人!
  *
  白糖和山楂原料到位以后,罐头车间的糖葫芦小组,很快就开始了生产制作。
  当天下午先搞了500串。
  放在厂门口的糕点门市部销售。
  滨江的冬天相当适合售卖糖葫芦,500串糖葫芦插在十个垛子上,在门市部的门口一字排开。
  跟摆了十个稻草人似的,场面相当壮观。
  因为是前店后厂,一手货源销售,他们的零售价跟人家的批发价一样,每串糖葫芦一毛二。
  所以,五百串糖葫芦,仅用两个小时就被自家职工抢购一空了!
  大家每月有固定工资进账,给孩子们买串糖葫芦甜甜嘴,还是舍得花钱的。
  陈谦下班时要经过糕点门市部,望着门前那一排稻草人,他忍不住在心里啧啧了两声。
  这个小叶厂长可真是……
  干工作总是高调张扬、大张旗鼓,生怕人家不知道她办了大事!
  上次的樱桃糖水就弄得挺热闹,这次的糖葫芦又被她搞出花来了。
  从车间到门市部,步行顶多十分钟,她就不能把货一点一点送过来?
  非得哐叽一下弄来十个垛子?
  厂里哪个产品的利润不比糖水和糖葫芦高?结果利润最低的反而闹出的动静最大!
  陈谦站在人行道上,旁观了一阵职工的抢购热潮。
  搞不懂冰糖葫芦有啥可抢的,但他还是不由自主挤进人堆,交出去两毛四分钱。
  陈厂长再次走出人群时,瞅一眼自己手里的两串糖葫芦,出神地想,叶满枝已经开始在糖果车间推行《鞍钢宪法》了。
  与罐头车间那会儿的低调不同,糖果车间的改革声势闹得挺大。
  毕竟已经有成功经验了,而且老牛厂长也表现得相当支持。
  这不就被叶满枝钻空子了嘛!
  老牛是否真的支持,班子成员心里都有谱。
  从他毫无实际行动的表现来看,牛恩久肯定是不想改革的。
  可是,叶满枝就能装傻充愣,对糖果车间的工人说,牛厂长大力支持搞改革。
  陈谦举着两串糖葫芦想,自己也不能太实在了。
  要不然就跟滑不留手的小叶厂长学一学吧,也在饼干车间推行一下《鞍钢宪法》。
  小叶厂长这会儿正站在门市部的另一边,琢磨着是否要给闺女买一串糖葫芦回去。
  犹豫一阵后,她决定还是不给闺女买了,让她跟小朋友们一起吃过年福利,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那幸福感和满足感肯定更高!
  因此,小叶厂长转进不远处的副食品商店时,手里的糖葫芦只有一串。
  站在商店的玻璃窗边,一边看着街上的热闹,一边咔嚓咔嚓。
  把整串糖葫芦全部吃光光,她才一抹嘴,没事人似的坐车回家了。
  自打她答应了帮儿童团采购糖葫芦,吴玉琢就天天询问糖葫芦的生产进度。
  今天刚放学回来,她便跑进来问:“妈妈,糖葫芦做好了吗?”
  “做好了,你们明天派人去厂里买吧。但是要想按照出厂价拿货,最少得拿50根,你们儿童团得多买两根。”
  吴会计很有责任心地问:“妈妈,出厂价是多少钱呀?”
  “一毛钱。”
  叶满枝心知她不懂这个,于是给她详细科普了出厂价、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区别。
  “出厂价一毛,批发价一毛二,零售价可能要卖到一毛四或一毛五。你们从别处买50串糖葫芦要按批发价拿货,但是从我们厂直接拿货,可以省一块钱。”
  吴会计兴奋地说:“那我们明天就能吃到糖葫芦啦?我要去告诉团长!”
  “嗯,你们明天派人来厂里买吧,带着公社的介绍信,最好再有个成年人跟着。”
  吴玉琢重新穿上花棉袄,自个儿戴上围巾帽子手套,连晚饭都来不及吃,又小兔子似的窜出了门。
  叶满枝望一眼动如脱兔的吴会计,心说,幸好住在军事学院家属院里,否则她还真不放心让五岁的小屁孩到处乱跑。
  儿童团的大部分孩子都要上学和上幼儿园。
  要等到团长和副团长放学,才能来食品厂采购糖葫芦。
  叶满枝清楚他们的放学时间,所以,第二天下班后一直在厂里等着。
  按照她的设想,这次来采购的人应该是公社干部,外加两个儿童团团长。
  然而,她在门市部门口却看到了穿着军大衣的吴峥嵘,以及一长长长串孩子!
  “吴所,你怎么来了?”叶满枝赶紧迎上去问。
  “问你闺女吧。”吴峥嵘在闺女帽子的绒球上弹了一下,“她说要有大人来食品厂采购糖葫芦,把我诓来了。”
  吴玉琢将帽檐往上推了推,露出两只眼睛,“方叔叔今天没空,要周末才能来。”
  叶满枝了然地笑。
  这些孩子天天惦记吃糖葫芦,哈喇子流了好几天,怎么可能等到周末?
  “那你们来的人也太多了!省下来的那点糖葫芦钱,还不够你们的往返车费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6页  当前第2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5/4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