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体力跟不上,被分到后勤保障组了,”林青梅把自己的水壶递给她喝,“我们这条船专门跟着魏局的,别看我们魏局是女同志,游得慢,但人家耐力可好了,是我们文化局的种子选手!”
叶满枝向前面那个红泳帽指了指,“那是你们局长啊?”
“对啊!”
叶满枝:“……”
跟错目标了。
她就说嘛,夏竹筠的体力还不如她呢,今天就算超常发挥也不至于游这么远啊!
她接过水壶喝了一口水,在心里权衡着接下来要怎么办。
这会儿已经游到中点了,向前和向后的距离差不多,不过,青梅的船就在身边,她要是想回去,随时可以上船。
一个浪头打过来,拍了她一脸水,叶满枝连忙将水壶递还回去。
像个小乌龟似的,趴在游泳圈上休息了一会儿,又跟着那个小红帽继续前进。
“你们局长真的太能游了!”叶满枝咬牙道,“我今天要是能横渡成功,魏局长有一半的功劳!”
她从来没游出过这么远,两边不靠的距离感,还有那种自己只是沧海一粟的认知,让她心里突突直跳,莫名生出许多恐惧。
要不是青梅和她同事在附近跟着,不远处还有很多同游者,她这会儿可能要哭着吹哨求助了。
“来芽,你要不要上来歇会儿啊?反正除了我俩没人看见!”
“算了,带着游泳圈已经够可以了,要是再上船歇会儿,那就太不像话了!”
叶满枝继续在宽到离谱的江面上扑腾。
但她体力实在是有限,后半程的路,几乎是随波逐流,被浪头带着走的。
一会儿靠着游泳圈休息,一会儿扒着青梅的救援船。
中途还偷偷吃了一个豆沙包补充体力。
人家局长已经成功渡江了,她坠在后面磨磨蹭蹭,还有两百多米没游完呢!
等她拖着沉重的双腿,撑着酸痛的手臂,软面条似的爬到岸边时,等在岸上的群众已经吃完午饭,准备收拾东西回家了。
她躺在沙滩上,仰望着天空,身边是同志们的鼓掌和欢呼声。
接过那面写着“横渡滨江”的小红旗时,她脑子里只有两个想法。
一是,常月娥给她准备的红旗不对,正规的旗子上有字,幸好她渡江成功了。
二是,横渡滨江这件事,值得她吹一辈子!
以后每一年的夏天,只要她来江边游泳,都可以使劲吹一吹!
*
工业厅三八妇女游泳队,在此次“横渡滨江游泳比赛”中,一共斩获了三面小红旗。
庞婷和沈礼娜本就是种子选手,被众人寄予厚望,成功渡江在意料之中。
而叶满枝也能拿回一面小旗子,就完全是意外之喜了!
面对众人的夸奖,叶满枝如实交代道:“我带了一只游泳圈,游到后半段的时候,游泳圈出了大力,而且附近有救援船,我心里比较有安全感。”
她能坚持下来,主要是因为刚开始跟错了目标,误打误撞跟在了真正的游泳健将身后。
另一个原因就是有个游泳圈傍身,虽然前半程拖后腿,但后半程确实给了她很大的底气。
否则她半路就上船了。
夏竹筠不以为然道:“带着游泳圈下水的人那么多,也不是人人都能横渡成功的!这次咱们女队有三名同志取得佳绩,其他同志也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大家表现非常出色!”
然后,她大手一挥,代表厅机关给每人发了一件新款游泳衣,以及颁奖老演员——搪瓷茶缸。
上次跳舞已经得了不少奖品,这次泛游江河湖海,又意外得到了奖励。
叶满枝暗暗下定决心,要多多参加机关的业余活动。
被领导亲自盖章认可了游泳成绩以后,她便不再假谦虚假客套了。
印字的红旗挂在家里,印字的茶缸摆在办公桌上,大张旗鼓地展示。
已经认识很多字的吴玉琢小同志,还把妈妈得到的红旗带去了幼儿园,骄傲地跟小朋友们显摆。
叶满枝这次的英勇壮举,被母女俩足足吹了两个月,直到吴峥嵘实在受不了两人的胡吹,将红旗装裱到镜框里挂到墙上,她们那股子激情才终于有了褪去的迹象。
“小叶,今晚需要去幼儿园接孩子吗?”夏竹筠问。
“您有工作安排吗?”叶满枝忙说,“可以打电话让我爱人去接。”
“那行,我今晚跟商业厅和省供销社的领导有个饭局,商量一下关停他们那些小厂的事宜,你跟我一起去。”
第141章
夏竹筠不爱加班, 也不爱跟人应酬。
叶满枝给她当了大半年的秘书,只陪她出席过三次饭局,而且都是那种很多人一起出席的聚会。
领导们坐一桌, 秘书们坐一桌。
小叶秘书陪着出席饭局的作用是,当领导喝得酒意醺然的时候, 她要将领导安全送回家。
今天由夏竹筠做东, 饭局的地点就定在工业厅的招待所。
叶满枝先前还以为又是那种很多人的聚会, 除了商业厅和供销社的领导, 应该还有其他人作陪。她已经做好了去秘书桌大吃大喝的准备,结果到了招待所才得知, 今天的饭局只招待两位客人。
一位是省商业厅的孙副厅长, 另一位是省供销社的姜副主任。
作为今天的东道, 夏竹筠提前一刻钟来到招待所, 亲自出面迎接客人。
距离约定时间还有五分钟时,孙副厅长的秘书脚步匆匆地赶来。
在门口见到夏竹筠, 就一迭声地道歉:“夏厅, 真是对不住, 我们孙厅临出门前接到个紧急通知, 跟张厅一起去省人委了。孙厅往您办公室打电话没人接, 就让我赶紧过来跟您解释解释。今天真是突发状况, 孙厅说回头再找个时间, 由他请客向您赔罪。”
“……”
夏竹筠笑容微滞, 少顷又换上遗憾神情说:“领导召见是正事,既然孙厅今天没空, 那就改天再找机会吧。”
陈秘书又帮自家领导说了很多赔罪的客套话,这才与夏竹筠道别。
叶满枝主动替领导送客,将人送到路口时, 并没有马上离开。
等对方的身影彻底消失,她才重新返回招待所,对夏竹筠说:“陈主任乘车的方向,不是去省人委的。”
作为领导秘书,只要领导还在加班,他们就不能离开。
孙副厅长刚去了省人委,按理说,陈秘书应该赶过去继续待命才是。
可他乘车的方向,明明是人委的反方向。
叶满枝怀疑,刚刚那番说辞只是孙厅不来赴约的借口。
既然不想来赴约,之前干嘛要答应?
答应了又不来,岂不是更得罪人?
省厅的领导不至于这么没水平吧?
不过,她这个疑问很快就在供销社的姜副主任那里找到了答案。
“老孙上辈子肯定是孙猴子,他下班之前给我打电话,听说只有我们俩参加饭局,被吓得不敢来了。”姜主任丝毫没有背后揭人短的不自在,乐呵呵道,“小夏,我要是你,就多请几个人,搞个障眼法,先把人骗来再说。”
夏竹筠笑道:“他不来正好,今天这个饭桌上全是女同志,咱们好好说说话。”
她今天请客的目的,是想跟商业厅和供销社,商量一下关停小厂的事宜。
关停工作开展了三个多月,但她一直掌握着分寸,温水煮青蛙,除了在最开始发了一份通知,省厅再没做其他大动作。
全省前前后后关停了六百多家小厂,愣是没在社会上引起什么强烈反响。
领导小组在这项工作上内紧外松,不特意关注的话,外人甚至看不出这是工业厅近期的重要工作。
战线拖了三个多月,很多人都放松了警惕,她觉得是时候去啃最难啃的骨头了。
可是,那孙副厅长是属猴子的,发现她竟然只请了两个人吃饭,立即就联想到了前阵子的关停工作。
这会儿出尔反尔,找个借口脱身了。
姜主任大方地入座,往夏竹筠的酒杯里倒了点白酒,感叹道:“小夏,你别觉得老孙不仗义。说实话,我今天也不太想来。你们偷偷摸摸关停了不少工厂的事,我前阵子也有所耳闻。”
夏竹筠笑:“我们是光明正大关停的,从来没偷偷摸摸过。”
“我能理解省里要关停这些小厂的初衷,生产原料紧张,集中力量办大事嘛,”姜主任叹道,“我原则上支持你们这么做,毕竟要以全局为重。但这种事落到自家身上,就变味儿了。拿我们供销社来说,哪个市、县没办工厂?甚至连公社的供销社都有办厂的,你们工业部门的供应不足,我们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又不是让你们把所有工厂都关停,”夏竹筠解释说,“已经形成规模的工厂可以继续生产,但挤占原料,又效益差的小厂,这次是必须关停的。”
姜主任打起了哈哈,“小厂是如何界定的?多少人的厂算是小厂?我听说被你们关停的那些工厂里,有七八人的小厂,也有七八十人的工厂。七八十人不算小了吧?”
夏竹筠放下筷子,向她大致介绍了关停标准。
姜主任摆摆手说:“小夏,关停上百家工厂不是小事,即使我今天口头保证,一定关停那些工厂,其实也没什么用。从专区到市,再到县、公社、生产队,供销社的销售网四通八达,你们要办的这种事,不是随便哪个领导说一句话就管用的。”
除非省供销社正式发文,要求各级供销社配合工业厅的工作,关停不合规的小厂。
可是,省供销社的领导又不是头脑发昏了,怎么可能做这种自断臂膀、吃里爬外的事?
由商业部门自己办厂,商品自产自销,供销人员不用看工厂的脸色,还有不菲的额外收入。
所以,省商业厅和省供销社,绝不可能把这么丰盛的一桌大菜拱手让人。
虽说这次要关停的只是小厂,对他们的影响不大,但是现在能关小厂,以后就能关大厂。
这个口子是绝对不能打开的!
夏竹筠与姜副主任算是老关系,饭桌上的气氛一直很融洽,但饭局结束后,她今天请客的目的并没达成。
不过,与临阵变卦的孙副厅长相比,姜主任这样乐意交底说点实话的,已经算是很给她面子了。
叶满枝跟着领导们混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回家写日记总结这顿饭的时候,提笔想了许久。
最后心有戚戚地总结:“领导也会被人放鸽子。踏实工作,别太把自己当盘菜。”
她之所以会有这番感慨,主要是自打她当了领导秘书以后,听到的表扬和奉承太多了。
除了单位同事的,直属局和直属企业领导的,还有她那些校友同学的。
夏竹筠不喜欢应酬,很多人就将主意打到了她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