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188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11:06
  自行车几乎是三转一响中,最受欢迎的产品,多少人都梦想拥有一辆自行车呢!
  有了这张自行车票,三哥两口子大手笔地花了167块,给家里添置了一样大件。
  自行车刚买回来那段时间,三哥对爱车宝贝得跟什么似的,车身被他擦得锃亮,远远瞧见一个水坑都要提前下车,将自行车扛过去。
  常月娥掩着嘴说:“车虽然是老三两口子的,但买车的时候你爸出了50块钱。他寻思大家在一个屋檐下住着,那自行车买回来了,其他人难免要借用,一来二去的容易产生矛盾,所以就出了50块钱。自行车还是老三两口子的,他出50块,以后家里其他人要想借用也好开口。”
  叶满枝了然颔首,老叶这样做确实能提前化解一部分矛盾。
  “那我三哥为啥要把自行车卖了啊?他那么宝贝自行车,怎么突然就要卖了?”
  “你四哥回来说,”常月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愿意出600块钱,买一辆自行车!”
  “多少?”
  “600块钱!”
  叶满枝瞠目结舌:“我的妈呀,那人是疯了还是傻了?”
  四哥听了她的感叹,晃着二郎腿说:“人家没疯也没傻,自行车的市场价就这样!”
  “黑市已经把自行车炒到600块了?”叶满枝的第一反应是,“那工商得管管吧?”
  “呵呵,不是黑市的价格,这就是商店里的正常价格,明码标价,上海永久520元,滨江本地的孔雀牌550元。三哥的自行车是孔雀牌的,零售价550,再加上自行车票的钱,人家出600块,这就是现在的行价!”
  “你弄错了吧?三哥买自行车不是才160多吗?这才两年时间,咋可能变这么多?”
  叶满枝仍是不信。
  计划经济下,商品价格很少会有那么大幅度的波动,米面粮油的价格,七八年都没怎么变过。
  这自行车怎么突然就涨到550块了?
  不过,她想想五块钱一斤的炉果,一块钱一个的圆面包。
  六百块的自行车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
  四哥继续晃着脚说:“这事怎么可能弄错?你要是不信,自己去商店里看看!要我说三哥这辆自行车还是卖了吧,一转手就能赚四百多块,多划算啊!”
  “划算个屁!”叶守信一拍桌子,“你现在用600把自行车卖了,还能再花600买一辆新的回来不?你有自行车票吗?有工业券吗?买自行车不光是钱的问题,主要是券怎么凑?”
  老三买自行车的时候,只需要钱和自行车票。
  但今年市里搞了工业券,包括自行车在内的很多日常用品都要用工业券购买。
  工业券的数量与工资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老叶是七级焊工,工资将近九十块,但每个月也只能得到四张工业券。
  而一辆自行车需要50张工业券,连他都得攒一年,轮到那工资低的年轻人,兴许得攒上两三年才能买到一辆自行车。
  家里的车虽然归老三两口子所有,但他也出了钱,他对外都说那车有他的一份,在车间里特别有面子。
  这会儿老三老四被那600块的价格迷了眼,他们咋不想想,车卖了以后要怎么买回来呢?
  “满桂,你干嘛撺掇三哥卖车啊?你看把咱爸气的!”沈亮妹坚决站在公公这边,“咱爸也出了钱的,他不同意,这车可不能卖!”
  她觉得自家男人有点傻,那自行车是三哥和老叶一起花钱买的。
  他们两口子没出一分钱。
  哪怕真的把车卖了600块,人家也不会给他们分钱。
  那还不如不卖车呢。
  车搁在家里,老叶还为这辆车出过钱,她跟满桂也可以偶尔用用。
  这样多好呀!
  叶满枝瞅瞅四哥,又瞥一眼四嫂。
  合着这两口子还没达成一致呢。
  四哥撺掇三哥卖车,八成可以从买家那边收点好处,否则他干嘛那么卖力啊?
  车留在家里,他也能免费骑。
  四哥只是懒散,又不是傻子。
  “三哥,你要卖车的事,跟我三嫂商量了吗?”
  黄大仙还没下班,叶满枝只能侧面打听一下黄大仙的意见。
  她这个嫂子,从来不在钱财上吃亏的。
  三哥颔首说:“知道啊,她同意卖的,还说卖了钱以后,跟咱爸平分,每人三百。”
  若是双方平分,老叶还赚了呢。
  按照之前的出资比例,他能得到200块就不错了。
  “我不稀罕那三百块钱!”叶守信还是那句话,“我给你600,你能给我按原样弄回一辆自行车不?”
  四哥吐槽:“你哪有600啊?”
  老叶抬手在他脑袋上拍了一下,“我没有600是被谁害的?养你们这几个混账,哪个结婚的时候不得花出去两三百?六个孩子花了一两千块!老子还得供你的吃喝,你要是有份正经工作,我能攒不下六百块吗?”
  眼见老叶要收拾儿子了,屋里的麦多带着三个弟妹,扒着门框看热闹。
  叶满枝不想让闺女目睹四舅挨打的经过,于是跟常月娥招呼一声,抱起闺女回家去了。
  *
  翌日是周末,一家三口难得一起留在家里学习。
  吴峥嵘在书房研究他那些需要保密的工作。
  叶满枝在卧室修改毕业论文。
  吴玉琢小朋友靠在梨花身上,数她那些识字卡片。
  阳光从玻璃窗子流泻进来,温暖了满室的静谧。
  “妈妈!”小姑娘完成了任务,又开始喊妈妈。
  “嗯。”叶满枝将笔帽拧紧,随手从床上拿起一沓识字卡片数了数,“果然每一沓都是十张,宝宝你太棒啦!”
  她抱着孩子去敲书房的门,“吴博士,你工作搞完了没?咱闺女会说话这么大的事,是不是得热烈庆祝一下啊?”
  吴峥嵘瞄一眼墙上的挂钟,正是午饭时间,心知她这是想找个借口出去下馆子了。
  “你想吃什么,咱们今天出去吃点好的。”
  叶满枝纠结了一阵,迟疑着说:“要不去永安饭店吃涮羊肉?”
  他俩平时下馆子通常会选择家附近的国营小饭店。
  但永安饭店是市里比较有名的回民饭店,跟福泰楼、江南春、三八饭店差不多,都属于大型饭店,菜价不便宜。
  她想去永安饭店,主要是想吃一口羊肉。
  他们可以在市面上买到猪肉,却极少能吃到牛羊肉。
  只有隔壁苏工家那样的回民家庭,才能凭票买到特殊供应的羊肉。
  普通市民若想吃羊肉,就得花高价去回民饭店用餐。
  吴峥嵘在闺女的小揪揪上摸了摸,问:“有言,你想吃羊肉吗?”
  小屁孩自打出生就没吃过羊肉,根本不知道羊肉是啥,但还是使劲点头:“想!”
  “那行,庆祝吴玉琢小同志成功开口说话,咱去永安饭店撮一顿!”
  一家三口骑着自行车去了永安饭店。
  吴峥嵘负责驾驶,叶满枝在后座负责跟司机聊天解闷,吴玉琢坐在安装在大梁上的竹制座椅里,瞪着眼睛看热闹。
  叶满枝原本心情挺轻松惬意的,可是坐进饭店,看清菜单上的价格后,她就轻松不起来了。
  一份羊肉半斤的量,加上锅底和调料,每份3块5!
  相当于七块钱一斤啊!
  可是苏工他们买一斤羊肉,才一块四毛六啊!
  这饭店的毛利率也太高了吧?
  叶满枝用菜单掩着嘴,小声说:“建议市里开高价饭店,让货币快速回笼,稳定市场,还是我们省大经济系那位徐主任跟市商业局提的。不知道他本人来饭店,看到这么高的菜价是啥心情。”
  吴峥嵘安慰她:“既然已经来了,就别管菜价了,咱俩也有一年多没吃过羊肉了,这次正好解解馋。”
  话虽如此,但叶满枝还是很克制地只点了一份羊肉,两大一小吃半斤尝个鲜就算了。
  等待铜火锅开锅的时候,叶满枝跟他分享了昨天在娘家遇到的新鲜事。
  “我三哥四哥想把自行车卖了,但我爸不同意。他就是虚荣,当初自行车买回来,他在车间里炫耀了好长时间呢!”
  其实,以老叶家的情况,全家人的工作都在光明街上,哪有那么多机会骑自行车出远门啊?
  把自行车卖了换600块钱,是个挺划算的买卖。
  可惜老叶太虚荣,生怕卖了自行车以后,就再也买不回来了。
  叶满枝给闺女为了点水,突发奇想地问:“老叶不愿意卖车,你觉得把咱家的自行车卖了咋样?”
  “……”
  “咱家那辆是上海永久的吧?四哥说商店里的永久牌要卖520块,而且还没有货。”叶满枝问,“你当初买车的时候,花了多少钱?”
  尽管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了,但吴峥嵘还是准确报了价格:“165块。”
  “咱这辆车没有三哥的那辆新,估计价格没那么高,但是,如果能叫价到550块?你卖不卖?”
  “卖。”
  “这么痛快?你都不犹豫一下啊?”
  吴峥嵘笑:“这有什么可犹豫的?自行车票虽然珍贵,但找找门路还是能弄来的,我当初的自行车票也是花二十块钱找关系买的。50张工业券也没什么,咱俩的工资加到一起,每个月能攒8张工业券,半年就能攒够一辆自行车了。”
  至于自行车的价格,他觉得不可能一直处于这种虚高的状态。
  同样是三转一响,手表和收音机的价格没有太大变化,自行车的价格却翻了将近两番。
  最大的原因也许是自行车对钢材的需求量太大了。
  吴峥嵘自己就是工厂的,钢材的情况他很清楚。
  闻言,叶满枝若有所思地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肯定要优先照顾重工业的生产任务,而自行车这种轻工业品,对国防和居民生活的影响都不大,降低产量是必然的。不过,等到市场形势好转以后,自行车提高产量,价格应该还会回落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6页  当前第1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8/4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