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179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11:06
  这题叶满枝会做,上学期的政治理论课考过。
  她边思考边放慢语速说:“工业化道路,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解决了国民经济两大主导部门——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巴拉巴拉巴拉,讲了十多分钟。
  周牧几次想插话,都被她提高音量加快语速,岔过去了。
  然后又展开谈了谈一五计划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啦,成立人民公社对农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啦,口干舌燥地又讲了十分钟。
  刘副校长一直认真听着,偶尔给她纠正几个用词错误,比如生产队不应该那样说。
  叶满枝对其他纠正都虚心接受了,轮到“生产队”的时候,她就要反驳了。
  “我最近在看苏联《民族友谊》杂志上连载的一篇长篇小说《姐妹们》,那里面的织布女工为了反抗老板的剥削,斗争的第一步就是组建生产队。苏联当地对‘生产队’就是这样称呼的。”
  刘副校长在本子上记了几笔,又笑问:“那上面也讲人民公社了吗?”
  “没有。苏联只有集体农庄,没有人民公社。我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蝴蝶姑娘》,女主角玛丽诺就是集体农庄的饲养员。”
  “那你为什么要把人民公社翻译成Народнаякоммуна?”
  叶满枝实话实说,这个词是她临时编的,“巴黎公社就用了коммуна,我觉得两个公社是一个意思。”
  刘副校长不置可否地笑笑。
  公社和生产队还是新名词,目前还没有统一解释,但他觉得这女同学有几分急智。
  目光扫过干站了将近半小时的三个男生,刘副校长没让他们回答同样的问题。
  他转而问:“要是捷克斯洛伐克交流团的代表,向你们询问我市机械制造业生产革新的情况,你们要如何介绍?”
  三个男生习惯性地看向叶满枝,以为她又要抢先发言。
  但叶满枝并没着急开口,她对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革新不怎么了解,没必要上赶着露怯。
  这种问题是工科生的强项,三个男生中有两人是机械系的,对于国内机械制造企业的大致情况都有所了解。
  而且周牧的亲爹是656厂的副厂长,他多少能知道些内部消息。
  于是,在两位师兄的发言结束后,周牧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又针对师兄的回答进行了补充。
  甭管答得如何,观感上就让人觉得工学院这三人还挺团结的。
  刘副校长似乎挺满意,像之前纠正叶满枝似的,给他指出了几个用词和语法上的错误。
  工学院三人的回答全部结束后,刘副校长将视线落到叶满枝身上,用流利的俄文问:“女同学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补充吗?”
  叶满枝踯躅片刻,皱起秀气的眉毛说:“我可能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与技术有关的话题可能涉及保密信息,外事部门也许会提前准备相关问题的答案,安排专人回答。我对机械制造业生产革新的情况,只知道皮毛,以防说错或说多,我可能不会跟代表团的人解释太多,翻译不就是传话的吗?”
  学校要挑的是翻译,又不是接待人员。
  有些问题哪能随便跟人家闲谈……
  她可是军代表的爱人,耳濡目染之下,对保密工作那是相当警觉的。
  想到这里,她状似疑惑地看向意气风发的周牧,小声嘀咕:“军工厂子弟怎么连这点保密意识都没有?”
  音量不大,但在场几人都隐约听到了。
  周牧:“!!!”
  他就知道!
  只要跟叶满枝碰上,就准没好事!
  这人无理都要搅三分,何况现在被她抓住了小辫子。
  周牧已经做好了她借题发挥的准备。
  然而,他成长了,叶满枝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
  她没有咄咄逼人,只是疑惑地嘀咕了那一句便没了下文,老老实实地站在一边,等待校长接下来的提问。
  刘校长对几人的底细已经清楚了,没再问其他问题,请同学们回去等通知。
  *
  叶满枝是在三天后得知选拔结果的。
  学校为十七人的交流团,配了四名随团翻译。
  其中三人是俄文专业大四的学生,只有叶满枝是工业经济系大二的。
  对那场演讲的翻译工作是俄译汉,以四人的俄文水平来看,其实任何一个人都能胜任。
  但是,据红光满面的苗主任透露,那天的十六名候选人中,只有叶满枝提及了保密的问题。
  叶满枝同学,以她过硬的政治素质,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宝贵的露脸机会!
  认真听苗主任介绍了注意事项以后,叶满枝欢天喜地地跑回吴家老宅。
  在吴爷爷和吴奶奶的万分不舍中,抱上她的漂亮闺女就匆匆赶回家了。
  她没直接回军工大院,而是转道去了656厂军代室,向吴峥嵘通报了这个大好消息。
  吴峥嵘知道她这几天一直在等学校的通知,生怕被那周牧压过一头。
  此时听到了好消息,吴峥嵘也替她高兴,笑着道了声恭喜。
  叶满枝问:“我要接待外国代表团了,是不是应该提前练习一下吃西餐啊?”
  吴峥嵘闻音知雅,“你想去工人俱乐部二楼吃西餐吗?”
  “当然想啊,好不容易有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你能不能跟厂里说一说?让我去西餐厅练习一下西餐礼仪。我不用你的招待票,自己花钱就行!”
  她怕对吴峥嵘影响不好,目前为止只去过两次西餐厅。
  一次是她答谢吴峥嵘,在那里请客吃饭,另一次是去年七夕节,她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两次都是用的吴峥嵘的招待票。
  除此之外,就再没去吃过了。
  “你跟后勤说说呗,让我去吃一顿!”叶满枝跟他商量。
  “不用那么麻烦,”吴峥嵘把孩子放进她怀里,拿起听筒说,“跟餐厅那边说一声,订个位置就行。”
  厂领导家属去西餐厅吃饭的不在少数,谁也没像叶来芽这样小心翼翼的。
  叶满枝由着他安排,等他放下电话,才问:“你今天工作忙不忙?能按时下班吗?”
  “可以,你稍等我一会儿。”
  吴峥嵘心说,餐厅已经定好了,难得能跟媳妇在外面吃一顿,庆祝她成功拿到翻译名额,即使有工作也得往后推一推。
  见他点了头,叶满枝高兴地将漂亮闺女重新放回他怀里。
  “那可太好了!咱妈最近带孩子挺辛苦的,我想带她去工人俱乐部吃一顿西餐,那西餐厅里的装潢那么豪华,我妈还没见过呢,我领她进去看看!今天就由你负责带孩子吧,我回家找咱妈去!”
  吴峥嵘:“……”
  吴玉琢小朋友已经能抬头了,这会儿就靠在爸爸怀里,用那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直直地望着妈妈。
  父女俩看人的表情简直如出一辙!
  叶满枝哈哈笑,在男人和闺女的脸蛋上各亲了一口,挥手说:“吴玉琢同志已经吃饱了,你们父女俩好好相处吧!我要庆祝一下今天的胜利,带我妈妈去吃西餐啦……”


第111章
  吴峥嵘手忙脚乱伺候闺女的时候, 叶满枝已经带着妈妈坐进西餐厅了。
  为了这顿饭,常月娥特意换上了自己压箱底的连衣裙和皮鞋,出门前还涂了一个红嘴唇。
  可是, 真正进入这样美轮美奂、富丽堂皇的西餐厅时,她整个人还是有些局促的。
  见状, 叶满枝小声取笑道:“妈, 你不是跟着我姥爷见过世面吗?咋还跟我第一次进来时一样, 像个土包子似的!”
  “你姥爷一个做灌肠的, 能带我们去什么好地方?我只去过一次中国大街上的西餐厅,装修可没有这里豪华。”
  见她一口气点了七八道菜, 常月娥劝道:“只有咱们两个, 你点那么多菜干什么?”
  “我带了饭盒过来, ”叶满枝压低音量说, “这里的菜虽然贵,但是不要肉票。你女婿说了, 让咱们可劲儿造, 吃不了的给他和我爸带回去。”
  常月娥:“……”
  这女婿哪都好, 就是……
  瞧着跟正人君子似的, 其实也不是啥好东西。
  哎。
  算了。
  常月娥安慰自己, 小夫妻恩恩爱爱的, 总比不温不火, 横眉冷对强多了。
  她暗自腹诽的时候, 叶满枝点的菜也陆续上齐了。
  除了焖罐羊肉、焖罐牛肉、奶汁烤杂拌等必点菜式,她还点了一大盘香肠拼盘。
  “妈, 你觉得他们这里的香肠咋样?”
  “感觉跟咱自家做得差不多吧。”
  叶满枝颔首说:“我上次打听了,这是西餐厅从我姥爷他们灌肠厂订的货。那些苏联专家也没吃出区别,说明我姥爷的配方还是很正宗的。”
  “那当然了, 配方是你姥爷从海参崴带来的,”常月娥眉宇间透出点骄傲,“一个配方就能养活我们一大家子人。”
  叶满枝递给她一块抹了黄油的面包,笑着问:“既然配方这么厉害,那给你开个灌肠厂咋样?让你当厂长!”
  常月娥敬谢不敏,“我明年就可以退休了,还是在纸壳厂糊纸盒吧。”
  女工五十岁就不用上班,她明年正好五十岁。
  只想在纸壳厂把这一年混过去就算了。
  她所在的纸壳厂是发计件工资的,大家都是为了换免费酒糟回家喂猪,才去厂里糊纸盒的。
  所以,常月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没什么人管她,不耽误给闺女伺候月子带孩子。
  “再说,现在猪肉供应多紧张啊,哪有肉能用来灌肉肠?”
  “咱们街道不是办了农场嘛,现在那农场规模可不小了,算上帮其他单位代养的,足足有八十多头猪!”叶满枝上身前倾,低声说,“要是把猪全都上交到市里,张勤简肯定不乐意,但是在公社开个小型肉制品加工厂,把生猪送进工厂,搞农副产品,那就不一样了。”
  除了利税,最关键的是,他们能把猪肉留在公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6页  当前第1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9/4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