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亮妹撇撇嘴说:“她下午才被出租汽车送去医院,生孩子哪有那么快啊!现在过去也是在产房门口等着!”
她特意在“出租汽车”四个字上加了重音。
叶满枝听出来了,笑着问:“三嫂是坐小汽车去医院生孩子的呀?”
“可不嘛,”沈亮妹酸溜溜地说,“我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么娇贵的孕妇,去医院生孩子还得坐小汽车,搞得跟资本家小姐似的!”
光明街成立便民服务站以后,已经叫过四次出租汽车了,都是送孕妇去医院生孩子的。
黄黎并不是第一个,却是跟沈亮妹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妯娌。
自打三嫂怀孕,人家那家庭地位就直线蹿升,小公鸡和老母鸡至少吃了十只。
沈亮妹都给她数着呢。
想当年她生麦多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叶满枝不客气道:“人家叫出租汽车花的是自己的工资,你现在也有工资了,以后生孩子的时候,也自己叫车呗!”
“叫一次车好几块钱,我才没那么娇气呢!坐了车能生出金蛋啊?”
“那你到底去不去医院看三嫂?”
“去啊,我倒是要看看坐了出租汽车,能生出金蛋不。”
姑嫂俩赶到医院的时候,三嫂早就生了。
三哥像个二傻子似的,蹲在病床旁边,数儿子的手指头和脚趾头。
见到她们进来,就乐呵呵地说:“这小子挺好的,手脚都全乎。”
沈亮妹晕车的症状还没缓解,小声嘀咕:“坐出租车出生的,手脚要是不全乎,那还像话吗?”
叶满枝将东西放下,关心地问:“三嫂你身体怎么样?”
“还行,幸好出租车送得及时,否则我就得把孩子生到半路上了。”
黄黎怀孕并不耽误上班,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因着她坚持挺着大肚子送信,即使不能骑车,也要推着自行车在街上招摇。
引来了不少热心大娘替她说话,建议邮政所给她换个工作岗位。
所长瞧着她的肚子犯愁,在她顶着七个月的肚子还要送信的时候,终于松口给她调岗做了文职。
黄黎给自己立了爱岗敬业人设,当然不能因为成功调岗就不上班了,所以哪怕即将临盆,她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今天是被同事送来医院的。
“对了,我上车之前,隐约听到同事说,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已经陆续寄出了。”黄黎提醒,“你这两天多关注一下吧。”
叶满枝心里的弦立即紧绷起来,忐忑地问:“咱们街上已经有人收到通知书了吗?”
今年光明街有三十多人参加高考,除了两个调干生,大多是子弟中学的应届生。
“还没有呢!”黄黎回忆了一下说,“去年总共派送了二十多张通知书,最早的一张是8月10号前后送达的,最晚的一张是九月份送到的,今年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多。”
无论是否录取,考生都会收到一封通知书,如果是不予录取的通知书,一般会写一些殷切鼓励的话。
黄黎对叶满枝的考试结果还挺好奇的。
书里完全没有叶满枝当干部和考大学这一段,在她的印象里,叶满枝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
但常月娥说,她整张志愿表上报的全是省大的专业,其他学校一个也没填。
黄黎不知道如今高考有两张志愿表,只觉得这小姑子孤注一掷考重点,真是一腔孤勇。
产妇还需要休息,叶满枝当然不能一直跟她说话。
眼瞧着三嫂娘家的亲戚也陆续赶到了,叶满枝给四嫂使眼色,问她要不要一起回家。
沈亮妹晕车的症状还没缓解,刚点头答应,就感觉胃里一阵翻涌,推开面前的人,便快步跑了出去。
“我四嫂这是咋回事啊?”叶满枝愣愣地问,“她以前晕车也没这么严重呀!”
常月娥将暖瓶放到桌上,追出去说:“反正已经在医院了,带她去看看大夫吧。”
*
看大夫的结果是,四嫂也怀孕了。
叶满枝回家就问吴峥嵘:“我三嫂生了一个小子,四嫂也怀孕了,你说我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检查什么?”
“查查有没有孩子呗。”
“时间太短查不出来吧。”吴峥嵘不太确定地说。
高考结束,从招待所那次开始,他俩就没再用保护措施,但是满打满算也才20天,现在能查出什么来?
叶满枝期待又担忧地问:“咱俩应该能怀上吧?”
她问过吴小姑了,大学一般不提倡学生在校时怀孕生子。
调干生的情况特殊,大多都已经成家立业了,所以高考体检后,正式入学前,怀上的孩子可以生。
但入学之后怀孕生子的话,很可能被学校劝退。
她跟吴峥嵘商量过孩子的事,最好能在入学之前怀一个。
当然,怀不上也没办法,那就只能等到大学毕业以后再说了。
只不过,她报的那些志愿中,有的专业学制四年,有的学制五年。
若是被学制五年的专业录取,她毕业时就25岁了,到时候分配去新单位还要适应一段时间,等她能安心生孩子的时候,吴峥嵘同学的孩子都能上大学了。
吴峥嵘对小孩子没有多少喜欢,他那些侄子外甥他一个也没抱过。
所以,对生孩子这事,他的态度是顺其自然,有了就生,没有就是缘分没到。
“你还是先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再操心这些事吧。要是没考上大学,咱们随时可以生。”
“……”
叶满枝当然还是盼着上大学的。
因此,她每天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翻报纸,然后等着邮递员上门。
8月12号的时候,光明街上收到了第一封来自高校的通知书。
收件人是656厂子弟校的一名应届生。
全街第一封通知书,自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叶满枝听到消息时,还特意打听了结果。
可惜是一封未录取的通知。
瞧着小姑娘攥着信封抹眼泪,叶满枝的鼻子也跟着酸涩起来。
万一自己也落榜了,她可能会哭得更大声吧。
有了第一封,其他通知也陆续送达了。
两天内先后有五人收到了通知,但结果都是未录取。
叶满枝每天坐立难安,焦灼等待。
终于在15号的省报上看到了教育厅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八年暑期招考新生录取名单》。
前两排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名单,叶满枝直接跳过,目光向后搜寻,在省大的名单后面,按照专业划分,逐个名字看过去。
这上面有她志愿表上前六个专业的名称,但相应专业录取名单后面,并没有叶满枝的名字。
这就说明,她填报的前六个志愿全都没有录取她!
叶满枝坐在椅子里缓了一会儿,强打起精神向后面翻看,可是省大的名单到此为止,之后就是其他学校的录取名单了。
刘金宝已经看过那份报纸,见她神色怏怏的,出言安慰道:“叶主任,这些只是重点大学的部分录取名单,而且普通大学的名单还没公布呢!”
言外之意,还有机会!
叶满枝心里抱着希望,又等到了第二天在省报上公布的第二份名单。
但省商业学院和滨江财经学院的录取名单上,仍然没有她的名字。
放下报纸,叶满枝太阳穴鼓胀,莫名生出一种双脚踏空的失重感。
张勤简炼钢回来,看到她这副失落的样子,出言安慰道:“叶主任,你看开一些,高考录取率那么低,落榜是正常的,隔壁派出所的小刘也没能被录取。年轻人嘛,受点挫折是难免的。”
“刘贺收到通知书了?”叶满枝问。
“嗯,邮政所的小陈刚把信交给他,听说是未被录取的通知。”
张勤简的话音刚落,小陈便骑着自行车过来了,在门口喊道:“叶满枝,叶主任!有你的挂号信!是通知书!”
叶满枝:“……”
刘贺刚被拒绝,她就收到了通知书。
她深吸一口气,从椅子上站起来,快步走出办公室。
利落地在单子上签了字,便接过了那个颇有些分量的信封。
信封下面的落款是“省高等学校1958年招生工作委员会寄”。
叶满枝这几天已经看过好几个这样的信封了,无论录取还是未被录取的通知,都是由这个委员会寄出的。
她没怎么犹豫,当着大家的面,快速撕开信封,将里面的东西取了出来。
最上面的一张纸上印着省大的印章,第一排是一行醒目的红色大字“新生录取通知书”。
【叶满枝同学:我们高兴地通知你,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你已正式被我校“工业经济系”录取。谨向你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祝贺!】
【望你接到通知后,迅速做好准备,如期报到,接受祖国交给的重要而光荣的学习任务!】
第94章
收到录取通知书以后, 叶满枝压抑着激动心情,将早就准备好的喜糖,发给了为她道喜的同事们。
而后她一分钟都没耽搁, 抓起那封通知书就撒丫子跑向军工大院。
常月娥以伺候儿媳妇坐月子为由,跟纸壳厂请了假, 这会儿正在屋里听话匣子呢。
见到闺女突然推门跑进来, 她慌忙问:“来芽, 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