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码头是附近最大的客运中心,除了公共汽车,还有许多排队等客的人力黄包车。
人力车被视作剥削阶级的产物,吴峥嵘婉拒了几个上前揽客的黄包车夫,准备前往汽车站。
然而,叶满枝却忽地拉住他,在一辆三轮车前停了下来。
“巧儿,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薛巧儿穿着粗布褂子,戴着帽子,脖子上还挂着一条毛巾,不仔细观察的话,很容易被错认成身形瘦小的男人。
她从三轮车上跳下来,笑着说:“小叶干部,我已经转去黄包车队了!之前不是在车上安了一个遮雨棚嘛,我现在可以用三轮车拉客了!”
“你这个想法不错呀!拉人可比拉那些重货轻松多了!赚得应该也不算少吧?”叶满枝连忙问,“现在赚的钱够你们娘几个花吗?”
法院已经给薛巧儿和郑东判定离婚了,前阵子薛巧儿带着四个孩子搬出了郑家。
不过,她白天要赚钱,四个孩子没人带,只能送去让郑东看着,等她晚上收了车,再将孩子接回自己租的房子。
薛巧儿的精神面貌比以前好了不少,虽然更黑了,但说话时眼瞳很亮,“勉强够我们几个吃喝的,想送孩子上学的话,还得再多赚点。小叶干部,你要回光明街吗?坐我的车回去吧?”
叶满枝心知吴峥嵘不可能坐她的车,其他人还罢了,但是以他的身份,坐人力黄包车确实不太合适。
她笑着说:“我还要再转转,你先忙吧,家里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就来街道办找我们。”
薛巧儿连连点头。
两人走远后,吴峥嵘皱眉问:“你跟她关系很好吗?”
“还行吧,”叶满枝以为他介意薛巧儿的出身,轻声解释说,“她是个苦命人,其实人不坏。”
吴峥嵘并不认识什么薛巧儿,只是见她似乎很关心对方,才出言提醒:“现在各地都要发展公共交通,上海已经率先让人力车进入博物馆了。滨江很可能也会马上取缔黄包车,你有机会跟她提一提,人力车夫的工作恐怕干不长。”
“啊?”
叶满枝刚在心里感叹薛巧儿苦尽甘来,就听到这样的“噩耗”。
载人要比拉重物更适合薛巧儿。
这份工作怎么就干不长呢?
那她现在还能不能转回运输队啊?
她胡思乱想了一路,快要走进军工大院的时候,吴峥嵘拉住她问:“咱俩总该有个正式名分了吧?我什么时候能登门?”
叶满枝当然不可能亲过就算了。
但她还没想好怎么跟家里说呢,她骄傲地昂起下巴说:“登门着什么急啊?你不是要跟我谈恋爱嘛,先谈着再说。”
吴峥嵘笑:“行,那我等领导通知。”
两人的名分定下来,他就不着急了。
在家属院要顾及叶满枝的名声,所以只将人送到门口,他便停下了脚步。
虽然不能上门,但是只要不出意外,叶守信就是他未来老泰山了。
所以,次日在厂门口碰到叶工长的时候,他主动喊了声“叶叔”。
叶守信随意“嗯”了一声,仰脸朝天地走了。
同车间的老陈见了,稀奇道:“老叶,你咋回事?军代表跟你说话,你咋爱搭不理的呢?”
叶守信再次哼了一声:“你懂个屁!”
他就知道,当初那瓶茅台送得蹊跷,幸亏他没听闺女撺掇,请那吴峥嵘喝酒!
第37章
叶守信能从一个农村放牛娃, 混成如今的七级焊工、车间工长,还是有些人生智慧的。
自从媳妇向他透露了小闺女谈对象的消息,还让他观察一下厂里的大学生, 叶守信就直接把目标锁定在了吴峥嵘身上。
根本就没考虑过第二个人选。
他养的闺女,他最了解了。
什么大学生啊, 搞技术的啊, 都是模糊焦点的烟雾弹。
甭管是东西还是人, 这丫头向来喜欢好看的。
厂里哪个大学生有吴峥嵘好看?
而且前阵子大院儿里有人看到他俩在舞会上跳舞了, 被人问到面前时,叶守信一律以“不知道”“不可能”“瞎扯淡”应对, 但他心里还是有些计较的。
关键是, 吴峥嵘给来芽送过茅台啊!
送酒的原因被来芽解释得含含糊糊, 不清不楚, 他一听就觉得有猫腻。
茅台那么珍贵,一个男的凭啥无缘无故给女的送酒?
呵呵。
种种迹象表明, 这人十有八九就是吴峥嵘。
因此, 当天下班回家后, 他就把这个结论分享给了媳妇。
常月娥怀疑道:“你是不是想多了啊?这事要是弄错了, 可就尴尬了。”
“错不了, 他以前都喊我叶工长的, 今天主动喊我叶叔了, ”叶守信分析得头头是道, “整个656他只管我老叶喊过叔,那是皮裤套棉裤, 必定有缘故的。”
闺女的对象如果真是吴峥嵘,常月娥没啥可挑剔的,俩人以前就相过亲, 还是组织介绍的,出不了大错。
“上次他来院儿里做防空警报动员,我都没看清正脸,瞧着倒是挺高,标版溜直的。要不让来芽把人带回来看看?”
叶守信背着手转悠了两圈,摇摇头说:“咱俩就只装作不知道,别去问她。”
“这种事有什么好装的?”
“小吴要是来了咱家,来芽是不是也要去他家?双方一旦相互见了家长,距离办喜事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你想想当初老大老二结婚的时候,是不是这个流程?一两个月就扯证了。”
吴峥嵘已经26了,家里肯定着急他的婚事。
而来芽才18,他们老叶家不着急。
尽管那次相亲是他老叶主动争取的,但此一时彼一时嘛,他闺女现在有工作,还是国家干部,结婚着什么急?
“这事你得听我的,一定要稳住!咱又不知道他俩谈到啥程度了,闺女不主动提,咱们就假装没发现!”
*
夫妻俩决定暂时装傻,而叶满枝认为,恋爱初期没必要大肆宣扬。
反正她没打算刻意隐瞒,等家人问起时,她顺势通报一下就好了。
她心里正惦记的,是那个小学的建校指标。
金萍那边还没有回信,但这事得提前跟穆主任透个口风。
万一市局有了动静,街道办这边还全无准备,会让领导很被动。
因此,她在心里合计了一番后,将周末与金萍交谈的大致情况,与穆主任汇报了一下。
“街道垫资的提议,市领导不同意吗?”穆兰问。
“市局对小学指标控制得挺严,”叶满枝将市里重点扶持中学的决定讲了一遍,“如果街道不能全额出资的话,建校指标可能还要再等一两年。”
穆兰拧眉沉思了起来。
新建小学和扫盲学校还不一样。
扫盲学校是阶段性的工作,随便找个闲置院子,拾掇拾掇就能上课了。
但公办小学要修建正规校舍,建校费用保守估计要一两千块。
这么大一笔资金的来源是个问题。
当天的街道例会上,穆兰把建小学的事在单位内部通报了一下。
“最近大家的工作都很有成效,尤其是小叶那边,扫盲班抓得不错,656厂也同意给子弟小学多配三名老师,算是解决了部分小学生入学难的问题。不过,街道建小学这事,需要的资金不是小数目,咱们集思广益,想想办法吧。”
按照叶满枝的估计,最有可能反对筹资建学的人,应该是张勤简。
她心里已经做好准备迎接他的挑刺了。
然而,张勤简这次并没急着开火,率先提出异议的人,居然是跟她关系还不错的庄婷!
“主任,我觉得由街道出资办学并不合理,建学校本就是教育局的工作,他们现在把矛盾转嫁到基层来,纯粹是给咱们增加负担。”
有了庄婷打头阵,刘金宝也表示反对,“咱们街道本就不富裕,几千块的建校资金拿出去,很可能会影响其他工作。最近快到国庆了,市里要求咱们在街上挂彩旗、拉横幅,要花不少材料费。那点经费咱们自己都不够花,怎么能往学校身上贴补?”
刘金宝觉得叶满枝这事办得太想当然了。
完全不考虑街道办的实际情况。
修建小学根本不是街道的工作,这不是没事找事,往自己身上揽麻烦吗?
叶满枝理解他的顾虑,但还是解释说:“修建小学不是咱们街道的工作,但确保学龄儿童有学上,是咱们的工作……”
“小叶,”魏珍以一种无奈的口吻说,“你还是太年轻了,什么事都要求十全十美。基层工作没有一蹴而就的,小学建校资金紧张是客观事实,全市甚至全国都一样。小学生今年不能入学,那就再等等,等国家缓过这口气来,有资金建校了,再办也不迟!”
赵二贺抱着手臂问:“魏姐,要是教育局一直不给指标,还要让小学生一直等着啊?你自家孩子要是到了年龄不能上学,也要一年一年等下去吗?”
魏珍一拍桌子说:“公事私事能混为一谈吗?我就告诉你,如果我家孩子不能上学,我愿意体谅国家的难处,让孩子在家自学!即使咱们现在开始建校,真正投入使用也要等到明年了,小学生照样要晚一年入学。现在着急忙慌建学校有什么意义?”
叶满枝听说他俩最近在福利工作上闹得不太愉快,但是拿小学建校的事情别苗头,让她有点心烦。
她之后都没再发言。
穆兰的本意是让大家一起想办法搞钱,而不是泼冷水。
这么多人反对建小学,是她也没预料到的。
最后举手表决的时候,只有叶满枝和赵二贺同意筹款建校。
凤朝阳弃权。
庄婷、刘金宝、魏珍、张勤简,投了反对票。
这个结果,让叶满枝有些意兴阑珊。
为了争取建校指标,她连吴峥嵘的人脉都用上了。
可是,指标还没下来,街道办内部居然先起了内讧……
她下午没再去管办学的事,给一对新人办了结婚登记手续,便按时下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