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鸳鸯佩_分节阅读_第128节
小说作者:顾青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27 K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08:12
  说实话,缺钱。
  大名府城因为就在战前一线,城内惶恐的情绪很重,加上全军退至这里,战前的气氛有些低迷,这次全军过河,城里非但没有振奋,反而气氛更低迷。
  每日的军报传来,赵诚只看伤亡,他甚至没时间看,经常在筹备物资周转,流民安置……
  他身边的人都打发出去了,连一个可用的人都没了,只剩下沈晦留下的那个幕僚崔元用,以及一部分官府的小吏。
  崔元用是因为家贫没考上进士,接着父母相继去世,彻底耽搁了,最后也绝了心思,寻了差事养家糊口,崔元用和赵诚共事了几次,就发现赵诚和沈晦不同,赵诚做事只讲实际,要结果。
  安置流民的支出,原本是没有这项预算,赵诚把推官判官等聚集起来,直接调用了秋冬的其他款顶上。他自己又转头向上哭穷,总之事情要做,不能拖。
  崔元用跟着他的节奏,也能把事情做好。
  赵诚也发现了,能干的人,就该让他多干。
  所以崔元用成了最忙的人。
  勤如牛马的人,古今都一样。
  从腊月十七开始,吕顺大军北征,吕顺身边的骁骑军一直不见踪影,连着日,主力渡河后,血战,到腊月二十九那日,退回来的吕本中重伤,赵诚人还在外面,大名府的文官集团都乱成一锅粥了,崔元用大约是信不过别人,特意一人一马奔到城外来找赵诚,赵诚问:“出什么事了?”
  崔元用大约因为恐惧:“吕将军的侄子,重伤被送回来了。”
  赵诚皱眉问:“城里什么反应?”
  崔元用:“有些乱。”
  赵诚:“别慌,我去见吕统制。”
  等他回城时,城门已经禁严,可见城内的气氛还是慌乱了。
  赵诚直奔吕顺府邸,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沈晦走后,剩下的班底都在,大名府推官孔连州领着众人,在和吕本康商量怎么安置治下的九县。
  赵诚进去问:“出什么事了?”
  吕本康黑着脸:“小赵官人放心,无事。”
  赵诚顺着说:“无事就好,那我先去送这批民夫北上,辎重稍后再说,明日除夕,京中犒军的物资到了。这些都要抓紧时间送到河对岸去,耽搁不得。”
  他现在总管着尽是些破事,还琐碎的不得了,根本没工夫管谁死了,等他走出去几步,又回头嘱咐:“记得退下来的民夫好生给我送回来。”
  他说完不等在场的人回神,就一个人先走了,这点破事还值得他特意走一趟,真是少见多怪,要是真守不住,大家都是死,瞎嚷嚷有什么用。
  在他眼里,退下来的民夫可是比这些重要多了,等年后开春屯田,这些人都要分田地的。
  这是他在这里主持屯田的基础工作。兜兜转转,这个基层的工作还是落到了他头上,这就叫天生的牛马。
  真是命里没富贵。
  除夕那日,听到前方大捷,赵诚终于空闲了一日,特意登山遥望北方,天气秦朗的时候,隐约能看到北面烟火,他在冷风中看着北方,心里感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
  他确信,这一战能胜。
  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胜,胜的彻不彻底。
  他被赵策发配到这个地方,说白了,他现在怀疑赵策后宫是不是有崽子了。要不然他怎么会这么着急,让他在北方择定新都,又启用张相一脉人在东南实行税改,他为什么这么急?
  他一个人在山顶看着远处,远远看到麻二身边的小厮,气喘吁吁从山道上上来,见了他扬起手里的信:“大人……京城来的信……”
  山风大,因为离得远,赵诚没听见他说什么,只是等他上来。
  韩六上来重复着,赵诚接过信,看了眼,是杜从宜的字。
  也不知道这信从什么时候就发出来了,今日是年终最后一日才到了他手里。
  烈风伴着酒,他打开信。薄薄一页。
  赵诚,我遇见你的时候,是最孤注一掷的时候。
  我当时想,我可以和你过一段日子,甚至可以谈一段时间的恋爱。
  我允许你进入我的生活,我允许你和我恋爱。
  期限则是,你纳妾开始,只要你的眼睛不再专注,我就南下,去扬州,去南京,去任何地方,不再回来。
  这也是我脱困的计划。
  只是意外遇见了你。
  那么,从前的不作数,故事从这里重新开始。
  我把主动权交给你,接下来的故事,由你记录……
  信中掉出来几枚平安符,杜从宜当初出门也不是次次出城去办事,也虔诚跪在佛前保佑他平安,她担心的整夜不能安睡,她有很多很多话。
  但是就像赵诚说的,她就像个仰着脖子的天鹅,就是不低头。
  赵诚看了信,第一遍太快,没懂她的意思。
  他捡起地上的平安符,然后坐在帐内,细细看了遍,然后看懂了。
  她这是防着他带着小妾回家。
  这是给他上眼药来了。
  他看懂了就笑,白天鹅这是见着赵恒的妾室了,心里有危机感了?
  不愧是白天鹅,明明心里着急了,还是高高在上,顾左右而言他,给他一通绕啊,都将他绕懵了。
  得亏他觉悟高,自觉性好,领悟力惊人。
  要不然根本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他站起身和身边的小厮说:“走了,你们大娘子给我送了礼,家去了!”
  说完大笑着,下山去了。
  等回家后,他先是回了信。
  :除夕日收到行李,北方苦寒,衣物收到了。正好过个干净年。简直可怜道不尽,住在城东的民居中,从不见院内景致,每日天不亮出门,天黑归家。连着半月,日日如此,某一日回家早,才看到院内居然有棵桂花树,忽然想起你喜欢喝桂花春茶,抬头看月,突然就想你了。
  院子里的鱼缸记得搬回去,明年夏天等我回家,我必定讨一条黄河里的鲤鱼养着……
  我不能保证我们两个人能长命百岁,因为我们两个人,加上你书房里的书画,和我院子里的鱼鸟……
  这就是我们的一生,全部的陪伴了。
  他停了笔,又莫名觉得有几分寂寥。
  在末尾添了句:这世界,谁都不及你好。我的白天鹅,这世上独一无二。
  因为你是最合适的时候,在最特别的地方,走到了我身边。
  这世界上的人,不论谁对谁都不是独一无二的。只要是人就有替代性,可是因为我们的经历特殊。
  你成了我的独一无二。
  他只喜欢自己的家,自己的人,对其他的东西毫无兴趣。
  他封了信,将自己攒的好东西全让人收起来,让人即刻出发南下。
  除夕夜的庆祝还没开始,大名府城即便气氛低迷,但到底是一年尽头,晚上州府军中会犒军,宴请城内的所有人。
  赵诚也不知道来复和麻二等人什么时候回来,麻二那日和赵恒走后,这么久都没消息。
  他生怕出什么事。
  当晚进了大营,见军中难得放纵,居然有人饮酒,他看了眼见吕本康面色不似焦躁,又问了声,说吕本中已经没危险了,他隐隐猜到了什么。
  等晚上聚会的时候,果然,吕本康主持宴会,公布了西路军大胜的消息。
  赵诚听了也不意外,吕本康本就对着他说的,结果他面无表情,只是坐在下首,一言不发,既不欢呼也不庆祝,就像早知道一样。
  赵诚只是在想,赵策是不是已经知道了。
  其实赵策,还真知道了。
  但只比他早一日。腊月二十九,西路军在陕北黄河岸分兵两路,东路逆势而上,又重新夺回了太原城,用轰开的城门。
  但也仅此一例,战前只有这么多了,再没有了。
  然后太原城拿下,截断西路辽军退路,南北夹击辽军主力溃散,向西逃窜,西路军吴阶命副将收拾战场,然后率军东进,支援东路军。
  在给京中的奏折中,吕顺写的很坚决,要灭金军于真定府于大名府之间。
  赵策这个年过的十分舒心,因为年底前一天,收到关中的军报,大胜。
  消息从东华门一路进来,所有人都听到了,辽军大败。
  后续的奏折中细细奏报了这次的战况,虽然伤亡很大,统制官战死十三名,战损也大,但是这一战胜了。胜了就证明这条路是对的。
  宗瑞问:“高娘娘问官家今日要不要去看看吴娘娘?”
  高皇后还是不死心,夏季又选了新人入宫,还是期盼着后宫能诞下皇嗣。
  赵策:“不去了,让皇后早些歇息吧。”
  后宫的事情,赵策已经不强求了,他的身体他自己知道。
  宗瑞有些黯然,但还是劝说:“官家保重龙体,北方大胜,来年必然是好兆头。”
  赵策也隐隐有些动容:“朕要去和先帝说一说,北方胜了,这次河北路、辽东都要收回来。丢了的,都会收回来。”
  宗瑞听的险些落泪。


第129章 可战
  正月十三,北方大捷,大名府四方城门大开,满城相庆。
  吴阶出太行山,吕本骏出真定府,韩彦打扫西路战场,辗转从太原府东进,四面夹击,大败金军于德州北部。
  金军主力被灭,向北退走,吕顺引大军北上追击。
  正月十九,大军攻入沧州。
  赵诚在正月十五渡河北上,一路抚军抚民,从德州,到沧州,再从沧州到达燕城外。
  吕顺打到现在了才和他说了句真心话。
  燕城不好打,这是辽国国都,除非灭辽。灭国之战,你舅舅心里门清,所以才根本顾不上管西路的战况,丢下一切,引主力军东出太行山,要与我来争这个灭国之功。你们舅甥不得了啊。
  赵诚看着他,并不在意他的话,而是很肯定说:“那是因为官家对燕城,势在必得。”
  吕顺点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2页  当前第1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1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鸳鸯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