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鸳鸯佩_分节阅读_第121节
小说作者:顾青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27 K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08:12
  她觉得男人都是,不是在忙事业,就是在忙其他的,总之不在家里。
  因为她认识的男的都是这样的,偏偏赵诚是个怪胎,他就喜欢呆在家里消磨时间,只要没事宁愿在家睡觉,都不出门。
  可等人真的走了,突然家都空了,只剩下回声,家里全是他的痕迹。
  院子里的缸,屋子里的鸟,窗台上的小玩意儿,罗汉床上的抱枕……
  房间里空到她都不敢进去。
  来安原本也担心赵诚,但见她这样,又担心她,因为她彻底都不闭眼了。来安没办法都熬了安神汤,这种汤加了东西,杜从宜是一律不喝的。
  就那么硬挺着。
  汴京城渐渐入冬了,她突然就懒了,连别人的请帖都不上心,张文饶府上的人登门来拜访她,她都提不起精神。
  给张文饶分别绘制了一张素描自画像,和一幅水彩的自画像。
  七天就能完成的作业,硬是拖了半个月。
  画送到张家那日,正是张文饶的生辰,端王府无人赴宴。
  汴京城里依旧热闹,可端王府的女眷都闭门不出,除了秋天吴氏的事情,还有两个子弟在北方战场。
  那日赵策打发宗瑞去送赐礼,宗瑞见到了张文饶的自画像,回头就和赵策说起,如何的逼真,如何的色彩艳丽。
  西方绘画的色彩*7.7.z.l饱满,追求真和美。和国画的意境、修养完全不同。
  赵策被宗瑞说的来了兴致。
  杜从宜不知道这些,陈氏因为在自己屋子里修了壁炉,装了地龙,特意让人请杜从宜过去坐坐。
  她乍见杜从宜,惊讶问:“你这是怎么了?”
  杜从宜:“这几天胃口不好。”
  因为长时间不休息,她脸色不好,陈氏问:“是不是担心五弟?”
  杜从宜知道她们其实不能解,她和赵诚两个人的不同。
  所以也不解释,只是笑笑,问:“昀哥儿这段时间睡的怎么样?”
  陈氏坐在壁炉前说:“今年冬天幸亏你们装这个炉子,屋子里也没有烟气,他在屋子里转一转,一点不怕冷。”
  杜从宜笑笑,她不爱喝陈氏的茶,做了一盏茶的时候,起身去了趟正院。
  她越发觉得无趣,赵诚一走,仿佛把她的精神气也都带走了。
  老夫人搬回了正屋,东厢房里热烘烘的,邬嬷嬷就把花草都半到之前住的卧室里,里面地龙烧的热,花草长的也好,两个老年人凑在一起,还忙忙碌碌的。
  杜从宜跟着老夫人浇花,老夫人问:“这段时间休息不好?”
  她点点头。
  老夫人:“若甫是个稳妥性格,他其实比他二哥成熟。小二走了这么久也没来信。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吴氏去世后,给赵恒了消息,他只回了句:知道了。
  其余的,多一句话都没有。
  当初赵诚还说,赵恒大约是对吴氏的忍耐到了极点。
  杜从宜也很难为吴氏说话,明明第一次见她柔柔弱弱的,信佛、胆小,小家碧玉。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让她能把喜欢一个人这种事情,都做到这么绝情,把关系处到僵裂,打杀家里的仆从,眼睛都不眨。
  当时赵诚说,赵恒其实特别心善,你别看他出了门是个公子哥,但从不仗势欺人。
  “二哥在中军帐下,若甫说他会照看二哥的。”
  她扶着老夫人出来坐在罗汉床上,老夫人拍拍她的手感慨:“咱们这一家人,不容易。你们祖父不管事,我这个人,不喜欢恩威太重。一家骨血亲人,媳妇娶进门,就是自家人。我始终相信,孝顺也好,家风也罢,都不在虚礼。可我也不是什么都是对的,我也会做错事。你二哥的事情上,我不也做错了。这是我的一块心病。”
  那是她的亲孙子,杜从宜相信她说的。
  “二哥会想得开的。”
  老夫人摇头:“他想得开,是他孝顺,所以才不怨我。我心里过不去。”
  “若甫常说,一个人的性格是天生的,二哥天生想得开。”
  她总不能说,赵恒身边有了女人。
  家里人都不知道,这是赵恒私下和赵诚说的。
  她不知道怎么安慰老夫人,就说:“您若是不放心,就给若甫写信,让他去看看二哥,回来让他给你回信。”
  老夫人明显也是焦躁。
  杜从宜听的好笑,两个最提心吊胆的人凑在一起了。


第121章 战事
  在开战前一日,赵诚带着吕本中到达真定府,城外已经布防做的差不多了,吕顺旗下有先锋六部,自东向西排开,他的儿子们也都冲在第一线,吕本昌一路上和赵诚炫耀,他二哥如何骁勇善战,十六岁就成名了云云。
  赵诚只是听一听,并不当回事,别小看了这些古人,扬名声比现在互联网人都积极。
  吕本昌见他不以为然,就说:“我二哥和我不一样,他十六岁就跟着舅舅在河间府,他的名声是自己杀出来的,剿匪、和辽人交过手。”
  赵诚:“能在这地方驻守,必定不是凡子。”
  吕本昌:“小赵官人和汴京城的官人也不一样。”
  赵诚笑问:“汴京城的官人是什么样的?”
  “酸气,瘟脚鸡,骑马都不会,就对我们呼来喝去的,爹爹总是陪笑脸,又是送礼,又是送钱。”
  赵诚:“是不好伺候。”
  吕本昌虽然长得魁梧,但是心思很细腻,还是个话痨,和赵诚私下练过几次,有输有赢,他很喜欢赵诚的直爽,尤其赵诚能为武将说话。
  这一点很难得。
  一行人一入城,管城防的人就来查验,转头吕本昌就喊了声:“二哥!”
  远远看去,和吕本昌如出一辙的壮硕的男人,盔甲穿戴整齐,人顷刻间就到了眼前,对面的人对着吕本昌就使劲拍他肩膀,问:“你怎么来了?爹爹呢?”
  吕本昌被拍的呲牙:“爹爹很好,这是汴京城来的宣抚使小赵官人。”
  吕本骏看了眼赵诚,带笑的脸眼可见冷了。
  赵诚看的好笑,看来汴京城的官人们,没少折腾地方的武将。名声已经臭成这样了。
  吕本骏冷着脸,还是过来行礼:“见过小赵官人。”
  赵诚:“不必客气。大战在即,一切以战事为重,我可否看看城防?”
  吕本骏让身边亲军领着赵诚上了城墙,自己则带着小弟吕本昌扬长而去。
  赵诚也不介意,来复反而嘟囔:“这厮好生无礼。”
  赵诚站在墙头,看着翁城,前面的女墙,护城河,一系列的修葺工程已经结尾。
  大战在即,路过的逃难的流民都不进城,听说西面山中开了路,让百姓穿山南逃。
  吕本骏拉着弟弟问:“怎么这种时候,把人打发到军前来了,这是什么意思?”
  吕本昌:“二哥勿怪,小赵官人和别人不一样,他是官家身边的人,是官家打发出来的,而且他也不贪财不乱说话。”
  吕本骏冷哼一声,吕本昌才掏出父亲的书信给他。
  等赵诚从城墙下来,吕本骏已经变了态度。
  赵诚只当不知道,地方老兵油子甚至认中枢的都统制为干爹,朝中有人好当官,这话不假。
  他问:“城中若有什么困难,记得和我说,我联系大名府那边。”
  吕本骏:“就那个沈……”
  他脱口就要骂沈晦几句,又忍住了。
  ”不用,赵大人怎么想起来这里,大战在即,还是随百姓一同南下吧。”
  赵诚笑起来:“我二哥在你营中,可否让我见见?”
  “是?”
  “赵恒。”
  “哦,赵将军。快请。”
  可见赵恒在这里混的不错,都成了香饽饽了。
  赵诚穿过半座城,在北城门附近看到赵恒的宅子,还挺气派,他进了门,前厅有位十分英气的夫人出来,见了吕本骏问:“吕将军,我家将军今日真不能喝酒了,现在都没醒。”
  吕本骏大笑:“我不是来找他喝酒的,这是他弟弟,从汴京城来。”
  那女子猛然看赵诚,一下有些手足无措。
  赵诚温和问:“二哥没醒来吗?”
  那女子呐呐:“醒了。各位请随我来。”
  宅子并不大,但打的很干净,赵诚进了院子听见赵恒问:“谁来了?”
  赵诚回了句:“二哥。”
  片刻就见衣衫不整的赵恒匆匆出门,见了赵诚瞪着眼睛问:“你怎么来了?你来干什么?”
  赵诚歪着头:“自然是来看你。”
  赵恒成熟了很多,扭头就和吕本骏说:“吕将军可不能欺负我五弟,他是个老实人,而且不善饮酒。”
  吕本骏这会儿已经对赵诚没有敌意了,大笑:“你们兄弟慢聊,我还有事,先走了。咱们下次再喝酒。”
  等人一走,赵诚问:“你们是不是交过手了?”
  赵恒:“是,前两日我们出城北上,在鹿县以北的山下,那里有片河谷,在那里和辽人交过手,弓弩手损失不小。”
  赵诚:“辽军装备如何?”
  赵恒面色凝重:“可以称得上兵强马壮,骑兵开路,所向披靡。你若是来宣旨,就早些回去吧,这里不安全,吕本骏不一定能守住。”
  “那你呢?”
  “我?,我过几日就回大名府,我本来就是跟骁骑军的,是吕本骏向大名府特意借我来的。”
  赵诚:“康渤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2页  当前第1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1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鸳鸯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