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_分节阅读_第311节
小说作者:近日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9 K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00:48
  以至于后期的先天政变,大家的固有印象是不是这场政变是太平公主造反而导致的?
  接下来咱们一起分析分析,大唐的第五次政变,先天政变的诱因是什么,它针对的当真太平公主么?】
  【阿斗】:怎么又政变了。
  阿斗不由感叹道,这已经是唐朝发生的第五次政变了。
  “阿斗,你觉得这次政变是否是因为太平公主造反。”刘备趁着神迹还没开始分析,赶紧问阿斗。
  “按理说应该是太平公主,太子李隆基上位前,他们两人就是政敌。”阿斗分析。
  “但是儿子不明白,她就算政斗成功有又何用,李唐又不是没有可以继承的皇子,再说太上皇李旦还活着。”阿斗想不明白。
  之前神迹分析过,历史上很难再出现第二个武则天,特别太平公主的身份还是公主,于李唐宗族而言是外人。
  “倘若发动政变的原因是太上皇李旦呢?”刘备给了自家儿子一个新思路。
  阿斗瞪大眼睛,一瞬间,阿斗又觉得逻辑通顺了。


第303章
  【唐睿宗李旦虽然成为了太上皇, 但是他并未把所有大权交接给唐玄宗李隆基。
  《旧唐书》记载,已经是太上老君唐睿宗李旦每隔五天就在太极殿上朝,并且对自己的称呼还是曰朕,三品已上官员的任免大权仍旧在太上皇李旦手中。
  而登基的皇帝李隆基, 只能在武德殿上朝, 并且身为皇帝的李隆基不能自称朕, 只能自称予, 手中只有三品以下官员的任免权。
  这么说吧,也就是大官还是李旦说了算。】
  *
  蜀
  “这和唐睿宗李旦自己当皇帝有什么区别, 太子李隆基就是一个傀儡皇帝罢了。”阿斗皱着眉头,他觉得这样根本不叫让位。
  【阿斗】:既然这样,他还让什么位!自己当皇帝算了!
  *
  唐太宗,唐
  唐太宗李世民早就预料到,皇权交接哪有那么容易, 若李旦真想交接权利, 之前也不用如此打压太子李隆基。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李隆基之前就因为宰相里有很多太平公主的势力, 因此想谋反。
  从这里的记载咱们可以看出李隆基刚登基就谋划政变,要知道政变可不是一时兴起, 咱们姑且把谋划政变的时间往前推。
  面对强势的妹妹和意图政变的太子, 李旦如何自保才是最完美的选择呢?】
  *
  秦
  “成为太上皇。”公子扶苏道, 果真唐睿宗李旦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在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两方势力都强的情况下, 但凡一方权利失控, 唐睿宗李旦恐难自保。
  但是退位成太上皇,如此体面的让位, 从大义上唐玄宗李隆基就不能对他做什么。
  毕竟唐睿宗李旦都主动让位了,唐玄宗李隆基再做什么就是大逆不道。
  *
  宋
  “所以哪里有什么自愿让位的皇帝, 不过形式所逼罢了。”赵匡美感叹。
  “别说这个唐睿宗的确有些自保的手段,聪明是聪明,但是这样的人太不适合当皇帝了,有困难他就跑啊。”赵匡美表示瞧不起唐睿宗李旦。
  *
  武周
  李旦听着自己的所作所为,只觉的自己这一生真的太难了。
  有强势的母后还有强势的妹妹,更有一个强势的儿子……
  他只是想自保而已,想好好活着而已……
  怎么就这么难呢?
  【咱们继续分析唐睿宗李旦是不是当真想把皇位让给他的儿子李隆基。
  《新唐书·陆象先传》记载,在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太平公主召集宰相公开谋划废帝之事。
  如此公开,唐睿宗李旦就半点不知么?
  咱们再来看看已经成为太上皇的李旦又做什么,“先天元年十一月,上皇诰遣皇帝巡边。”
  李旦竟然命令唐玄宗李隆基出去边巡,要知道李隆基所有的军事力量都在长安,一旦出去那就是自身难保。
  只要李旦一道令下,皇帝的头衔说没就没了。
  从以上历史记载可以看出,此时唐玄宗李隆基的皇位非常的不稳,而退居二线的太上皇李旦亦没有脱离政治中心。】
  *
  蜀
  阿斗没想到唐睿宗李旦退位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他真正的目该不会是退居幕后,指挥着太平公主打倒自己儿子吧?
  但是阿斗还是想不明白,若真如此,他干嘛还要让位呢?
  【阿斗】:还是不明白,唐睿宗李旦为何让位?
  【路人甲】:他不让位就是第二个李渊。
  粉丝路人甲回复的相当直接,既然李隆基早就谋划政变,李旦若是不让位那不就要经历第二次玄武门之变了么。
  【唐玄宗李隆基自是明白自己不能离京,于是他宣布巡边改期,并没有听从太上皇李旦的安排。
  但是太上皇李旦并没有就此作罢,他还想调动野战军来抵抗唐玄宗李隆基的禁军。
  为此,太上皇李旦任命了自己的亲信郭元振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
  可惜郭元振似乎并不站在李旦一方,《郭元振行状》记载里明明白白的指出了这一点。
  从这咱们更能看出太上皇李旦实际是参与到了废除李隆基皇位这件事情来的,其实想想也是,毕竟太平公主只是镇国公主而已,若背后无势力,如何敢如此谋划。】
  *
  唐高宗,唐殿
  李旦长长叹了一口气,他终究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人,身为皇帝忌惮自己的太子。
  还让自家儿子当傀儡,明明自己知道当傀儡是多么难受。
  李旦真觉的自己不适合当皇帝,自己竟然为了自保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但是唐玄宗李隆基先下手为强,在先天二年七月三日,唐玄宗李隆基正式发动了先天政变。
  这场政变是以太平公主意欲谋反为名义发起的,并且此次政变唐玄宗李隆基只带着亲信数十人和三百家奴便发动了政变。
  咱们一起来看看此次政变的核心班底都有谁,李隆基的四弟李范和五弟李业,他的亲信李令问、王守一,家奴高力士,王毛仲,李守德。
  从用人方面咱们可以看出李隆基心思缜密,基本都是自己的心腹如此不会节外生枝,这也是他政变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天幕中卡通的李旦和太平公主站在一边,孤立无援的李隆基头顶几个大字,“反了!”
  【这场政变虽然被普遍认为是唐玄宗李隆基针对太平公主而发起的政变。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呢?
  《新唐书·陆元方传》记载,太上皇李旦登上承天楼,召集了群臣,并道,支持朕的留下,不支持的就走,当然了,只是说说而已。
  根据《 旧唐书·王琚传》记载,唐睿宗李旦怕宫中发生兵变,于是他登上承天门,并且号令南衙兵士严阵以待。
  而在《郭元振行状》中记录的更加直白,唐睿宗李旦知道东宫的士兵要来了,于是想要跳楼自尽,多亏了大臣郭元振劝阻唐睿宗李旦才没有跳楼。
  从以上资料咱们可以看出,如此激动的唐睿宗李旦怕是心里知道唐玄宗李隆基的这场政变是冲着谁来的。
  毕竟唐玄宗李隆基的这场政变第一时间控制的是唐睿宗李旦,而不是太平公主,以至于还让太平公主有机会逃走。】
  *
  武周
  李旦听自己开始寻死觅活,一脸无奈。
  而一旁的李显则满脸讥讽,他可记得神迹说过在京龙政变的时候,自己同样是登上城楼,但是结果却和李旦大相径庭。
  自己可是凭着三言两语就策反了逆贼,平定了叛乱,而李旦这个废物竟然要自尽。
  【先天政变以唐玄宗李隆基的成功而告终,最后李旦交出了自己所有的权利。
  唐玄宗李隆基终于不再是傀儡皇帝,大唐的权利终于回到了皇帝手中,可以说唐朝朝堂内部的动乱终于结束了!
  虽然唐玄宗李隆基是真爱粉和黑粉都希望他早死的帝王,但就前期而言他的确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
  *
  秦
  公子扶苏点点头,实事求是,前期的唐玄宗李隆基的确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
  且安史之乱的种子已经早早埋下,爆发是迟早的事,只能说晚年昏庸的唐玄宗李隆基推动了安史之乱的进程。
  *
  唐高宗,唐
  唐高宗李治听神迹说唐玄宗李隆基是众人都希望早死的皇帝,心里浮起一丝不安。
  难不成自己这位皇太孙晚年做出什么糊涂事来??
  但目前为止,唐高宗李治都非常看好李隆基,甚至因为李隆基这位好皇孙而打算立李旦为皇储。
  李旦也听到了神迹这句话,心里咯噔一声,心道自家儿子不会做了什么混蛋事吧?
  *
  武周
  武则天的关注点和唐高宗李治一样,最被希望早死的帝王,唐玄宗李隆基到底干了什么,竟被期望早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4页  当前第3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1/3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