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_分节阅读_第282节
小说作者:近日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9 K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00:48
  “你可是在敷衍我?讽刺我?”李显也不知怎么了,看李旦相当的不顺眼。
  “闭嘴。”唐高宗李治道,他不想听他这两个蠢货儿子争吵,耽误神迹之言。
  *
  蜀
  听到这,阿斗的眼神迸发出光芒, 他第一次不在军师指引下看清一个人!!!
  自己终于会明辨是非了!!!!
  阿斗兴奋不已, 他最欠缺的就是认人之术!
  “爹, 我一看他就不是个好东西, 他果真不是个好东西!”阿斗兴奋的和个孩子一般。
  见自家爹爹如此兴奋,小刘谌虽不理解, 也跟着拍小手, 给他爹爹加油!
  “少主, 厉害!”张飞不吝夸奖, 恨不得把他家少主举高高。
  蜀国这边其乐融融, 和唐朝大殿的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
  讲真,李显还不如阿斗, 起码阿斗听话,有自知之明。
  【除此之外, 咱们再来看看李敬业还做了什么举动彰显他的野心。
  万事俱备后,李敬业打算起兵造反,此时他的部下提出截然不同的两个谋略。
  魏思温提议李敬业应该以匡复李唐为辞,直奔洛阳,如此天下人都知道此次造反乃是为了勤王大义,必定会赢得四面八方的响应。
  若李敬业真心想要匡复李唐,魏思温这个谋略方向绝对是正确的。
  要知道山东之众向来对武则天不满,并且那些豪门士族朝堂的意见很大,若能团结他们定会增加此次造反的胜算。】
  唐高宗李治记下了魏思温的名字,同样,武则天也记下了魏思温的名字。
  李显不敢说话,但是冷哼一声,于此同时又瞪了李旦一眼。
  李旦……
  李旦低着头,沉默是最好的保护伞,不该他该参与的事情绝对不发声。
  *
  武周
  武则天听着神迹所述当年之事,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
  若当年李敬业直攻打洛阳,说不定眼下就是另一番场景。
  果真蠢钝之人听不进良言。
  【但是薛仲璋的提议却截然不同。
  他提议先攻打常州和润州,也就是先南后北的政策,先把江南的富庶之地攻打下来作为根据地。
  如此李敬业就有了自己的地盘,随后再向北方进攻也不迟,到时候就算败了,还有退守之地。
  相比之前第一条建议,薛仲璋这个提议显然变了意味。
  若李敬业只是作为臣子而匡复李唐,怎需要建立自己的地盘。】
  【路人甲】:明摆着要自立为王。
  许久没有出现的粉丝路人甲出现了,顺便吐槽了一句。
  “他想要自立为王!”李显看到自己眼前的弹幕,不由大惊。
  李旦……他真想劝劝他三哥,没事多读点书不好么??这有什么好吃惊的,不是明摆的事???
  【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方案中,李敬业选择了第二个方案,先奠定霸业,再向北图谋中原。
  魏思温奋力劝解,众所周知兵力合则强,分则弱,此时李敬业只有十万大军,看起来挺多。
  但是短时间内召集到这么多的新兵,其中有很多人并没有实战经验,如此和朝堂军队硬碰硬,其实优势并不是很大,此时分散兵力绝不是明智的举动。
  而且李敬业此举明摆着彰显了他的野心,要自建巢穴。
  原本这些士兵愿意跟随李敬业纯粹是为了光复李唐,李敬业整这么一出定会失去人心。】
  *
  蜀
  听李敬业竟想另起炉灶,刘备满脸唾弃。
  以大义为由骗取人心,当真恶心。
  “我定当匡复汉室!!”刘备语气坚决,他的目标从未变过,光复汉室!
  诸葛亮张飞等人随声附和,这不是刘备一个人的目标,而是蜀国上上下下所有人的目标!
  阿斗也跟着他爹激动的呐喊,“匡复汉室!”
  如今这也变成了阿斗的理想,蜀国不灭,汉朝永存!
  【但是李敬业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他采纳了第二个策略,他亲自带兵去攻打金陵。
  当然,李敬业如此坚决选了第二个方案,一来是因为他的野心,二来是因为提方案的薛仲璋是大臣裴炎的外甥。
  大家先记住薛仲璋的这个身份。】
  *
  宋
  “大臣裴炎和李敬业两人不会是一伙的吧?”赵匡美的眼神亮了,他最喜欢的就是听神迹推理。
  之前赵匡美还没注意到裴炎和李敬业还有这种关系。
  “说不定这还真是一盘大棋。”赵德芳也来了兴趣,他觉的事情不简单。
  “德芳,你觉的这是一盘怎样的棋。”赵匡胤发问。
  “回父皇,儿臣只是觉的时间点有些奇怪。”赵德芳道。
  “说来听听!”赵匡美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
  “首先李敬业原本是以匡复李显政权为由,为何突然改成废太子李贤?”赵德芳开始分析,“李显复帝明显更加合理。”
  “到底是谁不想让李显复帝?”赵德芳再次发问。
  “还有明明直攻洛阳才是上上策,偏偏开始攻打金陵,给朝堂反应的时间。”赵德芳眯了眯眼睛,“我怎么李敬业被裴炎的外甥给忽悠傻了。“
  “你的意思是这都是裴炎的谋划?”赵匡美觉的离谱的同时又觉的有点道理。
  【李敬业此举给了武则天充分的时间调兵遣将。
  而太后武则天仅仅用了七天时间,便召集了三十万大军,并任命李孝逸为大将,李孝逸亦是李家的宗室,他属于普普通通之人,并没有杰出的能力,武则天之所以任用他,不过是借用了李唐宗室的名声。
  于此同时,太后武则天又任命大臣魏元忠充当监军,这位是真正有才能之人。
  不得不说,在识人方面,武则天的确眼光不错。】
  *
  秦
  听到武则天能调动三十万大军,公子扶苏断定这场造反必输。
  同时,公子扶苏觉的自己之前小看了这位历史上的女帝。
  【果不其然,魏元忠在此次平定叛乱中表现的十分杰出,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战乱。】
  两个月!!李显不敢置信,仅仅用了两个月就平定了战乱,他的母后简直太可怕了……
  【李显】:怎么才用了两个月?!
  【李敬业的造反失败,除了他自身的战略失败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咱们总结一下。
  咱们从之前王朝更替中可以看出,一个王朝的覆灭最主要的核心原因,一个是阶级矛盾已经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二是民不聊生百姓已经到了活不去的地步。
  而此时的大唐,并不具有这两个核心原因。
  朝堂的矛盾虽然存在,但是并没有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说白了,武则天手腕还是强硬的。
  二是百姓安乐,因此百姓们并没有要造反的念头。
  还有一点,此次造反局限在唐朝内部,偏偏李敬业还是一个大臣,没有明太宗朱棣的身份。】
  “意思是母后的运气好?”李显寻思了半天,总结出这么一句话。
  “蠢货。”唐高宗李治实在忍受不了李显的愚蠢,开口骂道。
  【接下来咱们说回薛仲璋这个人,方才让大家记住他的身份,大臣裴炎的外甥。
  也正是因为这个人的推波助澜,武则天往权利巅峰又进了一步。】


第271章
  *
  秦
  听神迹这般说, 公子扶苏仿佛一下明白了什么,他应和神迹之言点了点头。
  公子扶苏的一举一动皆落在秦始皇嬴政的眼中。
  “有何想法。”秦始皇嬴政问扶苏。
  见自家父皇提问,公子扶苏相当认真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正如神迹所言,薛仲璋的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公子扶苏道, “正因为薛仲璋参与了这场造反, 必定牵连大臣裴炎, 如此让太后武则天师出有名, 可一举扳倒政敌。”
  “嗯。”秦始皇嬴政点了点头,这一声嗯是对扶苏的肯定, 神迹的出现的确让他这个儿子转变了很多。
  之前的公子扶苏和秦始皇的政治理念完全不同,他没有意识到加强皇权的重要性。
  对身边的大臣采取的也是怀柔之策,有恻隐之心是好事,但是作为帝却要不得。
  如今的公子扶苏却知道从皇权出现,以皇帝的视角来分析政局, 这个转变是秦始皇嬴政特别希望看到的。
  “且, 太后武则天能在短短两个月就平定这场叛乱, 如此迅速, 更让朝中大臣看清太后的权利。”公子扶苏看向他家父皇,“自古以来, 以强者为盟。”
  正是这一波波的推波助澜, 把太后武则天推向权利巅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4页  当前第2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2/3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