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_分节阅读_第270节
小说作者:近日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9 K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00:48
  难不成只因为唐皇后武则天参与朝政,但听神迹所述,后朝有不少外戚专权,为何偏偏针对唐皇后?
  公子扶苏紧皱眉头,这背后定是有个惊天大雷,不然宋朝的士大夫不会如此破防。
  难不成……
  公子扶苏心中有个一个荒谬的想法,但是他没有说出口。
  看着扶苏认真思考的样子,秦始皇嬴政难得赞许的眼神。
  从神迹出现以来,他这儿子当真是变了不少,不再像之前那样的“迂腐”。
  这点让秦始皇嬴政很欣慰,虽然到目前为止秦始皇嬴政还不是那个败家的秦二世是谁。
  【以上就是几本史书对太子李弘之死的记载,可以看出,明显又互相矛盾。
  新唐书说太子李弘被人毒死,但是没说这个人是谁。
  资治通鉴只说了太子李弘之死,并怀疑是武则天作为。
  旧唐书则更倾向于太子李弘为病逝。】
  矛盾!
  两个大字出现在天幕中
  看向天幕的唐高宗李治只觉的荒唐,后世当真把自己当成傻子?
  自己还活着,谁敢对太子下此毒手?当自己是死人?!
  唐高宗李治被气的头疼欲裂。
  即便眼睛已经看不清面前的神迹,唐高宗李治仍岿然不动,他要听到最后。
  【如此矛盾的记载,那么太子李弘到底是不是被他娘亲武则天害死的呢?
  咱先说说目前被大众认可的武则天害死太子李弘的动机。
  第一,太子李弘给萧淑妃的两个女儿求情,从而得罪了皇后武则天。
  第二,唐高宗李治要让位给太子李弘,如此抢夺了皇后武则天的权利。
  第三,骆宾王所著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中提到了皇后武则天杀子。】
  听神迹如此分析,阿斗又糊涂了,他心里嘀咕,“难道太子李弘真的是他娘杀的?”
  刚刚神迹说的三条理由的确很有说服力。
  *
  武周
  “荒谬。”武则天听神迹所提的三条原因,觉得太为荒谬的,根本无法推敲,后世之人竟然还信,当真愚钝。
  【当然有人相信就有人反驳,咱们再来看看反驳人的理由。
  首先针对第一条,武则天母子二人因为两位公主而闹翻。
  这两位公主的年龄在《新唐书》为岁四十,但是根据宣城公主墓志铭所记,那时候的公主也就二十多岁,由此推断《新唐书》为了加剧矛盾,本身的记录就不怎么靠谱。
  再说,关于两位公主被滞留宫中无法出嫁,难道唐高宗李治就没一点问题?
  他能强行的推皇后武则天为后,怎么就不能一道圣旨下,把两个女儿嫁出去?】
  天幕中出现卡通的唐高宗李治,他身边站着两位公主,但是身为父亲的唐高宗李治却对两位公主视而不见。
  【显然,《新唐书》只字不提唐高宗李治对两位公主的态度,就是为了夸大武则天和太子李弘到矛盾。
  且《新唐书》为了表明皇后武则天对两位公主的厌恶,特意记载了最后两位公主被嫁给了宫中低贱的侍卫。
  而这两位“低贱”驸马的身份,一个是刺史王勖,一位是桂州都督权知节的儿子权毅。
  这么看这两人的身份并不低贱,从而可以看出皇后武则天并没有恶意让两位公主“下嫁”。
  以上,反对武则天害死李弘的言论者认为《新唐书》不靠谱,它记录的事情不足以参考。】
  听此,武则天的眉头舒展开,后世还是有脑子清明的人。
  *
  蜀
  武则天的眉头是舒展开了,阿斗的眉头却加深了,所以还是《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录不实么?
  *
  宋
  “这新唐书谁写的,怎么和《资治通鉴》一样的不靠谱。”赵匡美无情吐槽。
  他算是明白为何这些大宋的文人如此往武则天头上扣屎盆子,无疑是武则天作为女人登基与他们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不同。
  听神迹听的多了,赵匡美的思想开明了不少,谁规定皇帝一定要由男人来做的?
  【再来看看他们如何反对第二条,太子李弘继位,会夺走皇后武则天之权。
  这么说吧,太子李弘以“仁孝”著称,他的事迹之前说过,足以看出太子李弘是个心软的人。
  且太子身体还速来不好,身体不好就要找人帮扶朝政,找谁合适呢?
  是背后利益一致的豪门士族,还是把朝政处理的很好的亲娘?
  至于第三条,本来就是讨伐的文章,定是带着个人情绪,参考意义并不大。】
  【阿斗】:那应该相信谁呢?!
  【以上两种观点似乎都很有道理,相信谁都是有理由的。
  接下来咱们抛开权利之争,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一下武则天害太子李弘这个争议话题。
  皇后武则天当着唐高宗李治面下毒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新唐书》中记载让太子李弘毙命的是鸩毒,鸩毒是一种很毒的毒药,来源于一种毒鸟。
  在《辨证录·中毒门》中对鸩毒有记载,中鸩毒者,白眼朝天,身体发寒,可以说若真中了此毒,症状还是很明显的。
  咱们再来看看太子李弘是死在洛阳的合璧宫绮云殿,当时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就住在合璧宫。
  也就是说唐高宗李治完全有机会看到自家儿子中毒的反应。】
  卡通李弘出现在天幕上,他面前站着的是卡通的唐高宗李治。
  只见太子李弘当着唐高宗李治的面突然倒下,而唐高宗李治头上几个大字,“吾儿病死了?”
  庆幸的是唐高宗李治看不清天幕,不然当真被气死。
  *
  蜀
  阿斗一脸错愕的看着天幕上的卡通唐高宗李治,‘’他是一个傻子么?”
  就是自己也干不出这样的事,这下阿斗确定新唐书是在胡说八道。
  【唐高宗李治敢放权给皇后武则天的前提是她依附于自己,如今武则天都敢当着唐高宗李治的面下毒,唐高宗李治怎可能放过武则天…】
  【路人甲】:讲真,要是武则天有本事毒死李弘,她怎么不干脆毒死唐高宗李治,权利不是来的更快么!
  乐瑶另辟蹊径的思路启发了粉丝路人甲,他越发觉得新唐书中很多言论不靠谱。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继续唠回原来的话题,正是因为太子李弘之死,唐高宗李治才不得不继续重用武则天。
  起码在培养是下一任太子前,李弘死后,唐高宗李治又策封了他和武则天第二个儿子李贤为太子。】


第258章
  【赵匡美】:那太子李弘到底是不是武则天亲生的?
  赵匡美再次发问, 看出来他平时是真没少吃瓜,谁让关于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的谣言太多了,真假难辨。
  要问赵匡美为何知道那么多,因为赵匡胤正在着手编制《新唐书》。
  历史上的《新唐书》是从赵匡胤登基氏开始准备的, 因为要收集大量的资料才可以编纂, 因此直到宋仁宗时期才开始正式编纂。
  《新唐书》由范镇、欧阳修等人用了十七年的时间编纂而成。
  当时《新唐书》编纂后, 还有人提议直接废了《旧唐书》, 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反对,反对之人在《新唐书》上找出了四百多处错误, 因此《旧唐书》得以保存下来。
  如今因为神迹出现,赵匡胤更加注重唐朝史书的编制,对史料要求必须有根有据。
  而一直跟着赵匡胤身边观看神迹的赵匡美便担任了收集资料的任务。
  在收集资料当中,赵匡美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八卦,特别关于唐朝老李家的密事。
  因此赵匡美问向神迹问这么多, 也是为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筛选史料。
  赵匡美方才是一边听一边认真的记, 对于自己提的那几个问题他都记下答案。
  第一条, 武则天杀女, 假
  第二条,武则天杀子, 假。
  第三条, 李贤不是亲生, 这条赵匡美还没写答案, 他等着听神迹分析。
  *
  蜀
  听到这阿斗都一脸无奈, “唐朝皇后武则天是怎么得罪宋朝的文人?”
  阿斗认定这次谣言还是《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造谣,毕竟前面已经有了再一再二。
  “为了贬低唐高宗李治。”刘备分析, 刘备猜想这个宋朝应该就是取代唐朝的下一代王朝。
  自古新的王朝建立自然是要贬低前朝,用前朝的昏庸来突现新建王朝的清明。
  刘备猜对了一半, 诋毁前朝的确是为了突出自己王朝建立的正统性。
  阿斗点点头,心道不愧是他家父皇,见解比自己深刻许多。
  【的确是有这么一种观点,说太子李贤不是皇后武则天亲生儿子,而是皇后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武顺之子。
  这个说法来源于《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宫中有此传言说太子李贤不是皇后之子,而是韩国夫人之子,被李贤听到了。
  在《资治通鉴》中也有同样记载,和《新唐书》的说法如出一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4页  当前第2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0/3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