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贾璋传_分节阅读_第117节
小说作者:惊鸦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51 KB   上传时间:2025-03-04 22:59:58
  而在前往国子监的路上, 贾璋又去了一趟玉器铺子。
  他拿出他设计的图样给老师傅看:“用白玉雕琢出来图样里的书签玉片, 这活计能做吗?”
  老师傅点了点头。
  掌柜的谄笑道:“公子,咱们铺子里什么精细活都能做。就是吧,您得先付定金……”
  他搓了搓自己的手指。
  “我们家少爷还能少了你们的钱吗?”
  雪檀站出来充分地发挥他狗腿子的作用:“本朝玉器行行规收三成定金,我们一个子儿也不会少了你们的。”
  他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我懂行情, 别想着糊弄我们。
  “晓得,晓得, 我们怎么会质疑客人们的财力呢?”
  掌柜的收下了雪檀递过来的银子后,找了零头给雪檀。
  又问贾璋这位正主道:“这位公子, 玉器五天后就能做好了,您到时候可以派人过来取货。也可以自取, 我们店里一直都能帮您保管货物。”
  最后这句话,是因为掌柜的看到了贾璋身上的国子监生专属的斓衫后才补充的。
  贾璋点头说了句知道了后签下了契约,在离开玉器铺子后直接奔着国子监而去。
  到了国子监后最重要的事情是季度考试来,毕竟今年第一季度的考试就在下一次休沐日前一天考。
  他和范孟起是同一间宿舍的,平日里上课也是同进同出。两人读书都很刻苦,住在一个宿舍里,更是可以互相激励,互相照应。
  就连叶士高都说,贾璋有范孟起做舍友是件好事。
  文人惯爱相轻,范孟起是实诚君子。和他住一起,贾璋能省不少心。
  除此之外,贾璋能感受得到,范孟起在国子监这一年里进步很大,文章愈发扎实了。
  今年新帝登基,明年新帝改元恩科,想来范孟起势必中的。
  他的提前投资并没有白白浪费。
  除了范孟起外,贾璋和他的乡试同年赵家萍的关系也比较近。
  赵家萍这人性格内向,但是心性良善,无论是谁和他做朋友都能看到自己很安心。
  不过若是说起亲近来,贾璋还是和郭子守和孟吉祥更亲近。
  郭子守和孟吉祥虽都没来国子监读书,但他们的感情一如既往地好。
  毕竟他们从院试起就是朋友了。
  而曾静与他们的关系则稍微远了些。
  因为会试不利,曾父靠着自己的画作为曾静敲开了岳麓书院的大门。
  如此一来,双方就离得远了,少有见面的时候,感情日益淡薄也是常事。
  贾璋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件事,并不像孟吉祥那般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贾璋对聚散离合等事向来看得开。
  人们在长大后总是会有自己的路要走,除了你自己,没有谁能陪伴你到永远。
  即便大多数人在面对这种情况都会产生惆怅之情,但是他们不应该沉溺其中。
  人们完全没有必要为此苛责别人,更没有必要为此苛责自己。
  在休沐日的前一天,季度考试开考了。
  贾璋早早起床,顺利地完成了国子监准备的一张张试卷后,终于可以收拾行李回家休息去了了。
  在往荣国府走的路上,贾璋去了一趟玉器铺子。
  他把他定制的商品取走了。
  白玉细腻温柔,手感和雕工都很不错,上面雕刻的图案和诗句都和他设想的别无二致。
  除此之外,玉片上的榫卯结构和小机关也都被匠人师傅打磨得相当光滑,并不会刮破手指。
  贾璋对成品很满意,因此爽快地付完了尾款,带着他的玉制书签回家了。
  在回到荣府后,黄柏也向贾璋奉上了他去皇店请老师傅打磨出来的琉璃镜片。
  贾璋接过琉璃镜片瞧了瞧,接近透明的水碧色,透明度相当不错,几乎和玳瑁眼睛的镜片差不多了。
  他满意地接过这对圆圆的镜片,赏了黄柏一碟豆腐皮包子和一把大钱。
  黄柏很高兴,不是因为赏钱,而是因为豆腐皮包子。
  他确实很喜欢吃豆腐皮包子。
  三爷记得他的喜好,这让黄柏感到十分荣幸。
  晚上回去把这件事告诉娘亲,娘亲肯定会高兴坏了,说不定做梦都会笑出声来。
  而贾璋在接过黄柏买回来的琉璃镜片后回到了鹤鸣苑。
  他从青铜方尊下面拯救出了那本被压得可怜的书籍,轻轻打开书籍,揭开丝绸,只见丝绸里面的花瓣全都风干了,而且变得很薄,几乎可以与蝉翼媲美。
  花瓣的颜色也变深了不少,瞧起来别有一番清艳态度。
  贾璋他轻轻打开盒子,把盒子里面的玉片放到了桌子上,然后把琉璃镜片与玉片组合好。
  在这之后,才在琉璃镜片上面把花瓣摆成了桃花的形状。
  最后,贾璋把另一半组合好的玉片与琉璃镜片扣到了桌子上摆了桃花的这一半组合物上。
  榫卯结合,机关扣紧,以至两片琉璃镜片挨得极紧,镜片中的两朵桃花也得到了很好的固定。
  他推开窗户,让月光充分穿过琉璃。在这样柔和的光线下,桃花也显得温柔了起来,却是别有一番美感。
  夜阑风静欲归时,唯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贾璋心想,很少有人不喜欢那些品质上乘、通透净亮、流光溢彩的琉璃。
  组成他手头书签的两片琉璃镜片的价值可比那两片大他们两倍有余的白玉玉片价格昂贵多了。
  不过,若与前朝比较,那么本朝琉璃的价格已经便宜许多了。
  前朝的时候,朝廷规定只有皇室子弟才能使用琉璃。这世上的有钱人都信奉着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所以很多王公贵族、豪富商人都愿意为了上品琉璃一掷千金。
  就算不能佩戴,也不能对人炫耀,可是放在家里过个眼瘾乃至坐等升值也是好的。
  但是本朝太宗文皇帝为了筹集军费,特意让皇店售卖琉璃制品揽财凑军费。在皇店大规模的出售琉璃后,太宗文皇帝收集到了攻打漠南草原的军费,市面上也多出了一大批琉璃。
  流入市场上的琉璃多了,琉璃虚高的价格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不过就算如此,品质上乘的琉璃依然价值昂贵。
  比如说贾赦,花钱最是大手大脚的,从来都不是什么俭省人。
  但是他对他的琉璃炕屏就很珍视,平日里爱若珍宝,时常独自一人前去赏玩这一架屏风。
  迄今为止,都还没人能够成功地从贾赦手里把他的琉璃炕屏借走呢。
  琉璃的价格如此昂贵,主要是因为它本身工艺复杂。
  化料、挑料、吹制、塑型、退火……光是制作工序就有十余道,制作起来非常繁琐。
  而且在出炉这一道工序里,琉璃制品的失败率很高,失败后残废品又不能回炉,这就抬高了琉璃制品的制作成本。
  所以琉璃比白玉的价格贵,本来也是常事,没什么好稀奇的。
  贾璋在把白玉书签扣紧,卡好榫卯机关后甩了两下,确定它十分牢固紧密后,才把它放到了薰笼上。
  桃花香配桃花白玉书签,正是最相配的组合。
  黛玉收到了贾璋应允的书签。
  白玉书签,琉璃镜片,嫣红桃花,隽秀诗词,一切都是黛玉喜欢的模样。
  她抚摸着书签上的“我与东风皆过客,不见南北西东”,走到书架前找与这书签相配的书。
  翠色的湘裙化作湖边涌起的波浪,在贾璋眼里,这是最好的风景。
  但黛玉对此浑然不知,她只是走到书架前寻找林如海送她的帛书。
  白玉琉璃书签很厚,并不能用于册装书籍,反倒与帛制古籍相配。
  把书签插到帛制的辞赋中,桃花香和书墨香一同涌到鼻端,黛玉竟然忽生诗兴。
  她把帛书放回原处,自己转身坐回案边,挥笔书就一首《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醉酒赏花画易醉,临窗观月月难圆。桃花仙人最爱酒,制签梦造桃花源。[1]
  贾璋扔下了手中的书,抚平碧色江绸袍子上的褶皱后走到书案旁边旁观黛玉创作。
  在黛玉写完最后一句后笑道:“妹妹愈发会打趣人了,我什么时候爱酒了?”
  黛玉问道:“三哥哥果真不爱酒吗?你不爱杯中之乐,喝什么梅子酒?制什么桂花酿?诗人都爱杜康,只不要过于沉溺就好了。”
  “这话倒是有理,李太白的诗里少有不提佳酿的。”
  “妹妹这首诗写的极好,只是最后这句赞我太过了。我给妹妹做书签时只想着妹妹高兴,哪里有过建造现世桃源这么远大的志向?”
  黛玉靠在椅背上,轻轻地把干了的薛涛笺拍到贾璋怀里:“我说三哥哥有,三哥哥就有。就算你做书签时没有,你心里也是有的。天下大同,尧舜禹汤,我也跟先生学过呢。”
  “这诗就送给三哥哥了。”
  “那就多谢妹妹盛赞了,有妹妹这句话,日后若做了官,想来我也会爱惜子民的。有妹妹的《桃花行》激励,我若不好好做事,也是辜负了妹妹的心意。”
  贾璋对着黛玉开了个玩笑:“有妹妹这个御史盯着,谁还敢潦草度日、鱼肉乡里呢?”
  黛玉听了,轻轻地笑道:“若真是如此,哥哥且记得给我开一份俸禄,也不枉我今日如此汲营……”
  说到此处,两人皆笑了起来。
  因贾璋昨天已经陪长辈说完了话,今天上午又做完的课业,因此今天下午倒是能与黛玉消磨一二时光。
  一直到晚上吃完饭,贾璋才有重新收拾行囊,回转到了国子监。
  他带走了那首写着《桃花行》的薛涛笺,并将它锁进了装黛玉为他拟的联句集子的箱子里。
  它静静地在那里待着,静静地散发着浅淡而绵长的桃花香。


第92章 史侯还债师门提醒,义忠阴影欠银事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1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贾璋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