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贾璋传_分节阅读_第174节
小说作者:惊鸦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51 KB   上传时间:2025-03-04 22:59:58
  就像林如海说的那样,若真想要功劳,来日任期期满后,师祖不会不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
  而现在,无论绍治帝还是杨门都希望他稳稳当当地跟在阁老身边学习政事,贾璋又怎会悖逆皇帝与师门共同的心意呢?
  所以林如海完全不用担心他。
  贾璋和黛玉的婚期就定在今年的重阳节,这个日子是清虚观张道士算出来的。
  这也就是说,黛玉在今年秋天就要出嫁了。
  林如海知道贾璋向来稳重,可是事关黛玉,林如海难免会关心则乱。
  他可不希望女儿一嫁过去,贾璋这个女婿就出事,那样的悲剧可不是林如海想要看到的。
  如今听到了贾璋的解释,林如海他总算放心了。
  在获得林如海的允许后,贾璋去林家的园子找黛玉。
  一路上,贾璋穿花拂柳,他走过池塘上的小桥,走过潋滟的蔷薇花丛,最后走到茂盛的,粉白色的桃花香海。
  在那棵最大的桃花树下,放着一块天然的山石。往上面铺好红线毯后,靠在上面看书是极惬意的。
  贾璋知道,如果黛玉在园子里,那她有很大的几率会在那里。
  而事实也正如他所想,他遥遥地看见黛玉湘色的衣裙,莹白粉润的脸,以及她黛色的长发与柔和静谧的眉眼。
  他悄无声息地走过去,见黛玉看书看得入神,便也没惊扰她,只站在她身边看她读故事。
  这是白行简的话本。
  林家的藏书很丰富,林妹妹回家后的这些日子,有父亲陪伴,有诗书为友,想来她也是很开心的。
  看来以后要多带妹妹回娘家了,至于理由……
  就说他找姑父有事好了,省得引发婆媳矛盾。
  林妹妹本就聪慧,和母亲的关系也是极好的。
  只要他居中细心调和,想来母亲与林妹妹不会发生什么太大的矛盾。
  微风吹拂过贾璋墨绿色的袍角,他静静地看着黛玉,直到黛玉在桃花香气中闻到了一缕浅淡的檀香,她才抬起头来,然后呀了一声。
  “三哥哥,你是什么时候过来的?”
  她放下书,拂去落到贾璋肩头的花瓣,又请他坐下,和他一起分享白行简写的《三梦记》。
  紫鹃和雪雁在一旁悄悄的笑,她们从小就伺候黛玉,黛玉待她们如同姐妹一般。
  如今看到姑娘和未来姑爷这么好,她们真的很高兴……
  贾璋和黛玉已经习惯于被丫鬟嬷嬷们注视了。
  如果没有她们在一旁随侍,林如海也不会允许贾璋过来探望黛玉。
  而贾璋接过了黛玉手中的书稿,和她一起讨论白行简写三个梦的目的是不是因为“礼以三为成”,倒也别有趣味。
  说厌了就回院子里,逗弄檐下架子上的白羽鹩哥。
  林姑娘养的鹦鹉也灵秀神气,不但会问好,还会背古诗。
  贾璋和黛玉喂它吃瓜子的时候,它就扑闪着翅膀道:“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李清照的《如梦令》,看来黛玉最近喜欢易安居士的小词,要不然这只鹦鹉也不会一张口就是“争渡”。
  衔蝉懒洋洋地躺在椅子上,贾璋把它抱起来后道:“这可真够沉的了,衔蝉最近又吃了什么好东西?”
  黛玉摸了摸衔蝉的脑袋:“青雀她们总是偷着喂衔蝉,雪雁还给这家伙买鲜鱼吃,这家伙不胖就怪了。”
  雪雁笑着为自己辩解:“姑娘冤枉好人,耐不过衔蝉撒娇的人明明是姑娘。我那鱼也是厨房秦嫂子白送的,才不是买给衔蝉的。”
  贾璋瞧了一眼黛玉海棠花一般的脸颊,轻笑道:“猫儿可怜可爱,你们姑娘疼它些也正常。至于衔蝉吗,只要多带它遛遛弯儿就是了,稍微沉点儿也没什么……”
  青雀等丫鬟掩唇微笑,黛玉的眼睛也弯成了月牙,最后弯到了贾璋心里去。
  从林家回到荣国府后,贾璋把黛玉交付给他请柬送到探春和惜春手里。
  黛玉打算在落英巷林家举办一场赏花宴,探春和惜春去参加这个宴会,也能多交两个手帕交。
  休沐结束后,贾璋回转文渊阁坐堂。
  杨叔玉要参加今年的会试,按规矩,杨宗祯这个做祖父的是要避嫌的。
  所以在朝廷筹办会试、各个衙门都忙忙碌碌的时候,杨宗祯和贾璋反倒得到了一段清闲时光。
  贾璋对杨叔玉很有信心。
  他与杨叔玉多年通信,脾性也很相投。
  杨叔玉回京后,还主动找贾璋讨教过学问。
  因为这件事,贾璋对杨叔玉的水平很了解,也相当有底气。
  不出意外的话,杨叔玉他中二甲进士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杨宗祯和贾璋一样对自家孙儿的水平心知肚明,所以他也不急。
  当然,即便杨宗祯他一点也不急,但他给杨叔玉的考前加练还是一点也不能少的。
  毕竟杨叔玉去年才通过乡试,今年就来参加会试了,时间上还是很赶的。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谁也不知道太上皇哪天就山陵崩了。
  等到太上皇去世后,周、李二阁老是必然会致仕下台的。
  在那之后,杨宗祯就要成为内阁首辅了。
  到了那个时候,杨叔玉再去参加科举考试,很容易受到小人的中伤。
  周东野的儿子在考中二甲第五名的时候,就有人风传会试考官畏惧首揆威严,给周东野的儿子走了后门,才让他考取了这样的好成绩……
  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就像癞蛤蟆跳到了脚面上,虽然不能把你怎么样,但是实在是恶心人。
  杨叔玉不想被人中伤,所以他就直接回京参加会试了。
  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他承认,他并不是什么天才俊彦。
  但他的基础打得很牢,文章写得也还算有灵气,就算不能像贾兄一样三元及第,中个进士也不成问题吧?
  所以,还是快点开考吧!
  在小松径街杨府的书房里做策论做得头疼的杨叔玉心想,快点让我考完,也好和贾兄、叶兄一起去打马吃酒。
  他在江南的时候,就很向往他们见面后的愉快生活了。
  没想到一回到京城,祖父竟然直接把他关小黑屋写作业,真是让他欲哭无泪。


第146章 叔玉会试端明回京,百般奉承皆为爱子
  转眼间会试开考, 杨叔玉连着考了九天,出来时脸色苍白,显然是累狠了。
  过来接杨叔玉的人是叶荆和贾璋。
  杨伯贤和杨叔玉关系不好, 没过来接杨叔玉,惹得杨宗祯心里有点不痛快。
  这件事叶荆和贾璋也都知道, 但是他们两个外人, 却是不好掺和杨家的家事, 因此也只是默默无言罢了。
  杨叔玉倒是觉得大哥杨伯贤不来接他是件好事。
  他还不乐意看到杨伯贤那张不情不愿的脸呢!
  把杨叔玉送回小松径街的杨府后,贾璋和叶荆留在杨家吃了晚饭。
  待到贾璋回到荣国府时,时间已经快到戌时了。
  外头天空上挂着的寒星把早春的天气衬托十分寒凉, 贾璋进屋后才脱下大氅扔给雪檀, 又接过黄柏送上来的热茶。
  雪檀把贾璋的大氅挂好后, 转身去书架那边找贾璋点名要看的账本。
  黄柏走上前,接过贾璋递过来的空茶盏, 对他禀告道:“三爷, 今儿缮国公府二爷带着二房大姑奶奶省亲, 现在还没走呢!”
  “石二爷说大姑奶奶很是思念老太太,老太太便留大姑奶奶住在荣庆堂,石二爷直接把这件事给答应下来了。”
  贾璋挑了挑眉。
  石端明已经在外面做了好些年知县了,缮国公府也该想办法帮石端明疏通关系,把他调回来了。
  他听祖母说过, 石端明这次回京会去太仆寺做寺丞。
  太仆寺寺丞是从六品的官,比石端明之前做的知县要高半阶。
  石端明已经在底下熬了好几任了, 在担任知县期间也没出过什么差错。
  有缮国公府在,不会有人去吞没石端明的功劳, 更不会有人故意给石端明糟糕的考评。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论资排辈, 也该是石端明他升迁了。
  通过石端明的升迁之旅,我们不得不说,科考成绩对文官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就比如说石端明,他只是举人出身,没有得力的座师与年谊,缮国公府分给他资源也是有限的。
  石端明终究不是天纵英才,缮国公府不可能在他身上下重注冒险。
  石将军夫妻也得考虑他们家嫡长子的心意,更别说石夫人更喜欢的孩子其实是长子……
  所以在拿到家里给安排的知县官职后,石端明必须老老实实地在底下熬上许多年,才能得到升官回京的机会。
  而像贾璋这样的状元,在进入翰林院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从六品的修撰了。
  除此之外,前者与后者的前程更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捐官出身、荫官出身、举人出身与同进士出身的官员的前程都是有天花板,他们这些人基本上做到四品、五品也就到头了。
  翰林官却被世人称为储相,清贵无双,尤其是像贾璋这样有师门的翰林官,更是眼见着的前程远大……
  不过贾璋此时并没有思考前后两者的区别,他是在回忆石端明这个人。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位缮国公府的公子人品还不错。
  但对方绝不是会贴心到一回京带元春回娘家,还主动挑起话头,让妻子在荣国府留宿以慰思念离别之情的角色。
  那么,对方就是奔着他来的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1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贾璋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