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
距离我最近的腐尸从水中高高跃起,跳至距离水面三四米的高度,手脚左右张开,碎肉、落水雨点般击打在竹筏,像只巨型蝙蝠,向我扑来!
我这才看清了他的躯体,完全超出了我对事物的常识性理解!
腐尸的身体,虽然已经腐烂不堪,依然能到,巴掌大小的鳞片遍布全身。许多鳞片已经脱落,成片米粒大小的白色虫子,死死咬着泡成棉絮状的烂肉。他的腰部以下,却是一条巨大的鱼尾,随着更多腐肉的脱落,几根手指粗的筋脉,晃晃悠悠黏连着,烂得像块破布的尾鳍。
这种人身鱼尾生物,我曾经在舟山群岛、海南黎母山见过,还经历了两件很诡异的事情。
人鱼!
我来不及多想,判断人鱼的下落方向,闪身避开。
“嘭嘭嘭嘭……”
泡在河里的人鱼群,像安了弹簧般,纷纷从河里弹起。腐烂的鱼腥臭味夹裹着下压的气流,几乎让我窒息。
还有几只没有弹起的人鱼,飞速游到竹筏边,板着竹子往上爬。
小小的竹筏,根本无处躲避人鱼群地砸落。我避无可避,几乎下意识地,操起竹竿准备格挡开第一只落下的人鱼。
没曾想,人鱼在空中以极其诡异的姿势扭动躯体,居然躲开了竹竿。双手更是向我探出,咧开的嘴巴抻裂了两腮的肌肉,白森森的牙床刺出锋利的牙齿,向我咬了过来。
活的!?
这一生,我从未经历这么诡异惊险的时刻,反而激发了心里的狠劲儿!狠狠骂了一句街头巷尾混混打架的标准口头禅,调整竹竿刺入人鱼喉咙。
“噗”,一股猩红的血箭喷出,洋洋洒洒浇了我满头满脸。而那条人鱼,喉咙“呲呲”穿过竹竿,依然张牙舞爪咬向我。
电光火石间,更多的人鱼压下。我被鱼血迷了眼,看不清楚东西,心里一凉。
忽然,一只潮湿冰冷的手,从水里探出,紧紧抓住脚脖子,把我拽进水里。
“交代了!妈的!海陆空三线夹击,还很有战术!”我落进水里,耳朵鼻孔“咕咚咚”冒着气泡,彻底绝望了,“也不知道月饼怎么样了?”
人,一旦放弃希望,就如同操线木偶,任由摆布。抓着脚脖子的那只手,把我拽向河底。我放弃了挣扎,意识逐渐模糊,始终闭着眼睛。
我实在没有勇气,睁开眼睛,看到一群群腐败的、活的人鱼,围在周围。
就算死,也不能被吓死!
肩背传来的阵阵水压越来越重,“砰砰”落水声沉闷不绝——人鱼又追来了。
忽然,太阳穴被狠狠捣了一拳,剧痛让我睁开了眼睛。满眼“呼噜噜”上浮的气泡里,月饼好大一张脸就在面前。
一时间,我忘记在水里,张嘴刚要说话。一股气泡从嘴里冒出,鼻子一酸,喉咙一塞,河水灌进气管,差点没呛死。
月饼一拳打在我胸口,把那股水生生敲了出来,指了指左前方。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是一处亮着白光,紧贴河岸岩石,天然形成的,直径两米多的石洞。
洞里,干燥平整,居然能隔离水!
再往身后看,那群人鱼都已入水,扭动巨大的鱼尾,向我们游来。我都不用月饼招呼,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玩了命游向石洞。
人鱼群带动的水流向我们层层激荡,无形中增添了前游的助力。更何况性命攸关,游得更是飞快。就在我感觉到有只人鱼似乎触碰到脚底的时候,双手正好扳住石洞边缘,猛地撑力,摔了进去。
“砰”,月饼也钻了进来,摆了个蜘蛛侠的造型落地:“南瓜,你怎么样?”
“你说我怎么样!”我气还没喘利索,心头无名火起,“有你这么做兄弟的么?把我撂下跑了?”
第27章 香炉紫烟(十)
月饼甩了甩贴在额前的头发,满脸的水顺着下巴“滴滴答答”落下:“我要是跑了,你还能活着到这洞里?”
我寻思寻思没言语,再看洞外,人鱼群龇牙咧嘴地摆着尾巴,腐肉块块脱落,脓血丝丝缕缕漂在河里,搅得浑浊不堪。说也奇怪,它们似乎对这个洞很忌惮,几次试探着想游过来,及至洞前一米左右的距离,就像是碰到沸水,“吱吱”叫着缩了回去。
“刚才你怎么不见了?”被一群“僵尸人鱼”堵在河底能隔离水的洞里,这种既恐怖又离奇的感觉实在难以形容,我想摸根烟抽几口缓缓神,结果摸到一坨泡烂的纸糊糊。
“我也说不清楚,蛊族对蛊的感应……”月饼摸摸鼻子走到洞口,眯着眼打量洞壁,“突然感觉河里有某种蛊正在靠近。来不及跟你说,就跳进河里,才发现这么一大群人鱼游过来。奇怪的是……”
月饼回身看我的眼神很迷惑:“人鱼群似乎看不见我,换句话说,它们的目标是你。你被围攻的时候,我发现这里有个洞……”
“我的异族之血有这么大吸引力么?这个洞怎么会隔水呢?不合常理啊。”想想刚才的情景,我打了个寒颤,环顾石洞,“这些人鱼被下蛊了?”
“不是下蛊,而是自小就被当做蛊物,以五毒喂养,后脑发中藏有蛊虫,只受下蛊人驱使。”月饼盯着那群人鱼,既像是给我解释,又像是喃喃自语,“会是谁呢?”
结合方才对仙府、仙人由来的推断,如果这一切真是“我们”所做,那么以蛊饲养的人鱼倒也解释的通,毕竟月无华 “蛊族最强男人” 的称号不是白喊了这么多年。更何况他对蛊的感知,以及人鱼并不对他攻击,似乎更证明了这种恶蛊,本就是月饼的杰作。
可是,依着我们的秉性,怎么可能“以人鱼做蛊,看守仙府或者囚禁仙人”呢?那个时间轴的“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会变得如此……
我能想到的,月饼肯定也想到了。当下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琢磨着如何出洞,找到“仙府”、“仙人”,一切自然水落石出。
这个洞大约三米高,五米长,呈圆柱形。洞壁有明显的凿刻痕迹,显然是人工开凿。洞顶和周遭并没有镶嵌夜明珠之类能够发光的东西,光亮是由整个石洞自身发出。更奇妙的是,椭圆形洞口散发的光芒,如同一层帘子,将水隔离于洞外。
我贴近洞壁端量,光线由里及外透出。随手摸出军刀,抠掉一块石皮,一缕白光射出。我心里一动,顺着石皮边缘撬出巴掌大的缺口。白光莹莹中,是一方流光莹转的乳白色半透明玉石。
我伸手摸了摸,触手冰凉,润如油脂:“月饼,这个洞,是块整玉。这得值多少钱?”
“一年没见,怎么就惦记着钱了。”月饼探手伸出隔绝河水的光帘,抽回来时捻着手指的河水,“我倒是想起一件传说中的宝物。”
“什么宝物?”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洞外的“僵尸人鱼”似乎等得不耐烦,几次想冲进洞中,触到光帘,又嘶叫着躲闪。隐约光芒中,我注意到,光帘触碰的人鱼躯体,如同烫伤般鼓起燎泡,血肉淋漓。
难道这个石洞,是专门为了躲避人鱼,由在我们之前探寻仙府之人开凿的?他们又怎么知道这里是整方巨型玉石,甚至能隔水,阻止人鱼?
谜团太多了!
“古城,图书馆,《异宝录》,”月饼没把人鱼群当回事儿,背着手摆出老学究的模样,抑扬顿挫念道,“南方有异宝,色白形如玉,取之研磨成珠,自散荧光,定水辟邪……”
“定水珠!”我顿觉口干舌燥,用军刀狠狠凿着,“这可是价值连城的稀罕物!不得了不得了。”
结果,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别说抠下一块儿了,玉石表面连个划痕都没有。
“真结实!”我喘了口气,活动着手腕准备再接再厉,“我还就不信了!”
“南晓楼,正常点儿。”月饼满脸嫌弃,扬了扬眉毛,“这个洞没有通路,外面一群人鱼准备生吞活剥了你,居然还有心思惦记这个?”
“你脑子进水了?”我想从洞里寻个趁手的石块,配合军刀敲下一块玉石,“这玩意儿定水辟邪,随便弄一块儿,水淹不着,人鱼碰不得,咱不就出去了么?”
月饼怔了片刻,很不情愿地哼了一句:“嗯,有道理。”
“咦?”我盯着石洞底部岩壁上的斧凿痕迹,走了过去。
我走近岩壁,刚才看到的景象又消失了,连忙又退回原来位置,白光虽然轻柔,依然能将刻痕映出些许阴影。明暗交错中,那些刻痕虽然看似杂乱无章,却明显有数条痕迹,似乎有所贯穿联结,形成了很独特的图案。
我急忙按照由右及左,由上及下的顺序,双手空中虚画,模拟着刻痕走向。
“看出什么了?”月饼摸出几枚桃木钉,反扣手心。
我摆了个噤声的手势,眼睛盯得发酸,那些图案,却越来越清晰。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揉着眼睛,整理着图案显示的内容,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
“月饼,你知道两晋时期,有一种密书么?”我舔了舔嘴唇,和月饼聊几句平复一下心情。
“两晋就有秘书了?”月饼古井不波的脸上难得冒出一丝讶异,“不能吧?那时候长得好看点的姑娘,要么当了歌姬,要么让大户纳了小妾……”
“是密书,不是秘书。”显然月饼会错意了,我干咳一声,“是秘密的密,不是秘密的秘。”
月饼侧头想了片刻,右拳击左掌,恍然中冒出个大悟:“难道那时候的秘书是男的?是娈童的隐晦称呼?两晋好男风,这么说起来倒也不奇怪。”
我活活让月饼这句话逗乐了,笑得肚子生疼:“两晋时期,名士望族擅清谈,也就是一群人凑一块云里雾里胡扯。谁扯得玄乎谁就受尊重,名气大了能入仕为官。”
“不过呢,还有一部分人,终日沉迷于炼丹修道,寻求白日飞升的成仙之道,五石散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他们每练好一种丹药,为了防止外人偷了方子,把炼丹的方法、心得,依照丹炉的纹理,用文字刻在上面。这样一来,在别人眼里,这只是普通的炉壁纹理,根本看不出端倪。这种文字隐藏方式,称为‘密书’。”
第28章 香炉紫烟(十一)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神学科学之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许多神学家、科学家,也用类似的方式,把自己的观点隐藏于作品里,最著名的就属达芬奇手稿了。”
“这墙上有字?”月饼走到洞底石壁,摸了好一会儿,“在哪儿?我怎么看不出来?”
“两晋的密书,多以古篆为字。”我伸手探出洞口光帘,掬一了把水(这种神奇的超自然现象始终让我觉得很玄乎),泼到石壁上。
水流阴进石壁,顺着纹理缓缓流下,细密的刻痕渐渐形成一行行古篆文字。
“写的什么?”月饼费劲巴力地瞪着,终于放弃了。
“如果我没猜错,仙府仙人,和中国古代很著名的一篇文章有关。”我从第一个字开始,慢慢读了出来。
当我读了几句,月饼半张着嘴,使劲喘了几口气,在石洞里走来走去:“居然是这里!对!他写的那个地方就是在庐山!仙府、仙人、暗河……全对上了!咱们怎么没想到?应该怎么去?”
当我看到这些古篆时,内心的震惊不亚于月饼。并且,我还想到了一个看似没有联系,或许隐藏着某种联系的巧合。
只是没有确定之前,我实在不想在这么多疑问里,添一个更古怪的念头。
我再次看向石壁,有把这段文字,缓慢地读了一遍——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
是的!庐山,秀峰瀑布,密林,野河,山魈,《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蛊养人鱼,所有线索隐藏的秘密,都刻在河底玉,洞的墙壁上。
那是一处传说中的人间天堂——桃花源!
然而,这一段诡异的经历,似乎预示着,桃花源,人间至乐之境,并非口口相传千年那般美好。
一时间,我们谁都没有说话,各自想着心事。
突然,月饼抬头对我眨了眨眼睛:“陶渊明……陶安然、陶清怀、桃花峪、桃花源……南瓜,你不觉得很巧合么?”
这,就是我初读壁刻古篆,想到的古怪问题。
世间,看似冥冥中自有天意的巧合,其实都是命运与时间的齿轮相互咬合,摩擦出的火花。
“我们首先要想办法躲开河里的人鱼,再根据《桃花源记》里的线索,寻找入口。”我已经不愿思考太多问题了。饿了就吃,困了就睡,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做点儿实实在在的事总比苦思冥想什么也不干好很多。
“你有没有想过,桃花源的入口可能就是这里。”月饼扬扬眉毛,取出一枚桃木钉,敲着洞底石壁,根据回声判断是否真空,“假设咱们找的地方确实是桃花源,那么李白、苏轼、历代诸多诗画名家,扎堆儿来庐山探索,没有任何发现……”
“那就只能说明,入口并不在常识范围内。”月饼双手比划成山峰的形状,“香炉峰顶,明明看到这座山后有桃花林,算算路程,早该到了。《望庐山瀑布》暗示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才能看到桃花源。如果你是李白、苏轼,明明看到了桃花源,却怎么也找不到入口,体会一下那种心情,再想想对《望庐山瀑布》的分析,是不是更贴合?”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月饼低声念着《桃花源记》里的文段,“这段描述,像不像咱们驾着竹筏来这里的情景?尤其是‘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个石洞,不就自带光芒么?”
“月公公,咱们不是茅山道士,也不会穿墙术,这个石洞虽然解释不明白来由,可是明明就一面石墙,难不成咱俩头铁生生撞进去?”我承认月饼讲的有道理,可是趁这个空儿,我把洞里看得仔细,根本没有什么暗藏机关,更别说根据格局堪舆布置的暗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