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悬疑,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文字游戏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羊行屮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677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3:36:19
  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月公公,你这是唱哪出儿?”
  “南瓜,躺下,我这个位置,往那边看!”


第23章 香炉紫烟(六)
  虽说不是很明白怎么回事,也不好违了月饼的心思。
  我躺在月饼旁边,脖子扭向他望去的方向,正是香炉峰的位置。此时太阳高悬,香炉峰颤巍巍藏于云烟雾霭,团团白烟冉冉升起,缥缈于天地之间,没看出有什么端倪。
  “记得不?山魈说,只有一白天时间。”月饼指着通红的太阳,“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句话怎么解释?”
  我长这么大头一遭和别人这么肩并肩躺着唠嗑,要说不别扭那是假话,疙疙瘩瘩地解释:“《太平寰宇记》曾记载,‘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指的就是香炉峰。李白诗中描写,大概是‘太阳照在香炉峰,升起了紫色烟雾’。”
  “明明是白烟,为什么会是紫色?”
  “李白写诗,惯用夸张手法,白的紫的还不是他说了算。”
  “南瓜,你难道没有想到?”月饼对我的回答很不满意,摁住准备起身的我。
  “我想的是,咱俩并排躺着讨论问题,为了增添仪式感么?”我挣脱月饼的手,拍打着杂草水珠爬了起来。
  “如果《望庐山瀑布》不仅仅是简单的指明地点呢?”月饼直接双手垫在脑后,嘴里叼着根青草,“亏你还号称颇有文学造诣。”
  “请月老师明示。”
  月饼“哈哈”一乐,翻身坐起,指着香炉峰,说出一番让我目瞪口呆的话——
  换任何一个正常人,收到隐藏某种秘密的信息,比如《望庐山瀑布》,能想到的只有,秘密在庐山,或者庐山瀑布,不做他想。
  然而,到了庐山,抵达秀峰瀑布,必然会和我们目前状况差不多,没有任何发现。
  那么,这首诗,仅仅就是很简单的说明了一个地点么?如果有人在我们之前,比如偷走手抄本的那个人,得到这首诗的暗示,先我们一步发现了秘密呢?
  不管是年幼的我,还是其他什么人,大费周章的如此安排,很明显会得到一个结论——这首诗,表面理解,是指明了大体方位。再深入理解,已经把藏有秘密的地方,详细写进诗里。
  逐句分析——
  日照香炉生紫烟。按照生活常识,太阳只有在早晨或者傍晚,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因自身颜色的变化,将云彩映得由红转紫。现在是早晨,瀑布激起的水雾升起,渐渐笼罩香炉峰的时候,正是赤红色太阳映在峰顶的时刻。
  那时,水雾形成的白色云烟,会渐渐由红转赤,继而映成紫色。(“老山魈说咱们只有一白天时间,时间不多了。也在暗示了这一层意思。你蹲下身子再看看?”月饼讲到这里又补充了一句。我半蹲着看香炉峰,云烟果然成了淡红色。)
  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一句隐藏了秘密的实际地点。诗的题目用“望”字起头,暗指所站位置,应该居于瀑布下方,这样才能用到形容抬头观察的“望”。
  “遥”字顾名思义,不做解释。遥和望组成“遥望”这个常用词,是在告诉我们,“远远站在瀑布下方抬头看”。而我们所处的位置,视线基本和瀑布平行,也就无法看到云烟变幻颜色。
  总而言之,前两句,实则是倒装句。正确的顺序是“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香炉生紫烟”。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看到紫色烟雾。
  当紫色烟雾出现时,也就是我们寻找秘密的时候。
  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句看似用了浪漫主义夸张手法描写,实则有几处很明显的逻辑漏洞,也是最关键的一句。
  结合前一句的“遥看瀑布挂前川”,“挂”字很贴切形容了瀑布如同白练,挂在悬崖峭壁,方向是由上及下。
  第三句里面的“飞”字,就显得很突兀了。“飞”,指的是由下及上飞起,和“挂”字完全矛盾。即便是描写瀑布喷涌而出,如同腾飞,可是飞的概念绝不会是“直下”,而且足有“三千尺”。这分明是“坠”的状态。
  那么,会不会是把“坠”字暗藏,用“飞”字替代,只有想到这一层的人,才能进一步破解文字密码?
  (“看似正确的错误,往往不会引起注意,更能隐藏秘密。”月饼扬扬眉毛,双手展开至极限,继续分析。)
  秀峰瀑布,目测不超过百米,按照百米换算成尺,也就三百多尺。唐代度量衡,一尺比现代稍短,那么瀑布长度最多四百多尺。这个“三千尺”,仅仅是夸张手法么?
  或者,瀑布下面,别有洞天?去的方式——坠,顺着瀑布流向,直下,三千尺的地方?
  (“潭里?别不是龙宫?”我的嘴巴张得能塞进拳头,“三千尺啊,还没等到地方,憋也憋死了。”月饼不可置否地笑笑,接着分析最后一句。)
  疑是银河落九天。银河,出现在夜间,九天,指极高的天空。可是,这首诗的时间是白天,怎么会出现只有夜间才有的景象呢?
  疑,是怀疑。这一句的意思是,真让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落下啊。既然是夸张比喻的描写手法,这个“疑”字就用得不是很恰当。把“疑是”换成“好似”,似乎更为贴切。
  然而“疑是”,更能体现出作者,也就是李白的心理状态。这种主观心理活动与景物相结合的描写,更容易让读者感同身受,有极强的代入感。
  那么,“疑”就是李白当时最真实的心理状态。他真的怀疑瀑布像银河从九天落下么?显然不是。
  那他在怀疑什么?
  自庐山有记载以来,成仙的传说数不胜数。李白仕途失意,纵情山水,寻求成仙之道,在他众多诗歌中时有体现。
  如果他从某种不为人知的途径得知,庐山确实有一处地方,可登极仙府。当他抱着疑惑和探寻的心态,遥望秀峰瀑布,想到寻找仙府的方式——诗歌前三句做出的推论,最终还是疑惑占了上风,留下暗藏线索的七言绝句,败兴而归?
  月饼难得一次讲这么多话,估计渴坏了,举着军用水壶灌了好几口。
  “月公公,你这有点太扯了吧?”我很坚决地否定月饼的推断,“仅仅从躺着看瀑布,就延伸出整个脉络?你这不是推论,而是臆想。咱还是回去歇几天,把一切脉络整清楚了,再来也行。”
  “你在桃花峪破译‘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密码,不也是根据周边景物做的联想么?”月饼拧紧壶盖,很有深意地望着香炉峰,“那句平白添上的二层密码,似乎也在暗中提示,如何破解《望庐山瀑布》的文字游戏。”
  “你侧着看,香炉峰是山峰形状。躺着看,是不是山岭?再想想老山魈讲的另外几句话?曾经有很多人应和了传说。难道这还不够明显么?”
  我拔了一根野草,毫无意义地在手指上绕了几圈,不作任何回答。
  “晓楼,按照你的智商,其实比我想的还明白,对么?”
  我被说中心事,点了点头,没有言语。
  “或许你早就想到了,只是你不愿去面对。毕竟,如果我的手抄本出现在北齐古墓,而这一切又像是我暗中安排,偏偏我本人根本不知道,换谁都不愿接受。”
  “我担心的不是这个。”我扯断野草,草汁染绿了指缝,“‘那个人’偷走诗集始终没有出现,况且这一系列事儿和你没什么关系,如果真的是我……”
  “所以,你是准备假装打退堂鼓,等咱们离开,再自己回来?”还没等我继续说下去,月饼嘴角扬着“小样儿,我还不明白你”的笑容,“别忘了,您的手抄本,可是我发现的。要说这事儿和我没什么联系,你摸摸良心还在左胸不?”
  “这些年,咱们好几次差点死掉,月野她们……”想起当年在韩国、去年在尼雅的经历,我的心脏狠狠抽缩,“你刚回来,歇几天不行么?说到底,咱们根本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废话说完了?香炉峰的云烟已经赤红了。”月饼很有气势地向瀑布方向挥着手,“出发!答案,就在那里。”
  “月饼,你就不能让我做回孤胆英雄?明明是男二号,非和我较劲抢主角,有意思么?”我很无奈的叹了口气,“答案不在瀑布。你分析的都对,唯独忽略了一点……”


第24章 香炉紫烟(七)
  四月庐山,虽是春日暖阳,依然寒冷料峭。尤其是登至香炉峰顶,衣服早被汗水浸透,经由冷冽的山风吹过,如同全身贴了一层冰,连汗毛都冻得竖不起来。
  我拧开军用水壶灌了口水,身体里仅有那么点儿热气,似乎都被冰冷的水吸收了,忍不住打了几个响亮的喷嚏,一股热气从鼻孔、嘴里喷出,多少冲淡了牛奶般粘稠的浓雾。
  月饼冻得脸色煞白,爬山涌出的热汗,顺着头发“嘶嘶”冒出,活像一个小型蒸笼。
  “南瓜,你确定秘密是在香炉峰,不在瀑布?”
  我刚要说话,被潮冷的雾气呛进嗓子,咳嗽了好半天。此时,已是上午十点左右,太阳与香炉峰几乎处于一条直线。由峰顶鸟瞰而望,一条绵延数百米的河流,时隐时现于茂密树林,水声潺潺,汇至秀峰缺口,倾泻而下,转成轰轰如雷的秀峰瀑布。
  起早登山的游客,三三两两观望瀑布,从这个高度看下去,如同一群搬弄食物的蚂蚁。
  我心里更加明了,大概有了几分思路:“没登上峰顶,我也不是很确定。”
  “现在能确定了吧?”月饼从背包里摸出数十根桃木钉,并排别在腰间,“要不白爬了两个多小时的山。”
  “什么叫白爬?山顶看到的景色和山下能一样么?”我寻了块儿略微平整的岩石坐下,冰凉的岩面把我冻得又蹦了起来,“但凡唐诗,大抵是借物咏志。简单来说,前两句是景物描述,后两句是抒发心情。”
  “请南老师继续。”月饼别好桃木钉,又捣鼓着装着各种蛊的瓶瓶罐罐。
  “孺子可教啊!”我做“月无华你老老实实听着”状。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月饼做“南晓楼你少废话,赶紧直奔主题”状。
  我抬头看看太阳,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也就不绕圈子:“既然是借物咏志,从《望庐山瀑布》里逐句分析,前两句暗藏着时间、地点、方位的线索。你看那条形成瀑布的河,三千尺差不多有了吧?从咱们这个角度望下去,才能符合‘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也就是说,李白这首诗,其实不是写在初见秀峰瀑布,而是由瀑布登至香炉峰,进行的大写意景物描述。”
  “借物,是香炉峰、太阳、紫烟、瀑布、秀峰,那么咏志是什么?”我也不等月饼接话,自顾自说着,“自然是提示隐藏秘密的真正地点。”
  “我记得你大学的时候,《古代诗词》没及格啊?害得我也跟着补考。”月饼这句话差点没把我噎死。
  “是谁前一天晚上,说月明星稀,适合喝酒?一直喝到太阳照常升起?”提起这事儿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别打岔!咱们从秀峰瀑布爬到香炉峰,有两件事很异常,你发现没?”
  “从山下看香炉峰的雾气,由白转红。爬到山顶,反而是纯白色……”月饼整理好瓶瓶罐罐,摸着鼻子想了一会儿,“再没想到别的事。”
  我指着李白那座矗立在瀑布前的雕像:“既然是望瀑布,雕像是不是应该面对秀峰?而不是背对着?你不觉得很奇怪么?游客是来看瀑布还是看石头李白的?这完全脱离了这首诗的文化底蕴。”
  “这算什么异常?”我第一次看到目瞪口呆的表情出现在月饼脸上。
  “中国自古以来,建筑物都方向、摆放、位置都是很有讲究的。这么有悖文化背景的明显错误,换个角度想,其实是在用错误做正确的提示。”
  月饼没有言语,很认真地听我分析。从我认识月饼时,就很敬佩他的这个优点——帅气、高大、多金、精通蛊术、智力体能超乎常人的月饼,拥有着极难得的谦虚。对于不擅长的事情,更愿意倾听学习而不是妄语自大。
  刚至秀峰瀑布,我就觉得雕像位置蹊跷,因为不想月饼参与此事,所以很肯定没有任何发现。
  李白雕像,位于八门的休门,吉门。坎水得乾金而生,于人为中男,上有兄下有弟,从容休闲。坎宫处冬季最寒冷季节,万物休息冬眠,故古人命名为休门,乃休养生息之地,也是为吉利之门。
  休门属水,旺于冬季,特别是子月,相于秋,休于春,囚于夏,死于四季末月。休门居坎宫为伏吟,居离宫反吟,居巽宫入墓,居坤艮二宫受克,居乾兑二宫大吉,居震宫次吉……
  我来了兴致,讲得口沫横飞。月饼终于放弃谦虚,彰显学渣听不懂老师讲课的不耐烦:“说人话!”
  “建雕像的人在提示,李白找到了‘仙府’,仙人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庐山极冷,也符合坎宫的特性。”
  “会不会是他建造的雕像?”月饼扬扬眉毛,问到了很关键的问题。
  我自然知道“他”指的是谁。雕像建于现代,种种迹象线索表明,倒是大有可能。
  月饼摸出一根烟,凑在鼻端闻着,看样子是在思考什么问题。
  自从月饼从北齐古墓出来,很喜欢闻烟而不是抽烟。每当我看到月饼这个举动,就有些“他是不是本人”的错觉。
  一个人,很难做到,突然改掉多年的习惯,养成另一种习惯。
  这种感觉让我很不舒服:“月公公,问你个事儿。”
  “嗯……”
  “我记得之前的你,从来不闻烟。”
  “哦?”月饼点着烟,深深吸了一口,似笑非笑地扬起嘴角,“是么?没想到,你观察还挺仔细。”
  山雾很浓,烟气笼着月饼的脸,更加模糊。而他这句回答,很不符合平常的状态。最让我觉得不对劲的是,虽然看不清楚,但我依然能感受到,月饼看我的眼神,闪过一丝惊慌、紧张地神色。
  “南晓楼,其实,有时候,”月饼缓慢地、缓慢地,向我一步步靠近“想得太多,也不是好事。”
  也许是心理作用,月饼的声音非常陌生,而这句话似乎有更深层的含义。我心里一惊,暗暗把军刀扣在手心,正准备后退几步,却发现双腿如同钉子楔进岩石,根本动不了。
  忽地,月饼消失在浓雾中,只听见细细碎碎的脚步声,四面八方传来,最终在身后停住。
  我如同中了定身术,筋脉肌肉僵硬,根本无法动弹:“你到底是谁?”
  “你的好友,月无华啊。”脖颈处感到一丝热气,森冷的低语在耳畔响起,“你是不是感到全身僵硬,不能动了?”
  “你给我下了什么蛊?你把月无华怎么了?到这里来到底是什么目的?”我接连问了几个问题,只盼着拖延片刻时间,想出应对的办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7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1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文字游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